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英语教学;素质教育;文化素养;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8)02(A)—0027—01
英语学科教学在培养学生素质教育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它能教育学生认识自我、体验情感、关注社会、认识自然、构建精神世界;它能对学生进行文化的熏陶、文明的滋润、意志力的培养。
一、注重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
职业技术学院由于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的关系,比较注重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而把学生文化素质和文明习惯的培养放到了极其次要的地位。很多学院都不开设语文课,学生想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只能自学。这样,作为职业教育中的唯一语言科目——英语,就承担起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重任。英语作为一门人文学科不仅是简单的语言词汇、句式知识的积累,而且蕴含了深厚的人文知识。所以,在英语教学中,一方面要让学生掌握语言技能,另一方面要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如何在教学中渗透文化素养教育
首先,要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良好的教养作为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站在学生未来发展的高度教英语。这要求教师不能照本宣科,而要挖掘每一篇课文中可用来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启迪学生心智的内容。如我教The More You Give,the Happier You Become(《付出越多越快乐》)一文时,就强调,人,作为一个社会的个体,必须有一个理念:我做不出伟大的事来,但我能用爱心做些小事情;做的事让别人快乐了,自己也就快乐了。教育学生有强烈的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当教学有了对社会、人性、情感的关照时,知识的学习就自然上升到文化的层面上,教育的内涵就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视野也随着课堂转向社会,英语课就一改原来枯燥的说单词讲句型的面貌。
其次,教师要以言传身教的榜样作用,以文明优雅的举止和谈吐,使学生近距离感受这得益于深厚语言素养的积淀和文明的滋润,使学生认识到,学英语就是学说话、学做人、学交际、学文明。人的社会属性使每个学生都要参与社会生活,参与激烈的职业、岗位竞争,要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知识和技能是参与竞争的有力武器之一。但这是要在一定的场合和一定的范围才能得到表现的东西。而优雅得当的言谈举止、适度的表达形式以及由此展示的文化教养、文明习惯则是随时随地都能自然表露而被社会广为看重的东西,是一个人打开社会之门和职业之窗的名片和通行证。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比文凭学历更重要的竞争武器。以此引导学生以举止文明为荣、以举止庸俗为耻,从未来自我发展的角度看待英语学习,看待文化素养。
第三,要把提高文化素养的人文目标贯穿落实在日常课堂教学活动中。具体讲,就是要依托教材和文本,引导学生感受、领悟语言的灵魂,品味语言的气韵,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再通过对话、复述、背诵、朗读、表演等进行多方面的训练,培养良好的语感。让学生全方位地体验英语的魅力,感悟文化的精髓,达到在实践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文化素养的目的。
三、注重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新课改倡导、鼓励学生求同创新,强调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独立获取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综合运用开发学生创造力的多种方法,努力创设促使学生独立探索、发散求异的教学情境,形成鼓励学生自由发表独创见解、进行热烈讨论的氛围。教师可在课前给学生布置诸如此类的作业:Today’s weather,How to make friends,What do you think of wars,让学生在课下独立思考,查阅资料。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融入话题,积极主动地发表自己的观点。
文化素养、气质、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长期的积累和实践。作为英语老师,要以自己富于创造性、艺术性、启发性的教学,为学生打开通往智慧、理想、情感的人文之窗,培养出有文化、有创新能力的社会有用人才。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8)02(A)—0027—01
英语学科教学在培养学生素质教育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它能教育学生认识自我、体验情感、关注社会、认识自然、构建精神世界;它能对学生进行文化的熏陶、文明的滋润、意志力的培养。
一、注重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
职业技术学院由于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的关系,比较注重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而把学生文化素质和文明习惯的培养放到了极其次要的地位。很多学院都不开设语文课,学生想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只能自学。这样,作为职业教育中的唯一语言科目——英语,就承担起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重任。英语作为一门人文学科不仅是简单的语言词汇、句式知识的积累,而且蕴含了深厚的人文知识。所以,在英语教学中,一方面要让学生掌握语言技能,另一方面要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如何在教学中渗透文化素养教育
首先,要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良好的教养作为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站在学生未来发展的高度教英语。这要求教师不能照本宣科,而要挖掘每一篇课文中可用来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启迪学生心智的内容。如我教The More You Give,the Happier You Become(《付出越多越快乐》)一文时,就强调,人,作为一个社会的个体,必须有一个理念:我做不出伟大的事来,但我能用爱心做些小事情;做的事让别人快乐了,自己也就快乐了。教育学生有强烈的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当教学有了对社会、人性、情感的关照时,知识的学习就自然上升到文化的层面上,教育的内涵就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视野也随着课堂转向社会,英语课就一改原来枯燥的说单词讲句型的面貌。
其次,教师要以言传身教的榜样作用,以文明优雅的举止和谈吐,使学生近距离感受这得益于深厚语言素养的积淀和文明的滋润,使学生认识到,学英语就是学说话、学做人、学交际、学文明。人的社会属性使每个学生都要参与社会生活,参与激烈的职业、岗位竞争,要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知识和技能是参与竞争的有力武器之一。但这是要在一定的场合和一定的范围才能得到表现的东西。而优雅得当的言谈举止、适度的表达形式以及由此展示的文化教养、文明习惯则是随时随地都能自然表露而被社会广为看重的东西,是一个人打开社会之门和职业之窗的名片和通行证。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比文凭学历更重要的竞争武器。以此引导学生以举止文明为荣、以举止庸俗为耻,从未来自我发展的角度看待英语学习,看待文化素养。
第三,要把提高文化素养的人文目标贯穿落实在日常课堂教学活动中。具体讲,就是要依托教材和文本,引导学生感受、领悟语言的灵魂,品味语言的气韵,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再通过对话、复述、背诵、朗读、表演等进行多方面的训练,培养良好的语感。让学生全方位地体验英语的魅力,感悟文化的精髓,达到在实践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文化素养的目的。
三、注重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新课改倡导、鼓励学生求同创新,强调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独立获取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综合运用开发学生创造力的多种方法,努力创设促使学生独立探索、发散求异的教学情境,形成鼓励学生自由发表独创见解、进行热烈讨论的氛围。教师可在课前给学生布置诸如此类的作业:Today’s weather,How to make friends,What do you think of wars,让学生在课下独立思考,查阅资料。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融入话题,积极主动地发表自己的观点。
文化素养、气质、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长期的积累和实践。作为英语老师,要以自己富于创造性、艺术性、启发性的教学,为学生打开通往智慧、理想、情感的人文之窗,培养出有文化、有创新能力的社会有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