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为企业对外宣传翻译,将目的论的思想和企业外宣文本特点相结合,提出有效的翻译方法;列举典型实例,构建翻译模板。
关键词:一带一路;企业;外宣翻译;目的论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236—1879(2017)16—0083—01
一、引言
2001年底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从而登上了与世界各国平等交易的平台。由此,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交往更加频繁。2015年,我国进出口总额达3.96万亿美元。较2001年翻了近三番。2013年,中国政府正式提出了“一带一路”战略,旨在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与以往不同的是,“一带一路”战略特别强调了中国企业要“走出去”,进一步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贸易交流。在当前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这一战略无疑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二、外宣宣传的必要性
西安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地处一带一路战略的核心经济区和路上丝路桥头堡的地位。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西安企业也积极开始实施“走出去”战略。其标志性事件就是“长安号”国际货运班列的开通。从一开始的哈萨克斯坦到今年以来的鹿特丹和莫斯科,“长安号”见证了西安企业“走出去”战略向纵深、纵远的方向发展。对于企业而言,一份简明扼要,流畅准确的英文外宣资料是其迈出“走出去”战略的第一步。可以预见,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持续推进,势必会有更多的西安企业到沿线国家开展国际交流、国际贸易乃至投资活动。相应地对外宣文本翻译的需求也将水涨船高。
当前,企业外宣文本大量存在于发达经济体,而这些经济体的对外程度较高,英语普及率也较高,因此单独的外宣翻译的研究罕有,只是偶见于应用翻译的示例当中。国内的研究将则将翻译实践作为重点。其中贾文波教授的《应用翻译功能论》,许建忠教授的《工商企业翻译实务》,刘法公先生的《商贸汉英翻译评论》等著作,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企业翻译的特点,提出了自己的翻译模式和翻译主张。随着研究的深入,西方理論也被引进外宣翻译研究,如等效论、目的论、修辞学、关联理论、建构主义等。外宣文本体裁有政府文件、告示、宣传、产品介绍等,因为这类文本相对来说有固定的写作模式。这就细化了外宣翻译的文本范围,进一步明确了外宣翻译的研究对象。
笔者收集了西安地区部分企业的中英文简介及其产品的中英文介绍,结果发现其中英文翻译错误百出,不但翻译痕迹明显,用语不规范统一,就连基本的语法、句法错误也十分常见。比如将大米翻译成“big rice”,(英语用rice)将馒头翻译成“bread”(面包)等。此外,汉语的表达中存在着格式化,套路化等问题,其普遍的模式是:企业历史→经营范围→经营理念→奋斗目标及口号,这一定式导致文本重点不明确、宣传目的无法实现,相对应的译文大多采取了字字对译的方式,拘泥于原文本的框架,则会导致译文中式英语腔浓重,目的不明确,重点不突出。这样的译文无疑会直接影响企业的形象,使对方对是否与其合作产生疑问。在外宣文本的翻译中,张冠李戴、译文板、用词不当等语言错误俯拾即是。外宣文本的翻译质量直接影响到受众对企业的印象和了解,关系到产品的对外销售业绩。如果存在不合格或是错误的译文不仅达不到对外宣传、告知以及最终吸引外商投资、获得海外订单的目的,还极易造成混乱和误导,直接影响企业的对外形象,甚至可能产生难以弥补的负面影响。如能对此进行专项的规范化研究,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推出实用的标准和原则,为本地区乃至国内企业的外宣文本翻译提供参考,以期减少其中的翻译失当,提高对外合作的成功几率。
对外宣文本的类型进行合理划分既要突出对企业及产品的主要情况,又要突出外宣文本简单明了的特点;既要突出英语的国际语言地位,又要保持拼音的本地化特色。寻找最佳外宣文本翻译原则。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为决策部门献言献策。通过分析研究,并借鉴其他城市已有的经验,探索企业外宣文本的翻译方向,让西安企业的国际化形象更为突出,也为本区能吸引到更多的国外客商乃至定居者做出一定贡献。
三、目的论视角下的外宣翻译
作为外宣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对外宣传是以国外顾客为对象的宣传活动,在中国人世后发展较快,不仅向国外客户宣传企业形象、推介企业文化,更通过宣传企业的产品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翻译目的论(skopos theory))是将Skopos概念运用于翻译的理论。目的论认为,所有翻译活动遵循的首要原则是“目的原则”,即翻译应能在译入语情境和文化中,按译人语接受者期待的方式发生作用。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即结果决定方法。目的论遵循连贯性原则、忠实性原则和目的性原则,前两者必须服从于后者。外宣文本的特点是简洁凝练,准确务实,使读者中的客户和潜在消费者迅速准确地获得译文中的信息,了解该企业及其产品,以期通过传达语言中的信息来吸引顾客、实现文本的信息功能和呼唤功能,唤起潜在顾客的购买愿望以期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翻译时,应该遵循英语宣传文本的特点,以读者为中心,以消费者为出发点,重译文的可读性和读者的接受性。这与翻译目的论的翻译原则不谋而合。对于外宣文本而言,以翻译目的论作为理论指导,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分析外宣传文本的行文特点和主要结构,提出有效的系统翻译方法,建立能为之参考的翻译模型,从而使翻译文本能更好地适应译入语读者的阅读习惯,更有效地传递源语信息,实现为企业“走出去”战略扫清语言障碍的目的。
关键词:一带一路;企业;外宣翻译;目的论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236—1879(2017)16—0083—01
一、引言
2001年底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从而登上了与世界各国平等交易的平台。由此,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交往更加频繁。2015年,我国进出口总额达3.96万亿美元。较2001年翻了近三番。2013年,中国政府正式提出了“一带一路”战略,旨在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与以往不同的是,“一带一路”战略特别强调了中国企业要“走出去”,进一步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贸易交流。在当前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这一战略无疑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二、外宣宣传的必要性
西安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地处一带一路战略的核心经济区和路上丝路桥头堡的地位。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西安企业也积极开始实施“走出去”战略。其标志性事件就是“长安号”国际货运班列的开通。从一开始的哈萨克斯坦到今年以来的鹿特丹和莫斯科,“长安号”见证了西安企业“走出去”战略向纵深、纵远的方向发展。对于企业而言,一份简明扼要,流畅准确的英文外宣资料是其迈出“走出去”战略的第一步。可以预见,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持续推进,势必会有更多的西安企业到沿线国家开展国际交流、国际贸易乃至投资活动。相应地对外宣文本翻译的需求也将水涨船高。
当前,企业外宣文本大量存在于发达经济体,而这些经济体的对外程度较高,英语普及率也较高,因此单独的外宣翻译的研究罕有,只是偶见于应用翻译的示例当中。国内的研究将则将翻译实践作为重点。其中贾文波教授的《应用翻译功能论》,许建忠教授的《工商企业翻译实务》,刘法公先生的《商贸汉英翻译评论》等著作,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企业翻译的特点,提出了自己的翻译模式和翻译主张。随着研究的深入,西方理論也被引进外宣翻译研究,如等效论、目的论、修辞学、关联理论、建构主义等。外宣文本体裁有政府文件、告示、宣传、产品介绍等,因为这类文本相对来说有固定的写作模式。这就细化了外宣翻译的文本范围,进一步明确了外宣翻译的研究对象。
笔者收集了西安地区部分企业的中英文简介及其产品的中英文介绍,结果发现其中英文翻译错误百出,不但翻译痕迹明显,用语不规范统一,就连基本的语法、句法错误也十分常见。比如将大米翻译成“big rice”,(英语用rice)将馒头翻译成“bread”(面包)等。此外,汉语的表达中存在着格式化,套路化等问题,其普遍的模式是:企业历史→经营范围→经营理念→奋斗目标及口号,这一定式导致文本重点不明确、宣传目的无法实现,相对应的译文大多采取了字字对译的方式,拘泥于原文本的框架,则会导致译文中式英语腔浓重,目的不明确,重点不突出。这样的译文无疑会直接影响企业的形象,使对方对是否与其合作产生疑问。在外宣文本的翻译中,张冠李戴、译文板、用词不当等语言错误俯拾即是。外宣文本的翻译质量直接影响到受众对企业的印象和了解,关系到产品的对外销售业绩。如果存在不合格或是错误的译文不仅达不到对外宣传、告知以及最终吸引外商投资、获得海外订单的目的,还极易造成混乱和误导,直接影响企业的对外形象,甚至可能产生难以弥补的负面影响。如能对此进行专项的规范化研究,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推出实用的标准和原则,为本地区乃至国内企业的外宣文本翻译提供参考,以期减少其中的翻译失当,提高对外合作的成功几率。
对外宣文本的类型进行合理划分既要突出对企业及产品的主要情况,又要突出外宣文本简单明了的特点;既要突出英语的国际语言地位,又要保持拼音的本地化特色。寻找最佳外宣文本翻译原则。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为决策部门献言献策。通过分析研究,并借鉴其他城市已有的经验,探索企业外宣文本的翻译方向,让西安企业的国际化形象更为突出,也为本区能吸引到更多的国外客商乃至定居者做出一定贡献。
三、目的论视角下的外宣翻译
作为外宣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对外宣传是以国外顾客为对象的宣传活动,在中国人世后发展较快,不仅向国外客户宣传企业形象、推介企业文化,更通过宣传企业的产品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翻译目的论(skopos theory))是将Skopos概念运用于翻译的理论。目的论认为,所有翻译活动遵循的首要原则是“目的原则”,即翻译应能在译入语情境和文化中,按译人语接受者期待的方式发生作用。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即结果决定方法。目的论遵循连贯性原则、忠实性原则和目的性原则,前两者必须服从于后者。外宣文本的特点是简洁凝练,准确务实,使读者中的客户和潜在消费者迅速准确地获得译文中的信息,了解该企业及其产品,以期通过传达语言中的信息来吸引顾客、实现文本的信息功能和呼唤功能,唤起潜在顾客的购买愿望以期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翻译时,应该遵循英语宣传文本的特点,以读者为中心,以消费者为出发点,重译文的可读性和读者的接受性。这与翻译目的论的翻译原则不谋而合。对于外宣文本而言,以翻译目的论作为理论指导,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分析外宣传文本的行文特点和主要结构,提出有效的系统翻译方法,建立能为之参考的翻译模型,从而使翻译文本能更好地适应译入语读者的阅读习惯,更有效地传递源语信息,实现为企业“走出去”战略扫清语言障碍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