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企业信贷资金供给制应作为金融改革的突破口

来源 :金融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d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在当前治理通货膨胀、整顿经济秩序的环境中,人们反思十年来的金融体制改革,发现金融改革基本上是小打小闹、修修补补,始终没有寻找到一个现实可行的具有实质性改革的突破口。本文将对这个难点进行一些研讨。
其他文献
<正> 十年间,消费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程度相比,严重不协调年年都是前者高于后者。最高的高出17.6个百分点(1980、1986年),说明我国工业企业经济效益差,而在消费上却普遍存在短期行为。这里顺便说明一下反映消费基金收支状况的两指标:职工工资总额和银行工资和对个人其他现金支出。有的同志用职工工资总额年增长率与国民收入或国民生产总值年
<正> 当前,清仓利库、清资挖潜已成为解决资金紧张的最现实、最有效途径。但是,开展这项工作的困难较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前清后增,前清后乱成为清仓挖潜的通病。以哈尔滨市为例,一九八八年哈尔滨市共挖掘物资、资金潜力13.2亿元,而新发生沉淀资金高达6.4亿元,净挖潜只有6.8亿元。二、企业间拖欠贷款成风,工业企业之间、商业企业之间、工商企业之间的"三角债","多角债",困扰了经济的正常运行,给清仓挖潜工作带来了极其复杂的困难。
<正> 我国信贷资金效益低下的问题,已经成为国家经济成长和改革全面深化的羁绊,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经济政策效应传导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本文拟就这一问题进行反思,并探索其相应的对策。一十年来,我国推行了一系列促使国民经济急速增长的经济政策,取得了伟大的成果,这是不可否认的。但是,由于一些经济政策的制定与执行过程中存在严肃性、连续性,协调性不够等缺陷,故对信贷资金使用效益产生了不良影响。其主要表现有:
<正> 英国经济学家吉布森(A·H·Gibson)发表于英国《银行家》杂志(1923年1月)的一篇文章中,用一张统计图列示了一个似与理论发生矛盾的现象:英国政府公债利率与批发商品价格指数之间存在着一种正相关关系。在没有考察这些统计数据之前,人们从理论上假定,货币量增加必将导致利率下降和商品需求增加,而且新增加的货币量引起了商品价格的上升,于是商品价格上升必然会伴随着利率的下降。这种观点在理论上好象是确立的,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客观事实是,利率、货币与价格的变化是正相关的。如果中央银行想用增加货
<正> 首先,该项业务与国家赋予的人民银行的职责有所不符。《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管理暂行条例》中规定的中国人民银行的十二项职责中,无一项与此项业务直接有关,人民银行开办此项业务给人一种超越职责的感觉。其次,制度上的权、责、利相结合与实际工作中的权、责、利分家。虽然在专项贷款管理文件中明文规定了对项目的审查和承担责任有三种形式:一是由人民银行审查定项,人民银行承担责任;二是由人民银行委托专业银行审查定项,受托行承担责任;三是由人民银行与专业银行共同审查定项,共同承担责任。可实际上,却是由人民银行与
<正> 因素之一是资金难平衡中央银行年度性贷款的主要资金来源是,财政性存款,流通中货币量、专业银行缴存款和中央银行的信贷基金。短期贷款的主要资金来源是,核定给专业银行年度性贷款的未贷出额度、专业银行在人民银行存款的一定比例和邮政储蓄存款。解剖这些资金来
<正> 一、综合管理的意义资产负债综合管理(Asset and Liability Management-ALM)(以下中文简称为综合管理)原来是从七十年代后半期开始,以美国的主要商业银行为中心发展起来的、综合资产负债两方面的经营管理方法之一。也称为资产负债平衡表的经营管理,即根据银行资产负债平衡表的资产负债每个项目的利率予测,一方面维持适当的流动性.一方面谋求风险的最小化、收益的扩大化或者标准化。据此来考虑最好的资产负债的数量和期限结构的做法。要是说银行经营方面的风险,过去_主要就是考虑信用
<正> 货币银行学综合试题一、解答:(1—6题,每题2分,7—12题,每题3分) (1)代理国库 (2)复式记帐 (3)发展速度和增长速度 (4)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 (5)上市证券和非上市证券 (6)六二年公布的"银行六条"是为贯彻哪八字方针?
<正> 十年来的经济体制改革,使我国国民经济取得了很大发展,全国工农业总产值由1978年的5634亿元上升到了2372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了1.9倍。十年改革也使金融发生了很大变化,金融起到了支持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但是当前金融和经济也面临着许多严峻的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治理整顿和继续深化改革,从而渡过难关,并为经济起飞准备条件。
<正> 通货膨胀作为一个世界性问题,在不同国家,甚至同一国家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其产生各有不同的原因。笔者认为,我国当前的通货膨胀,固然存在政府在重大问题上的决策失误的原因,如在条件并不成熟的情况下过急地、全面地推行价格体制改革,但更为重要的是体制上的原因,或者说,是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生活中潜在的通货膨胀机制,即财政包干、投资膨胀和资金无差别配置互为作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