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双“高档鞋子”,一个背人举动,一次快速免职,一个有些冤的干部。这几天,余姚“背官风波”正在引发一场快传播时代的思考。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10月14日,因台风侵袭受灾严重的浙江余姚正处于救灾关键期,网友微博爆料,“余姚三七市镇某领导下乡视察水灾,因穿高档鞋子,由年近六旬的村支书将其背进灾民家里。”微博配有背人照片,迅速形成热点。就连央视名嘴都怒骂:“这哪是鞋子进水,而是脑子进水。”三七市镇反应迅速,对被背的镇办主任王某给予免职和党内警告处分。
然而一天后,事情有了新变化。媒体深入调查后发现,背人的村支书与被背的镇办主任从小“关系好”,背人举动比较自然;那双“高档鞋子”不过是双普通布鞋。这一发现,让当初义正词严的声讨看起来像一场过度反应,许多人为被免干部叫屈。
舆论与真相相撞,产生了一个问题:身处传播快时代,从政府、媒体到公众,到底应该采取怎样的信息处理反应法则?如何才能不让义正词严的声讨演变成一场误伤?
在手机随拍、上网随时、信息“秒转”的当下,监督与被监督更为便利。对某件事情、某个人物第一时间形成反应、作出评判,不仅是信息传播时代的一种必然,也是民众权利意识高涨的折射。在这样的情形下,坦率说,要第一时间对某张图片、某个信息做到真假立判,进而作出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是非判断,难度极大。在“背官”风波中,照片并无作假,背人事实也存在,人们很难不愤怒。
被误判的信息能插翅而飞,也因为它与我们已经相信或愿意相信的事合拍。如果不是现实中“为领导打伞”、“坐轿子下基层”等现象时有发生,人们又怎么会轻易相信“老支书背官”呢?
不过,舆论与事实不断“追尾”,也是一种提醒。信息传播越快、越便捷,越容易误判。多一些深入调查,多一些交叉质证,让信息多飞一会儿,让真相还原一些,才能避免臆断。否则,义愤填膺的怒斥,很容易因为基本事实错误而自摆乌龙。
舆论压力下基层政府的反应,同样需要审视。重视舆论、敬畏民意,对问题干部决不护短,这是各级政府应有的执政素养。一些基层政府在这方面有了很大进步。无论是芦山地震中第一个“因工作不力”被免职的副乡长,还是此次余姚灾情中因“背官”被免职的镇办主任,官方从回应速度到处理态度和力度,都有了可喜的变化,也的确快速平息了舆论,扭转了政府形象。然而,被免副乡长事后被发现“有点冤”,此次余姚被背干部也有“另一面”,这些同样值得基层政府思考:面对批评质疑,不回避、不护短固然值得赞扬,但敢于在舆论压力下实事求是、恪守理性、依法执政、保护基层干部的合法权益和声誉,更需要勇气和智慧。
在美国,法院要求证人出庭时所作誓词是“说出全部真相”,因为局部的真相未必是全部的真相,甚至存在局部真实而整体失真的现象。有一张著名的漫画,如果遮住四周,只看中间,是警察的拳头挥向平民;只有看全图,才能看到那位“平民”的凶器已刺向警察的身体。现实中,我们也面临着这样的困境。在“药家鑫案”中,我们发现,在有意屏蔽信息后,舆论可以被人煽动起来,成为工具;在“焦三牛提拔风波”中,我们看到,一旦官方信息不透明,舆论会出现贴标签式的恶意解读;在“八毛钱治好大病”一事中,我们明白了,偏听偏信会形成错误的“舆论审判”。现在,“背官风波”再一次令我们体会到,在快传播的时代,要对信息先辨真伪,再论是非,否则,任由这种情形发展下去,人人都可能成为误伤的对象。
德国哲学家康德说过,判断力是联结知识与道德、必然性和自由之间的桥梁。快传播时代,人人都握着麦克风时,就需要人人都有思考定力、判断能力,来构建健康的舆论空间。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10月14日,因台风侵袭受灾严重的浙江余姚正处于救灾关键期,网友微博爆料,“余姚三七市镇某领导下乡视察水灾,因穿高档鞋子,由年近六旬的村支书将其背进灾民家里。”微博配有背人照片,迅速形成热点。就连央视名嘴都怒骂:“这哪是鞋子进水,而是脑子进水。”三七市镇反应迅速,对被背的镇办主任王某给予免职和党内警告处分。
然而一天后,事情有了新变化。媒体深入调查后发现,背人的村支书与被背的镇办主任从小“关系好”,背人举动比较自然;那双“高档鞋子”不过是双普通布鞋。这一发现,让当初义正词严的声讨看起来像一场过度反应,许多人为被免干部叫屈。
舆论与真相相撞,产生了一个问题:身处传播快时代,从政府、媒体到公众,到底应该采取怎样的信息处理反应法则?如何才能不让义正词严的声讨演变成一场误伤?
在手机随拍、上网随时、信息“秒转”的当下,监督与被监督更为便利。对某件事情、某个人物第一时间形成反应、作出评判,不仅是信息传播时代的一种必然,也是民众权利意识高涨的折射。在这样的情形下,坦率说,要第一时间对某张图片、某个信息做到真假立判,进而作出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是非判断,难度极大。在“背官”风波中,照片并无作假,背人事实也存在,人们很难不愤怒。
被误判的信息能插翅而飞,也因为它与我们已经相信或愿意相信的事合拍。如果不是现实中“为领导打伞”、“坐轿子下基层”等现象时有发生,人们又怎么会轻易相信“老支书背官”呢?
不过,舆论与事实不断“追尾”,也是一种提醒。信息传播越快、越便捷,越容易误判。多一些深入调查,多一些交叉质证,让信息多飞一会儿,让真相还原一些,才能避免臆断。否则,义愤填膺的怒斥,很容易因为基本事实错误而自摆乌龙。
舆论压力下基层政府的反应,同样需要审视。重视舆论、敬畏民意,对问题干部决不护短,这是各级政府应有的执政素养。一些基层政府在这方面有了很大进步。无论是芦山地震中第一个“因工作不力”被免职的副乡长,还是此次余姚灾情中因“背官”被免职的镇办主任,官方从回应速度到处理态度和力度,都有了可喜的变化,也的确快速平息了舆论,扭转了政府形象。然而,被免副乡长事后被发现“有点冤”,此次余姚被背干部也有“另一面”,这些同样值得基层政府思考:面对批评质疑,不回避、不护短固然值得赞扬,但敢于在舆论压力下实事求是、恪守理性、依法执政、保护基层干部的合法权益和声誉,更需要勇气和智慧。
在美国,法院要求证人出庭时所作誓词是“说出全部真相”,因为局部的真相未必是全部的真相,甚至存在局部真实而整体失真的现象。有一张著名的漫画,如果遮住四周,只看中间,是警察的拳头挥向平民;只有看全图,才能看到那位“平民”的凶器已刺向警察的身体。现实中,我们也面临着这样的困境。在“药家鑫案”中,我们发现,在有意屏蔽信息后,舆论可以被人煽动起来,成为工具;在“焦三牛提拔风波”中,我们看到,一旦官方信息不透明,舆论会出现贴标签式的恶意解读;在“八毛钱治好大病”一事中,我们明白了,偏听偏信会形成错误的“舆论审判”。现在,“背官风波”再一次令我们体会到,在快传播的时代,要对信息先辨真伪,再论是非,否则,任由这种情形发展下去,人人都可能成为误伤的对象。
德国哲学家康德说过,判断力是联结知识与道德、必然性和自由之间的桥梁。快传播时代,人人都握着麦克风时,就需要人人都有思考定力、判断能力,来构建健康的舆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