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是新时期电力工程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所以,为减少电力工程在工作中的事故发生率,电力系统必须做好电力工程安全监督管理。本文主要对新时期电力工程安全监督管理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 电力工程;安全监督;存在问题;有效措施
引言:
所谓电力施工安全过程的监督管理,是在建立在电力项目施工过程中,该组织的所有管理活动的安全生产。因为在施工现场中,它是一个动态多维类型的工作,工作环境的变化、人的流动性、生产的临时设施,形成人、料、机的动态聚焦,从而引发了大量的安全隐患存在。一些惨剧事故的发生表明,在大多数的电力施工中,事故均会出现在施工项目的监督管理过程中,在项目安全管理中欠缺执行管理力度;所以,大家应该高度重视加强与提高电力施工项目的安全监督管理,从而促使电力工程任务能够顺利预期地完成。
一、构建电力工程安全管理系统的必要性
1、发展电力工程管理的需要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论述安全生产的5大要素时,将安全系统问题放在了首要位置。安全系统建设工作主旨在于关注安全、关爱生命,对“以人为本”思想理念高度重视,尊重生命价值。安全系统建设思想需要通过宣传、传播、教育和法律等手段进行推广,从人的意识、思想、道德及价值观等方面启发并教育施工人员珍爱生命。从“爱”和“护”两方面着手对电力工作者进行关怀,做到“以人为本”,这样电力企业安全管理才能够可持续发展。
2、营造安全学习氛围的需要
任何一个建设单位无论其设备多么先进,管理制度多么严谨,奖惩措施多么规范,只要其人员安全意识不高,就无法从根源上彻底消除安全事故隐患。所以,要使用安全系统去弥补安全管理方面的不足及疏漏,以提高人员的安全技能和素质,从根源上消除不安全状况。倡导安全系统建设,培养电力员工对于安全问题的兴趣,使用宣传、培训和教育等手段,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不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使员工从传统的被迫服从管理制度向自觉主动地遵循安全管理要求转变。
3、树立电力工程管理新形象的需要
现代化的电力工程项目管理及施工方式逐步从人工型向标准化、机械化、连续化程度非常高的施工型式转变。如果施工过程中某一环节出现问题,轻则停产停工,影响经济效益,重则人员伤亡,破坏设备,影响整个电力企业的形象和声誉。由于电力工程项目管理任务紧,因此电力行业需要大力倡导并推行安全管理系统建设,营造电力企业安全施工系统环境氛围,保证各个员工的安全素养和意识,减少甚至避免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新时期电力工程安全监督管理的现状
2014年,在国家电网公司发生的多起人身触电事故中,最根本的原因是人员的不安全行为所引起,如:违章、危险点分析流于形式、责任心不强,计划性不强工作内容不清楚等部安全行为所致。结合班组实际进行分析,安全生产管理存在以下不足:(1)班组安全培训不到位,对安全培训工作认识不到位,班组的安全员兼班组的安全培训员,安全培训缺乏计划、方案,得不到实效,安全生产与安全培训发生矛盾时不能正确处理好两者关系。(2)安全活动流于形式,学习仅限于上级安全文件、发生的事故案例,缺乏针对性,从活动记录上看存在应付、走过场,失去班组开展安全活动的目的和意义。(3)班组建设核心业务丢失,基础资料建立不齐全,设备调整后不能及时变更设备台帐,上墙图版太多真正应用价值率太低。(4)随着电网的建设与发展,设备数量成倍增长,人员数量、技术水平不能满足电网飞速发展的要求,老龄化速度加剧,适应三集五大人员要求匮乏,工作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督。特别是配网自动化系统运行以来体现较为突出。
三、完善新时期电力工程安全监督管理的有效措施
1、对工程安全的辨认和识别
在当代电力工程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中,涉及到对安全危险源进行辨认和识别时,往往应用的方法是这样的:首先对施工现场进行科学分析,让负责安全的工作人员熟悉掌握现场情况,这样既能增强工作人员辨别和识别危险的能力,与此同时,安全风险也能得到预防。某发达地区变电所根据其工程具体施工状况,并结合其列出的危险源清单等内容对风险进行了预测和评估,得出的相关数据作为重要危害源和安全危险源清单的依据。根据此清单,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并对施工过程进行具体监督。
2、开展好班组的安全培训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
作为班组的每位员工,应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如: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国网公司十八项反措,安全管理知识等。每项工作都必须坚持四个清楚,四个凡是,来不得半点应付、马虎。尤其是班组长更要熟悉有关的规程制度,绝不能存在侥幸心理,更不能越过安全这条红线,应当好培训师的角色,应根据安全培训需求,不定期地参与安全教育及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培养员工良好的作业习惯,从而完成预期的安全目标。
3、杜绝习惯性违章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
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许多责任性事故,如:偏相引起的过负荷、不验电、佩戴安全帽不规范等其基本原因是不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作业人员只凭经验、凭感觉工作,这些不安全行为,从表面上看来是微不足道的小事,而深层次分析是人身伤害的温床,具有潜在的极大危险性。因此,作为班组每位员工在设备巡视时应全面细致认真,操作时严格执行安规、刀闸操作规定,检修时应做到四个清楚,用心工作,时刻约束个人不安全行为,每件事情从点滴小事做起,杜绝习惯性违章,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
4、学习事故案例汲取事故教训
电力系统每年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事故案例,事故发生后上级部门领导高度重视在第一时间内发出事故快报,剖析事故原因提出防范措施,下发学习通知提出要求,要求员工结合单位自身实际利用大讲堂进行安全培训,开展设备隐患治理,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5、加强检修现场的安全监督
工作前核实工作内容与工作计划是否一致,危险点分析及预控措施是否制定并符合实际,组织措施、技术措施、作业指导书是否正确完备,工作现场使用的安全工器具是否合格齐全,对现场设备、装置设施、器材、作业环境和安全措施等进行核对检查,查找不安全因素,事故隐患、事故征兆等进行综合性评价针对不同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属于不安全行为和危及人身设备安全的应立即停止,属于违章行为的应立即给予纠正,属于安全隐患的制定整改计划,限期整改。
6、加大设备巡查力度,落实好防外力破坏工作
随着市政建设和新农村改造的不断拓展,电网规模也不断扩大,部分杆塔、拉线已处在路边、小区内,线路防护区内非法开挖屡禁不止等电力设施运行环境也越来越恶劣,严重影响了电网安全运行,因此,加大设备巡视、盯防工作是新时期下确保电网安全运行的必要手段,从而减少外力破坏事件的发生。
7、利用媒体手段开展好电力设施保护宣传工作
充分利用媒体手段广泛宣传电力法和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形成全社会重视电力设备保护的良好氛围。切实提高全民安全用电意识,做到自觉地遵守在线路防护区内不种植高杆植物、放风筝、石放炮,不占压电缆通道,不在杆塔根部取土,在电力设施附近工作时应得到电力部门的许可并办理许可手续。
四、结束语
本文着重对新时期电力工程安全监督管理进行分析,旨在增强电力工程的安全性,主要通过对危险因素进行事先的分析,得出结论并进行管理,使得施工人员能够较好把握整个工程的进展,对施工中出现的危险因素做到提前预防,以期能够强化电力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吴建高.电力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分析体系研究[J].供用电,2011(3):74-77.
[2]胡兴凯,胡方.电力工程总承包模式下的安全管理[J].中国勘察设计,2011(12):101-104.
[3]王苍继.电气工程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探究[J].价值工程,2012(9):40.
【关键词】 电力工程;安全监督;存在问题;有效措施
引言:
所谓电力施工安全过程的监督管理,是在建立在电力项目施工过程中,该组织的所有管理活动的安全生产。因为在施工现场中,它是一个动态多维类型的工作,工作环境的变化、人的流动性、生产的临时设施,形成人、料、机的动态聚焦,从而引发了大量的安全隐患存在。一些惨剧事故的发生表明,在大多数的电力施工中,事故均会出现在施工项目的监督管理过程中,在项目安全管理中欠缺执行管理力度;所以,大家应该高度重视加强与提高电力施工项目的安全监督管理,从而促使电力工程任务能够顺利预期地完成。
一、构建电力工程安全管理系统的必要性
1、发展电力工程管理的需要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论述安全生产的5大要素时,将安全系统问题放在了首要位置。安全系统建设工作主旨在于关注安全、关爱生命,对“以人为本”思想理念高度重视,尊重生命价值。安全系统建设思想需要通过宣传、传播、教育和法律等手段进行推广,从人的意识、思想、道德及价值观等方面启发并教育施工人员珍爱生命。从“爱”和“护”两方面着手对电力工作者进行关怀,做到“以人为本”,这样电力企业安全管理才能够可持续发展。
2、营造安全学习氛围的需要
任何一个建设单位无论其设备多么先进,管理制度多么严谨,奖惩措施多么规范,只要其人员安全意识不高,就无法从根源上彻底消除安全事故隐患。所以,要使用安全系统去弥补安全管理方面的不足及疏漏,以提高人员的安全技能和素质,从根源上消除不安全状况。倡导安全系统建设,培养电力员工对于安全问题的兴趣,使用宣传、培训和教育等手段,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不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使员工从传统的被迫服从管理制度向自觉主动地遵循安全管理要求转变。
3、树立电力工程管理新形象的需要
现代化的电力工程项目管理及施工方式逐步从人工型向标准化、机械化、连续化程度非常高的施工型式转变。如果施工过程中某一环节出现问题,轻则停产停工,影响经济效益,重则人员伤亡,破坏设备,影响整个电力企业的形象和声誉。由于电力工程项目管理任务紧,因此电力行业需要大力倡导并推行安全管理系统建设,营造电力企业安全施工系统环境氛围,保证各个员工的安全素养和意识,减少甚至避免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新时期电力工程安全监督管理的现状
2014年,在国家电网公司发生的多起人身触电事故中,最根本的原因是人员的不安全行为所引起,如:违章、危险点分析流于形式、责任心不强,计划性不强工作内容不清楚等部安全行为所致。结合班组实际进行分析,安全生产管理存在以下不足:(1)班组安全培训不到位,对安全培训工作认识不到位,班组的安全员兼班组的安全培训员,安全培训缺乏计划、方案,得不到实效,安全生产与安全培训发生矛盾时不能正确处理好两者关系。(2)安全活动流于形式,学习仅限于上级安全文件、发生的事故案例,缺乏针对性,从活动记录上看存在应付、走过场,失去班组开展安全活动的目的和意义。(3)班组建设核心业务丢失,基础资料建立不齐全,设备调整后不能及时变更设备台帐,上墙图版太多真正应用价值率太低。(4)随着电网的建设与发展,设备数量成倍增长,人员数量、技术水平不能满足电网飞速发展的要求,老龄化速度加剧,适应三集五大人员要求匮乏,工作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督。特别是配网自动化系统运行以来体现较为突出。
三、完善新时期电力工程安全监督管理的有效措施
1、对工程安全的辨认和识别
在当代电力工程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中,涉及到对安全危险源进行辨认和识别时,往往应用的方法是这样的:首先对施工现场进行科学分析,让负责安全的工作人员熟悉掌握现场情况,这样既能增强工作人员辨别和识别危险的能力,与此同时,安全风险也能得到预防。某发达地区变电所根据其工程具体施工状况,并结合其列出的危险源清单等内容对风险进行了预测和评估,得出的相关数据作为重要危害源和安全危险源清单的依据。根据此清单,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并对施工过程进行具体监督。
2、开展好班组的安全培训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
作为班组的每位员工,应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如: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国网公司十八项反措,安全管理知识等。每项工作都必须坚持四个清楚,四个凡是,来不得半点应付、马虎。尤其是班组长更要熟悉有关的规程制度,绝不能存在侥幸心理,更不能越过安全这条红线,应当好培训师的角色,应根据安全培训需求,不定期地参与安全教育及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培养员工良好的作业习惯,从而完成预期的安全目标。
3、杜绝习惯性违章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
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许多责任性事故,如:偏相引起的过负荷、不验电、佩戴安全帽不规范等其基本原因是不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作业人员只凭经验、凭感觉工作,这些不安全行为,从表面上看来是微不足道的小事,而深层次分析是人身伤害的温床,具有潜在的极大危险性。因此,作为班组每位员工在设备巡视时应全面细致认真,操作时严格执行安规、刀闸操作规定,检修时应做到四个清楚,用心工作,时刻约束个人不安全行为,每件事情从点滴小事做起,杜绝习惯性违章,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
4、学习事故案例汲取事故教训
电力系统每年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事故案例,事故发生后上级部门领导高度重视在第一时间内发出事故快报,剖析事故原因提出防范措施,下发学习通知提出要求,要求员工结合单位自身实际利用大讲堂进行安全培训,开展设备隐患治理,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5、加强检修现场的安全监督
工作前核实工作内容与工作计划是否一致,危险点分析及预控措施是否制定并符合实际,组织措施、技术措施、作业指导书是否正确完备,工作现场使用的安全工器具是否合格齐全,对现场设备、装置设施、器材、作业环境和安全措施等进行核对检查,查找不安全因素,事故隐患、事故征兆等进行综合性评价针对不同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属于不安全行为和危及人身设备安全的应立即停止,属于违章行为的应立即给予纠正,属于安全隐患的制定整改计划,限期整改。
6、加大设备巡查力度,落实好防外力破坏工作
随着市政建设和新农村改造的不断拓展,电网规模也不断扩大,部分杆塔、拉线已处在路边、小区内,线路防护区内非法开挖屡禁不止等电力设施运行环境也越来越恶劣,严重影响了电网安全运行,因此,加大设备巡视、盯防工作是新时期下确保电网安全运行的必要手段,从而减少外力破坏事件的发生。
7、利用媒体手段开展好电力设施保护宣传工作
充分利用媒体手段广泛宣传电力法和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形成全社会重视电力设备保护的良好氛围。切实提高全民安全用电意识,做到自觉地遵守在线路防护区内不种植高杆植物、放风筝、石放炮,不占压电缆通道,不在杆塔根部取土,在电力设施附近工作时应得到电力部门的许可并办理许可手续。
四、结束语
本文着重对新时期电力工程安全监督管理进行分析,旨在增强电力工程的安全性,主要通过对危险因素进行事先的分析,得出结论并进行管理,使得施工人员能够较好把握整个工程的进展,对施工中出现的危险因素做到提前预防,以期能够强化电力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吴建高.电力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分析体系研究[J].供用电,2011(3):74-77.
[2]胡兴凯,胡方.电力工程总承包模式下的安全管理[J].中国勘察设计,2011(12):101-104.
[3]王苍继.电气工程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探究[J].价值工程,2012(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