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水利工程项目通常对地方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由于水利工程本身工程技术要求很高,加上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和自然环境复杂多变,造成工程的前期勘测和后期施工中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影响施工工艺的合理选择和施工效果。因此在水利工程项目施工中,针对工程施工特点,制定有效防渗施工工艺并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范实施非常重要。本文通过分析常见的防渗技术的原理及其特点,探讨其在水利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关键词:防渗技术;水利工程施工;防渗墙;灌浆技术
在我国水利资源十分丰富,因此水利工程设施也十分普遍。工程质量的优劣也自然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尤其是各种蓄洪工程和水电站的坝体,如果存在渗漏现象,坝体被侵蚀,当发生山洪或地震时就可能出现溃坝,造成的损失难以估量。
一、水利工程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的原因
(一)人为因素
我国的水利工程设计和施工技术领域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加之有些时候存在不负责任的行为,导致工程从勘测设计阶段就出现问题。首先对地质条件没有进行足够专业的勘测与评估就盲目的确定施工设计方案,项目仓促上马,工程质量自然会出现问题;其次是施工过程中对施工企业监管不力,对施工材料及工艺把关不严,导致工程出现渗漏。
(二)非人为因素
水利工程建设与其它工程相比除了需要解决施工技术问题,还要面临施工过程中无法预知的风险,对工程质量的控制是一个高度动态的过程。例如在水库的建设中,对原本处于地表以下的、甚至水体以下的土层、岩层结构无法事先全面掌握,随着工程的进行,必須因地制宜的根据现场条件需要选择相应的方案,保障工程顺利进行。如果发现可能引起水体渗漏的岩洞、缝隙等,必须进行封堵;另外,水利工程通常需要一个相当长的建设周期,期间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极可能因自然灾害而发生改变,这也是项目技术人员需要应对的问题。
二、水利工程施工中的主要防渗技术及应用
水利工程项目要想杜绝渗漏现象的发生,必须在施工过程中科学的选择防渗技术,对地基或坝体进行处理,并且在施工过程中要及时发现质量隐患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修复,以免工程投入使用后出现渗漏,形成重大安全隐患。给国家和社会造成经济损失。目前使用最普遍的防渗技术是利用水泥混凝土的放水性能,通过修筑防渗墙和采用灌浆的办法,对水利工程的坝体和地基进行处理。在水利工程新项目建设防渗施工和对陈旧的水利设施进行防渗漏加固与改造中都被证明十分有效。
(一)防渗墙技术
1.利用多头桩机施工的成墙工艺
在防渗墙的筑造成型工艺中,多头、深层搅拌法最为经济、简便高效,并且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这种成墙工艺最早应用于加固建筑物的地基。当进行防渗工程施工时,首先要进行钻孔定位和桩机定位,启动钻机后边钻入土层边喷射水泥浆,桩机钻头在地下对泥浆和土层搅拌混合。当混凝土泥浆慢慢固化后就形成了一个个桩体。可一次成型多个融合在一起的水泥桩。通过桩机按照预定的机位连续作业,就可以形成地下防渗墙。目前在水利工程项目中除了用于新修的工程,也可以对老化的水利工程进行防渗水改造与修复。对沙砾层、黏土层、砂土层和淤泥层都有很好的防渗施工效果。
2.射水法成墙工艺
射水法成墙施工工艺主要由两部分组成,首先使造孔机进行造孔,利用高压水泵与成型器将泥浆水高速喷向土体,在成型器的辅助下完成造孔;再进行地下水泥混凝土的搅拌和浇筑。射水成墙工艺成墙效率高、适用范围大,可以用于砂土、黏土以及直径小于10cm的沙砾土体的防渗漏施工。
3.锯槽法修筑防渗墙技术
锯槽法成墙工艺具有防渗效果好,成墙效率高的优点,并且施工方法简便易行。具体工艺是使用锯槽机将施工土体切割出墙体需要的深度的深槽,在槽中进行混凝土浇筑。锯槽机的生产成本相对较低,因此在很多工程项目中受到欢迎。锯槽法成墙工艺流程图见图1。
(二)灌浆技术
灌浆技术一般采用高压喷射法,利用高压水流和压缩空气与水泥浆混合,从设备喷嘴中喷射出高压浆体,与土体充分混合。在混合物凝固后就会形成防渗层[2]。高压喷射灌浆工艺流程图见图2。目前的高压喷射灌浆设备还可以通过调节喷射的流量与压力的方法达到更好的混合效果。因此可以形成更加牢固的防渗层,能够给工程质量带来更大的提升。当水利工程的施工地点的土质较软的位置时,例如在淤泥、砂土、黏土和黄土等,就可以使用高压喷射灌浆技术。但是当土体中含有颗粒较大的沙砾或腐殖质时,应试验检验这项防渗技术是否适用。
三、结束语
我们国家的水资源管理和利用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不断的提高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是水利工作者孜孜以求的目标。防渗技术是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和加固工程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了国家水利工程的未来。近年我国在防渗技术领域已经获得了很多突破,不仅修建出了具有领先技术水平的新工程,还成功的加固和改造了原有的水利工程。
参考文献:
[1] 洪授泉.水利水电工程中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6,(47):276-277.
[2] 张颜.高压喷射灌浆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使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618,694.
[3]张懿喆.试析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科技经济市场,2017(09):41-42.
(作者单位:苏州市河道管理处)
关键词:防渗技术;水利工程施工;防渗墙;灌浆技术
在我国水利资源十分丰富,因此水利工程设施也十分普遍。工程质量的优劣也自然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尤其是各种蓄洪工程和水电站的坝体,如果存在渗漏现象,坝体被侵蚀,当发生山洪或地震时就可能出现溃坝,造成的损失难以估量。
一、水利工程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的原因
(一)人为因素
我国的水利工程设计和施工技术领域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加之有些时候存在不负责任的行为,导致工程从勘测设计阶段就出现问题。首先对地质条件没有进行足够专业的勘测与评估就盲目的确定施工设计方案,项目仓促上马,工程质量自然会出现问题;其次是施工过程中对施工企业监管不力,对施工材料及工艺把关不严,导致工程出现渗漏。
(二)非人为因素
水利工程建设与其它工程相比除了需要解决施工技术问题,还要面临施工过程中无法预知的风险,对工程质量的控制是一个高度动态的过程。例如在水库的建设中,对原本处于地表以下的、甚至水体以下的土层、岩层结构无法事先全面掌握,随着工程的进行,必須因地制宜的根据现场条件需要选择相应的方案,保障工程顺利进行。如果发现可能引起水体渗漏的岩洞、缝隙等,必须进行封堵;另外,水利工程通常需要一个相当长的建设周期,期间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极可能因自然灾害而发生改变,这也是项目技术人员需要应对的问题。
二、水利工程施工中的主要防渗技术及应用
水利工程项目要想杜绝渗漏现象的发生,必须在施工过程中科学的选择防渗技术,对地基或坝体进行处理,并且在施工过程中要及时发现质量隐患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修复,以免工程投入使用后出现渗漏,形成重大安全隐患。给国家和社会造成经济损失。目前使用最普遍的防渗技术是利用水泥混凝土的放水性能,通过修筑防渗墙和采用灌浆的办法,对水利工程的坝体和地基进行处理。在水利工程新项目建设防渗施工和对陈旧的水利设施进行防渗漏加固与改造中都被证明十分有效。
(一)防渗墙技术
1.利用多头桩机施工的成墙工艺
在防渗墙的筑造成型工艺中,多头、深层搅拌法最为经济、简便高效,并且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这种成墙工艺最早应用于加固建筑物的地基。当进行防渗工程施工时,首先要进行钻孔定位和桩机定位,启动钻机后边钻入土层边喷射水泥浆,桩机钻头在地下对泥浆和土层搅拌混合。当混凝土泥浆慢慢固化后就形成了一个个桩体。可一次成型多个融合在一起的水泥桩。通过桩机按照预定的机位连续作业,就可以形成地下防渗墙。目前在水利工程项目中除了用于新修的工程,也可以对老化的水利工程进行防渗水改造与修复。对沙砾层、黏土层、砂土层和淤泥层都有很好的防渗施工效果。
2.射水法成墙工艺
射水法成墙施工工艺主要由两部分组成,首先使造孔机进行造孔,利用高压水泵与成型器将泥浆水高速喷向土体,在成型器的辅助下完成造孔;再进行地下水泥混凝土的搅拌和浇筑。射水成墙工艺成墙效率高、适用范围大,可以用于砂土、黏土以及直径小于10cm的沙砾土体的防渗漏施工。
3.锯槽法修筑防渗墙技术
锯槽法成墙工艺具有防渗效果好,成墙效率高的优点,并且施工方法简便易行。具体工艺是使用锯槽机将施工土体切割出墙体需要的深度的深槽,在槽中进行混凝土浇筑。锯槽机的生产成本相对较低,因此在很多工程项目中受到欢迎。锯槽法成墙工艺流程图见图1。
(二)灌浆技术
灌浆技术一般采用高压喷射法,利用高压水流和压缩空气与水泥浆混合,从设备喷嘴中喷射出高压浆体,与土体充分混合。在混合物凝固后就会形成防渗层[2]。高压喷射灌浆工艺流程图见图2。目前的高压喷射灌浆设备还可以通过调节喷射的流量与压力的方法达到更好的混合效果。因此可以形成更加牢固的防渗层,能够给工程质量带来更大的提升。当水利工程的施工地点的土质较软的位置时,例如在淤泥、砂土、黏土和黄土等,就可以使用高压喷射灌浆技术。但是当土体中含有颗粒较大的沙砾或腐殖质时,应试验检验这项防渗技术是否适用。
三、结束语
我们国家的水资源管理和利用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不断的提高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是水利工作者孜孜以求的目标。防渗技术是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和加固工程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了国家水利工程的未来。近年我国在防渗技术领域已经获得了很多突破,不仅修建出了具有领先技术水平的新工程,还成功的加固和改造了原有的水利工程。
参考文献:
[1] 洪授泉.水利水电工程中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6,(47):276-277.
[2] 张颜.高压喷射灌浆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使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618,694.
[3]张懿喆.试析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科技经济市场,2017(09):41-42.
(作者单位:苏州市河道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