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外实践活动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学生课外实践活动。
"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科学。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大纲(试用)》明确表述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语文学科除了"基础性工具"这一本质属性外,还派生出了若干属性。就语文与社会的关系和语言工具所达到目的及运用的方法来看,语文学科还具有社会性和实践性。随着社会的发展,语言无时无处不在为人们使用。并且语文知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形成技能技巧。因此,学习语文知识除了学习好课本知识外,还要走出课堂、走出社会、向社会学习。通过实践活动锻炼和提高语文水平,更好的发挥语文交流和传递思想感情的社会功能。这也是语文教学必须遵循的"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原则。所以说,语文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该属性决定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语文,在教学中我主张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
1.语文教学重视实践活动
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语文教学也改革了,越来越重视语文的实践活动,素质教育所培养的是综合性的人才,那种所谓的"书呆子"根本不适应当今的社会,纸上谈兵也是行不通的。素质教育要把学生当作主体,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而不是让学生被动地机械地接受知识。学习不能死记硬背,必须依靠自己不断的实践来提高。
新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语文学科的教学有了很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教是为了不教"这也正是叶圣陶先生对传统语文学习理论的发展的观点,即在教学活动中把引导学生放在首位,把学生放在重要位置,指导学生学习方法。
由教"学"变教"思"即要以能力开发为主,知识传授为辅,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思考的习惯,养成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以说,语文教育是一种实践活动。
2.语文课外实践活动的意义
课外实践活动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征,按照《课标》的要求及课程计划的规定,借助一定的工具、手段、形成来进行的,为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身心获得一定发展的活动。语文课外实践活动不仅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还让学生的知识得到强化、运用,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它比课堂教学的内容更为广泛、丰富。是发展学生个性,培养能力的一种开放型的语文教学模式。开展语文课外实践活动能体现学生的自主实践性,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有助于提高学生语文实践能力,养成实事求是,团结合作的态度。
3.课外实践活动的类型
《新课标》提出:小学语文的教学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在听说读写过程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发展学生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从中可以看出,语文教学最重要的是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开展语文课外实践活动的目的也是加强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训练。
根据小学语文教学目的及我当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课外实践活动主要有以下几大类:课外阅读活动、听说训练、作文训练、游戏活动、使用工具书等。
4.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
4.1 课外阅读活动
课外阅读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提高学生识字能力,开拓学生视野,从中受到思想教育。学生可以阅读各类图书、报刊杂志、收集名言名句、唐诗宋词等。例如指导学生阅读曹云佳同学的《我的妈妈》这篇作文,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小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写妈妈的,是怎样写的?学生看后就知道作者是从妈妈的外貌、工作、在家的一举一动来阐述的。妈妈的外貌是双眼皮,细细的眉毛下一双聪颖的眼睛……。妈妈对工作干一行爱一行,虽然自己是一个厂长,但始终工作在第一线,手下闹情绪,妈妈三番五次做工作,直到帮手下解决了具体问题为止,在家里妈妈又是个贤妻良母,对我的学习非常关心,对家里的老老少少也如此。最后总结了妈妈不但对工作认真负责,而且还是个好母亲。这样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间久了,学生在读别人的文章就会抓住文章的重点,也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4.2 听说训练
听说练习是衔接阅读和作文的重要环节,阅读为听说积累材料,听说为作文打基础。例如让学生当小主持人召开的一次班委会:首先把本班班委集在一起,让班长带领着班委讨论,在上学期我们班获得先进班集体的原因是什么?班委纷纷发表意见,最后得出结论。是因为班主任要求很严,同学们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在科任教师的辛勤劳动下,我们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班长说:"这是我们取得的好的方面,那么我们不足的地方在哪呢?大家讨论一下吧。"过了一下,有些班委说:"在学习方面,科任教师很辛苦,但有几个后进生进步不大,如×××;在纪律方面,虽然班主任盯得很紧,但有几个学生纪律还是很差……。"班长又说:"在这个学期我们在学习、纪律方面该怎么办呢?大家想想"。经过班委讨论后决定:各个班委要起到到头的作用,自己管好自己,然后开导那些纪律差的同学,使他们在纪律方面得到好转;在学习方面,我们要热心帮助后进生,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并不是一个差生……。教师还要鼓励和督促学生讲普通话,使学生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4.3 作文训练
训练学生作文,可以培养学生每天坚持写日记,主要写日常生活中有趣的有意义的人或事,写某个地方的景物,写个人所得,思想感受,也可以写读书笔记、办手报、墙报、写应用文等。如我组织学生办的一次手抄报,首先让学生把自己一星期阅读的读书笔记拿出来进行分类。如:科技类、好人好事类、环保类……。然后,又把全班同学的科技类归为一类,好人好事归为一类,环保方面的归为一类等,并把它抄在一张纸上,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在恰当的内容上配上相应的图画,最后张贴在教室里,供全班学生学习。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4.4 游戏活动
课外游戏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小学生最喜爱的活动,通过活动可以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我建议在低年级多开展生字开花,如以"桃"字为例,引导学生说出"桃花"、"桃树"、"桃叶"、"桃子";词语接龙(成语接龙),如学前班——班长——长大——大家——家中……;猜字谜等活动。
4.5 使用工具书
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这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字典、词典是了解字义、词义的重要工具。俗话说它是一个不会说话的老师,自学的益友。老师在指导学生使用工具书时,要注意实践性,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工具书的习惯,还要注意指导使用的方法。
5.课外实践活动应注意
1.1 开展课外实践活动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点、思维特点
要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立足以学生的经验基础,从他们的日常生活,学习所接触的事物着手,循序渐进。
1.2 处理好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的关系。既要有区别,又要有联系,使之相互促进
1.3 开展课外活动要因地制宜,加强同社会的联系,使学生广泛接触社会
1.4 活动要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活动的实践性,教师只是指导学生
1.5 活动形式要多样化,简单易行,适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有助于形成技能,增加知识
1.6 活动方式及组织形式要科学合理
1.7 开展活动要取得家庭、学校、社会的大力支持
总之,积极开展小学语文课外实践活动,能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助于学生的思维训练;体现学以致用相结合的原则,从中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等。
"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科学。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大纲(试用)》明确表述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语文学科除了"基础性工具"这一本质属性外,还派生出了若干属性。就语文与社会的关系和语言工具所达到目的及运用的方法来看,语文学科还具有社会性和实践性。随着社会的发展,语言无时无处不在为人们使用。并且语文知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形成技能技巧。因此,学习语文知识除了学习好课本知识外,还要走出课堂、走出社会、向社会学习。通过实践活动锻炼和提高语文水平,更好的发挥语文交流和传递思想感情的社会功能。这也是语文教学必须遵循的"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原则。所以说,语文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该属性决定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语文,在教学中我主张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
1.语文教学重视实践活动
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语文教学也改革了,越来越重视语文的实践活动,素质教育所培养的是综合性的人才,那种所谓的"书呆子"根本不适应当今的社会,纸上谈兵也是行不通的。素质教育要把学生当作主体,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而不是让学生被动地机械地接受知识。学习不能死记硬背,必须依靠自己不断的实践来提高。
新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语文学科的教学有了很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教是为了不教"这也正是叶圣陶先生对传统语文学习理论的发展的观点,即在教学活动中把引导学生放在首位,把学生放在重要位置,指导学生学习方法。
由教"学"变教"思"即要以能力开发为主,知识传授为辅,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思考的习惯,养成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以说,语文教育是一种实践活动。
2.语文课外实践活动的意义
课外实践活动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征,按照《课标》的要求及课程计划的规定,借助一定的工具、手段、形成来进行的,为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身心获得一定发展的活动。语文课外实践活动不仅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还让学生的知识得到强化、运用,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它比课堂教学的内容更为广泛、丰富。是发展学生个性,培养能力的一种开放型的语文教学模式。开展语文课外实践活动能体现学生的自主实践性,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有助于提高学生语文实践能力,养成实事求是,团结合作的态度。
3.课外实践活动的类型
《新课标》提出:小学语文的教学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在听说读写过程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发展学生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从中可以看出,语文教学最重要的是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开展语文课外实践活动的目的也是加强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训练。
根据小学语文教学目的及我当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课外实践活动主要有以下几大类:课外阅读活动、听说训练、作文训练、游戏活动、使用工具书等。
4.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
4.1 课外阅读活动
课外阅读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提高学生识字能力,开拓学生视野,从中受到思想教育。学生可以阅读各类图书、报刊杂志、收集名言名句、唐诗宋词等。例如指导学生阅读曹云佳同学的《我的妈妈》这篇作文,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小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写妈妈的,是怎样写的?学生看后就知道作者是从妈妈的外貌、工作、在家的一举一动来阐述的。妈妈的外貌是双眼皮,细细的眉毛下一双聪颖的眼睛……。妈妈对工作干一行爱一行,虽然自己是一个厂长,但始终工作在第一线,手下闹情绪,妈妈三番五次做工作,直到帮手下解决了具体问题为止,在家里妈妈又是个贤妻良母,对我的学习非常关心,对家里的老老少少也如此。最后总结了妈妈不但对工作认真负责,而且还是个好母亲。这样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间久了,学生在读别人的文章就会抓住文章的重点,也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4.2 听说训练
听说练习是衔接阅读和作文的重要环节,阅读为听说积累材料,听说为作文打基础。例如让学生当小主持人召开的一次班委会:首先把本班班委集在一起,让班长带领着班委讨论,在上学期我们班获得先进班集体的原因是什么?班委纷纷发表意见,最后得出结论。是因为班主任要求很严,同学们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在科任教师的辛勤劳动下,我们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班长说:"这是我们取得的好的方面,那么我们不足的地方在哪呢?大家讨论一下吧。"过了一下,有些班委说:"在学习方面,科任教师很辛苦,但有几个后进生进步不大,如×××;在纪律方面,虽然班主任盯得很紧,但有几个学生纪律还是很差……。"班长又说:"在这个学期我们在学习、纪律方面该怎么办呢?大家想想"。经过班委讨论后决定:各个班委要起到到头的作用,自己管好自己,然后开导那些纪律差的同学,使他们在纪律方面得到好转;在学习方面,我们要热心帮助后进生,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并不是一个差生……。教师还要鼓励和督促学生讲普通话,使学生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4.3 作文训练
训练学生作文,可以培养学生每天坚持写日记,主要写日常生活中有趣的有意义的人或事,写某个地方的景物,写个人所得,思想感受,也可以写读书笔记、办手报、墙报、写应用文等。如我组织学生办的一次手抄报,首先让学生把自己一星期阅读的读书笔记拿出来进行分类。如:科技类、好人好事类、环保类……。然后,又把全班同学的科技类归为一类,好人好事归为一类,环保方面的归为一类等,并把它抄在一张纸上,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在恰当的内容上配上相应的图画,最后张贴在教室里,供全班学生学习。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4.4 游戏活动
课外游戏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小学生最喜爱的活动,通过活动可以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我建议在低年级多开展生字开花,如以"桃"字为例,引导学生说出"桃花"、"桃树"、"桃叶"、"桃子";词语接龙(成语接龙),如学前班——班长——长大——大家——家中……;猜字谜等活动。
4.5 使用工具书
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这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字典、词典是了解字义、词义的重要工具。俗话说它是一个不会说话的老师,自学的益友。老师在指导学生使用工具书时,要注意实践性,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工具书的习惯,还要注意指导使用的方法。
5.课外实践活动应注意
1.1 开展课外实践活动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点、思维特点
要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立足以学生的经验基础,从他们的日常生活,学习所接触的事物着手,循序渐进。
1.2 处理好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的关系。既要有区别,又要有联系,使之相互促进
1.3 开展课外活动要因地制宜,加强同社会的联系,使学生广泛接触社会
1.4 活动要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活动的实践性,教师只是指导学生
1.5 活动形式要多样化,简单易行,适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有助于形成技能,增加知识
1.6 活动方式及组织形式要科学合理
1.7 开展活动要取得家庭、学校、社会的大力支持
总之,积极开展小学语文课外实践活动,能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助于学生的思维训练;体现学以致用相结合的原则,从中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