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第三世界具有独特地位的非洲,正以其良好的发展态势在充满希望的道路上前行。在这个遥远的大陆上,近年来的发展越来越平稳,与外部世界的联系越来越密切。
非洲经济正处于恢复性增长。长期以来,人们对非洲的总体印象是经济发展比较缓慢,困难较多。但近年来,非洲各国随着经济改革稳步推进,宏观经济形势逐渐有所改善,商业环境有所好转,经济逐渐步人良性轨道。例如,2005年非洲经济增长4.5%,连续第11年保持了增长的势头。尼日利亚、肯尼亚和坦桑尼亚等国增长率达到或超过了5%,莫桑比克继续保持7%以上的增长,安哥拉增长达到15%。而且非洲多数国家预算赤字继续减少,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平均降至0.9%,通货膨胀率保持在6.6%的较低水平。当然,非洲经济的结构性问题仍未根本改观,多数国家存在经济单一、生产力低下、地区发展不平衡等问题,非洲经济保持增长并加速发展仍面临不少困难。
逐步成型的多党民主制度呈现浓厚非洲特色。非洲政治发展比较缓慢,特别是冷战结束后,受到内部和外部的多重影响-与制约,困难较大。在不利的环境下,非洲人民选择了既顺应民主化的时代潮流,又符合非洲历史传统与现实状况的政治改革道路,政治民主化进程有了良好的开端。2005年,非洲共有13个国家举行选举,其中埃及、中非共和国、吉布提、多哥、布隆迪、几内亚比绍、利比里亚、坦桑尼亚、布基纳法索、加蓬等10国举行总统选举。利比里亚产生了非洲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统,乌干达通过全民公决改行多党制,埃及首次允许多名候选人参与总统选举。目前,非洲53个国家中,除利比亚、斯威士兰、厄立特里亚三国,其余50个国家均实行多党制。在这场政治变革中,非洲保持了政治生活的平稳,没有发生剧烈的社会动荡。这就有力地促进了非洲和平进程的发展,并对非洲民族和解与社会进步创造了必要的政治条件和社会环境。当然,非洲的政治民主化及和平进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有的国家最终结束社会动荡还需要时日。
高等教育日益走向国际化。非洲国家积极吸引外国政府和大学前往办学,高等教育的发展正在成为变化中的新亮点。在这方面,埃及具有代表性。目前,“十月六日大学”已成为埃及规模最大的国际化私立大学,2002-2003学年,该校14个系共有注册学生1.67万人(来自亚、非、欧、美四大洲的不同国家)。埃及还吸引一些国家前往开办德国大学、美国大学等。2005年4月24日,中国与埃及有关创建埃及中国大学的合作协议在开罗签署,辽宁大学获准在埃及建立了第一所埃及中国大学。该校基本建设由埃及教育集团负责,辽宁大学负责专业课程的设计,组织教材编写,计划在中埃建交50周年之际正式面向全埃及招生。
国际社会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正在对非洲给予高度重视。2005年3月11日,英国首相布莱尔发起的“非洲委员会”发表最终报告,力主增加对非洲援助、扩大对非洲投资、大幅减免非洲债务,希望西方国家与非洲建立“相互尊重和团结的伙伴关系”。2005年6月,八国集团财长会议决定,全部减免18个“重债穷国”400多亿元的债务,其中14个国家为非洲国家。8月,八国集团首脑会议将非洲发展问题列为两大主题之一,会议批准八国财长会议所做的减债决定,承诺在2010年前将其对外发展援助每年增加500亿美元,邀请南非、埃及、阿尔及利亚、坦桑尼亚、塞内加尔、尼日利亚、加纳和埃塞俄比亚8个非洲国家举行首脑级对话会议。美国宣布5年内为非洲培训4万名维和人员,并将对非洲的援助翻一番,日本承诺到2008年对非洲的援助翻一番,英、法、德、意等欧盟国家也承诺于2010年实现对非洲的援助翻一番。联合国组织及国际金融机构等对非洲的关注也有所提高,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积极配合八国集团与巴黎俱乐部落实对非洲减债行动。此外,印度、印度尼西亚、巴西等亚洲和拉美国家也对非洲给予了高度关注,采取了与非洲合作的实际步骤。
中国在非洲的影响日益加深,中非友好关系不断发展,非洲正在成为中国全面对外开放的重要对象。多年来,中国一贯坚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向非洲国家提供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的援助,帮助非洲实施了近900个经济和社会发展项目,为非洲50个国家1.8万名学生赴华留学提供奖学金,派出1.6万名医疗队员赴47个非洲国家诊治患者达2.4亿人,还有近3000多名中国官兵参与非洲热点地区维和行动。特别是中国与非洲经济贸易发展迅速,2005年中非贸易额达到398亿美元。在具体领域,特别是在能源领域,中非经济贸易联系越来越紧密。2006年1月9日,中海油公司与尼日利亚南大西洋石油有限公司签署最终协议,将以22.68亿美元现金收购尼日利亚130号海上石油开采许可证所持有的45%的工作权益。此前,中尼已经签定了8亿美元的原油合同,使得中国在五年中每天从尼日利亚保证进口原油3万桶。中国还取得了尼日利亚四个油田的活动权,并且接管尼日利亚一座私有化的石化厂。此外,中国还是苏丹石油工业、运输业和其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主要的投资者。非洲的最新变化和中非关系的最新发展,为和谐世界的构建增添了新的积极因素。
(作者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责任编辑 姚黎君
非洲经济正处于恢复性增长。长期以来,人们对非洲的总体印象是经济发展比较缓慢,困难较多。但近年来,非洲各国随着经济改革稳步推进,宏观经济形势逐渐有所改善,商业环境有所好转,经济逐渐步人良性轨道。例如,2005年非洲经济增长4.5%,连续第11年保持了增长的势头。尼日利亚、肯尼亚和坦桑尼亚等国增长率达到或超过了5%,莫桑比克继续保持7%以上的增长,安哥拉增长达到15%。而且非洲多数国家预算赤字继续减少,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平均降至0.9%,通货膨胀率保持在6.6%的较低水平。当然,非洲经济的结构性问题仍未根本改观,多数国家存在经济单一、生产力低下、地区发展不平衡等问题,非洲经济保持增长并加速发展仍面临不少困难。
逐步成型的多党民主制度呈现浓厚非洲特色。非洲政治发展比较缓慢,特别是冷战结束后,受到内部和外部的多重影响-与制约,困难较大。在不利的环境下,非洲人民选择了既顺应民主化的时代潮流,又符合非洲历史传统与现实状况的政治改革道路,政治民主化进程有了良好的开端。2005年,非洲共有13个国家举行选举,其中埃及、中非共和国、吉布提、多哥、布隆迪、几内亚比绍、利比里亚、坦桑尼亚、布基纳法索、加蓬等10国举行总统选举。利比里亚产生了非洲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统,乌干达通过全民公决改行多党制,埃及首次允许多名候选人参与总统选举。目前,非洲53个国家中,除利比亚、斯威士兰、厄立特里亚三国,其余50个国家均实行多党制。在这场政治变革中,非洲保持了政治生活的平稳,没有发生剧烈的社会动荡。这就有力地促进了非洲和平进程的发展,并对非洲民族和解与社会进步创造了必要的政治条件和社会环境。当然,非洲的政治民主化及和平进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有的国家最终结束社会动荡还需要时日。
高等教育日益走向国际化。非洲国家积极吸引外国政府和大学前往办学,高等教育的发展正在成为变化中的新亮点。在这方面,埃及具有代表性。目前,“十月六日大学”已成为埃及规模最大的国际化私立大学,2002-2003学年,该校14个系共有注册学生1.67万人(来自亚、非、欧、美四大洲的不同国家)。埃及还吸引一些国家前往开办德国大学、美国大学等。2005年4月24日,中国与埃及有关创建埃及中国大学的合作协议在开罗签署,辽宁大学获准在埃及建立了第一所埃及中国大学。该校基本建设由埃及教育集团负责,辽宁大学负责专业课程的设计,组织教材编写,计划在中埃建交50周年之际正式面向全埃及招生。
国际社会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正在对非洲给予高度重视。2005年3月11日,英国首相布莱尔发起的“非洲委员会”发表最终报告,力主增加对非洲援助、扩大对非洲投资、大幅减免非洲债务,希望西方国家与非洲建立“相互尊重和团结的伙伴关系”。2005年6月,八国集团财长会议决定,全部减免18个“重债穷国”400多亿元的债务,其中14个国家为非洲国家。8月,八国集团首脑会议将非洲发展问题列为两大主题之一,会议批准八国财长会议所做的减债决定,承诺在2010年前将其对外发展援助每年增加500亿美元,邀请南非、埃及、阿尔及利亚、坦桑尼亚、塞内加尔、尼日利亚、加纳和埃塞俄比亚8个非洲国家举行首脑级对话会议。美国宣布5年内为非洲培训4万名维和人员,并将对非洲的援助翻一番,日本承诺到2008年对非洲的援助翻一番,英、法、德、意等欧盟国家也承诺于2010年实现对非洲的援助翻一番。联合国组织及国际金融机构等对非洲的关注也有所提高,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积极配合八国集团与巴黎俱乐部落实对非洲减债行动。此外,印度、印度尼西亚、巴西等亚洲和拉美国家也对非洲给予了高度关注,采取了与非洲合作的实际步骤。
中国在非洲的影响日益加深,中非友好关系不断发展,非洲正在成为中国全面对外开放的重要对象。多年来,中国一贯坚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向非洲国家提供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的援助,帮助非洲实施了近900个经济和社会发展项目,为非洲50个国家1.8万名学生赴华留学提供奖学金,派出1.6万名医疗队员赴47个非洲国家诊治患者达2.4亿人,还有近3000多名中国官兵参与非洲热点地区维和行动。特别是中国与非洲经济贸易发展迅速,2005年中非贸易额达到398亿美元。在具体领域,特别是在能源领域,中非经济贸易联系越来越紧密。2006年1月9日,中海油公司与尼日利亚南大西洋石油有限公司签署最终协议,将以22.68亿美元现金收购尼日利亚130号海上石油开采许可证所持有的45%的工作权益。此前,中尼已经签定了8亿美元的原油合同,使得中国在五年中每天从尼日利亚保证进口原油3万桶。中国还取得了尼日利亚四个油田的活动权,并且接管尼日利亚一座私有化的石化厂。此外,中国还是苏丹石油工业、运输业和其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主要的投资者。非洲的最新变化和中非关系的最新发展,为和谐世界的构建增添了新的积极因素。
(作者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责任编辑 姚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