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陷入思维的误区

来源 :做人与处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qiushe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都知道,人类的思维是一件非常奇妙的事情。认知是思考的行为或者过程,它可以让我们迅速地处理大量的信息。然而,我们的认知并不完美,在某些时候,我们会出现判断谬误,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认知偏差。每个人都会出现认知偏差,它不受年龄、性别、教育程度、智商等因素的影响。认知偏差的事例有些为大家所熟知,有些不常见,但它们都很有趣。
  赌徒谬论
  一件事已经发生过了,那么此事将来发生的概率就会改变。实际上,这种说法是谬论。必然概率是不会发生改变的。比如你投掷一枚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永远是50%,即使你已经连续掷出了100次正面朝上,在接下来的这一次,背面朝上的概率仍然只能是50%,不会增大也不会减小。很多人都认为概率是会发生改变的,特别是在赌博的时候。举个例子,一个赌徒在玩轮盘,那个小球已经连续四次停在黑色区,赌徒就想:下次应该停在红色区了吧!实际上,赌徒的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因为小球在下一次转到红色区的概率仍然是47.37%(轮盘共有38个点区,其中红色有18个)。这本来是显而易见的,但几乎每个赌徒都相信概率会改变,正是这种思维的误区让他们输得血本无归。
  了解这个谬论后,你还会去赌吗?踏实做人做事才是正道啊!
  成见效应
  根据一个人某方面的表现,就对这个人下总体的结论。这就是成见效应。对职员的评价往往就会这样。不妨来看个例子:某公司职员克里斯连续三天都迟到,他的上司就会把他评定为思想散漫不爱工作的人。克里斯迟到的原因可能有很多:或许车子坏了,或许家里出了什么意外,或许碰上了糟糕的天气。但上司并不管这些。所以,克里斯就因为某个无奈的原因,被认定是一个不好的职员。一个人的外表也很容易让人产生成见效应。一个长相丑陋或者形象猥琐的人通常会被认为容易做坏事。而那些容貌漂亮或者有魅力的人則容易受到欢迎,常能得到好的工作或者其他更好的对待。
  所以,请暂时放下你的成见。调查清楚事情的真相,或者与之相处一段时间后,再发表你的意见,再做出你的决定也不迟。
  双曲线贴现
  有两笔钱,一笔金额较小,一笔金额较大些,金额较小的钱可以马上到手,金额较大些的钱要过一段时间才能兑现,有不少人宁愿选择金额较小的而放弃金额较大的。这就是双曲线贴现。在人类的各种研究中,有很多与决策有关。我们知道,一个决策从开始提出到最终拍板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但是,在二选一的决策中,时间的推迟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举例来说,有不少人宁愿今天只拿20美元,也不要一年以后的100美元。因为他们认为,一笔钱现在取比将来取更稳赚。也就是说,同是1美元,今天的价值比明天的价值可能会更大。假设银行现在的利率是9%,一个理智的人是不会在意现在取91.74美元,还是一年后取100美元的。但是有一个有趣的问题:二者之间相差多少我们才会选择取现而不去等待?你愿意一年后取100美元,还是现在取50美元?或者现在的金额更少呢?你的临界线是多少?
  嘿嘿,好好思量其中的奥妙吧。
  承诺升级
  承诺升级是指人们对已经显露败象的事情继续坚持下去。我们这一生做过许多决定,有些决定是错误或者考虑欠妥的。按理说,我们应该放弃这些失败的决定或者从其反方向进行着手。然而事实上,有的人不但强迫自己继续坚持自己的选择,还会投入更多。举个例子:你用大半辈子的积蓄去做一单生意,6个月后,很多迹象表明生意会失败。从逻辑上讲,你应当想方设法缩减损失并终止这单生意。但事实往往是这样,由于你已经把半辈子的积蓄投了进去,你会决心硬撑到底,并投入更多的资金希望能扭转局面。
  所以,有时候及时而果断地抽身而退也不失为明智之举。
  安慰剂效应
  某种物质实际上是无用的,你相信它有效,从而产生了积极的作用。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安慰剂效应。这种反应在医学上尤其普遍。报纸上曾有报道,一位医生给了病人一种药,说这种药会很有效,结果,病人的病情真的得到了改善。其实,医生给病人的药只是糖片。到目前为止,安慰剂效应仍然是一个科学谜题。有理论说,安慰剂有效是“期望效应”的结果。比如,患者期望糖片(其实他们不知)能改善他们的病情,所以他们自我感觉病情得到了好转。然而,这无法解释无效的药片究竟是如何减轻病情的。当然,产生的结果是好的方面,我们称之为“安慰剂”;如果产生的效果是负面的或者是有害的,就要称之为“反安慰剂”了。
  可见,拥有一个积极的心态是多么重要啊。
  羊群心理
  羊群心理又称从众心态,是指倾向于放弃自我意见而随大流,以此来感到安全和防止冲突。投资者莫名其妙地随波逐流、追涨杀跌是典型的心理特征。羊群心理最普遍的形式是“从众心理”,主要来自于同辈的压力。羊群心理很好地揭示了时尚之所以可以流行的原因。服饰、汽车、嗜好、风格这些种种都能得到一些群体的共鸣,并引发时尚潮流。在当今社会,那些看上去平凡无奇,或如何都不能与酷、流行挂上钩的事物却能得到许多人的追捧,就是归功于羊群效应。例如跳伞裤、宠物石、胭脂鱼、锥形胸罩,等等。
  说白了,羊群心理就是缺乏个性导致的思维或行为方式。这就是为什么有个性的人能魅力四射,而随波逐流的人默默无闻的原因。
其他文献
没有偶然的成功,只有必然的努力  19岁的张威英俊帅气。是中央电视台的职员:19岁的考拉靓丽苗条,是北京工商太学的学生。  自从认识以后,张威与考拉经常在网上聊天,聊得比较投机。可是,约会时。张威却显得十分羞涩,似乎想对考拉说什么,然而吞吞吐吐的,不知道从哪里说起。  因此,当天他们分别时,考拉特意提醒张威:“心中有话要说出来,如果你不好意思当面说,就请你把想说的话写成情书,下次带来给我。”  第
环顾周围,发现有不少人今天下海打鱼,明天上山采药,后天跑交通运输,不断开辟新的领域,在抓一个丢一个的犹豫徘徊中痛失了良机,最后一事无成。  其实,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我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位置和扮演的角色,我们不可能在每一个位置和角色上都做得出类拔萃、声名显赫。盲目地同别人攀比,会使我们失去自我和特色,到头来只能是徒增烦恼罢了。  曾听说过一个农民父亲教育女儿的故事。  女儿参加学校学生会干部竞
◎ 一 ◎  又一期《直通春晚》的录制终于完毕,董卿拖着疲倦的身子回到了家里。  传真机前竟然有了新的纸,她拿起一看,“致女儿”三个工工整整的汉字跃入眼帘——是父亲写给她的信。她急忙拿起信,坐在沙发上看。信中说:“你的笑有点肆无忌惮,要收着点,老是那样笑别人会感觉你不是个淑女。最后一场表演结束的时候,作为主持人,你是不是应该感谢一下评委,感谢一下点评嘉宾,感谢一下观众、感谢一下工作人员。你今天的发
在生活的那些缝隙里,重温曾经的情怀  停电了!  整个小区,一下陷入黑暗,像一栋栋竖起来的积木一样,只有一两个窗户,漏出微弱的烛光。  楼下很快聚集了不少人。四周看看,连小区边上的路灯也灭了,看样子停电的区域不小。有人说是变压器出故障了,有人说是整条线路出了问题,有人猜测是不是电不够用,拉闸了?牢骚声渐起。  只有孩子们来回奔跑,好像他们早就认识似的。一个站在大人堆里的女孩子,犹疑地一会儿看看她的
14岁的美籍华人少女林心瑜家住美国罗德岛州,其父母来自中国台湾。她从小跟着现就读于斯坦福大学的哥哥林翰宇,在父亲林嘉生创办的青少年社会服务组织回收社区老旧计算机,改装整修后捐给需要者,使贫穷家庭、第三世界的学校受惠。  2008年,当时年仅10岁的林心瑜,在一场关于能源解决之道的展览会中,第一次接触到了全球气候变暖以及将废弃烹饪剩油转化成环保生物柴油的议题,并对此深感兴趣。同时,她又想起自己所居住
对于乐观向上的人。幸福从来都是本身固有的  他是从美国留学归来的哲学博士,就职于国内一所著名大学。刚过35岁,便晋升为教授,成为博士研究生导师。他开过的几门课,都被学生们誉为“真正的精品”。他长得也很帅气,人品好,学问做得也好。绝对称得上是才貌双全。还有,他的家境也不错,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  无疑,像他这样各方面都很优秀的男人,身边的追求者一定络绎不绝。然而,他似乎十分挑剔。35岁生日都过了,
这里的生活一贯流行着寂寞与苍凉,只是在想你的时候,我依然会站在街边的IC话机边,给你拨一通长长的电话,然后认真地去为你编织很多很多快乐的事情,但只要在放下电话的那一刻,然后再一转身,想念的泪水就开始汹涌地流出。  在记忆的花海里,我们都是一群有梦想的孩子,当青春的列车不停呼啸着向前驶去,它背上的名字就叫作梦想,承载着我们十几年的美好与骄傲,在最绚烂的岁月里,我们就这样在不知疲倦地漂泊。  甚至,在
读小学二年级时,周洪滨跟着父亲去书店看书,挑来选去,最后他捧在手里的是日本漫画家鸟山明的《龙珠》。结果漫画书《龙珠》的情节彻底打动了周洪滨,惹得他既想哭泣又想欢笑。周洪滨把《龙珠》看得滚瓜烂熟,里面的剧情几乎能够倒背如流。  《龙珠》是少年周洪滨的漫画启蒙读物,让这个地道的天津男孩正式成为漫画迷。以前周洪滨感觉漫画的画面很复杂,以为漫画是用电脑自动画出来的,不可能由人工创作。  直到升入初中后,看
郗超特别聪明,深得其父郗愔的喜爱。郗超却发现自己和父亲的政治立场完全不同。父亲是京口要地的州刺史,忠于王室;郗超是桓温的幕僚,桓温梦想着改朝换代。郗超从不让父亲知道自己的立场。  公元369年春,郗愔收到朝廷命令,要他与桓温一道北伐。郗情很激动,觉得为国立功的机会来了。他派人送信给桓温,郗超拦截了信,看到父亲写道:“正要与你共同辅助王室,修复先帝的陵园。”看完后,郗超把信撕碎。  长于权谋机变的郗
让我们做一个降落凡间的天使  女儿的教育是无痕的  一天晚上,我和老婆拌了几句嘴,赌气独自去街上溜达。刚走出小区门口,女儿给我发来了一条信息:“对于一个父亲来说,向孩子表达爱意最重要的方式,莫过于爱她的妈妈。”  女儿在上海读大学,怎么给我发了这条短信?是不是老婆通过电话把我刚才跟她生气的事告诉了女儿?“两个大人的事。你告诉远方的孩子干啥?真差劲!”我自言自语地埋怨完,拨通了士儿的电话:“你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