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语文网络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必然性

来源 :语文教学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teora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今网络信息时代,互联网的影响已不由人们的主观意愿所决定,互联网正在成为当代人们生活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这就意味着语文教育要直接面对网络,接受新兴的网络文化正逐渐成为一种必然。大力开发利用语文网络课程资源势在必行。
  
  一、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目前全球化信息网络中,最为成功、覆盖面最广、用户最多、信息资源最丰富的当属互联网。互联网如同地球的神经一样遍布每个角落,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神经越来越密集,越来越敏感,它使全球逐渐成为整体。不论经济、政治、军事,还是文化、教育,都要受到互联网络的影响,语文教育当然包含在内。在我们讨论语文教育、语文课程、语文教学时,必须首先承认一个已然的现实:随着网络社会的逐渐成熟,网络的影响会渗入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我们必须积极面对网络文化背景下的语文教育,充分利用网络,为语文教育服务。
  信息化是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教育信息化则是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0世纪90年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就开始了研究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我国近年来也开始重视信息化教育的研究。随着时代的发展,互联网技术、通讯技术、多媒体技术与课程的整合程度不断提高,网络教育形式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化的教育资源已成为教育的最具发展潜力的资源。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国教育信息化同样进入了新阶段,网络中的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逐渐成为研究重点,语文课程要素的信息化成为时代的必然。
  
  二、新课程改革深入的必然要求
  
  在本世纪初我国语文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提出了很多新理念,其中“课程资源”这一理论概念就是新课程改革理论中的亮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第五部分提出:“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积极利用并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在新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实施建议部分都明确提出“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这一概念。
  在过去,由于种种原因,我国教育界对“课程资源”没有足够的重视,或者对这一概念内涵和外延的理解狭隘,导致课程资源意识淡薄,大量课程资源被埋没。所以,为了保证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人们对课程资源的认识水平和实践水平必须提高。长期以来,中小学课程资源的结构比较单一,除了教材成为惟一的课程资源外,课程资源的开发主体、基地、内容、条件等方面也很单一,而且未能形成有机整体。①当前,“课程资源”课题在我国教育科研领域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到目前为止,人们对课程资源的概念、分类、开发的原则、开发的途径或策略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同时,已经渗透到对各学科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
  (一)网络资源必然成为语文课程资源的重要来源
  首先,网络中素材性语文课程资源丰富。互联网上的资源是海量的,在其之上运行的信息每月增长10%以上,一年下来,增长率可达200%以上。也许这个时代最大的特征之一就是我们由信息匮乏走向了信息充裕乃至信息过剩。② 在百度搜索引擎中输入“语文”两字,用时0.001秒,找到相关网页约49,700,000个。全球化的信息资源系统为语文学习者提供了快捷的信息获取渠道。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和互联网,学习者可以很方便地获取以前根本不可想象的信息,可以分享世界上最优秀的语文学习资源。在语文课程实施的过程中,网络中的各种知识、技能、方法、情感态度、民俗民风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中的参考。丰富多样的语文教学资料、同步的备课资料及形象生动的课件为新课程的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充足的语文教育信息可以使课程实施思路更开阔。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可以向网络发布信息,获得信息,如博客(BLOG)的兴起,教师可以把自己的教案、教学感想、论文等资料放在自己的博客里;同时,随着搜索引擎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可以通过如百度、Google等搜索引擎来获得资料,也可以直接进入网络图书馆或网站进行资料搜索。从这个角度来看,网络文化内容的广泛性和丰富性也决定了网络资源是语文课程资源的重要来源。
  此外,网络中的语文课程资源适应新课程教学方式。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活动不是教师把知识搬进学生头脑中的过程,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通过教师、同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是学习者基于以往经验不断“同化”、“顺应”新知识的过程。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种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方式的变革需要新的课程资源的支持。网络环境为学生开展新型的学习方式提供了理想的条件。研究性的学习方式需要研究性、情境性的课程资源,互联网中的课程资源具备了这些要求。
  (二)互联网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条件
  建构主义认为,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包括四大要素,即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而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结合具备了提供理想的学习环境的可能。在网络文化环境下,学习者可以在虚拟的环境中自主地获得信息,进行认知和归纳,完成对知识、经验的建构。网络中存在无限的信息,这些信息资料是学生进行探索、研究的保障,而网络环境中的平台比如聊天室、BBS、博客等正好为超越时空和地域的协作与会话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网络技术整合于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之中,极大地丰富了课程资源和获得课程资源的手段和途径。过去人们习惯于从报纸杂志、书籍、电视电影等媒体上获得教学资源,当互联网迅速发展时,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多媒体技术的结合,使信息呈现方式出现了新的特点。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网络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程度的不断提高,语文条件性课程资源得到了有效改善。多媒体强大的模拟功能可以提供实践或实验的模拟情景和操作平台,网络便捷的交互性可以使交流更及时、开放。
  (三)语文网络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体现了语文的学科特征,扩大了语文课程实施的范围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是由语文的属性特点决定的。语文的产生与发展是与一定的社会现实相联系的,生活是语文的源头,也是语文的最终归宿。离开了生活,语文的交际功能也就失去了存在意义。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各种语文资源,使语文学习贴近生活,扩大学生学习的空间,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习惯。语文具有实践性、综合性、社会性等属性,广义上讲,语文的外延可以延伸到整个人类文化,而网络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全新的文化形式,体现了当代人的生活方式,从语文课程资源的视角来审视网络文化是语文教育的内在规定性。互联网与语文课程的整合过程中,改变着传统语文教学模式,扩大了语文教学的行为空间和范围,在时空上形成对传统语文教育的重大突破。
  (四)语文网络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是语文新课程改革顺利进行的保证
  课程资源与课程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没有课程资源也就没有课程,相反有课程就一定有课程资源。但是它们毕竟还不是一回事,课程资源的外延远远大于课程本身的外延,因为一方面条件性课程资源并不能作为素材成为课程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即使是素材性资源也不能直接构成课程,它还只能是备选材料,只有在经过加工并付诸实施时才能成为课程。课程实施的范围和水平,一方面取决于课程资源的丰富程度,另一方面更取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运用水平,也就是课程资源的适切程度。③ 在以前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教育领域忽视了对课程资源的研究,致使从国外引入的一些教学模式在国内“水土不服”。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配套环节。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推进,教育形式和学习形式正发生着变革,新的教学方式需要有相适应的课程资源做保证,语文网络资源的开发利用正是体现了这一点。
  网络时代的到来,为语文教育提供了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挑战。如何认识网络与语文教育的关系,网络中有哪些语文课程资源,怎样开发利用网络资源为语文教育服务等等,这都是我们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总之,语文网络课程资源是语文课程的重要来源,也是最具前景的语文课程资源,我们有必要对语文网络课程资源进行系统的研究,从而为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①朱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②杨华《网络文化的本质特征及其当下意义》,《东疆学刊》2004年第1期。
  ③吴刚平《语文课程资源的分类及意义》,《语文建设》2002年第9期。
  (作者单位:阜宁高等师范学校)
其他文献
岁月可让沧海变桑田,但却永远无法抹去留存在人们心中的印记。那无数次轰轰烈烈为中华民族崛起而进行的革命斗争,将永远定格在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中。
期刊
2007年对我来说是幸运的一年,也是充实的一年。“幸运”是指因为我有机会参加教育部一微软(中国)“携手助学”项目活动,“充实”是指因为我接受了两次项目活动开展的培训,参与了基
全国各报报道亚特兰大奥运会的文章佳篇迭出,标题也多妙语,特别是记者编辑们动用各种修辞手段精心制作佳题,令人耳目一新。一、比喻借喻具有简洁性、形象性和含蓄性,故常为标
长期制约钒钛磁铁矿利用过程中炼钢循环经济水平提高的又一难题,被攀钢破解。笔者8月29日获悉,由攀钢钒炼钢厂和研究院历时两年攻关的“半钢炼钢含铁物料高效循环利用技术研究
目的研究青少年亲子冲突处理策略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运用亲子冲突处理策略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570名被试进行考察。结果青少年在亲子冲突处理策略的使用上具有
10月18日,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关键时期中国共产党召开的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大会。广西各级社会组织党组织积极组织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育,不仅要关注教育的结果,更要关注教育的过程,要将课改精神落实到位,必须紧紧依靠教师,而老师综合能力的提高,无疑依托于校本培训。作为学校教科主任,在学
电缆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如高架电缆、通信电缆以及家用电线电缆,似乎与高精、尖技术联系不上。但是我们面临的实际情况,根据能源局发布的《风电发展“十三五”规划》,到
日前,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北京市信息化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2007年12月1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