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有光:给张允和当配角

来源 :北广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n_zhao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允和先生出了一本新书——《最后的闺秀》,我们一行人到她家去采访。周有光先生也在,于是,周先生就做了回张先生的“配角”。
  编导做了一个特别的设计——让他们夫妇并肩而坐。张先生虽为主角,坐姿却仍是夫唱妇随的做派,让她坐在周先生的右侧,她的身子就会很自然地微向左倾,反而反之,九十岁了还一副备受呵护的娇妻模样!确如坊间传言的那样,这是“一对让人眼热的情笃夫妻”。
  周先生那天的“配角”也当得很是称职。从不抢话,他一直仔细地在听张先生讲,脸上还流露出几分溫情。只有在张先生讲话告一段落时,他才会慢条斯理地补充上一两句,而且总是能说到了点子上——要么是张先生一时忘了说的紧要细节,要么是—句足以起到点睛作用的评论。如在谈到周先生教九十岁的张先生用电脑时,对于主持人的赞叹,周先生便不失时机的加评了一句:“我们是研究语言学的,向来注意语言和机械的关系。”
其他文献
2月28日起,由北京御喜影視传媒出品,武洪武执导,李倩、叶静、潘阳、肖轶、郭金杰等领衔主演的43集热血青春红色抗战大剧《小妮扛枪》登陆北京电视台影视频道,每天的18:55准时开播。该剧主要讲述在抗日战争时期,一名叫米小米(李倩饰)的农村姑娘,因为反抗日军士兵赤井的强暴被迫卷入战争,后来在八路军的正确指导下,经过战争的磨炼,由一个胆小懦弱的农村女孩儿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八路军战士的故事。  叶静饰演的高
期刊
本月沙龙主题:电报。  这主题自带长辈属性,没一把年纪,还真弄不明白电报这回事儿。  很难得,我们做到了“打入‘敌人’内部”——位作者的妈妈,就是报务员。80多岁了,还能清晰报出儿子名字的数字代码。  电报,还是久远了。我们几个人共享记忆,竟然不能准确说出:电报是红格格纸,还是绿格格纸?发电报是红格格纸,收电报是绿格格纸?孩子不知我们在讨论什么,纳闷:  “着急怎么不发个微信呢?”  是啊?怎么不
期刊
看谍战片看多了,总是把很多的目光注视到片中的那些发报员身上。其实,那完全就是一种儿时的情结,因为,我的母亲,就曾是一名报务员。几十年前,我还小,母亲也还在上班——在北京某邮局负责打电报。  记得幼儿园放假的那段时间,因为父母都要上班,家中无人照顾我,母亲便会把我带到她工作的发报室。我眼里也自然对母亲工作的状态记得十分的清楚。母亲和她的同事阿姨们,每人桌前,都放着一台发报机,当然,已经不是谍战片中的
期刊
说起电报,40年没拍过了吧?  印象真的不深了。但是作为一个年过半百,而且一家几口人不在一个地方生活的老年人,对电报这种古老的通讯技术,还是用过的。  记忆里,电报是个不祥之物。因为我小时候,拍电报是个花钱挺多的事,几个字,就得几块钱,那时的人才挣多少?算得上是凤毛麟角了的八级工,一个月的工资也才一百块零八毛!普通人家,两口子的工资加在一块儿,未准能到一百块钱。一大家子——四五六七八九十口人(那时
期刊
说起电报,不仅是个暴露年龄的话题,也是一个暴露隐私的话题。在这里,我想说说我的小学同学“枕头”的故事。  “枕头”是一位女同学。之所以开篇要先交代“枕头”和她的性别,等接下来我说到她人生中的两封电报,个中原委,你自然就明白了。  “枕头”出生前那段时间,难得风调雨顺。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人们似乎更迷信天气,也更迷信算命看相。很多人都指着“枕头妈”鼓起的肚子,很笃定地说:“男孩,准没错!”这话,对于“
期刊
小时候看过无数次京剧《红灯记》,知道他们是为保卫密电码而与鬼子斗争,却不知道密电码为何物,为什么这么重要。长大一点儿才知道密电码是翻译电报用的手册,从此明白电报是怎么回事。  我家原来住的地方是座二层小楼,离坐落在六部。的电报大楼很近,后窗正對着电报大楼的钟楼。所以抬眼就可看到钟表指针,听到报时的《东方红》乐曲。  我的幼儿园在建国门,在长安街上坐大一路公交车到六部口站穿胡同回家,下车站就在电报大
期刊
30年前那个春节,我和老伴儿既没去公园,也没去庙会,而是作為普通百姓逛了趟中央电视台。我们既不是幸运观众去看演出,更不是演艺圈人士去做节目,为什么能有这个机遇呢?  那是1989年2月,中央电视台为了答谢社会公众对央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决定在春节期间,开放演播大厅和部分附属设施,供广大观众参观。这条消息一公布,立即受到大家的热烈欢迎。我们老两口早就盼望能有个机会,去央视开开眼,这回可逮着了。正月初
期刊
现在说起电报,恍如隔世,至少40岁以下的人对此都非常陌生,很多人了解电报都是从一些文艺作品中得知的。电报是一种很古老的通讯技术,在电话没有普及的年代,电报是最快捷的通讯方式,报喜又报忧是它的特点。因为不具备双方通话的功能,单方的电报内容很难核实,所以,闹出了很多誤会和笑话。  在我的记忆中,一毛钱能买一根糖葫芦的年代,发电报还是件很奢侈的事情,因为,发一个字要3毛钱,几块钱也发不了多少字,所以,发
期刊
刘师培,字申叔,号左薷,生于1884年,江苏仪征人。仪征刘氏是经学世家,尤以治《春秋》、《左传》,饮誉学林。他本人也尝以家学第四代传人自居。他不仅是晚清著名学者,亦是著名的革命党人。  钱幺同,本名钱夏,字德潜,号疑古,1887年9月12日生,浙江吴兴人。著名学者,北大、北师大名教授,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骁将。  1919年11月10日,北京,天气很冷,北风呼啸,患肺结核已年余的刘师培躺在病榻
期刊
高中毕业那会儿,正值全国恢复高考的第二年,应届毕业的我凭实力考上一所名牌理科大学。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仅仅上了一年大学的我却因身体有病辍学了。由于我是全家第一个大学生,上了大学左邻右舍加上爸爸妈妈喜不胜喜,我退学了,全家始料不及,犹如晴天霹雳,令全家接受不了。而我又因人生的低潮,整日,恍恍惚惚沮丧不堪。  终于在家待业了三年,才找到一份工作。初上班的第一天,我按捺不住地兴奋,工作了,再也不是游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