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3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报告《教育中的人工智能:可持续发展的挑战与机遇》提出:“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支持包容和无处不在的学习访问,有助于确保提供公平和包容性的教育机会,促进个性化学习,并提升学习成果。”201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指出,要“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应用”。可见,“人工智能+教育”正在引起一场教育革命。它改变着教育的生态、教育的环境、教育的方式、教育管理的模式、师生关系等。充分认识“人工智能+教育”的育人功能,是当前教育工作者遇到的重大挑战。
“人工智能+教育”最主要的是教学方式的改变,是从教师的教转变为学生的学。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改变单向传授知识的方式。学生通过自我学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己去探索,或者与同伴合作,互相探讨。教师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优势,帮助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设计科学的、合适的学习方案。人工智能、大数据,还可以作为教师的有力助手,帮助教师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教师解决困难,帮助教师批改作业,替代教师一些机械式的劳动,减轻教师的负担,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学生接触沟通。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教育中的人工智能:可持续发展的挑战与机遇》报告中所说,“双教师模式”包括教师和虚拟教学助理,“助理”可接管教师的日常任务,使他们有更多时间专注于对学生的指导和一对一的交流。
总之,“人工智能+教育”正在使教育发生重大的,可以说是革命性的变革。但是教育传承文化、创造知识、培养人才的本质不会变,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不会变。
教育的本质可以概括为提高人的生命质量和生命价值。提高人的生命质量,就是说,一个人通过教育,提高生存能力,使他能过上有尊严而幸福的生活。提高人的生命价值,就是一个人通过教育提高他为社会服务的品德和能力,使他能为社会、为人类做出应有的贡献。
未来,学校和教师不会消失。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研究报告《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中所说的,学校是人生走出家庭、走向社会的第一个公共场所,是人生社会化的第一步。儿童进入学校不仅学知识,重要的是要学做人,学会与人沟通和交往。有学者认为,未来学校要变为学习中心。但学习中心如果没有教师的话,那只能说是自学,不是教育。教育必须具备学生和教师两个主要要素。
信息技术、互联网改变了教育环境和教育方式。但技术永远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教师的教育觀念、教育方式方法需要改变,但教师培养人才的职责不会变。
儿童的成长需要有思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教师的指导、帮助。人只能由人来培养,不可能由机器来培养。技术替代不了老师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教师永远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八一学校与师生座谈时指出的:教师是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是学习知识的引路人,是创新思维的引路人,是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人工智能+教育”最主要的是教学方式的改变,是从教师的教转变为学生的学。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改变单向传授知识的方式。学生通过自我学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己去探索,或者与同伴合作,互相探讨。教师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优势,帮助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设计科学的、合适的学习方案。人工智能、大数据,还可以作为教师的有力助手,帮助教师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教师解决困难,帮助教师批改作业,替代教师一些机械式的劳动,减轻教师的负担,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学生接触沟通。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教育中的人工智能:可持续发展的挑战与机遇》报告中所说,“双教师模式”包括教师和虚拟教学助理,“助理”可接管教师的日常任务,使他们有更多时间专注于对学生的指导和一对一的交流。
总之,“人工智能+教育”正在使教育发生重大的,可以说是革命性的变革。但是教育传承文化、创造知识、培养人才的本质不会变,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不会变。
教育的本质可以概括为提高人的生命质量和生命价值。提高人的生命质量,就是说,一个人通过教育,提高生存能力,使他能过上有尊严而幸福的生活。提高人的生命价值,就是一个人通过教育提高他为社会服务的品德和能力,使他能为社会、为人类做出应有的贡献。
未来,学校和教师不会消失。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研究报告《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中所说的,学校是人生走出家庭、走向社会的第一个公共场所,是人生社会化的第一步。儿童进入学校不仅学知识,重要的是要学做人,学会与人沟通和交往。有学者认为,未来学校要变为学习中心。但学习中心如果没有教师的话,那只能说是自学,不是教育。教育必须具备学生和教师两个主要要素。
信息技术、互联网改变了教育环境和教育方式。但技术永远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教师的教育觀念、教育方式方法需要改变,但教师培养人才的职责不会变。
儿童的成长需要有思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教师的指导、帮助。人只能由人来培养,不可能由机器来培养。技术替代不了老师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教师永远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八一学校与师生座谈时指出的:教师是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是学习知识的引路人,是创新思维的引路人,是奉献祖国的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