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很早就听有人说起“授人以渔”的教学要求,现如今要求教师更多的不是传授,而是让学生学会发散思维,学会讨论中求得真知,这就要求我们这些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讨论。故本文针对如何组织好课堂讨论的问题展开几点论述。
关键词:课堂;小组;讨论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5-0259-01
很早就听有人说起“授人以渔”的教学要求,现如今要求教师更多的不是传授,而是让学生学会发散思维,学会讨论中求得真知,这就要求我们这些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讨论。
一、课堂讨论的基本原则
在课堂教学中,以小组或全班方式经常开展一些讨论,不但可以提高教学质量,而且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实践证明,合理有效的讨论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能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学生通过讨论、争辩、思索,掌握的知识会更深刻、更准确,对问题的思考会更全面,对结论的表达会更系统、条理。
讨论与讲授不同,讨论是双向的。如果说讲授是向学生传递信息,那么讨论则是让学生积极从事学习,并允许学生提出疑问,进行探究、做出反应。由于学生在准备讨论时,没有现成的思路可循,必须独立思考、归纳、分析、表达,所以讨论时,往往容易走题、漫无目的、杂乱无章。针对讨论的这一特点,笔者认为要想充分发挥讨论的功能和作用,确实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就必须先对讨论进行合理有效的控制。
首先教师对讨论目标的定位,既要避免过于抽象,又要难易适度。组织讨论时,要明确什么是重点、要解决哪些难点,要掌握哪些知识、提高哪些能力等等。总之,教师必须胸有成竹。只有明确了讨论的目标,才能设计出好的论题、选择正确的讨论方法;才能从实际出发,兼顾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控制讨论过程;才能做到既能激发学生研究问题的兴趣,又收到启发诱导、举一反三的效果;反之,不仅会降低讨论的质量和效果,甚至会窒息学生探讨问题的兴趣,泯灭他们思维的火花。
其次是启发与诱导相结合,从提出问题到讨论问题的全过程,教师的作用大多是适时调控、巧妙诱导。一方面要使讨论题富于启发性,才能激起学生探讨的兴趣;另一方面,当讨论展开以后,教师要仔细倾听学生的各种见解,及时把握时机,对学生进行“诱”和“导”。防止学生提出的问题之间联系不紧、跨度过大、脱离了学生认识问题的规律,不利于讨论的进行和问题的解决。教师要灵活引导学生围绕讨论的主题,由浅入深、层层递进,逐渐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更深、更高的层次,逼近核心问题,发现有价值的东西。
最后在课堂讨论中,要使每个学生能够无拘无束,畅所欲言。教师必须创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讨论氛围。一方面教师应尽量控制自己的情感,避免流露出对学生评价意见的赞赏或反对,尽可能做到对所有学生都一视同仁。另一方面,教师要及时对学生中的一些自相矛盾的结论、错误的推论、肤浅的论点进行分析、引导,并予以更正。但是一定要采取合适的方式,避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避免扼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心里十分清楚谁是谁非,但却没有急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而是以鼓励的语气激励学生动脑思考自己解决问题。这样处理就为营造良好的讨论氛围。
二、要把握讨论的层次
对问题的讨论应把握时机。如果过早,学生的认知水平没有达到最近发展区,学生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白白地浪费时间而一无所获。如果过迟,学生对问题已基本弄懂,讨论的意义不大。课堂讨论的有效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时机的选择。那么,何时进行课堂讨论才恰当呢?
(1)在学生意见不统一时讨论。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往往出现意见不统一,这时安排讨论,有时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在探索“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时,由于有了“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的已有知识经验,一部分学生会得出:个位上是0的数能被5整除;另一部分学生会得出:个位上是5的数能被5整除。这两个结论对吗?这时教师就可以顺势引导学生对这两个结论进行验证,通过验证、同学间讨论,发现这两个结论都对。那么,“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该怎样来概括呢?学生马上就会得出:个位上是0或者5的数能被5整除。这样得到的学习内容,学生的记忆会更加深刻,掌握也更加牢固。
(2)在知识疑难处讨论。小学生由于年龄特征,对抽象的数学知识会产生困难。教师如能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就能更容易帮助学生实现认知目标。如果在此时,能组织课堂小组讨论,则可以帮助学生在认识上完成从形象到抽象的过渡。学生通过自学获得的知识,记忆会更加深刻。
(3)在解题策略上小组讨论。有解决问题时,如果在策略的应用上展开小组讨论,自由争辩,呈现出不同解题过程的策略方法,既可以为教师提供反馈的信息,又有助于学生间的相互启迪,拓宽解题思路。
三、加强小组建设的指导
小组不论成员有几个,也是个组织,只有加强小组建设,才能使小组活动有序,发挥整体优势,提高学习实效。
(1)设置小组长。小组长能组织好小组的讨论、操作、发言等活动,使小组活动有序进行。
(2)小组成员的分工合作。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合作机制,组员分工明确,如:组长、记录员、维持活动者及报告结论者。每个组员分工合作,才能让思维活跃的学生得到充分发挥,中等水平的学生得到锻炼,学困生得到切实的帮助和提高。
(3)讨论时间的调控。时间不足,往往只有少数尖子生才有发言的机会,而大多数学生则来不及思考。不少学生有这样一种心理,既然想不出或来不及想,不如不去想,干脆坐在那儿等待尖子生回答。
(4)对小组学习效果的评价。对小组学习效果的评价主要通过小组学习汇报衡量,既要注意对学习讨论过程的评价,又要注意对结果的评价。
小组讨论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课堂是一个讨论的场,是一个研究问题、 交流信息的场。实践证明,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既要积极创设讨论氛围,把握讨论的层次,加强小组建设的指导。只有在教师启、引、导的牵引下,让学生主动参与、探讨、大胆质疑,课堂的小组讨论才能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我们的课堂才会生机盎然,充满生命活力。
参考文献:
[1]浅谈小学数学的课堂讨论[OL].2012.
[2]徐洪太.小学数学课堂提高小组讨论效果的策略[J].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5-06-25.
关键词:课堂;小组;讨论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5-0259-01
很早就听有人说起“授人以渔”的教学要求,现如今要求教师更多的不是传授,而是让学生学会发散思维,学会讨论中求得真知,这就要求我们这些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讨论。
一、课堂讨论的基本原则
在课堂教学中,以小组或全班方式经常开展一些讨论,不但可以提高教学质量,而且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实践证明,合理有效的讨论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能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学生通过讨论、争辩、思索,掌握的知识会更深刻、更准确,对问题的思考会更全面,对结论的表达会更系统、条理。
讨论与讲授不同,讨论是双向的。如果说讲授是向学生传递信息,那么讨论则是让学生积极从事学习,并允许学生提出疑问,进行探究、做出反应。由于学生在准备讨论时,没有现成的思路可循,必须独立思考、归纳、分析、表达,所以讨论时,往往容易走题、漫无目的、杂乱无章。针对讨论的这一特点,笔者认为要想充分发挥讨论的功能和作用,确实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就必须先对讨论进行合理有效的控制。
首先教师对讨论目标的定位,既要避免过于抽象,又要难易适度。组织讨论时,要明确什么是重点、要解决哪些难点,要掌握哪些知识、提高哪些能力等等。总之,教师必须胸有成竹。只有明确了讨论的目标,才能设计出好的论题、选择正确的讨论方法;才能从实际出发,兼顾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控制讨论过程;才能做到既能激发学生研究问题的兴趣,又收到启发诱导、举一反三的效果;反之,不仅会降低讨论的质量和效果,甚至会窒息学生探讨问题的兴趣,泯灭他们思维的火花。
其次是启发与诱导相结合,从提出问题到讨论问题的全过程,教师的作用大多是适时调控、巧妙诱导。一方面要使讨论题富于启发性,才能激起学生探讨的兴趣;另一方面,当讨论展开以后,教师要仔细倾听学生的各种见解,及时把握时机,对学生进行“诱”和“导”。防止学生提出的问题之间联系不紧、跨度过大、脱离了学生认识问题的规律,不利于讨论的进行和问题的解决。教师要灵活引导学生围绕讨论的主题,由浅入深、层层递进,逐渐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更深、更高的层次,逼近核心问题,发现有价值的东西。
最后在课堂讨论中,要使每个学生能够无拘无束,畅所欲言。教师必须创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讨论氛围。一方面教师应尽量控制自己的情感,避免流露出对学生评价意见的赞赏或反对,尽可能做到对所有学生都一视同仁。另一方面,教师要及时对学生中的一些自相矛盾的结论、错误的推论、肤浅的论点进行分析、引导,并予以更正。但是一定要采取合适的方式,避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避免扼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心里十分清楚谁是谁非,但却没有急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而是以鼓励的语气激励学生动脑思考自己解决问题。这样处理就为营造良好的讨论氛围。
二、要把握讨论的层次
对问题的讨论应把握时机。如果过早,学生的认知水平没有达到最近发展区,学生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白白地浪费时间而一无所获。如果过迟,学生对问题已基本弄懂,讨论的意义不大。课堂讨论的有效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时机的选择。那么,何时进行课堂讨论才恰当呢?
(1)在学生意见不统一时讨论。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往往出现意见不统一,这时安排讨论,有时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在探索“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时,由于有了“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的已有知识经验,一部分学生会得出:个位上是0的数能被5整除;另一部分学生会得出:个位上是5的数能被5整除。这两个结论对吗?这时教师就可以顺势引导学生对这两个结论进行验证,通过验证、同学间讨论,发现这两个结论都对。那么,“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该怎样来概括呢?学生马上就会得出:个位上是0或者5的数能被5整除。这样得到的学习内容,学生的记忆会更加深刻,掌握也更加牢固。
(2)在知识疑难处讨论。小学生由于年龄特征,对抽象的数学知识会产生困难。教师如能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就能更容易帮助学生实现认知目标。如果在此时,能组织课堂小组讨论,则可以帮助学生在认识上完成从形象到抽象的过渡。学生通过自学获得的知识,记忆会更加深刻。
(3)在解题策略上小组讨论。有解决问题时,如果在策略的应用上展开小组讨论,自由争辩,呈现出不同解题过程的策略方法,既可以为教师提供反馈的信息,又有助于学生间的相互启迪,拓宽解题思路。
三、加强小组建设的指导
小组不论成员有几个,也是个组织,只有加强小组建设,才能使小组活动有序,发挥整体优势,提高学习实效。
(1)设置小组长。小组长能组织好小组的讨论、操作、发言等活动,使小组活动有序进行。
(2)小组成员的分工合作。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合作机制,组员分工明确,如:组长、记录员、维持活动者及报告结论者。每个组员分工合作,才能让思维活跃的学生得到充分发挥,中等水平的学生得到锻炼,学困生得到切实的帮助和提高。
(3)讨论时间的调控。时间不足,往往只有少数尖子生才有发言的机会,而大多数学生则来不及思考。不少学生有这样一种心理,既然想不出或来不及想,不如不去想,干脆坐在那儿等待尖子生回答。
(4)对小组学习效果的评价。对小组学习效果的评价主要通过小组学习汇报衡量,既要注意对学习讨论过程的评价,又要注意对结果的评价。
小组讨论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课堂是一个讨论的场,是一个研究问题、 交流信息的场。实践证明,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既要积极创设讨论氛围,把握讨论的层次,加强小组建设的指导。只有在教师启、引、导的牵引下,让学生主动参与、探讨、大胆质疑,课堂的小组讨论才能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我们的课堂才会生机盎然,充满生命活力。
参考文献:
[1]浅谈小学数学的课堂讨论[OL].2012.
[2]徐洪太.小学数学课堂提高小组讨论效果的策略[J].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5-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