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辟“空中战场”,互联网诊疗趋于常态化

来源 :产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ye0630063006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月20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规划司司长毛群安公布了一组数据。围绕互联网诊疗模式,该数据显示,疫情期间国家卫健委的委属委管医院互联网诊疗比去年同期增加17倍,一些第三方互聯网服务平台诊疗咨询量同期增长20多倍,处方量增长近10倍。在没有硝烟的抗疫战场上,互联网诊疗在协调与配置线下医疗资源、传递防疫抗疫医疗知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毛群安表示,将固化现有优势,推动“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向纵深发展。
  随着新时代消费升级,个性化、数字化的医疗健康需求已逐渐成为主流。政策支持、技术更迭、资本助推之下,中国医疗健康产业即将迈进一个全新的阶段。能持续为医疗健康产业创造新价值点的互联网诊疗领域,或将因具备有效提高医疗健康产业整体效率的优势,进入加速发展期。
  疫情催生线上诊疗,互联网企业路在何方?
  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了传统的就诊习惯,让互联网医疗、远程医疗真正走入人们的生活。日前前瞻产业研究院保守预测,2020年在线医疗市场规模将接近千亿,2026年可能突破2000亿大关,成为近几年极具前景的产业之一。
  新蓝海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入局,“线上诊疗”或能成为社会办医“补齐短板”的一大机遇,但随着抗疫进入下半场,原本多在疫情期间提供义诊服务的企业如何能够在大潮退去之后,还能保持用户的高活跃度、留存率,从而找到更为长远的发展模式已成为一个新命题。


  佳缘科技:击穿信息壁垒,促进供需平衡
  疫情防控期间,佳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佳缘科技)凭借自身在网络信息体系及大数据应用方面的优势,利用自主研发移动互联网医院就诊系统“医佳云”软件等,为患者提供24小时高效服务,有效缓解线下门诊压力。
  “我们致力于帮助医院建设互联网医院,即提供软件服务帮助实体医院搭建私有云互联网医院拓展线上诊疗服务。”佳缘科技相关负责人认为,从现实的医疗资源配置角度来看,互联网医疗的核心优势在于医疗服务的移动化、信息化。疫情期间,互联网医疗从后台走向前线,并得到广泛认可,是外界需求使然,也是其本质使然。互联网诊疗并不应是简单地将医院搬到线上,更多应该是击穿信息壁垒,平衡资源,打破信息不对称的现象。
  佳缘科技开发的“医佳云”平台构建模式正是以实体医院为主体搭建互联网医院,在以医院管理为中心前提下,将医疗资源做到合理调配且打通线上线下。目前,该平台已经为患者在线实名建档,患者可随时查看就诊记录。随着医疗场景的逐渐丰富,院外随访、慢病管理、智能监测、家庭医生、健康宣教等功能出现,将对于常见病、慢病性复诊患者带来更大的帮助。
  结合院外健康档案和院内电子病历,线上问诊不再仅是单一的健康咨询,而是以患者为中心,形成线上挂号、线下初诊、院内治疗、在线复诊、保费支付、药品配送、健康管理等环节构成的新就医模式。


  “以互联网医疗推动健康管理和医疗服务升级,让患者感受医疗的温度,真正做到以用户的需求为核心,这才是未来互联网诊疗模式的本质。”佳缘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佳缘科技将继续拓展线上应用丰富补充互联网医院功能,通过优化行业产业链的供需关系,促进医疗资源供应和医疗服务需求之间的供需平衡。
  中国健康管理协会会长郭渝成表示,“依靠互联网和远程通讯技术,实现资源共享、培训指导、解决医疗健康资源不均衡的问题,使老百姓真正享受到公平可及的健康服务。”通过加快创新发展集疾病监控、健康管理和辅助决策为一体的智能医疗产品,促进实现患者与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医疗设备之间的有效互动,并逐步达到信息化将是未来医疗事业的发展趋势。
  医联:专注慢病管理,打造科学院外照护体系
  受疫情影响,大量的慢病患者问诊、复诊及配药成了难题。成都医云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医联)作为国内领先的慢病管理平台,疫情期间第一时间上线“慢病云诊室”,为各病种慢病患者提供便捷的线上问诊通道。医联成都高新海尔森互联网医院打通成都地区医保个账支付通道,为成都市民提供“线上问诊、续方购药、医保支付”一站式就医服务,大大节约了排队挂号、取药等就医时间,降低了交叉感染的风险。
  “不得不说,互联网诊疗在这次疫情期间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在这个契机下,互联网医疗的用户数和渗透率均有大幅提升。”医联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3月底,医联平台注册医生数较疫情发生之前环比增长784%,处方医生数环比增长153%,注册患者数环比增长372%,平台问诊量环比增长159%。
  2月28日,国家医保局和国家卫健委联合发布《关于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开展“互联网+”医保服务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对符合要求的互联网医疗机构为参保人提供的常见病、慢性病线上复诊服务,各地可依规纳入医保支付范围。随着互联网诊疗平台医保支付的打通,包括慢病在内的互联网在线问诊、在线处方、医保购药、送药到家等服务将成为疫情后患者就医的一种新选择。
  作为国内领先的慢病管理平台,医联已汇聚全国超过80万实名认证医生和4.8万余名签约医生,为患者群体提供肝病、慢性肾病、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肿瘤、HIV、呼吸哮喘、儿童ADHD、精神心理九大病种慢病管理服务。医联相关负责人表示,“医联通过互联网手段,结合AI和医疗大数据等技术优势,为医生提供便捷的线上患者管理工具,为患者提供科学完善的院外照护体系,将推动患者在院外身体状况及生活质量的稳定及提升,在线上为患者提供更多‘无接触’、‘不出门’等优质高效便捷的互联网医疗服务。”
  未来医联将继续在慢病管理领域纵深探索,利用互联网手段,帮助医生管理更多患者,同时提升患者依从性,改善慢病患者用药习惯,逐步强化慢病患者对疾病防治及管理的认知,提升慢病患者的院外生存质量。   成都金盘电子科大:构建诊断服务新模式,有效推进精准医疗
  2月6日,国家卫健委印发《关于在疫情防控中做好互联网诊疗咨询服务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門要充分发挥互联网诊疗咨询服务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让民众获得及时的健康评估和专业指导,精准指导患者有序就诊。在这项通知下发前不久,成都金盘电子科大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下称成都金盘电子科大)已利用自身在远程医学影像累积的技术资源,为绵阳市人民医院发热门诊配合安装一套远程影像诊断工作站,及时帮助医生开展远程影像阅片诊断。


  “尽管远程医学影像很早就已进入人们的视线,但多是停留在疑难病例会诊业务中。由于专家认定意见不统一、会诊费用较高,很多时候都是被排除在人们的选择范围外。”成都金盘电子科大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疫情爆发突然,线下医院资源一时难以得到有效利用,而成都金盘电子科大推出的“影像中国”基于5G云平台的远程影像诊断,具有快速准确的优势,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诊断与筛查的应用有着不错的亮眼表现。
  目前,成都金盘电子科大部署了覆盖四川省全省的“省市县上三级”、“市县乡下三级”远程会诊体系,构建了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华西二院为中心的省级远程会诊中心,向下接入51家市县级医院,构建171家市县级影像诊断中心,接入869家乡镇卫生院,实现了“1135工程”,即一个影像诊断云平台、一张互联网、三大会诊应用(包括影像诊断、健康体检及疫情筛查)和5G技术应用。
  “这种借助互联网技术上下联动,分工协作的远程诊断模式,将对以后医学影像诊断水平产生重大影响。”成都金盘电子科大相关负责人表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整合各种资源所构建的医学影像诊断平台,能对医学影像诊断同质化、准确度带来很大的帮助,有效促进精准医疗工作的推进。未来成都金盘电子科大将继续拓展“影像中国”云平台服务至更多的医疗机构,为基层医疗机构提供更好的服务。
  从前线走向未来,互联网诊疗欲迎“新春”
  疫情期间,互联网诊疗作为第二战场,各个平台问诊量成倍上涨,解决了部分健康咨询和心理咨询问题。大众对互联网诊疗的认知和使用以及线上医疗医保支付政策的双重推动下,互联网医院将迎来快速发展。事实上互联网诊疗的快速发展,并不是最近发生的事情。据《互联网医疗行业报告》显示,2012年至2016年,我国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保持着38.7%的复合增长率,互联网医疗行业早早经历高速发展时期。
  尽管前有丁香园、春雨医生、微医等一批互联网医疗公司崛起的成功范例,但互联网诊疗市场中更多企业面临着线上不能进行疾病诊断、病情数据存在壁垒、难以持续性盈利等问题,从而一直陷于发展的瓶颈期。2月23号,武汉市医保局将其三家互联网医院纳入医保报销范畴之内,浙江、上海等地紧随其后。显然,随着政策的逐步落地,互联网医疗将再度迎来新的高速发展期。
  首诊破冰


  近日,国家发改委、中央网信办发布的《关于推进“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培育新经济发展实施方案》指出,以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为载体,在卫生健康领域探索推进互联网医疗医保首诊制和预约分诊制,开展互联网医疗的医保结算、支付标准、药品网售、分级诊疗、远程会诊、多点执业、家庭医生、线上生态圈接诊等改革试点、实践探索和应用推广。
  与此前各类方案有所区别的是,这一文件中首次提到将首诊纳入互联网医疗、医保,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即河北省(雄安新区)、浙江省、福建省、广东省、重庆市、四川省等6个省市,将有机会率先试点互联网医疗医保首诊制。
  此前,国家卫健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的《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试行)》、《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等多份国家监管文件中,互联网医疗首诊都被明确限制。医师只能通过互联网医院提供复诊服务,禁止初诊。在这一背景下,彼时的互联网诊疗更多是作为对传统医疗行业的补充,偏向于利用信息化手段提供一定范围内的医疗健康服务,这也是束缚互联网诊疗发展的原因之一。
  一旦互联网诊疗首诊落地,将会极大促进产业发展。很多基础病、常见病可以在互联网平台上进行首诊,一方面能减轻线下医院人满为患的负担,另一方面也可以为企业带来稳定的流量与利润,从而实现持续性发展。
  数字化、信息化特征愈发明显
  一直以来,互联网诊疗都必须面临一个问题,即医疗安全问题。非面对面交流的诊疗模式,如何能保证医疗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平台医生的资质问题又如何监管?诚然,互联网诊疗尚有诸多堵点需打通,但在新技术的催化下,互联网诊疗已经表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疫情期间,阿里利用阿里云开发新冠肺炎同行程查询工具,创业慧康上线互联网医院发热门诊信息平台,以创业互联网+医院云平台助力全国抗击疫情……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智慧医疗服务模式在关键时刻为互联网诊疗博得亮眼表现。可见,若将人工智能、传感技术等新技术与传统的医疗实践相结合,将促进医疗服务向真正意义的智能化、信息化迈进,而互联网医疗安全问题也将在新技术的支持和相关监管下得到解决。


  互联网诊疗以大数据分析、健康保健管理、数字医疗、可穿戴设备、远程医疗等技术的形式,实现患者与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医疗设备之间的互动,可以直接起到公平配置医疗资源、方便患者、多途径提升诊疗水平等明显作用。但随着互联网诊疗的发展,健康监测数据、诊断数据、检查数据等数据资料间的不流通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新瓶颈。   目前,各医疗机构大多各自封闭,患者的医疗数据并不互通,无法共享流通,难以得到有效利用。再加上多数医院网络与数据基础设施和标准接口都还保留着传统的特性,与发展不相适应,其中多数数据仅停留在非机构化的阶段,疾病病种缺乏质控,信息化水平普遍较低。信息的不互通,将会使从事互联网诊疗的企业成为一座座信息孤岛。
  因此,未来将是医疗信息化加速建设期,一方面,企业需配合各级医院打造各类诊疗平台,促使基础性诊疗通过“分级诊疗”机制“下沉”至各医疗机构,实现有效分流或支援边远地区的诊疗工作。同时,由于互联网诊疗服务是以专业知识为支撑的服务产业,某些生化方面的数据不能完全脱离线下服务,需构建线下服务体系,配合打造集疾病监控、健康管理和辅助决策为一体的智能医疗产品将成为企业抢占互联网诊疗市场的发力点。
  消费升级,新服务应运而生
  由于疫情爆发,互联网诊疗作为传统医疗的有效补充得到极大的政策扶持,其资本市场关注度也随之快速提升,相关上市公司市值屡创新高。4月17日,港股上市公司阿里健康市值已突破2100亿港元,平安系旗下在线健康咨询服务平台平安好医生总市值已突破1000亿港元。但当疫情进入下半场,大多以义诊为服务方式的企业在回归长远发展后,将面临着持续性盈利不足,规模和效益难以平衡等问题,能否拥有成熟的盈利模式成为互联网诊疗发展的另一大挑战。
  近日,在国家发改委、中央网信办联合印发相关文件中,明确了以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为载体,在卫生健康领域探索推进互联网医疗医保首诊制。这是首次从国家层面提出将首诊纳入互联网医疗,并且支持这部分服务纳入医保支付。政策的加码,将进一步打开互联网诊疗市场,而互联网诊疗服务纳入医保支付有望走向常态化。
  一直以来,我国的医疗健康服务体系主要以“治疗为中心,公立医疗体系为核心”发展,以解决“已经发生的问题”。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医疗健康的需求已经发生改变,医疗健康服务体系正从“治疗为中心”向以“健康管理為中心”转型。因此,像提供科学减肥、慢性病等医疗服务应运而生。在未来的互联网医疗领域中,互联网诊疗大致分为两种服务类型,一类是以疾病为中心,依赖于线下的医疗机构、检验检查设备、专家才能完成的诊疗服务,由各级医院主导。一类是以医疗咨询、健康体检、康复护理、私人健康管理等为主,以改善生活质量为目的的诊疗服务,由互联网企业主导。
  企业需要根据自身优势,明确发展路径。一方面可以发展以医院为主的业务,帮助医院建立线上平台,以解决部分疾病的轻问诊,将线下医疗资源更多倾斜到危重症等方面,逐渐形成线下线上优势互补的医疗生态。另一方面,也可以根据消费者短频快的需求推出相适应的健康管理平台,创新新型互联网医疗商业模式,包括互联网+药品、互联网+医疗保险、互联网+健康服务等,以推动医疗资源从大型医院向互联网和其他医疗平台的转移,逐渐缓解看病难的问题,促进医疗资源供应和医疗服务需求之间的供需平衡。
其他文献
因为文化背景和所处环境的不同,人们对于医疗健康的需求是存有变化的,不同区域的不同医疗健康体系均有其利弊点,亦需要不同的解决、演化方式。而当整个人类社会为各类疾患、未知病毒、老龄化甚至医患矛盾所困擾时,怎样的医疗理想状态更值得期待?即便没有疫情的突袭,如何在医疗浪潮里实现转型升级也是医疗健康领域各方孜孜探寻的重要命题,随着越来越多的创新技术相继融入医疗健康领域,数字化、数据化和智能化本就是近年来医疗
期刊
面对疫情,成都康弘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弘药业)是最早向抗疫一线提供捐助的企业之一。除此之外,克服一切困难保障日常药品供应;同时深耕技术研发和创新探索,确保产品质量,借力智慧赋能,成为康弘成功的核心“密码”。  彰企业使命,保药品供应  疫情期间,公司产品感咳双清被纳入《四川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药防控技术指南》。疫情肆虐,国内外患者的日常用药需求不容忽视。对于制药企业来说,除了抗
期刊
2月5日,国家卫健委提出以信息化支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利用大数据技术对疫情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提供数据支撑。  2月29日,为整合数据资源,国家政务服务平台首次推出了全国通用的“防疫健康信息码”。  4月8日,中央第一份关于要素市场化配置文件,首次将“数据”与其他传统要素并列为一种新型生产要素,推进各行业大数据沃土培植。  一般来讲,健康医疗数据主要包含人口健康信息、病历信息、人类遗
期刊
近年来,“光伏+农业”融合发展的模式,成为促进新能源产业和农业协调高效发展的新路径。2020年7月,华能大理风电公司洱源分公司光伏电站为提升土地使用效率,采用“光伏+农业”模式对部分光伏板下的土地对外出租,该项目在北京产权交易所(以下简称“北交所”)以4925元/年的价格挂牌,经过146轮激烈竞价,最终以5.1万元/年成交,溢价率达到936.04%。该项目的完成,既促进了“光伏+农业”新模式在新能
期刊
各位领导、各位学员,同志们:  今天我们齐聚北京,举办全国产权交易行业学习贯彻中办国办《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方案》专题培训班。在此,我谨代表中国产权协会向出席开班仪式的各位领导、全体学员表示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中国产权协会工作、市场建设、行业发展的会员单位和非会员机构表示感谢!同时也向国务院国资委、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上海产权交易所、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浙江产
期刊
词起源于民间,始自唐,兴于五代,而盛于宋,“其后,历元、明、清三代六百三十余年,虽有兴替起落,但始终呈现多姿多态”(马兴荣《论元明清词及词的鉴赏》),至少“并不等于说宋以后的词坛便完全衰败,无可诵读之家,无可撷取之作”。元明两代词道式微,这是事实,而入清之后,词又出现了再造辉煌的局面,这也是事实。“由于距宋未远,仍可以说代有才人,不乏佳作,也正是元词的一脉余绪,才有清词中兴”(王广超《元词论纲》)
期刊
战争,是人类竞争的最高形式。这种形式总是充满血腥杀戮的暴力,自古以来,越是“战斗力”爆表的一方,越会不自觉地流露出咄咄逼人的一面——弱肉强食,“强权即公理”不无市场。  1963年,威廉·麦克尼尔以一部《西方的兴起》一举成名。为了给该书“补遗”,麦克尼尔耗时近20年,潜心研究技术,军事与社会三者关系,终成此书。本书中,麦克尼尔重点叙述了在公元1000年后世界东西方主要国家工业进步、武器制造、政府管
期刊
1月24号晚,正值除夕团圆之夜,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为防控疫情,病毒突变预测和抗新型冠状病毒药物研究迫在眉睫。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中山大学药学院罗海彬教授及团队紧急应战,承担新型冠状病毒相关应急研究项目,急需大量计算资源。  商汤科技在接到由深圳超算转达的紧急需求后,第一时间协调超算团队支持,并对计算资源进行适配改造,与深圳超算一起,为罗教授团队免费提供高性能计算资源(商汤提供包括20个
期刊
为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改革的决策部署,进一步促进省属企业与金融机构透明、高效合作,以同时达到对资金资产创新监管以及降本增效的目的,广东省国资委统筹指导、广东省交易控股集团搭建,广东省金服股权托管中心具体运营了全国首个省级国企资金资产融通平台——“粤资汇”财资管理平台(下简称“粤资汇”)。  1 项目基本情况  “粤资汇”财资管理平台为省属企业和金融机构提
期刊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一方面考验中国公共卫生安全系统反应速度,另一方面也检验了公共医疗设备的承压能力。疫情期间,我国医疗装备产业为抗击疫情立下“汗马功劳”,但也凸显出高端医疗装备不足的问题。疫情后补足医疗行业短板,成为政府、企业、医疗机构等共同关注的重要方向。  “基础”良好,助力抗疫  4月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陈克龙在医疗物资生产保障及储备工作情况发布会上指出,我国目前医疗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