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各个民族的语言其不同文化内涵体现了各个民族的文化特征。汉英两种语言由于受其所赖以形成和发展的文化背景的影响,动物词汇被赋予了不同的语用意义,或称文化内涵。本文将对汉英两种语言中动物词汇(包括含有动物的词语、成语、习语等)的文化内涵进行对比分析,以体现文化内涵的对比教学对于英语背景下跨文化交际和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作用和意义。
一.汉英两种语言中具有相同或相似文化内涵的动物词汇
在人类文化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各民族对客观世界认识上存在共性,并且具有共同的社会经验,因此,在汉英语言中,对动物的感知和认知具有一些相似之处,在文化上也就存在着相同或相似文化内涵的动物词汇。下面仅以大家都熟知的四种动物为例加以说明。
1.蜜蜂(bee)
汉语里提到蜜蜂,人们就会联想到忙碌。英语中也有as busy as a bee(象蜜蜂一样忙碌,极忙)的用法。汉英两种语言中蜜蜂的文化内涵都是指勤劳、忙碌。
2.狐狸(fox)
汉语中狐狸用来形容狡猾、奸诈的人,例如“狡猾地像狐狸一样”,用“一只老狐狸”来形容老奸巨猾之人。英语中a fox指a cunning, tricky, or shrewd person(狡猾的,诡计多端的,狡诈、或聪明的人),如as sly as a fox(像狐狸一样狡猾), foxy(狡猾的)。
3.驴(ass)
汉语中有“笨驴”、“蠢驴”的说法,指人“笨”或“蠢”。英语中an ass意为a silly and stupid person(傻瓜),如You stupid ass!(你这头蠢驴!)
4.猪(pig)
汉语里猪的文化内涵是“懒”、“谗”、“贪”、“笨”和“丑陋”。英语中a pig文化意义为a fat person(肥胖的人)或a greedy,dirty or bad mannered person (贪婪、肮脏或举止粗鲁之人) 或者意为eat like a pig (喧闹而贪婪地大吃大喝)。如,to make a pig of oneself 吃得或喝得过多,Don’t be such a pig! 别这么贪心!
类似还有诸如鹦鹉(parrot)、狼(wolf)、猴子(monkey)等实例,都体现出文化认知上的相似性。
二.汉英两种语言中具有不同文化内涵的动物词汇
因为受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发展历史、行为规范、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影响,汉英两种语言的动物词汇被赋予了不同的文化内涵。其中以龙和狗最具代表性。
1.龙(dragon)
中国的“龙”是皇权的象征,中华民族的图腾,具有九五至尊的地位。中国人素以“龙的传人”自称。汉语用“真龙天子”比喻帝王,用“龙腾盛世”比喻社会繁荣。汉语中与“龙”相关的词语无一不是褒义词,如“龙虎”比喻豪杰之士,还有成语“龙凤呈祥”、“鲤鱼跳龙门”、“生龙活虎”等等。
而在西方神话里,dragon(龙)是一只巨大的蜥蜴,长着翅膀,身上有鳞,拖着一条长长的蛇尾,能够从嘴中喷火。西方文化将dragon视为邪恶的象征,所以常用来作为战争的旗帜。这来源于《圣经》故事。在《圣经》中,与上帝作对的恶魔撒旦(Satan)被称为the great dragon。因此在一些描写英雄和龙这种怪物作斗争的事迹时,多以怪物被杀为结局。在现代英语中,dragon用以指“凶狠、罪恶之徒”,其文化内涵意义不好。例如She’s a bit of dragon around this place. (她在这里是个很跋扈的人。)
2.狗(dog)
在中国,人们(特别是农民)养狗主要是为了看家,而不是玩赏。虽然近年来,在城市中将狗当作宠物养的人在逐渐增加,但总的来说,人们对于狗的看法仍然不同于西方人。英语民族养狗不仅是为了用来打猎、看家,而且也常常被视为人的伴侣和爱物。狗在西方社会享受高级待遇。因此汉语中狗的文化内涵大多含有贬义,“狗”是受鄙视、被诅咒的对象,如“走狗”、“狗仗人势”、“狗尾续貂”等等。而英语中许多带有dog的词语都含有明显的褒义,大多用来形容和描述事物好的一面,如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a luck dog(幸运儿),Dogs are man’s best friends. (狗是人之良友。)无论中外,狗的基本功能都是看家护院(当宠物喂养是后来的功能),狗实现看家护院功能的基本手段是又叫又咬,这往往妨碍人际交往。中国人强调集体观念,注重人情交往,而西方国家强调个体的独立性。狗在不同地方的“职业”功能虽然基本没变,但在具有不同文化的社会中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却有着不同,因此,在不同的文化氛围中狗的不同遭遇应是非常自然的。[1]
另有神话中与龙(dragon)相对的凤(phoenix)也属此类,在此不作展开介绍。
三.在一种语言中有特殊文化内涵而在另一种语言中却没有的动物词汇
由于受民族文化的影响,一种动物有关的词汇在本民族文化中常常具有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在另一种文化中可能仅仅是一个语言符号,没有什么文化意义。
1.龟(tortoise)
汉文化中乌龟的形象既有褒义也有贬义。褒义是象征长寿,有“龟鹤延年”、“龟鹤遐寿”等成语。古代的庙宇、宫殿、府第等建筑物前常有石龟,企求万古永存。贬义是指用龟比作外遇者的丈夫,骂人的话“绿毛乌龟”是对人极大的侮辱。另外还把胆小的人说成是“缩头乌龟”。而在西方文化中turtle,tortoise只是普通的爬行动物,没有此类的文化意义。
2.鹤(crane)
鹤在我国被视为神仙的坐骑之鸟,所以在中国文化中象征长寿,汉语中用“鹤发童颜”形容老年人身体健康。绘画和图案常以松鹤为题材,并以“松鹤延年”题词来表达对上了年岁的人的美好祝愿。西方国家的人却认为长寿与鹤没有什么关系。所以“鹤(crane)”在汉语和英语里有着相同的概念意义,但汉语中鹤的特殊的文化内涵在英语中有所缺失。 3.海狸(beaver)
海狸(beaver)是北美洲一种很勤勉的动物,有啮树筑巢的习惯。这种动物一天到晚不停地走动,并用牙齿把树啃倒,搭成一个美丽、复杂的“家园”,其在筑巢方面技艺高超有独创性。所以英语有an eager beaver(卖力的河狸),比喻“急于做成某事而特别卖力,但有点急躁的人”。
四.汉英使用不同的动物词汇表示同一文化涵义
同样,因为文化背景的差异,不同的民族可能用不同的动物词汇表示同一文化涵义。
1.汉语中的牛(bull)与英语中马(horse)
汉语中的牛和英语中的horse具有相似的文化内涵。中国人以牛比喻埋头苦干、无私奉献、老实本分、力大无比、倔强等意义,因为中国人自古以来以牛耕为主,牛勤勤恳恳为人们干活。英国人主要靠马耕地,而很少用牛耕地,所以在英语中马被赋予了勤劳、吃苦耐劳、倔强等特征。所以汉语和英语分别用牛和马来表示勤劳、吃苦耐劳、倔强的内涵意义。
例如:汉语“老黄牛”, 英语a willing horse
汉语“吹牛”,英语talk horse
汉语“牛不喝水强按头”,英语take the horse to the water
2.汉语中的老虎(tiger)与英语中的狮子(lion)
对于表示威猛、勇敢及有尊严的文化意义的动物词汇,汉语用“老虎”(tiger),英语用“lion”(狮子)。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老虎,而且还较多,所以中国人比较熟悉老虎,又因为老虎额头上的皱纹像“王”字,所以中国人称老虎为百兽之王,象征威猛,威严。如:“虎父无犬子”,“藏龙卧虎”,“虎虎生威”等等。狮子在西方童话故事中被称为百兽之王,如我们很熟悉的电影《狮子王》,它的形象是勇敢,有气魄,威严。英国人以lion作为自己的形象,the British Lion代表着英国,英国人。Lion是英国的国徽。这是因为狮子主要生活在非洲和欧洲一带,而那里老虎的数量相对较少,所以英国人比较熟悉狮子,因此英语中有许多由lion组成的词语和习语表示威猛勇敢之意,而用tiger表达此意的很少,如:the lion in the way拦路虎,the lion’s mouth虎穴, majestic as a lion(像狮子一样雄伟)。相反,狮子的原产地不在中国,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了中国与西域各国的交往,狮子才得以进入中国。[2]虽然两种动物都很威武、勇猛,但相对于狮子来说,中国人对老虎较为熟悉,因此赋予“老虎”的文化内涵为勇猛、威武、有尊严。
结 语
对外汉语教学是跨语言教学,其教学过程也是跨文化交际的过程。在以上的四类动物词汇对比情境中,我们不难发现,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我们不可能脱离文化进行纯粹的教学,因此,针对中、高级阶段英语背景下的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教师应当在汉英文化的对比中,联系和使用两种文化背景知识,引导学生通过汉语词汇了解深层的文化背景,既避免了词汇教学的枯燥乏味,也能收到良好的词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明树杰.汉英动物词汇文化内涵比较[J].孝感学院学报,2008,(2):50
[2]英汉语中动物词语的联想意义对比[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10,(1):389
朱宇丹,湖北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在读硕士。
一.汉英两种语言中具有相同或相似文化内涵的动物词汇
在人类文化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各民族对客观世界认识上存在共性,并且具有共同的社会经验,因此,在汉英语言中,对动物的感知和认知具有一些相似之处,在文化上也就存在着相同或相似文化内涵的动物词汇。下面仅以大家都熟知的四种动物为例加以说明。
1.蜜蜂(bee)
汉语里提到蜜蜂,人们就会联想到忙碌。英语中也有as busy as a bee(象蜜蜂一样忙碌,极忙)的用法。汉英两种语言中蜜蜂的文化内涵都是指勤劳、忙碌。
2.狐狸(fox)
汉语中狐狸用来形容狡猾、奸诈的人,例如“狡猾地像狐狸一样”,用“一只老狐狸”来形容老奸巨猾之人。英语中a fox指a cunning, tricky, or shrewd person(狡猾的,诡计多端的,狡诈、或聪明的人),如as sly as a fox(像狐狸一样狡猾), foxy(狡猾的)。
3.驴(ass)
汉语中有“笨驴”、“蠢驴”的说法,指人“笨”或“蠢”。英语中an ass意为a silly and stupid person(傻瓜),如You stupid ass!(你这头蠢驴!)
4.猪(pig)
汉语里猪的文化内涵是“懒”、“谗”、“贪”、“笨”和“丑陋”。英语中a pig文化意义为a fat person(肥胖的人)或a greedy,dirty or bad mannered person (贪婪、肮脏或举止粗鲁之人) 或者意为eat like a pig (喧闹而贪婪地大吃大喝)。如,to make a pig of oneself 吃得或喝得过多,Don’t be such a pig! 别这么贪心!
类似还有诸如鹦鹉(parrot)、狼(wolf)、猴子(monkey)等实例,都体现出文化认知上的相似性。
二.汉英两种语言中具有不同文化内涵的动物词汇
因为受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发展历史、行为规范、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影响,汉英两种语言的动物词汇被赋予了不同的文化内涵。其中以龙和狗最具代表性。
1.龙(dragon)
中国的“龙”是皇权的象征,中华民族的图腾,具有九五至尊的地位。中国人素以“龙的传人”自称。汉语用“真龙天子”比喻帝王,用“龙腾盛世”比喻社会繁荣。汉语中与“龙”相关的词语无一不是褒义词,如“龙虎”比喻豪杰之士,还有成语“龙凤呈祥”、“鲤鱼跳龙门”、“生龙活虎”等等。
而在西方神话里,dragon(龙)是一只巨大的蜥蜴,长着翅膀,身上有鳞,拖着一条长长的蛇尾,能够从嘴中喷火。西方文化将dragon视为邪恶的象征,所以常用来作为战争的旗帜。这来源于《圣经》故事。在《圣经》中,与上帝作对的恶魔撒旦(Satan)被称为the great dragon。因此在一些描写英雄和龙这种怪物作斗争的事迹时,多以怪物被杀为结局。在现代英语中,dragon用以指“凶狠、罪恶之徒”,其文化内涵意义不好。例如She’s a bit of dragon around this place. (她在这里是个很跋扈的人。)
2.狗(dog)
在中国,人们(特别是农民)养狗主要是为了看家,而不是玩赏。虽然近年来,在城市中将狗当作宠物养的人在逐渐增加,但总的来说,人们对于狗的看法仍然不同于西方人。英语民族养狗不仅是为了用来打猎、看家,而且也常常被视为人的伴侣和爱物。狗在西方社会享受高级待遇。因此汉语中狗的文化内涵大多含有贬义,“狗”是受鄙视、被诅咒的对象,如“走狗”、“狗仗人势”、“狗尾续貂”等等。而英语中许多带有dog的词语都含有明显的褒义,大多用来形容和描述事物好的一面,如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a luck dog(幸运儿),Dogs are man’s best friends. (狗是人之良友。)无论中外,狗的基本功能都是看家护院(当宠物喂养是后来的功能),狗实现看家护院功能的基本手段是又叫又咬,这往往妨碍人际交往。中国人强调集体观念,注重人情交往,而西方国家强调个体的独立性。狗在不同地方的“职业”功能虽然基本没变,但在具有不同文化的社会中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却有着不同,因此,在不同的文化氛围中狗的不同遭遇应是非常自然的。[1]
另有神话中与龙(dragon)相对的凤(phoenix)也属此类,在此不作展开介绍。
三.在一种语言中有特殊文化内涵而在另一种语言中却没有的动物词汇
由于受民族文化的影响,一种动物有关的词汇在本民族文化中常常具有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在另一种文化中可能仅仅是一个语言符号,没有什么文化意义。
1.龟(tortoise)
汉文化中乌龟的形象既有褒义也有贬义。褒义是象征长寿,有“龟鹤延年”、“龟鹤遐寿”等成语。古代的庙宇、宫殿、府第等建筑物前常有石龟,企求万古永存。贬义是指用龟比作外遇者的丈夫,骂人的话“绿毛乌龟”是对人极大的侮辱。另外还把胆小的人说成是“缩头乌龟”。而在西方文化中turtle,tortoise只是普通的爬行动物,没有此类的文化意义。
2.鹤(crane)
鹤在我国被视为神仙的坐骑之鸟,所以在中国文化中象征长寿,汉语中用“鹤发童颜”形容老年人身体健康。绘画和图案常以松鹤为题材,并以“松鹤延年”题词来表达对上了年岁的人的美好祝愿。西方国家的人却认为长寿与鹤没有什么关系。所以“鹤(crane)”在汉语和英语里有着相同的概念意义,但汉语中鹤的特殊的文化内涵在英语中有所缺失。 3.海狸(beaver)
海狸(beaver)是北美洲一种很勤勉的动物,有啮树筑巢的习惯。这种动物一天到晚不停地走动,并用牙齿把树啃倒,搭成一个美丽、复杂的“家园”,其在筑巢方面技艺高超有独创性。所以英语有an eager beaver(卖力的河狸),比喻“急于做成某事而特别卖力,但有点急躁的人”。
四.汉英使用不同的动物词汇表示同一文化涵义
同样,因为文化背景的差异,不同的民族可能用不同的动物词汇表示同一文化涵义。
1.汉语中的牛(bull)与英语中马(horse)
汉语中的牛和英语中的horse具有相似的文化内涵。中国人以牛比喻埋头苦干、无私奉献、老实本分、力大无比、倔强等意义,因为中国人自古以来以牛耕为主,牛勤勤恳恳为人们干活。英国人主要靠马耕地,而很少用牛耕地,所以在英语中马被赋予了勤劳、吃苦耐劳、倔强等特征。所以汉语和英语分别用牛和马来表示勤劳、吃苦耐劳、倔强的内涵意义。
例如:汉语“老黄牛”, 英语a willing horse
汉语“吹牛”,英语talk horse
汉语“牛不喝水强按头”,英语take the horse to the water
2.汉语中的老虎(tiger)与英语中的狮子(lion)
对于表示威猛、勇敢及有尊严的文化意义的动物词汇,汉语用“老虎”(tiger),英语用“lion”(狮子)。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老虎,而且还较多,所以中国人比较熟悉老虎,又因为老虎额头上的皱纹像“王”字,所以中国人称老虎为百兽之王,象征威猛,威严。如:“虎父无犬子”,“藏龙卧虎”,“虎虎生威”等等。狮子在西方童话故事中被称为百兽之王,如我们很熟悉的电影《狮子王》,它的形象是勇敢,有气魄,威严。英国人以lion作为自己的形象,the British Lion代表着英国,英国人。Lion是英国的国徽。这是因为狮子主要生活在非洲和欧洲一带,而那里老虎的数量相对较少,所以英国人比较熟悉狮子,因此英语中有许多由lion组成的词语和习语表示威猛勇敢之意,而用tiger表达此意的很少,如:the lion in the way拦路虎,the lion’s mouth虎穴, majestic as a lion(像狮子一样雄伟)。相反,狮子的原产地不在中国,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了中国与西域各国的交往,狮子才得以进入中国。[2]虽然两种动物都很威武、勇猛,但相对于狮子来说,中国人对老虎较为熟悉,因此赋予“老虎”的文化内涵为勇猛、威武、有尊严。
结 语
对外汉语教学是跨语言教学,其教学过程也是跨文化交际的过程。在以上的四类动物词汇对比情境中,我们不难发现,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我们不可能脱离文化进行纯粹的教学,因此,针对中、高级阶段英语背景下的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教师应当在汉英文化的对比中,联系和使用两种文化背景知识,引导学生通过汉语词汇了解深层的文化背景,既避免了词汇教学的枯燥乏味,也能收到良好的词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明树杰.汉英动物词汇文化内涵比较[J].孝感学院学报,2008,(2):50
[2]英汉语中动物词语的联想意义对比[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10,(1):389
朱宇丹,湖北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在读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