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社会科学需要“综合创新”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cx19889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19世纪末开始,“西政东渐”成为“西学东渐”的重要内容。寻求富强的中国知识精英,逐渐形成了一个关于“西方政治之学”的明确概念。然而,所谓“西方政治之学”的概念在当时的西方并不存在。国人的观念乃是某种建基于自身认识条件的想象图景。本文即着眼于讨论这一“影像”在中文语境中的建立过程及其具体内容,试图从描述“西方政治之学”在汉语中寻求相应表达的经历入手,探讨其在中文语境中的基本内容;同时也考察其在知识分类上与本土资源的遭遇过程以及影响这一过程的各种因素,并尝试揭示中国立足本土认知“西方政治之学”的背景和前提。
改革以后,中国政府在承担卫生保健职能方面的意愿和能力发生了变化,本文考察了这些_变化对城镇卫生保健筹资和服务公平性的影响。文章分析了在强大财政压力下城镇医疗保险制度的演变过程,以及政府对公立医疗机构的政策转变对医疗服务提供者行为的影响,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解释了卫生保健筹资不公平、医疗成本上涨等现象的成因。基于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的结果,文章对中国城市卫生保健筹资和服务利用的不平等程度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卫生改革不但没有解决医疗费用上涨问题,反而加剧了这一问题,在医疗保障体系不完善的情况下
明清时期,湖北汉川黄氏宗族拥有叼汊湖水域的大量湖产。为了湖产的归属问题,他们与周边众姓进行了旷日持久的争讼,并将相关的诉讼文书、契约等收入族谱中,总名为《湖案》。如果仅从制度的角度对这些材料加以研究,固然会得到一些民事法秩序的规范性内容,却有可能掩盖丰富的经验事实。如果将它们置于区域社会的发展脉络中,在实践的层面进行分析,则可以看到权利的实现与宗族建设、司法审判与民间秩序之间存在着密切而复杂的关系。自然环境、生产方式、基层社会结构与国家制度等因素相互作用,形成了区域社会民事法秩序的具体形态。
艾滋病在中国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疾病流行的问题,而是具有中国独特性的社会问题。本文认为,中国的艾滋病“问题”是后于某些社会问题而出现的,因而具有相当鲜明的社会选择倾向,其危害也不仅仅指向个体生命,而是危及社会和谐运行的机制与可持续发展的前景。对此“问题”认知过程中产生的学理冲突既影响到有关政策的制定,又反过来建构了艾滋病“问题”的现状。据此,作者提出应从建设社区与社区的文化机制、流动人口的社会组织化、重新认识与定位青少年等方面入手,把艾滋病“问题”从危机转化为契机,从加强执政能力与促进社会良性运行的高度,推动
本文通过国企民营化前后市场结构变化的比较静态均衡分析,揭示出国企民营化与行业内国企同私企的边际成本差和私企个数相关的内生性机制。国企同私企的边际成本差达到临界值是国企民营化的必要条件,行业内私企发育通过降低临界值加速了国企民营化的进程。在此基础上,文章认为东欧转轨之初出现了中国所没有经历的衰退,在于忽略了国企民营化的必要条件以及私企的发育程度。而中国各竞争性行业内生机制的不同,决定了其转轨进程的非均衡性。
本报告通过抽样调查,采用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对农民和中小企业主的迁移决策行为进行分析。对调查所得数据的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农民向城镇迁移的个人特征,包括年龄、婚姻状况、教育水平、所从事的职业类型等;家庭特征,如家庭人口、家庭主业、家庭成员文化水平、家庭收入等因素,以及社会制度因素,如户籍制度等都是影响农民迁移决策的比较重要的因素;而影响中小企业主迁移的因素则包括迁移成本和对现有环境的满意度等。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了关于制定符合迁移主体意愿的农村城镇化的政策建议。
本文是对失业下岗职工走出生活逆境途径的探讨。以往相关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关注市场需求和制度安排对就业的影响。本文认为,中国改革所带来的社会变迁,开创了一个社会结构与个体行动互动作用的新历史,在对外开放扩大、市场化转型和经济高速增长的大背景下,面对同样的社会事件,人们有了更大的通过调整自己的选择来改变生活的可能性。基于2002年8—9月对辽宁省4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约1000个样本下岗职工的抽样调查,作者发现,与一般的常规推论相反,在下岗职工的收入决定、阶层认同和社会态度等方面,存在着“人力资本失灵”现象,即下岗职
根据《多哈宣言》,WTO成员方将在2003年9月墨西哥召开的WTO第5届部长级会议上就制定一个益于推动国际贸易和发展的竞争政策多边协议进行谈判。本文论述了竞争政策与国际经贸活动的关系,评析了竞争政策领域迄今的双边合作和多边合作,阐述了WTO成员方特别是欧盟、美国以及发展中国家关于竞争政策多边协议的立场,并提出中国应有的立场和对策。中国应当积极参加WTO关于竞争政策多边协议的谈判,并在这个大背景下,抓紧制定反垄断法。反垄断法是市场经济国家的法律基石之一,是确保市场机制、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提高经济效率的一部基
本文引入“同一时刻各经济体面对的技术前沿各不相同”的假定,改进了现有的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并用该方法将1978—2000年中国29个省区市的劳均GDP增长分解为技术效率变化、技术进步和劳均资本积累三个因素的贡献。之后,在Barro回归的基础上,通过控制发展战略的特征,检验了林毅夫归纳的发展战略对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影响的两个假说。检验结果表明,中国地区增长的经验事实和假说相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