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在专业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既有有来自教师个人方面的主观因素的影响,也有来自外部的客观因素的影响。在长期的教师培训工作中,我体会到,对教师成长影响最大的是以下几个方面。
知识结构。合理的知识结构有助于教师的发展。有专家指出,教师的专业知识应包括:系统的学科专业知识,即所授学科的相关知识;跨学科综合知识;职业理论知识,包括教育理论知识、心理学知识等;职业技能知识理论,即教学技能和教法技巧等;现代教育技术。
内在发展动力。有了自我培养、自我发展的愿望,才会源源不断地输送精神支持,提供足够的信心、勇气,去克服成长过程中的一切困难;才有可能具有视教育事业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和不求回报的自我牺牲精神。在现实生活中,许多教师就是因为内在发展动力不足,很难做到终身求索,也有些教师不能做到安贫乐教。
教师群体环境。《荀子·劝学》中有这样一句话:“蓬生麻中,不扶而直。”人才的培养和成长过程也是同理,与所处的环境,包括学生、教师团体、校风、学习研究的氛围等大有关系。这正是重点学校师资队伍越来越强的原因之一。如果青年教师的身边有一位或几位优秀的教师作榜样,或者结为师徒对子,他就容易成长得比较快。
学生状况。在长期的教硏和培训工作中我们发现,在相同的教龄段,在城市重点中小学从教的教师远比在城市普通中小学从教的教师成熟,他们对教育的认识更加深刻,对教育科技的掌握更及时、使用更娴熟。这是学生对教师成长催化作用的具体体现,也就是“教学相长”。正是一届一届的学生为教师提供了“试验场所”,给教师提供了反思的机会和改正错误的机会,才使教师得以成长。
教师自身的学习、反思习惯。《荀子·劝学》中说:“君子博学而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孔子也说:“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怠。”这说明学习和反思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如果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过程中,能自觉地审视自我行为表现,有意识地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进行反思,就可以较快地形成科研能力。
除此之外,学校、行政、教研、科研部门开展的学习或培训活动,对教师提高专业水平也能起到促进作用,能促使教师尽快达到专业成熟。
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每一种因素所起的作用大小并不是相同的。由于教师的职业成长过程是教师通过不断自省、反思,逐步实现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成长,最终达到自我实现的过程,具有明显的个人特征,因此,主观因素在其中起着相对重要的作用。
以具有五年左右教龄的教师为例。这个阶段的教师,在前辈和同行身上学到了很多经验,在别人和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也吸取了很多教训,他们的教育教学行为日趋成熟,基本上可以驾驭课堂,很好地处理和使用教材。但是,这个阶段的教师也容易出现教师成长中的“停滞”现象,即人们常说的“高原现象”,从而产生两极分化。其中,有一部分教师不满足于自己的现状,不断地反思、学习,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教学行为,使自己的教学特色更加突出。这些教师再经过几年的发展,就可能成为业务方面的佼佼者,成为一定的区域内的“名师”。而另一部分教师,往往因为内在发展动力不足,或者周围环境影响等原因,丧失进一步研究教学的兴趣,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对自己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不能及时进行修正,教学能力不仅不再提高,反而产生滑坡现象,使自己的职业生涯从“停滞期”转向“衰退期”,离“名师”的距离越来越远。此时,如果行政、教研部门能密切关注教师的发展,及时发挥对教师成长的引领作用,激发起他们自主发展的动力,就能促使他们走出“停滞期”,迈上进一步发展的新台阶。□
(作者单位:北京市大兴区教师进修学校)
编辑 付江泓
知识结构。合理的知识结构有助于教师的发展。有专家指出,教师的专业知识应包括:系统的学科专业知识,即所授学科的相关知识;跨学科综合知识;职业理论知识,包括教育理论知识、心理学知识等;职业技能知识理论,即教学技能和教法技巧等;现代教育技术。
内在发展动力。有了自我培养、自我发展的愿望,才会源源不断地输送精神支持,提供足够的信心、勇气,去克服成长过程中的一切困难;才有可能具有视教育事业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和不求回报的自我牺牲精神。在现实生活中,许多教师就是因为内在发展动力不足,很难做到终身求索,也有些教师不能做到安贫乐教。
教师群体环境。《荀子·劝学》中有这样一句话:“蓬生麻中,不扶而直。”人才的培养和成长过程也是同理,与所处的环境,包括学生、教师团体、校风、学习研究的氛围等大有关系。这正是重点学校师资队伍越来越强的原因之一。如果青年教师的身边有一位或几位优秀的教师作榜样,或者结为师徒对子,他就容易成长得比较快。
学生状况。在长期的教硏和培训工作中我们发现,在相同的教龄段,在城市重点中小学从教的教师远比在城市普通中小学从教的教师成熟,他们对教育的认识更加深刻,对教育科技的掌握更及时、使用更娴熟。这是学生对教师成长催化作用的具体体现,也就是“教学相长”。正是一届一届的学生为教师提供了“试验场所”,给教师提供了反思的机会和改正错误的机会,才使教师得以成长。
教师自身的学习、反思习惯。《荀子·劝学》中说:“君子博学而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孔子也说:“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怠。”这说明学习和反思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如果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过程中,能自觉地审视自我行为表现,有意识地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进行反思,就可以较快地形成科研能力。
除此之外,学校、行政、教研、科研部门开展的学习或培训活动,对教师提高专业水平也能起到促进作用,能促使教师尽快达到专业成熟。
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每一种因素所起的作用大小并不是相同的。由于教师的职业成长过程是教师通过不断自省、反思,逐步实现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成长,最终达到自我实现的过程,具有明显的个人特征,因此,主观因素在其中起着相对重要的作用。
以具有五年左右教龄的教师为例。这个阶段的教师,在前辈和同行身上学到了很多经验,在别人和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也吸取了很多教训,他们的教育教学行为日趋成熟,基本上可以驾驭课堂,很好地处理和使用教材。但是,这个阶段的教师也容易出现教师成长中的“停滞”现象,即人们常说的“高原现象”,从而产生两极分化。其中,有一部分教师不满足于自己的现状,不断地反思、学习,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教学行为,使自己的教学特色更加突出。这些教师再经过几年的发展,就可能成为业务方面的佼佼者,成为一定的区域内的“名师”。而另一部分教师,往往因为内在发展动力不足,或者周围环境影响等原因,丧失进一步研究教学的兴趣,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对自己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不能及时进行修正,教学能力不仅不再提高,反而产生滑坡现象,使自己的职业生涯从“停滞期”转向“衰退期”,离“名师”的距离越来越远。此时,如果行政、教研部门能密切关注教师的发展,及时发挥对教师成长的引领作用,激发起他们自主发展的动力,就能促使他们走出“停滞期”,迈上进一步发展的新台阶。□
(作者单位:北京市大兴区教师进修学校)
编辑 付江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