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笛,我看见那封信了。你放在客厅的桌子上,大概就是让我看的吧。那也不算信,没有抬头没有落款,只是在一个本子上,写着你的看法与意见。我看后,觉得就是写给我的。
你说,我哪天哪句话伤着你了,自私、粗暴,让你哭了一晚。你说,你并不恨罚你站的老师,她其实挺鼓励你,是你自己太过颓废,几乎无可救药(你原来很明白自己);而我向校领导反映,伤了她,也就伤了你。
因为不是信,我不用给你回复。因为你不是直接给的我,我也不用给你解释、辩解。我把那个本子收起来,放在隐蔽的箱子底。你十五岁了,这是与我第一次文字交流,而且好像,你已经一个月不怎么搭理我了,漠然,外加偶尔的翻白眼儿。
想起那天说那句话的场景,我承认激烈得有些失控。但应该是话儿赶话儿,之前我们有着怎样的对抗与碰撞,可以说,在伤你之前或同时,爸爸也受了伤。这样,你就不好不顾背景地单向指责。至于罚站,无非是你上学迟到、不按时按量交作业,我本身是懒散的,也不怎么要求你写那重复无意义的作业;罚站,我上学时也是经常的事儿,但我看重的是你的内心。那天去学校,第一次看见你在教室外,别人都在上课,我躲到树丛后——怕你看见我看你,那样你会更不好意思。那天我去接你看耳朵,又看见你站在外面,我的心瞬间从未有过的揪紧:不夸张地说,你是我最柔软的地方,你尴尬、受到委屈,于我则是放大数倍的疼痛。而我还不至于护犊子护到丧失基本判断力与原则的地步。教育的路径不是体罚与羞辱,罚站只能产生抵触与颓废。不久前,附近学校一个男孩跳楼自杀,都说他脆弱、冲动、无知。我却想:一个花骨朵般鲜嫩的孩子,何以诧异、苦恼、刺痛乃至绝望、决绝?何时何处开始的,受之何人,又是怎样累加的?是家长还是老师,是有心还是无意?甚或是以爱的名义将孩子推到了绝境!这就是教育本质的缺失。而在别的班级、别的学校,每天都有学生接受罚站,因为天性与小毛病,而被划到集体的对立面,接受奚落、怜悯的众目睽睽。这个方法的本意与结果,是往上拽,还是朝下踹?如此,我的反映不是找关系、告黑状,也不是单单为你,我的记者身份,恰恰说明我的不够锋利。
二
我的孩子竟然流泪到天明,还是因为我,这是我想不到的。你在花季,被家里宠惯着,何至于如此委屈且不得言说?
你妈妈说过:别看你懒散、任性,但你是极其敏感的,内心骄傲而小资。她也在指责我教育中的抓狂。这我知道。你读小学时,每日忙碌的我忽视了你的长大,直到三年级才发觉你握笔姿势不对,字写得张牙舞爪,可能成为近视的诱因,令我沉痛不已。上初中后,去接你放学,你看都不看,直接骑到前面去了;是,你说过不喜欢让同学看到家里人来接你。但你是嗜书的,家里书多,我多少地提及新闻与写作,你是受了影响的——从七八岁开始,往往我拎着一本书从厕所出来,你拎着一本书进去。看书多了,自然内心柔软,尽管你表现为满不在乎,你比同龄孩子要成熟,也有自己的见地。那次学校组织感恩亲子活动,在台上演讲者的强调、渲染下,周围的学生与家长哭得稀里哗啦,只有咱俩不断冷笑,不为那俗套的东西所动。
只是,你的青春期叛逆照樣强劲。腻烦父母的教导,先是“嗯、喔”地敷衍,再是油盐不进,甚至发展到顶嘴、摔打东西了。我跟你这样大的时候,也烦你爷爷奶奶,但我不敢像你这般放恣。你的自我也是我们的煎熬,一拂了你的意,就躲进屋里去,房门百叫不开,我们的教导、解劝甚至是退让都不起作用,只有等到你自行消歇,过了那个劲儿才行。
还有你的任性。从学校回来便宅在家里,电脑游戏、日本动漫,现在又加了手机,你在贯彻“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淑女路线,我们却担心你少晒太阳、跑不动步、近视眼加度数、早早颈椎腱鞘就出问题。当然,你们这一代几乎都是这样的生态,每家的父母都有相似的焦虑。我的童年是大街小巷成群结队的疯玩,你的童年是麦当劳、动漫与手机,你闷在屋里就度过了六岁、十岁、十五岁,野趣与天真都难以寻见,丝毫不觉遗憾还嫌爸妈腻烦。
三
我也有过你这样的成长,我知道这是唐僧般的唠唠叨叨讨人厌。但花季真的是一闪而过,很多父母因为忙碌痛失了陪伴你们成长,而因为任性,你们无视自己的成长枯燥而单一。你任性到故意的程度,天天肉食,青蔬不沾,还有街头油炸、小摊三无辣条;我已活到中年,一日不喝稀粥便肝火上窜,又如何不焦灼你的作?
身体是一步步出问题的。这只是一方面,我担心的,更是你的未来。自我、任性在父母那里,是应该的,父母也应该承受。如果你不用走到社会上去,我们倒希望你一直这样下去。如果你能永远在我们伞下,我们愿意一直这样撑下去。但这是不可能的。人也无异于鸟兽,先是喂你吃,再是扶你走,宁肯你跌跌撞撞,甚至施以惩戒——这些,全部为了有朝一日你能飞出去,禁得住风雨,而再也不用我们唠叨。
我出差住在宾馆,趁此清幽,早起给你这盘桓好些日子的答复。希望你很快告别这样的说教。一晃半年过去了,你自己出游过,与同学交往频繁,关键在大半的拒绝之外,你也流露出亲情的交流与关切来,这才是父女之间正常而应该的。成长就是一个挣扎着撕裂的过程,我们帮着你蜕变成蝶,我们也有私心:你学会了飞翔一路顺遂了,我们也就完成使命一劳永逸了。
(编辑
笛,我看见那封信了。你放在客厅的桌子上,大概就是让我看的吧。那也不算信,没有抬头没有落款,只是在一个本子上,写着你的看法与意见。我看后,觉得就是写给我的。
你说,我哪天哪句话伤着你了,自私、粗暴,让你哭了一晚。你说,你并不恨罚你站的老师,她其实挺鼓励你,是你自己太过颓废,几乎无可救药(你原来很明白自己);而我向校领导反映,伤了她,也就伤了你。
因为不是信,我不用给你回复。因为你不是直接给的我,我也不用给你解释、辩解。我把那个本子收起来,放在隐蔽的箱子底。你十五岁了,这是与我第一次文字交流,而且好像,你已经一个月不怎么搭理我了,漠然,外加偶尔的翻白眼儿。
想起那天说那句话的场景,我承认激烈得有些失控。但应该是话儿赶话儿,之前我们有着怎样的对抗与碰撞,可以说,在伤你之前或同时,爸爸也受了伤。这样,你就不好不顾背景地单向指责。至于罚站,无非是你上学迟到、不按时按量交作业,我本身是懒散的,也不怎么要求你写那重复无意义的作业;罚站,我上学时也是经常的事儿,但我看重的是你的内心。那天去学校,第一次看见你在教室外,别人都在上课,我躲到树丛后——怕你看见我看你,那样你会更不好意思。那天我去接你看耳朵,又看见你站在外面,我的心瞬间从未有过的揪紧:不夸张地说,你是我最柔软的地方,你尴尬、受到委屈,于我则是放大数倍的疼痛。而我还不至于护犊子护到丧失基本判断力与原则的地步。教育的路径不是体罚与羞辱,罚站只能产生抵触与颓废。不久前,附近学校一个男孩跳楼自杀,都说他脆弱、冲动、无知。我却想:一个花骨朵般鲜嫩的孩子,何以诧异、苦恼、刺痛乃至绝望、决绝?何时何处开始的,受之何人,又是怎样累加的?是家长还是老师,是有心还是无意?甚或是以爱的名义将孩子推到了绝境!这就是教育本质的缺失。而在别的班级、别的学校,每天都有学生接受罚站,因为天性与小毛病,而被划到集体的对立面,接受奚落、怜悯的众目睽睽。这个方法的本意与结果,是往上拽,还是朝下踹?如此,我的反映不是找关系、告黑状,也不是单单为你,我的记者身份,恰恰说明我的不够锋利。
二
我的孩子竟然流泪到天明,还是因为我,这是我想不到的。你在花季,被家里宠惯着,何至于如此委屈且不得言说?
你妈妈说过:别看你懒散、任性,但你是极其敏感的,内心骄傲而小资。她也在指责我教育中的抓狂。这我知道。你读小学时,每日忙碌的我忽视了你的长大,直到三年级才发觉你握笔姿势不对,字写得张牙舞爪,可能成为近视的诱因,令我沉痛不已。上初中后,去接你放学,你看都不看,直接骑到前面去了;是,你说过不喜欢让同学看到家里人来接你。但你是嗜书的,家里书多,我多少地提及新闻与写作,你是受了影响的——从七八岁开始,往往我拎着一本书从厕所出来,你拎着一本书进去。看书多了,自然内心柔软,尽管你表现为满不在乎,你比同龄孩子要成熟,也有自己的见地。那次学校组织感恩亲子活动,在台上演讲者的强调、渲染下,周围的学生与家长哭得稀里哗啦,只有咱俩不断冷笑,不为那俗套的东西所动。
只是,你的青春期叛逆照樣强劲。腻烦父母的教导,先是“嗯、喔”地敷衍,再是油盐不进,甚至发展到顶嘴、摔打东西了。我跟你这样大的时候,也烦你爷爷奶奶,但我不敢像你这般放恣。你的自我也是我们的煎熬,一拂了你的意,就躲进屋里去,房门百叫不开,我们的教导、解劝甚至是退让都不起作用,只有等到你自行消歇,过了那个劲儿才行。
还有你的任性。从学校回来便宅在家里,电脑游戏、日本动漫,现在又加了手机,你在贯彻“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淑女路线,我们却担心你少晒太阳、跑不动步、近视眼加度数、早早颈椎腱鞘就出问题。当然,你们这一代几乎都是这样的生态,每家的父母都有相似的焦虑。我的童年是大街小巷成群结队的疯玩,你的童年是麦当劳、动漫与手机,你闷在屋里就度过了六岁、十岁、十五岁,野趣与天真都难以寻见,丝毫不觉遗憾还嫌爸妈腻烦。
三
我也有过你这样的成长,我知道这是唐僧般的唠唠叨叨讨人厌。但花季真的是一闪而过,很多父母因为忙碌痛失了陪伴你们成长,而因为任性,你们无视自己的成长枯燥而单一。你任性到故意的程度,天天肉食,青蔬不沾,还有街头油炸、小摊三无辣条;我已活到中年,一日不喝稀粥便肝火上窜,又如何不焦灼你的作?
身体是一步步出问题的。这只是一方面,我担心的,更是你的未来。自我、任性在父母那里,是应该的,父母也应该承受。如果你不用走到社会上去,我们倒希望你一直这样下去。如果你能永远在我们伞下,我们愿意一直这样撑下去。但这是不可能的。人也无异于鸟兽,先是喂你吃,再是扶你走,宁肯你跌跌撞撞,甚至施以惩戒——这些,全部为了有朝一日你能飞出去,禁得住风雨,而再也不用我们唠叨。
我出差住在宾馆,趁此清幽,早起给你这盘桓好些日子的答复。希望你很快告别这样的说教。一晃半年过去了,你自己出游过,与同学交往频繁,关键在大半的拒绝之外,你也流露出亲情的交流与关切来,这才是父女之间正常而应该的。成长就是一个挣扎着撕裂的过程,我们帮着你蜕变成蝶,我们也有私心:你学会了飞翔一路顺遂了,我们也就完成使命一劳永逸了。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