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县博物馆藏汪素公仿名家山水册赏介

来源 :东方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_2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汪素公《仿名家山水册页》,共计八开,纸本,每开纵75、横65厘米,现藏安徽歙县博物馆。
  汪朴,字素公,清代安徽休宁人。山水得元人疏散之致,能鉴古金石及名人书画。
  第一开为仿赵文敏长松高士图 (图1)。图中一河流将画面分为左右两部分,右侧画山石,左侧绘山石、长松、高士,长松高大挺拔,松下高士着红衣坐于山石之上,眼望河岸远山,似在沉思。画左上侧题:仿赵文敏长松高士。钤常溪朱文圆印,玉水(朱文)鉴藏(白文)方印。
  赵文敏即赵孟頫,其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尤其以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
  第二开为法徐幼文黄泥坂图(图2)。图绘山石、树木,两老者背靠背行走于山间小路,左侧老者执杖左望,右侧老者低眼右望。画面左上角题:“法徐幼文黄泥坂图”。钤常溪朱文圆印,玉水(朱文)鉴藏(白文)方印。
  徐幼文即徐贲(1335-1380),字幼文,南直隶毗陵(今江苏常州)人。后迁平江(今江苏苏州)城北,自号北郭生,元末明初画家、诗人。吴中四杰之一,明初十才子之一。
  第三开为柯丹丘古木寒鸦图(图3)。图绘山石、古木,一条小溪从古树前流过,天空中一群寒鸦在展翅翱翔。画左题:“柯丹丘古木寒鸦”。钤汪朴白文方印、玉水(朱文)鉴藏(白文)方印。
  柯九思(1290-1343),字敬仲,号丹丘、丹丘生、五云阁吏,台州仙居(今浙江仙居县)人。柯九思博学能诗文;善书,四体八法俱能起雅去俗。素有诗、书、画三绝之称。他的绘画以“神似”著称,擅画竹,并受赵孟頫影响,主张以书入画。他的书法于欧阳询笔法之外融入魏晋人之韵,结体严整,字体恬和雅逸,雄厚重中见挺拔之秀气,深受赵孟頫推崇尚晋人书法观的影响。他的存世书迹有《老人星赋》《读诛蚊赋诗》《重题兰亭独孤本》等。
  第四开为拟云西老人意高士图(图4)。图绘山石、翠竹、芭蕉。芭蕉下一老者坐于蒲团之上,目向远方,身后置一古琴。画左题:“拟云西老人意”,钤汪朴白文方印、玉水(朱文)鉴藏(白文)方印。
  曹知白(1272-1355),元代画家、藏书家。字又玄、贞素,号云西,人称贞素先生,松江华亭(今上海青浦)人。从小机敏颖悟,很有见识,爱读书。结交赵孟頫、邓文原、虞集、王冕等名流,与倪瓒、黄公望交往最密,常以书画相唱和。
  第五开为白石翁桐阴纳凉图(图5)。远处高山连绵,近处梧桐树三株,枝繁叶茂,树下一老者执一蒲扇,面向远方,坐于圈椅之上纳凉。画左题:“白石翁桐阴纳凉”。钤朱文常溪朱文圆印、玉水(朱文)鉴藏(白文)方印。
  沈周(1427-1509),明代杰出画家。字启南,号石田,又号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性情敦厚、博学多才,长于文学,亦工诗画,善画山水、花卉、鸟兽、虫鱼,皆极神妙。常草草点缀,即得意趣。亦常题诗词于画上,当时人称他为“二绝先生”。画宗黄大疾、吴镇,自成一家笔法。亦工墨笔花鸟,和他的学生文徵明并称为“吴派”两大家,又与文徵明、唐寅、仇英称“明四家”。
  第六开为雪窗读书图(图6)。图绘白雪皑皑中,一身穿红衣、头戴方巾的老者在茅屋内坐于书桌前苦读。上方有题跋:“李营丘雪窗读易,此仿古八帧,原无意师法,稍有暗合古人者,遂标题之。实未能仿佛于万一也。汪朴并识。”钤松溪朱文圆印、玉水(朱文)鉴藏(白文)方印。
  李成(919-967),五代及北宋画家。字咸熙,唐宗室后裔。原籍长安(今陕西西安),先世系唐宗室,祖父李鼎曾任苏州刺史,于五代时避乱迁家营丘(今山东昌乐),故又称李成为李营丘。他博学多才,胸有大志,但不得施展,遂放意诗酒书画客舍。擅山水,师承荆浩、关仝,并加以发展,多画郊野平远旷阔之景。多作平远寒林,画法简练,笔势锋利,好用淡墨,有“惜墨如金”之称;画山石好像卷动的云,后人称这种表现技法为“卷云皴”。他和范宽与另一位山水画家关仝一起被称为“三家鼎峙”“百代标程”的大师。今有《读碑窠石图》《寒林平野图》《晴峦萧寺图》《茂林远岫图》等传世。
  第七开为倪高士溪亭秋色图(图7)。远处群山连绵,近处绘山石、树木、翠竹、草亭。题:“倪高士溪亭秋色”。钤素(?)公朱文圆印,玉水(朱文)鉴藏(白文)方印。
  倪高士即倪瓒,元末明初画家、诗人。初名珽,字泰宇,后字元镇,号云林子、荆蛮民、幻霞子等。江苏无锡人。倪瓒擅画山水、墨竹,师法董源,受赵孟頫影响。早年画风清润,晚年变法,平淡天真。疏林坡岸,幽秀旷逸,笔简意远,惜墨如金。以侧锋干笔作皴,名为“折带皴”。墨竹偃仰有姿,寥寥数笔,逸气横生。书法从隶入,有晋人风度,亦擅诗文。与黄公望、王蒙、吴镇合称“元四家”。存世作品有《渔庄秋霁图》《六君子图》《容膝斋图》等。著有《清閟閣集》。
  第八开为效曹元素碧梧书院图(图8)。图绘山石、梧桐、翠竹、书院,书院内人物立于窗前,远眺云雾缭绕的群山。画左题:“效曹元素碧梧书院”。钤常溪朱文圆印。玉水(朱文)鉴藏(白文)方印。曹元素生平不详。
其他文献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全国各地制作的国庆纪念章有千余种,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多数刻绘有国徽、国旗、天安门图案,有的还镌刻毛主席浮雕像,形象表达了人民对祖国的热爱、对领袖的崇敬。这些徽章真实记录了红色政权的诞生、进行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以及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将共和国创造的辉煌定格在方寸之中,成为珍贵的历史文化遗物,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文献意义和较高的艺术价值、收藏价值。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国庆纪念章
期刊
清末时期,外国银行进入中国,大量发行纸钞,趁机掠夺我国的黄金白银,致使全国金融秩序混乱,大量黄金白银外流后让政府财政吃紧。1905年,清政府设立大清户部银行,开始发行银两票和银元票,不久裁撤户部,直接改称为大清银行。  大清银行出现之前,清末各地官银也发行了纸钞,其品种繁多,钞票上印刷的头像,不仅有慈禧、李鸿章等人,各地巡抚的头像也堂而皇之地出现在这些纸钞上。如图1的“江苏裕苏官银钱局通用钞票”,
期刊
太谷县文物管理所藏有在晋商武老先生过寿时太谷地方官绅送上的贺寿联,通过考证可以窥视当时晋商大族的生活情况,这些贺寿联是当时晋商巨富武老先生过八十大寿时,亲朋好友为表达祝贺所赠的,体现了当时的风俗以及晋商大贾之间的关系。  ● 楹联内容  祝寿的习俗从唐代开始盛行,是晚辈对长辈祝福寿辰、祝愿长者长寿的一种活动。客家人敬重长辈,当老人寿辰半百、花甲、古稀乃至百岁大寿时,子孙设宴庆贺,以祝老人长寿永康。
期刊
《湘夫人》是傅抱石《九歌》题材的重要作品,从1943年直至去世,傅抱石所作《湘夫人》不下数十幅。其于1950年将寓居金刚坡时所作的一幅赠予了赖少其。从现有资料来看,傅抱石赠予赖少其的还有一幅《湘夫人》扇面,以及《林峦雨气图》、篆刻各一,均属精品。赖少其在这些作品上或反复题跋,或转赠生死至交,都说明赖少其对傅抱石的喜爱和认可。同时也反映了傅抱石与赖少其在特殊历史时期的特殊情缘,见证了二者心心相印的君
期刊
国画大师齐白石是饮誉世界的杰出艺术家,他彪炳史册的辉煌成就,在美术史上矗立起了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在他长达近一个世纪的生命长河中,有一位长久站在背后默默照料他、支持他、仰望他的女人,曾经对他巅峰时期的创作与晚年生活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她,便是长久以来被灿烂光环所遮掩的胡宝珠女士。  提起这个平凡而穷苦的女子,不得不先说说她的出身。胡宝珠原籍四川丰都,清光绪廿八年(1902)中秋节出生于丰都县转斗桥胡
期刊
2002年3月3日晚,仲春温季息宜人,玉月大明光铺地。我住在山东大学五宿舍离马路较深远的5号楼,每晚都是沉闲幽静,天赐读书著文的好时刻。饭后伏书案翻阅一会杂志,忽心悦怡然,铺纸调墨挥笔一幅《善缘好运》。“玉玲,看看这幅涂得怎样?”欲求爱妻再评赞几句。突然,沙发旁小桌上的电话铃响了起来,时钟指在9点整。  都说情能遂人愿,心想可事成。5年来,我一直心挂并觅求一切机会,寻找1997年3月7日丢失的济南
期刊
辽朝是10世纪初我国契丹族在北方建立的地方政权。契丹族是古代北方民族鲜卑族的后裔。晋末始称契丹。南北朝以来,契丹在今辽河上游西拉木伦河流域一带游牧,与中原的关系逐渐密切,唐朝以其地置,松漠都督府并任契丹首领为都督。唐朝后期,契丹已成为我国北方民族最强大的一支。唐末,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及邻近各部,于五代后梁贞明二年(916)建立了辽朝。遂先后与五代和北宋并立。随着契丹人由畜牧、渔猎生产为主
期刊
中国的木偶戏,始于佛教盛行的唐朝,在泉州得到了发展,一直延续至今。泉州的掌中木偶戏、木偶头更是我国珍贵的文化艺术遗产。  一个木偶构造巧妙,表演起来就生动。其中,观众直接看到并引起兴趣的无过于木偶头了,木偶头的制作,分木雕和粉彩两个工序。木头选用樟榆木,取其质轻、细密、易刻、不蛀等优点。刻时先砍成粗坯,细雕成型,打磨光滑,然后把脸部与后脑剖开,挖空,装上活动的眼、嘴,再粘合起来,完成木雕部分。接着
期刊
所谓关东地区即今天的大连地区,位于辽东半岛南侧,东西濒临黄海和渤海,有著名的不冻港,水深港阔,历来被兵家所看重。自19世纪末以来,先后被沙俄和日本租占。1945年8月,苏联红军出兵东北,历时25天,先后解放了包括大连在内的东北各地。根据中苏双方事先的商定,大连地区成为苏军的军管区,原大连、旅顺、金县等相继成立了地方民主政权,在苏军的领导下,负责清理日本横滨正金银行、朝鲜银行、伪满洲中央银行等16家
期刊
湖南,是被誉为“清代第一”书法大家何绍基的家乡。且其晚年主讲长沙城南书院,交游遍及三湘四水,因此湖南在收藏其作品方面,享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是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者。迄今为止的半个多世纪里,湖南省各类艺术、收藏机构收藏何绍基作品不计其数。这些何绍基书画艺术品的归集,是历年来湖南文博界几代人不懈努力的结果,凝聚了湖南各界人士特别是众多专家的心血,是他们持续不断的付出,才有了湖南省何绍基艺术品如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