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情趣教学是教师利用课堂教学的阵地,对学生传授知识和发展智能时,辅以必要的热情鼓励和兴趣激发,让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性学习和合作式学习能有机地融汇,激发学习兴趣,快乐学习。
关键词: 英语 情趣 教学
情趣教学是指在传授知识和发展智能的同时,重视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作为教学的一种方式,其价值意义在于通过激发英语学习主体的激情与信心,最大限度地挖掘他们的英语学习潜能。同时,这种教学又突出了师生双方活动的平等地位,情趣式英语教学则为师生双方的教学平等营造了一个轻松和谐的氛围。
1. 激情与教学,将情感教育应用于教学中,鼓励学生主动积极地去学习英语。
1.1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情感所起的作用比单纯理智所报的信念,或比由于恐惧惩罚而形成的根深蒂固的习惯都要强有力得多。”因此,教师要注重情感教育,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讲究一定的方法,让学生主动、自觉地去学习英语,让他们觉得在这样的情感氛围中学习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另外,关心和热爱每一位学生,是教师倾注情感教学的法宝。只有用亲情去感染学生,才能让学生真正地热爱自己,热爱自己所教的学科,进而才能面向全体学生,树立老师在每一位学生心目中的良好形象。
1.2 营造快乐和谐环境,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俗话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埃克斯利也曾说过:“好老师应使其课堂生动有趣,用他的热情、活泼、精心和认真细致备课,让全班学生始终主动积极地渴望使用英语……”教师要积极营造课堂快乐气氛,使得整个教学过程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进行。通过学生对老师课堂教学的热爱,进而激发他们学习求知的欲望,让学生真正地热爱自己的教师,全身心地去学习英语。教师一个微笑、赞许、简洁明快的鼓励、热烈的掌声会给学生一种成功的喜悦,让学生从中获得成就感,培养其自信心。在课堂活动中,教师可通过朗读、提问、情景对话等多种教学手段来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3 分层达标教学,排除学困生的畏难心理。
对于学生在学习中的错误,建议不妨让学优生帮助他们,这样既可克服畏惧、羞耻的心理,又便于同学之间互相交流沟通,从而进一步提高英语学习水平。学困生往往会因为对教学内容一时难以理解而产生心理障碍。这时,学生最需要的是老师的关怀和帮助。此时,我们一方面要教育学生立足现实,努力学习,同时对其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和作业中出现的错误要及时、耐心地纠正和辅导,逐步帮助其提高英语成绩。另一方面,给他们分别制定远的和近的学习目标,时时督促、经常分析,指导他们改进学习方法。关键是多肯定成绩,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减轻心理负担,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1.4 组建学习兴趣小组,增强同学间相互交流学习的情感。
新课程英语教学要求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此,我们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个性特征、合作精神等诸多方面进行适当的学习小组分配。这样通过彼此之间的互相交流,互通有无,能进一步激发大家学习英语的激情和探索求知欲。笔者以为,英语学习兴趣应适当集中,以3—5人为适宜,这样便于学习讨论。
学生在进行合作探究交流时,教师便深入其中,扮演他们小组中的一个成员与他们进行面对面、直接的交流沟通。教师的适当参与引导,会使小组成员信心百倍,也为他们解决问题,提供了一个正确的引导,学生的探究合作能力也便进一步地增强,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2. 将快乐用于课堂教学,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为他们的学习提供精神动力。
2.1 将游戏活用于教学,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通过游戏教学,可以使学生在游戏中寻找到乐趣,增强课堂趣味。如在学习英语固定句型时,课前我们可准备一些实物和卡片让学生练习,两人一组到台前进行操练,说得正确的可以为他们所在的组加分。这样,学生在玩乐中很快学会了以上句型,并对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兴趣是推动学习的内在力量,推动学生去探求新的知识,发展自己的创新能力。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强大动力,能使学生获得持久的兴趣,是促其主体性发展的基础条件。只有学生对这门课有了兴趣,才会促使他们自觉地去学习、思考和实践英语。
2.2 通过情景教学,便于学生掌握运用。
情景教学是英语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形式,也是“寓教于乐”的充分体现。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是学生在求知活动中的灯塔。情景教学就是教师引导学生进入英语教学活动中,使学生自觉、主动地温故知新,同时能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与听说能力,使他们从中获得乐趣,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想学并主动求知,自觉地加入到情景教学活动中去。
如教学非谓语动词时,让学生深入到具体的环境中观察并找出他们的区别。例如,在讲find sb. do sth.和find sb. doing sth 时,可以通过经常性的动作和正在做的两组动作来加以区别,通过这样的练习,不仅能让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感受非谓语动词的用法,同时也能准确无误地运用它。
2.3 运用任务型教学,以学生为学习主体,达到“学中用,用中学”目标。
任务型教学就是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让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使用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如在教学“pollution”主题时,我们采用了任务型教学法。
Task1:教师总结。让学生共同讨论有关环境污染物是哪些,污染又是从什么地方出来的,以及污染的危害,我们应怎样预防污染,从而引出课文中的短语和词组。
Task2:让学生阅读课文。此活动让学生小组讨论问题。
Task3:写一个简短的预防污染的建议。要求:(1)小组合作共同完成这项活动。(2)每组派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看哪一组建议写得最吸引人。(3)把每组的建议进行展示,让学生评价哪一组做得最好,老师给予鼓励。
此堂课充分利用学生好动、好强、好表现的特点,循序渐进地布置了三个学以致用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自主感悟,体验学习语言的乐趣。同时,主动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交际,并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发展语言能力,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在“学中用,做中学”的目的,并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体意识。
关键词: 英语 情趣 教学
情趣教学是指在传授知识和发展智能的同时,重视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作为教学的一种方式,其价值意义在于通过激发英语学习主体的激情与信心,最大限度地挖掘他们的英语学习潜能。同时,这种教学又突出了师生双方活动的平等地位,情趣式英语教学则为师生双方的教学平等营造了一个轻松和谐的氛围。
1. 激情与教学,将情感教育应用于教学中,鼓励学生主动积极地去学习英语。
1.1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情感所起的作用比单纯理智所报的信念,或比由于恐惧惩罚而形成的根深蒂固的习惯都要强有力得多。”因此,教师要注重情感教育,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讲究一定的方法,让学生主动、自觉地去学习英语,让他们觉得在这样的情感氛围中学习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另外,关心和热爱每一位学生,是教师倾注情感教学的法宝。只有用亲情去感染学生,才能让学生真正地热爱自己,热爱自己所教的学科,进而才能面向全体学生,树立老师在每一位学生心目中的良好形象。
1.2 营造快乐和谐环境,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俗话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埃克斯利也曾说过:“好老师应使其课堂生动有趣,用他的热情、活泼、精心和认真细致备课,让全班学生始终主动积极地渴望使用英语……”教师要积极营造课堂快乐气氛,使得整个教学过程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进行。通过学生对老师课堂教学的热爱,进而激发他们学习求知的欲望,让学生真正地热爱自己的教师,全身心地去学习英语。教师一个微笑、赞许、简洁明快的鼓励、热烈的掌声会给学生一种成功的喜悦,让学生从中获得成就感,培养其自信心。在课堂活动中,教师可通过朗读、提问、情景对话等多种教学手段来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3 分层达标教学,排除学困生的畏难心理。
对于学生在学习中的错误,建议不妨让学优生帮助他们,这样既可克服畏惧、羞耻的心理,又便于同学之间互相交流沟通,从而进一步提高英语学习水平。学困生往往会因为对教学内容一时难以理解而产生心理障碍。这时,学生最需要的是老师的关怀和帮助。此时,我们一方面要教育学生立足现实,努力学习,同时对其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和作业中出现的错误要及时、耐心地纠正和辅导,逐步帮助其提高英语成绩。另一方面,给他们分别制定远的和近的学习目标,时时督促、经常分析,指导他们改进学习方法。关键是多肯定成绩,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减轻心理负担,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1.4 组建学习兴趣小组,增强同学间相互交流学习的情感。
新课程英语教学要求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此,我们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个性特征、合作精神等诸多方面进行适当的学习小组分配。这样通过彼此之间的互相交流,互通有无,能进一步激发大家学习英语的激情和探索求知欲。笔者以为,英语学习兴趣应适当集中,以3—5人为适宜,这样便于学习讨论。
学生在进行合作探究交流时,教师便深入其中,扮演他们小组中的一个成员与他们进行面对面、直接的交流沟通。教师的适当参与引导,会使小组成员信心百倍,也为他们解决问题,提供了一个正确的引导,学生的探究合作能力也便进一步地增强,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2. 将快乐用于课堂教学,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为他们的学习提供精神动力。
2.1 将游戏活用于教学,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通过游戏教学,可以使学生在游戏中寻找到乐趣,增强课堂趣味。如在学习英语固定句型时,课前我们可准备一些实物和卡片让学生练习,两人一组到台前进行操练,说得正确的可以为他们所在的组加分。这样,学生在玩乐中很快学会了以上句型,并对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兴趣是推动学习的内在力量,推动学生去探求新的知识,发展自己的创新能力。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强大动力,能使学生获得持久的兴趣,是促其主体性发展的基础条件。只有学生对这门课有了兴趣,才会促使他们自觉地去学习、思考和实践英语。
2.2 通过情景教学,便于学生掌握运用。
情景教学是英语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形式,也是“寓教于乐”的充分体现。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是学生在求知活动中的灯塔。情景教学就是教师引导学生进入英语教学活动中,使学生自觉、主动地温故知新,同时能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与听说能力,使他们从中获得乐趣,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想学并主动求知,自觉地加入到情景教学活动中去。
如教学非谓语动词时,让学生深入到具体的环境中观察并找出他们的区别。例如,在讲find sb. do sth.和find sb. doing sth 时,可以通过经常性的动作和正在做的两组动作来加以区别,通过这样的练习,不仅能让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感受非谓语动词的用法,同时也能准确无误地运用它。
2.3 运用任务型教学,以学生为学习主体,达到“学中用,用中学”目标。
任务型教学就是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让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使用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如在教学“pollution”主题时,我们采用了任务型教学法。
Task1:教师总结。让学生共同讨论有关环境污染物是哪些,污染又是从什么地方出来的,以及污染的危害,我们应怎样预防污染,从而引出课文中的短语和词组。
Task2:让学生阅读课文。此活动让学生小组讨论问题。
Task3:写一个简短的预防污染的建议。要求:(1)小组合作共同完成这项活动。(2)每组派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看哪一组建议写得最吸引人。(3)把每组的建议进行展示,让学生评价哪一组做得最好,老师给予鼓励。
此堂课充分利用学生好动、好强、好表现的特点,循序渐进地布置了三个学以致用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自主感悟,体验学习语言的乐趣。同时,主动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交际,并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发展语言能力,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在“学中用,做中学”的目的,并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体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