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庸俗就是没智慧,低俗就是没格调,媚俗就是不真实。
我的《三俗非俗》一文,在9月7日的《南方都市报》发表后,马上就有人质疑:你说“大雅若俗”,那么请问,有没有“大俗若雅”?
这个问题不好回答。因为“大雅若俗”,是从老子和苏轼的说法顺过来的。老子说“上德若谷,大白若辱”(《老子》第四十一章),苏轼说“大勇若怯,大智如愚”(《贺欧阳修致仕启》)。推而论之,则“大雅若俗”。那么,老子说过“下德若峰,大辱若白”,苏轼说过“大怯若勇,大愚如智”吗?没有。既然如此,似乎也不方便说“大俗若雅”。
但是,不承认“大俗若雅”,逻辑又不通。更何况,“大辱若白”也好,“大怯若勇”也罢,虽然没人这么明说,却又是不争的事实。养狗的人都知道,叫得凶的,不是大型犬,而是小型犬。正因为它个头小,才要虚张声势。这是典型的“大怯若勇”。还有个段子说,某贪官把赃款藏在声控保险箱里。办案人员想打开它,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没用;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也没用;说“有权不用,过期作废”,还是没用。最后贪官本人来了,清了清嗓子,字正腔圆大义凛然地说:反腐倡廉,执政为民!那保险箱的门,立马就开了。这,岂非典型的“大辱若白”?
顺便解释一下:辱,就是“污垢”。最肮脏的,好像最洁白,这就是“大辱若白”;最胆怯的,好像最勇敢,这就是“大怯若勇”。按照这个逻辑,最低俗的,就应该看起来最高雅。也就是说,“大俗若雅”是成立的。
既然成立,为什么没人这么说?
因为不好说。不好说的原因,是里面隐含着价值判断和道德判断。尽管在我看来,雅与俗,原本只是事实判断。但大多数人,还是要看成价值判断,即雅是好的,俗是不好的。这就正如忠与奸,无论如何也没法不看成道德判断。一旦看成道德判断,话就不好说了。比如,我们可以说“大奸似忠”(历代奸臣都这样),谁敢说“大忠似奸”?
那么,大俗若雅,有,还是没有?
照理说,应该有,也可以有。至少,有“俗而似雅”,也有“似雅而俗”。比如抗战时期,有人给新婚夫妇送了副对联:军进娘子关,英雄胆战;炮打珍珠港,美人心惊。从字面看,讲的全是“时事”;但贴在洞房门口,则“别有用心”。说白了,这对联描述的,就是新婚之夜的情景。其中,上联写新郎,下联写新娘。但心态和状况,是一样的,都是“胆战心惊”,没准还会“手忙脚乱”。
这就可谓“俗到家了”,但不会有人批评它“三俗”。叫好的,反倒是些“雅人”。為什么?因为字面并无不雅,其中还有巧智。娘子关、珍珠港、美人,都是一语双关(比如“美人”就既可以理解为“美国人”,也可以理解为“新娘子”)。讲的事,表面上又是“抗战”。这就有格调。有格调,就不低俗;有智慧,就不庸俗。何况那形式之“雅”,还是真的。这就是“似雅而俗”,即“骨子里俗,表现为雅”。
另一种,则无妨叫做“俗而似雅”,即“自以为雅,实际上俗”,比如“附庸风雅”就是。最常见的附庸风雅,是“拽”。拽,就是不好好说话,偏要咬文嚼字,装腔作势,做“满腹经纶”状,比如孔乙己就是。这其实是有风险的,一不小心就会露馅穿帮,比如称对方的父亲为“家父”。其实他要表示文雅,就该称“令尊”;要表示亲切,则不妨学东北人,叫一声“咱爸”。哪有把用于称呼自己父亲的谦词,用到别人头上的呢?
这就其实是“俗”了。为什么是“俗”?因为“媚”。为什么是“媚”,因为他根本就不懂这词的意思。懂,又用对了场合、地方、身份,那是“文化习惯”。不懂装懂,乱用,则是“媚”,而且是双重的“媚”──既“媚雅”(附庸风雅),又“媚俗”(迎合世俗)。所以说,附庸风雅,才最是“俗不可耐”。
可见,庸俗就是没智慧,低俗就是没格调,媚俗就是不真实。真实、格调、智慧,是三把尺子,或三杆秤。用它们一衡量,品位的高低,就一目了然──“似雅而俗”(骨子里俗,表现为雅)比“俗而似雅”(自以为雅,实际上俗)品位高。
其实,这两种类型,不但品位有高低,它们的“俗”和“雅”,也不同。骨子里俗,是事实判断(说了俗事);实际上俗,则是价值判断,即“世俗”、“庸俗”、“俗气”之“俗”。同样,它们的“雅”,也大相径庭。形式上表现出来的雅,是真雅;附庸风雅的“雅”,则是假的。一样吗?不一样。
不过,说“不一样”,其实又一样。什么一样?装。或者是“假装”(自以为雅),或者是“包装”(表现为雅),所以叫“大俗若雅”。若,也可以理解为“装”嘛!这就有问题了。装出来的,能叫“大”吗?所以,恐怕又不能叫“大俗若雅”。硬要这么说,也只能把那个“大”,理解为“最”(最俗的东西看上去最雅),不能理解为“高”(比雅俗共赏更高的一个层次或一种境界)。
这就又有了一系列的问题:雅与俗,究竟是什么关系?它们为什么会表现为两种判断?当它们表现为价值判断时,人们又为什么总是趋向于“雅”,要假装“雅”,或者包装“俗”?还有,为什么“大雅若俗”是最高境界,“大俗若雅”却很可疑,甚至不能成立?
哈,恐怕得再写一篇文章来讨论了。
我的《三俗非俗》一文,在9月7日的《南方都市报》发表后,马上就有人质疑:你说“大雅若俗”,那么请问,有没有“大俗若雅”?
这个问题不好回答。因为“大雅若俗”,是从老子和苏轼的说法顺过来的。老子说“上德若谷,大白若辱”(《老子》第四十一章),苏轼说“大勇若怯,大智如愚”(《贺欧阳修致仕启》)。推而论之,则“大雅若俗”。那么,老子说过“下德若峰,大辱若白”,苏轼说过“大怯若勇,大愚如智”吗?没有。既然如此,似乎也不方便说“大俗若雅”。
但是,不承认“大俗若雅”,逻辑又不通。更何况,“大辱若白”也好,“大怯若勇”也罢,虽然没人这么明说,却又是不争的事实。养狗的人都知道,叫得凶的,不是大型犬,而是小型犬。正因为它个头小,才要虚张声势。这是典型的“大怯若勇”。还有个段子说,某贪官把赃款藏在声控保险箱里。办案人员想打开它,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没用;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也没用;说“有权不用,过期作废”,还是没用。最后贪官本人来了,清了清嗓子,字正腔圆大义凛然地说:反腐倡廉,执政为民!那保险箱的门,立马就开了。这,岂非典型的“大辱若白”?
顺便解释一下:辱,就是“污垢”。最肮脏的,好像最洁白,这就是“大辱若白”;最胆怯的,好像最勇敢,这就是“大怯若勇”。按照这个逻辑,最低俗的,就应该看起来最高雅。也就是说,“大俗若雅”是成立的。
既然成立,为什么没人这么说?
因为不好说。不好说的原因,是里面隐含着价值判断和道德判断。尽管在我看来,雅与俗,原本只是事实判断。但大多数人,还是要看成价值判断,即雅是好的,俗是不好的。这就正如忠与奸,无论如何也没法不看成道德判断。一旦看成道德判断,话就不好说了。比如,我们可以说“大奸似忠”(历代奸臣都这样),谁敢说“大忠似奸”?
那么,大俗若雅,有,还是没有?
照理说,应该有,也可以有。至少,有“俗而似雅”,也有“似雅而俗”。比如抗战时期,有人给新婚夫妇送了副对联:军进娘子关,英雄胆战;炮打珍珠港,美人心惊。从字面看,讲的全是“时事”;但贴在洞房门口,则“别有用心”。说白了,这对联描述的,就是新婚之夜的情景。其中,上联写新郎,下联写新娘。但心态和状况,是一样的,都是“胆战心惊”,没准还会“手忙脚乱”。
这就可谓“俗到家了”,但不会有人批评它“三俗”。叫好的,反倒是些“雅人”。為什么?因为字面并无不雅,其中还有巧智。娘子关、珍珠港、美人,都是一语双关(比如“美人”就既可以理解为“美国人”,也可以理解为“新娘子”)。讲的事,表面上又是“抗战”。这就有格调。有格调,就不低俗;有智慧,就不庸俗。何况那形式之“雅”,还是真的。这就是“似雅而俗”,即“骨子里俗,表现为雅”。
另一种,则无妨叫做“俗而似雅”,即“自以为雅,实际上俗”,比如“附庸风雅”就是。最常见的附庸风雅,是“拽”。拽,就是不好好说话,偏要咬文嚼字,装腔作势,做“满腹经纶”状,比如孔乙己就是。这其实是有风险的,一不小心就会露馅穿帮,比如称对方的父亲为“家父”。其实他要表示文雅,就该称“令尊”;要表示亲切,则不妨学东北人,叫一声“咱爸”。哪有把用于称呼自己父亲的谦词,用到别人头上的呢?
这就其实是“俗”了。为什么是“俗”?因为“媚”。为什么是“媚”,因为他根本就不懂这词的意思。懂,又用对了场合、地方、身份,那是“文化习惯”。不懂装懂,乱用,则是“媚”,而且是双重的“媚”──既“媚雅”(附庸风雅),又“媚俗”(迎合世俗)。所以说,附庸风雅,才最是“俗不可耐”。
可见,庸俗就是没智慧,低俗就是没格调,媚俗就是不真实。真实、格调、智慧,是三把尺子,或三杆秤。用它们一衡量,品位的高低,就一目了然──“似雅而俗”(骨子里俗,表现为雅)比“俗而似雅”(自以为雅,实际上俗)品位高。
其实,这两种类型,不但品位有高低,它们的“俗”和“雅”,也不同。骨子里俗,是事实判断(说了俗事);实际上俗,则是价值判断,即“世俗”、“庸俗”、“俗气”之“俗”。同样,它们的“雅”,也大相径庭。形式上表现出来的雅,是真雅;附庸风雅的“雅”,则是假的。一样吗?不一样。
不过,说“不一样”,其实又一样。什么一样?装。或者是“假装”(自以为雅),或者是“包装”(表现为雅),所以叫“大俗若雅”。若,也可以理解为“装”嘛!这就有问题了。装出来的,能叫“大”吗?所以,恐怕又不能叫“大俗若雅”。硬要这么说,也只能把那个“大”,理解为“最”(最俗的东西看上去最雅),不能理解为“高”(比雅俗共赏更高的一个层次或一种境界)。
这就又有了一系列的问题:雅与俗,究竟是什么关系?它们为什么会表现为两种判断?当它们表现为价值判断时,人们又为什么总是趋向于“雅”,要假装“雅”,或者包装“俗”?还有,为什么“大雅若俗”是最高境界,“大俗若雅”却很可疑,甚至不能成立?
哈,恐怕得再写一篇文章来讨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