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从儿童形象的塑造看鲁迅的爱幼之意

来源 :祖国·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1988p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挚爱儿童的鲁迅把儿童看作是民族的希望、人类的未来,毕生关注着儿童的成长。本文将从鲁迅笔下的系列儿童形象中体察他对儿童的喜爱与悲悯之心及其以"幼者"为"本位",让"幼者""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的儿童教育观念。
  【关键词】鲁迅;儿童;纯真
  鲁迅十分重视儿童教育事业,认为儿童教育是关系到国家命运、民族前途的极大事。从第一篇小说《怀旧》(1911)到最后的《故事新编》(1935),他自始至终对儿童怀有一种持久的关注。他塑造了一批呈多元化特点的儿童形象,(例:少年闰土、水生、双喜、阿发等)表达了自己对孩童纯真的喜爱,也通过他们(例:大良、二良、阿顺姑娘等)对中国传统的儿童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教育内容进行了深刻地剖析和批判,发表了许多精辟而科学的见解,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措施.他的以"幼者"为"本位",让"幼者""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的儿童教育观,对如今的儿童教育仍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本文将从鲁迅笔下的系列儿童形象中体察他对儿童的喜爱与悲悯之心及其以“幼者”为“本位”,让“幼者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的儿童教育观念。
  一、天真无邪的儿童形象,体现以幼者为“本位”的思想及爱幼心理
  一个成人不能再变成儿童,犹如历史的进程不可逆转。然而儿童世界始终是成人世界最深也是最深情的精神回忆。马克思认为儿童的纯真,能使成人的社会感到愉悦,儿童天性中的纯真可以复活一个时代固有的性格。鲁迅把儿童看作是民族的希望、人类的未来,早在日本留学期间,“他就接受过有岛武郎[1]式的‘爱幼者’进化观念与爱罗先珂的博爱思想”。 [2]回国后,他运用生物进化论的哲学对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对中国几千年来的封建社会进行认真而深入的考察,得出结论:“将来是子孙的时代” [3] “儿童的情形,就是将来的命运” [4] “将来必胜于过去,青年必胜于老年”。鲁迅对于幼者的这份深爱就体现在他作品中塑造的那一个个可爱的、栩栩如生的儿童形象中。
  首先,是人物外形、神态特征的塑造。
  《故乡》中“飞”出来的八岁的侄儿宏儿和“怕生”却“松松爽爽”同宏儿一路出去玩的水生,那一派天真活泼是多么的可爱无邪讨人喜欢!然而,最让“迅哥”喜爱的还是他儿时的玩伴闰土。在鲁迅笔下,少年闰土是这样出现在迅哥的视野的——“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前许下心愿,用圈子将他套住了。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于是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 [5]一种“紫色”的健康肤色、一顶“小毡帽”、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怕羞却不怕我”只是寥寥几笔,一位健康活泼的农村孩童就活脱脱的显现在眼前了。我笔写我心,这么伶俐的孩童形象恰到好处地表现出了鲁迅心中对儿童天真的喜爱。
  其次,是儿童化语言的塑造。
  鲁迅作品中儿童的语言都符合他们那种年龄天真烂漫的特征。在《故乡》中,鲁迅通过人物语言,创造了一个血管里旋流着地之子的血液的,“有胆有识”的少年润土形象。他是如此地勇敢,在蓝天月夜的海边沙地上,在碧绿无际的西瓜地里,“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刺去”。吓得猹从他的胯下逃走。他不仅有胆量,而且在心里装“有无穷无尽的稀奇事”,不像迅哥儿和往常的朋友那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的四角的天空”。他知道猹的性格和如何刺猹,他告诉迅哥儿:“月亮地下,你听,啦啦的响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着胡叉,轻轻的走去,走到了,看见猹了,你便刺。这畜生很伶俐,倒向你奔来,反从胯下窜了。它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6]他还知道在什么时候和用什么方法捕鸟,“须大雪下了才好。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只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7]这个从劳动生活中茁壮成长起来的,充满生命活力富有生活经验的农民孩子的形象,就从他滔滔不绝的话语中脱胎而出了。象这样朝气蓬勃具有丰富的生活知识的少年儿童形象,在《社戏》里还有双喜、阿发等一大群孩子。《社戏》中,作者所描写的双喜,是一个热情勇敢和智慧的孩子,当迅哥儿为没有看成戏很苦恼,而大人又无法解决时,他提议陪迅哥儿乘坐八叔的航船去,当外祖母“怕都是孩子,不可靠”时,他又首先看出底细,很有胆识的大声说:“我写包票!迅哥儿向来不乱跑;我们又都识水性的!”一条“军令状”三项理由,就令长辈信服地无从反驳。在路上,他处处出主意,表现得比一般孩子都富有生活经验和大胆。阿发偷豆前先“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在往来的摸了一回后,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 [8]这种无私大方的心理从大气爽快、没有成人味,饱含儿童天真的言语中透露出来,怎不令人由衷赞赏?儿童的语言没有成人的那种矫饰、含蓄,它是纯真的,没有任何雕饰的。“言为心声”!鲁迅作品中展示儿童形象的语言虽然不多,我们却能从这不多的言语中体味出儿童的心理,它在许多地方都表现出儿童热爱大自然、热爱新鲜事物、热爱生活的心态。这一系列孩童的形象生动地再现了鲁迅的内心深处对幼者的爱及对他们天真无邪心性的肯定与欣赏。
  最后,童真、童趣的童心世界
  文学巨匠鲁迅曾惊叹于儿童的想象,他说:“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9]儿童是纯美的,在他双眸中一切都是新奇无比,因此就有了十足充盈的自信心与相对自足的欢乐。相对而言,成人则缺乏儿童具有的天真、淳朴与童趣。儿童可以在非常简单的事情中得到愉悦,表现出天真,而成人却体会不出那种快乐。也因为此,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我”才会对短短泥墙根一带抱有那么大的兴趣,以为它便是我的乐园。“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10]一个长满杂草的园子,何以便成了“乐园”?杂乱无章的泥墙根为何竟有无限趣味?这在成人的眼里是不可思议的。诚然,那是因为成人缺少了一份童真,一份从大自然中生发意趣的想象力。瞧!“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象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象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象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11] “我”以“我”孩子天真好奇的心性,在百草园里听虫儿吟唱、翻断砖、按斑蝥、拔何首乌、摘覆盆子。不但从中获得了美的享受,娱乐了身心,而且获得了知识。知道了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象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而这种意趣,成人是无论如何也体会不到的。   瞿秋白同志在《鲁迅文选集》序言中就曾经这样说过:“他(指鲁迅——笔者)的士大夫家庭的败落,使他在儿童时代就混进了野孩子的群里,呼吸着小百姓的空气。的确,他和农村孩子的关系是深厚和友好的,而且这种友谊,成了鲁迅在中年和晚年时自己常常愿意回忆的最美丽的一部分”。这种优美、挚厚和热烈的情怀,童年和农村孩子一道生活的亲切回忆,深切的感受,构成了他创造故乡中的闰土,社戏中的双喜、阿发等少年儿童的艺术冲动。他把向往天真无邪的童年,对农村孩子一派天真的品性、朝气蓬勃的真诚爱意,完全灌注到这些形象中,令这些形象饱含血肉,栩栩如生。在他们身上,倾泻着鲁迅期盼人生如童真般的温馨可爱的梦。
  如果一切都能恒久远,那鲁迅所期待的和平世界的理想离实现自然也就不远了,因为有了这些充满活力的幼者,中国的脊梁!可惜,现实并不以鲁迅的意志为发展方向,黑暗的社会制度、腐朽的教育方式、封建的伦理道德正一步步地对这些中华民族未来希望的载体进行着鲸吞蚕食,腐蚀并麻木着他们的灵魂。所以,面对险峻的、丑恶的社会现实,鲁迅发出了呐喊“救救孩子!” [12]他的这种悲悯思想在他对孩子心性的变化描写中就有所体现。
  二、塑造传统儿童形象,探寻儿童精神被虐杀的原因,体察悲悯之心。
  在鲁迅看来,“中国的一切设施,都应该以孩子为本位”“父母对于子女,应该健全的产生,尽力的教育,完全的解放。”然而,“中国的旧见解,又恰恰与这道理完全相反。本位应在幼者,却反在长者;置重应在将来,却反在过去。前者做了更前者的牺牲,自己无力生存,却苛责后者又来专做他的牺牲,毁灭了一切发展本身的能力。” [13]这种旧式教育导致的恶果只能是“人的能力,十分的萎缩,社会的进步,也就跟着停顿“它毁灭了儿童”毁灭了一切发展本身的能力,毁灭了中国的未来。
  这种忧患意识,表现在鲁迅的作品中比比皆是,虽然他在文章中仅以客观的文字进行描绘,并未作主观情绪的表露,可在字里行间,透过那些孩子的举措行为及反应,我们分明感受到他对孩子在旧式传统教育下童心泯灭、心灵扭曲的现状的悲愤与感伤情怀。《长明灯》中那赤膊的小孩,会用手中的苇子指着“疯子”,从喘吁吁的樱桃似的小嘴唇里吐出清脆的一声:“吧!”;街上一个不很能走路的小孩,也知道拿了一片芦叶指着魏连殳道“杀!”;《孤独者》中的大良、二良从祖母那里学到的势利;《琐忆》中衍太太拿春宫图给孩子看又轻侮他的无知,教唆孩子偷家里的东西去卖;《风波》中六斤成了全家人的出气筒,挨打受骂……鲁迅的小说善于通过悲剧性人物去揭示深刻的社会主题,在鲁迅看来,悲剧描写的是人生有价值的东西的毁灭。因为他们身上具有美好的、高尚的品质即具备一些人生有价值的东西,因而当这些有价值的东西也遭到毁灭时,它便产生了强烈的悲剧意义。孩子原是鲁迅认为是存于世上最纯洁最干净最美好的品德的载体,而当他们也受到侵害遭到变质损坏时,那由这个问题所引起的对社会黑暗的反思及批判也就越发强烈。鲁迅笔下,这一连串孩童作为灵魂被侵害心灵被扭曲的形象,既说明了儿童教育的缺失,也寄寓了鲁迅对漠视儿童人文关怀和污染儿童心灵的冷酷社会及其污浊的世风的无情鞭挞。
  仍以《故乡》为例,迅哥再见到闰土时,他在外形上已大为走样,“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14]然而,外观的巨大变化还在其次,更令迅哥儿惊异并且产生悲凉情绪的是他见了自己后,“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15]还拉着水生给“老爷”磕头,对母亲以哥弟称呼的要求竟以“阿呀,老太太真是……这成什么规矩。那时是孩子,不懂事……”作答。一声“规矩”彻底的拉开了二者之间的距离,从这深度的隔阂可以看出闰土已经完全泯灭了儿时的纯真,麻木地将自己埋葬在封建伦常中尚不自知,还愚昧地以为这便是守住了世俗的“规矩”。作为地之子那充满活力充满朝气的闰土永远消逝了,从此存活于世的只是一具灵魂麻木的行尸走肉。究其转变的原因,“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一声叹息,多少无奈多少愤慨情绪纠结在鲁迅心中我们不得而知。
  作为一个在农村长大的孩子——闰土,未受到过系统的教育尚且被腐朽传统的封建社会磨砺得消失了朝气活力成了活死人,那在封建教育体系相对健全的城镇又是怎样一幅场景呢?《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我”被迫离开了乐园,前往城中最严厉的书塾学习。作对子,念一些”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上九潜龙勿用”、“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之类晦涩难懂的文字。先生还不许“我”对感兴趣的事物进行发问,扼杀了孩子的求知欲与学习兴趣,这种旧式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对儿童的天性是一种极大的戕害;《五猖会》中,父亲在“我”临出门前要求“我”背诵那一字不懂的《鉴略》彻底败了“我”游玩的兴致;《狂人日记》中“我”死去的妹子,《风筝》中的弟弟在多年后对“我”的道歉居然表现得大为惊异,“有这事么?”他的全然忘却,是不记仇,还是成年后在心底对“我”当时对他精神虐杀做法的潜意识认同?我们不得而知。总之,他们无一例外地都成了封建制度下的牺牲品,鲁迅心中那个美好的梦幻灭了,儿童的纯真是他心中时常回忆并时时珍惜的一杯净土,如今也岌岌可危了,“救救孩子!”这已不仅限于父母对子女教育的缺失,而且成了一个社会问题。套用《狂人日记》中的话来说便是“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古来时常吃人,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16]是的,泯灭了儿童纯真的绝不仅仅是作为封建制度刽子手的人,更是这可怕的、万恶的、腐朽的社会与封建制度!在这种制度下,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腐朽之气,令闻者不自觉中深中毒障,受到侵蚀,从内心死去,从而顺应了这个社会,成了良民,成了仅会劳作毫无思想的活死人。   三、还幼儿“本位”的儿童教育思想
  鲁迅强调儿童的成长与国家、民族未来的联系,认为儿童“十余年后,皆为成人,一国励衰,有系于此”。他用启蒙者的视角发现儿童,关注儿童。儿童,成为他为之“呐喊”的又一群体。他最为痛心的是那些在封建染缸里身心遭受熏陶并学会了参与“吃人”的少幼者。1918年5月,他在《新青年》发表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该作以它对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深刻揭示与批判震撼人心。同时又以“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 ”的呼喊,显示了鲁迅关心下一代,寻求变革社会新途径的热切愿望。为什么要救孩子?怎样救孩子?鲁迅在他的作品中都做了明确的表态。那就是——彻底摒弃封建儿童教育观,建立现代进步的儿童教育观。
  作为一个思想家、教育家,鲁迅对在封建传统文化桎梏下的中国传统儿童教育有着清醒而深刻的认识,他指出,在中国,儿童教育的解放“不仅是一件极伟大的要紧的事”而且“是一件极困难艰难的事”。认为至少有三个方面的工作要做“开宗第一,便是理解”他说“往昔的欧人对于孩子的误解,是以为成人的预备;中国人的误解,是以为缩小的成人。直到近来,经过许多学者的研究,才知道孩子的世界与成人的截然不同,倘不先行理解,一味做,便大碍于孩子的发达。”理解孩子的心理和生理特征及其精神世界是解放儿童的前提条件。“第二,便是指导。”“长者须是指导者、引导者,却不该是命令者。不但不该责糼者借奉自己,而且还须用全副精神,专为他们自己,养成他们有耐劳作的体力,纯洁高尚的道德,广博自由能容纳新潮流的精神,也就是能在世界潮流中游泳,不被淹没力量”。“第三,便是解放。子女是即我非我的人,但既已分立,也便是人类中的人。因为即我,所以更应该尽教育的义务,教给自立的能力;因为非我,所以也应同时解放,全部为他们自己所有,成为一个独立的人。” [17]明确了改变的方向,落实到到具体的行动中又该如何呢?
  首先,给孩子一个健康的生长环境
  《狂人日记》描写: “一伙小孩子,也在那里议论我,眼色也同赵贵翁一样,脸色也都铁青。”;[18]《故乡》中水生得叫“我”老爷才叫懂“规矩”;《风波》里六斤多只因饭前吃炒豆一件小事被祖母九斤老太骂是“败家相”“一代不如一代”《长明灯》中那群游戏的孩子年纪轻轻地成了生活中津津有味的看客……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最终会变成怎样?结局不言而喻!由此可知,孩子的危险来自于他们成长的环境。鲁迅透过这些孩子的形象告诉我们那是一个充满杀机的生存空间,一个“吃人”的社会。因此,拯救孩子,给孩子一个健康的自由的生长环境便显得至关重要。孩子的生活、情趣应是什么样的,健康的成长环境应该什么样的,鲁迅在他的作品里也有充分的表现和描述(《故乡》中那美妙的月下瓜地、捕鸟雪地、《社戏》中有着淳朴风土人情的平桥村、《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那有着无限乐趣的百草园)这些远离城市“文明”封建伦理道德教育的地方就是洋溢着自由气息的良好成长环境。
  其次,保护儿童的好奇心,激发孩子的求知欲
  鲁迅在百草园观察了自然界中生命现象得到许多知识,这是在平时的课本里学不到的。可到三味书屋询问知识得不到解答,“‘怪哉’是怎么回事?”教书先生不予解答与课本无关的问题,挫伤了“我”的求知欲。字里行间那淡淡的遗憾是显而易见的。由此可见,鲁迅认为对于孩子,不论他提出了什么问题,都应肯定和表扬、欣赏他的这种求知精神,哪怕是一些稀奇古怪的事情,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望极其重要,鲁迅从进化论的角度出发,深刻指出了:将来是“子孙的时代”,“看十来岁的孩子,便可以预料二十年后中国的情形,看二十多岁的青年……便可以推测他儿子孙子,晓得五十年后七十年后中国的情形。” [19]他痛恨过去的儿童教育,寄希望于未来:只有全新的儿童才能造就出全新的未来中国。“童年的情形,便是将来的命运。” [20]为未来的新中国,鲁迅呼吁:父母要千方百计地使“子女比自己更强、更健康、更聪明高尚,……更幸福;就是超越了自己,超越了过去。” [21]这当然需要孩子在保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望的前提下,才会有辉煌的创造力。
  再次,培养良好的习惯,强调个性发展
  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影响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在成长过程中显得至关重要。鲁迅在《琐忆》中提到衍太太,她见到孩子吃冰溜子,视而不管,还加以怂恿,鲁迅对此深恶痛绝。在中国教育史上,他第一个明确提出了“幼者本位”的儿童教育观。“幼者本位”就是把儿童作为世界的中心,了解儿童心理,尊重儿童人格,培养儿童兴趣,发展儿童个性,丰富儿童的物质文化生活。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他介绍了自己在“三味书屋”学习时的绘画成就,对于那一大本《荡寇志》和《西游记》的绣像因为要钱用而卖给一位有钱的同窗,他用“这东西早已没有了罢”表达了一种深深的遗憾,虽只短短几句,却表达了一个少儿渴望自由发展,凭自兴趣爱好做事的愿望,也隐含了对私塾教育只在习字,对课这些枯燥无味的教学方式的批判。这种“幼者本位”的主张,是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由封建儿童教育观向现代新型儿童教育艰难转型条件下产生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理念命题,是当时先进儿童教育思想的代表。它彻底否定了封建“杀子”文化,深刻触及到传统儿童教育的弊端,首次发现了儿童作为生命主体的独特心理世界和精神需求,尊重个性发展。明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学习观念,在人类发现自我、认识自我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最后,形成新型的家庭伦理关系
  三纲五常中有言“父为子纲”。千百年来,中国的父子关系是都奴役和被奴役的关系。鲁迅从整个人类生命延续的角度来考虑,认为每个人都只是生命延续的“中间物”而已,父子关系是一种自然的伦理关系。他号召人们,“生了孩子,还要想怎样教育,才能使这生下来的孩子,将来成为一个完全的人”。要做“人”之父,就要求“一切设施,都应该以孩子为本位” [22]只有遵循儿童的天性和发展的特点,对儿童进行正确的指导,发展他们的智力,养成健全的体魄、高尚的道德,教给他们独立自主的能力,这样的儿童才能做好明天的主人。   鲁迅自觉地抓住了儿童这个生命的初期,在一篇篇悲凄苍凉的儿童放歌中,揭示出儿童生活本身内在的巨大力量和丰富的社会内涵,告知我们应承载的历史和文化义务。告诫为人父母者 “应该健全的产生,尽力的教育,完全的解放。”该“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入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 [23]呼吁人们解放禁锢了几千年的思想,荡涤社会的污秽并使灵魂保有纯净,还孩子一份本真,给民族一份希望,给祖国一个未来!
  注释:
  [1] 有岛武郎(1878-1923)日本小说家。著作有《有岛武郎著作集》。
  [2] 朱栋霖,《中国现代文学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3] 鲁迅,《现在的屠杀者》||《热风》 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4] 鲁迅,《上海的儿童》||《南腔北调集》 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5] 节选自鲁迅,《故乡》||《呐喊》 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503页
  [6] 节选自鲁迅,《故乡》||《呐喊》 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504页
  [7] 节选自鲁迅,《故乡》||《呐喊》 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503页
  [8] 节选自鲁迅,《社戏》||《呐喊》 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591-595页
  [9] 鲁迅,《看图识字》||《且介亭杂文》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10] 节选自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朝花夕拾》鲁迅全集(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287页
  [11] 节选自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朝花夕拾》鲁迅全集(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287页
  [12] 鲁迅,《狂人日记》||《呐喊》 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13] 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坟》 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14] 节选自鲁迅《故乡》||《呐喊》 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506-507页
  [15] 节选自鲁迅《故乡》||《呐喊》 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507页
  [16] 鲁迅,《狂人日记》||《呐喊》 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447页
  [17] 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坟》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18] 鲁迅,《狂人日记》 ||《呐喊》 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455页
  [19] 鲁迅,《随感录二十五》||《热风》 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20] 鲁迅,《从孩子的照相说起》||《且介亭杂文》 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21] 鲁迅,《上海的儿童》||《南腔北调集》 鲁迅全集(第4卷)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22] 鲁迅,《上海的儿童》||《南腔北调集》 鲁迅全集(第4卷)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23] 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坟》 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参考文献:
  [1] 朱栋霖《中国现代文学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2] 鲁迅,《现在的屠杀者》||《热风》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3] 鲁迅,《上海的儿童》||《南腔北调集》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4] 鲁迅,《呐喊》 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5] 鲁迅,《且介亭杂文》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6] 鲁迅,《朝花夕拾》鲁迅全集(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7] 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坟》 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其他文献
【摘 要】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职责并不在于只是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而是要对学生的精神世界产生影响,这种影响的力度首先决定于对学生的爱。教育工作的意义就在于唤醒每一颗善良的心,使每一位学生都享受阳光的温暖,雨露的滋润,健康茁壮地成长。用“心”育人,给学生以爱心、诚心,细心、耐心,真心,责任心。  【关键词】教育;爱心;诚心;细心;耐心;真心;责任心  爱本无形,化为有形,方显爱之艺术。没有爱就没有教
期刊
【摘 要】学习动机往往是决定学习成效的关键,心理学告诉我们:任何知识的获得都是从无意注意开始的,要从无意识关注成为有目的的探究学习,需要兴趣的支持。  【关键词】游戏;英语;教学  《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基础教育阶段对小学英语课程的目标是:低年级段对英语有好奇心,喜欢听他人说英语,六年级结束时能达到对英语学习有持续的兴趣和爱好。英语是小学较难的一门学科,因为缺少相应的语言环境,对小学生来说还是比
期刊
文明礼仪不但是一个人心灵健康的反映,而且还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种标志。目前,作为祖国未来支柱的学前期幼儿,虽然具备了会思考、会学习、接受信息快等素质,但因为受到社会大环境中不文明行为的熏染及接受文明礼仪教育的不够,导致幼儿对文明礼仪知识知之甚少,礼仪认知与行为相脱节,滋长了一些作为独生子女而引发的不良习气,因此我们在幼教工作中充分认识到了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在实践研究中,我们总结出了四个要
期刊
【摘 要】潜在课程是目前国内外课程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课程评价是当前的课程改革一个比较重要的方面。对显性课程的评价众多学者专家都有著述,其方法也呈现出多样性。本文借助对显性课程评价的评述,根据潜在课程的特点,提出了潜在课程评价方法的思考,并对其意义进行了初步的预期。  【关键词】潜在课程;特点;评价  潜在课程是当今课程研究的一个重要的课题,也是我国目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化的研究内容。其实,
期刊
【摘 要】教育事业是爱的事业。要想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语文教师必须让学生崇拜你的为人和热爱你所教的科目,“亲其师,信其道”。语文教师的爱是明确的、有原则的、真诚的,要爱得有度、公正、持久,真心地尊重、爱护、帮助他们,就一定会换回学生更浓厚的爱和惊喜的回报。师爱无言,默默播洒爱的甘霖,播种春天,收获充满希望和幸福明天。  【关键词】师爱;关爱;理解;信任;尊重  一、热心地关爱学生,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金
期刊
【摘 要】信仰教育并不等于政治信仰教育,应重视学生个性的健全与和谐发展,注重学生的群体意识、社会责任感、基本道德素质和国际竞争精神的培养。应充分借鉴国外信仰教育的经验,丰富信仰教育途径,完善信仰教育内容,充实信仰教育环境。  【关键词】信仰教育;政治信仰;思想教育  信仰是人类特有的精神需求,是人之灵魂,民族之精神,国家之脊梁。大学生是社会中最活跃的群体之一,代表着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对中外大学生信
期刊
【摘 要】教师应在教学中努力创设情境,去点燃学生探索的热情,变被动学习为主动获取,从而促进学习全面、和谐、稳定地发展。  【关键词】数学;活动课;教学  在高中数学教育《课程方案》中把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分为学科课和活动课两大板块。教学活动课时,教师应首先关注学生参与活动的情况,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与同伴合作,积极与他人交流。它具有活动性、灵活性、趣味性、实践性、创造性等特点。在活动
期刊
【摘 要】创新不是凭空的胡编乱造,而是通过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分析、总结,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来得到前人没有得到的结果结论,或者是用前人的正确结论创建新的领域。  【关键词】物理;实验;教学  创新是事物发展过程中量的积累,是量变过程。同时创新又是创造,是事物的突变,是一个全新事物和方法,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质变。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它能够使学习者通过对已有知识的学习,了
期刊
【摘 要】在教学中,因数学知识具有的逻辑性、严密性、系统性及完整性,学生总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就应当尽可能地考虑问题的内涵与外延,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数学;教学;机智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教育过程中
期刊
【摘 要】在水墨画中,笔为墨之骨,墨为笔之肉,笔与墨的关系是线条和墨色的关系,线条擅长表现形体,而墨色既能体现形体,更擅长表现体感、量感和质感。水墨画和黑白版画、素描,都可以称为黑白艺术。这类艺术的存在,必然有其合理性。  【关键词】中国画;墨法;研究  中国绘画在早期阶段是很重视色彩的,在谢赫(490年前后)的《古画品录》和姚最(南朝)的《续画吕品录》中都很重视对于画家设色方面的要求。但随后这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