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六个新设计理念对公路建设的设计理念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人与自然相和谐;节约资源;快速;方便;舒适;安全
随着我国近年来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需求量是益增大,迫切需要修建高等级公路、高速公路。这一时期的设计理念是以行车快速、安全、舒适,提高通行能力为目标。为了满足行车舒适,视线诱导良好的要求,往往采用较高的指标,在增加工程量不多的情况下,尽量使路线平纵配合最佳。在公路建设的起步发展阶段,由于建设条件比较简单,工程造价相对较低,取得了经济合理的建设效果。
我国公路建设用10年的时间走过了发达国家一般需40年走完的路程。随着公路建设的飞速发展,对交通的要求开始向“快速、方便、舒适、安全”方面转变,公路建设从改革开放初期以量的扩张为主,开始转向质的发展提高阶段。同时,在不断摸索的公路建设跨越式前进过程中,我们遇到了诸如经济制约与发展需求、病害治理与灾害预防、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等一系列问题。九十年代末期,随着道路设计标准的逐步提高,地形、地质条件的逐渐复杂,这些问题更加突出。这就亟待我们从工程设计源头,分析症结所在,转变现有观念,研究关键技术,促进建设发展,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安全、经济和环保需求。
从九十年代末期至今,是公路的快速建设期。在这一阶段初期,道路设计标准逐渐提高,地形地质条件更加复杂,由于对环境危害的认识不足,公路设计理念仍保持了“经济思维”的惯性,未能随着建设条件的改变及时进行调整。这样,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便逐渐显现:高填、深挖常常诱发地质病害,防护加固、地基处理反而加大了工程费用,被破坏的原有植被与水系,又进一步造成水土流失……以往“经济为主”的设计指导思想不利于公路交通的持续、快速发展,导致公路建设成套技术的发展相对滞后,在总体方案设计、地质病害防治、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出现了一定的偏差。
在高速公路的快速建设期的后半段,这种现象已引起一定的重视,东部经济发达省份如江苏省和建设高速公路较早的陕西省,都提出建设高速公路要把环境保护放在首位的指导思想,提出建设生态路、环保路等基本概念。但由于“经济制约”的影响,在大部分省份和地区仍然沿袭传统的建设指导思想,“环保优先”的指导思想只是在少数地区被接受。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强调指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勘察设计工作必须做到“六个坚持,六个树立”新理念。
1.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安全至上的理念
在公路设计中体现“以人为本”的要求,就要改变“建设就是发展”的传统观点,坚持把“用户需求置于公路工作的核心”,树立“用户第一,行者为本”的新设计理念理念,把不断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公路工作的最终目的。勘察设计工作的着力点,要把满足人的出行需要作为根本,在工程本身的细微之处,体现对人的关注,体现人性化的要求,注重公路安全性、方便性、舒适性、愉悦性的和谐统一,提供最大限度的出行方便。
2.坚持人与自然相和谐,树立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设计理念
随着公路建设向山区的发展,暴露了植被破坏、环境污染、水土流失等一系列问题,出现了较多的环境地质灾害。大量的建设、传统的思想,更加剧了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矛盾。而研究表明,即使在气候温和的亚热带地区公路环境下,植被自然恢复到原有状态竟然至少需要20年!
公路建设离不开环境与资源的支撑,也对自然环境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在公路设计过程中,一定要尊重自然规律,建立和维护人与自然相对平衡的关系,倍加爱护和保护自然。要树立“不破坏就是最大的保护”的理念,坚持最大限度地保护、最小程度地破坏、最强力度地恢复,使工程建设顺应自然、融入自然。要把工程防护与生态防护结合起来,把设计作为改善环境的促进因素,摒弃先破坏、后恢复的陋习,实现环境保护与公路建设并举、公路发展与自然环境相和谐,努力建成环保之路、景观之路、生态之路。
坚持“环保优先”的设计思想,符合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增加环保工程,可能加大建设成本,但带来的长远利益,是很难用经济指标衡量的。过去,当建设资金受限时,往往压缩环保投入。从可持续发展观看,这是不妥当的。要汲取过去的经验教训,树立“绿色交通”的设计理念,实现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双赢。
3.坚持可持续发展,树立节约资源的理念
公路建设是线性工程,规模大,对土地资源有很强的依赖性。在设计环节,要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远近结合、综合利用”的原则,正确处理适当超前与可承受能力的关系,做到“三个合理”:一是合理利用线位资源,确定合理的路线方案,避免重复建设或工程衔接不合理造成的资源浪费;二是合理确定建设规模,以满足功能为主要目标,不片面追求不符合实际需要和经济能力的高标准,不建盲目追求政绩的形象工程,不搞不切实际的贪大求洋;三是合理确定建设方案,能利用老路进行改扩建的不要新建,确需新建的要尽量避免占用耕地良田。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合理采用技术指标。
4.坚持质量第一,树立让公众满意的理念
质量是工程的生命,更是行业的生命。高品质的公路工程项目,不仅是实体质量、功能质量、外观质量的完美结合,是结构安全、经久耐用、外表美观的优质工程,还应当是公众满意、使用方便、有高水平服务质量的社会产品。所以,不仅要站在交通行业自身的角度去搞工程设计,体现公路特有的线形美和工程结构物的建筑美,体现精细的工程质量要求,更应站在行车使用者的角度去设计公路。
在今后的公路建设中,公路规划及勘察设计阶段要充分考虑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从实际出发,尽可能体现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如农用通道要保证排水通畅、使用方便。
大力提倡公众参与,增加建设项目前期工作透明度,是减少工作后遗症、提高社会认可度的重要措施。在公路建设前期工作中,要注意听取社会公众的意见,特别要注意听取沿线群众的意见,使公路设计方案贴近大众需求,满足社会公众需要。这有益于完善设计方案,有益于保证后期建设的顺利实施。
5.坚持合理选用技术指标,树立设计创作的理念
我国地域广阔,各地地理地质条件不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各异。但要正确理解和执行标准、规范,切忌不分强制性标准还是推荐性标准,照抄照搬。要加强总体设计工作,充分考虑地区之间、不同地理条件之间的发展差别和不同情况,坚持针对工程项目所处的自然、地理、地质条件的特点,尊重每一个区域的特殊性和差异性,在满足安全性、功能性条件下,通过对技术经济方案进行比选,科学确定技术标准,合理运用技术指标。
要树立设计创作理念。要大胆创新,合理、灵活地运用技术指标,,抓住重点,突出功能实效,以“更安全、更环保、更经济”为目标,在“精、细、美”上多下功夫,高度重视线形、结构以及每个局部、细节的技术处理。
同时,要以追求自然、朴实为导向,强化景观设计。公路勘察设计要充分考虑与当地自然及文化景观相协调,追求自然,突出自然,使公路建设与自然景观达到完美的结合。公路景观设计应力争使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与公路工程结构物达到高度的协调,营造出“车在路上行,人在画中游”的优美环境。
6.坚持系统论的思想,树立全寿命周期成本的理念
勘察设计工作要统筹考虑规划、建设、养护、运营的全过程,系统解决工程结构的耐久性、抗疲劳性,人车行驶的安全性,养护维修的可行性,防灾减灾的有效性,以及环境景观的协调性等问题,实现公路使用寿命更长、环境更美、行车更舒、投资更省的总体目标。
过去,由于建设资金严重不足,设计阶段对控制工程造价、节约建设资金考虑过多,忽视了由于先期投入不足,增加了运营期间的养护费用;忽视了由于养护设施设置不当,不能应对突发性公路灾毁和保证施工作业的不阻断、不拥堵,降低了公路服务水平,并由此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由于先期投入不足,造成工程使用寿命缩短,大修提早到来的例子屡见不鲜。比如,有的项目该建桥的以路堤代替,尤其软基该处理的不处理,或因压缩工期而处理不到位,造成先天不足,导致路堤工后沉降处理费用增加,平整度下降,服务水平降低。又如,有的项目该修隧道的采用明挖,由于开挖边坡太高,增大了防护工程量,影响到环保景观,甚至诱发地质病害,增加了后期维护费用。这些教训和不足,使我们承受了很多不该有的非议。因此,我们要树立全寿命周期成本的理念,在可能的条件下,宁肯先期投入大一些,也要减少后期养护费用,延长使用寿命,从而减少交通干扰,提高综合服务能力。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坚持从国情出发,从实际需要出发,不盲目追求和攀比我们力所不能及的高指标、高要求,继续倡导科学合理的经济设计理念,用好每一分建设资金。要增加成本意识,采用合理的工程规模、技术标准和建设方案,在确保安全和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努力降低工程造价,节约工程投资。还要积极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通过提高技术含量,达到最佳的技术经济效益。
上述六个新设计理念,是我们从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的要求出发提炼出来的,是我们从我国20多年来大规模公路建设的成败教训中摸索出来的,是我们借鉴、吸收国外先进的经验总结出来的,具有很强的启示和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新理念公路设计指南》(2005版)人民交通出版社
[文章编号]1006-7619(2009)04-02-210
[作者简介]吴亚美(1957.4-),女,工程师。
[关键词]人与自然相和谐;节约资源;快速;方便;舒适;安全
随着我国近年来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需求量是益增大,迫切需要修建高等级公路、高速公路。这一时期的设计理念是以行车快速、安全、舒适,提高通行能力为目标。为了满足行车舒适,视线诱导良好的要求,往往采用较高的指标,在增加工程量不多的情况下,尽量使路线平纵配合最佳。在公路建设的起步发展阶段,由于建设条件比较简单,工程造价相对较低,取得了经济合理的建设效果。
我国公路建设用10年的时间走过了发达国家一般需40年走完的路程。随着公路建设的飞速发展,对交通的要求开始向“快速、方便、舒适、安全”方面转变,公路建设从改革开放初期以量的扩张为主,开始转向质的发展提高阶段。同时,在不断摸索的公路建设跨越式前进过程中,我们遇到了诸如经济制约与发展需求、病害治理与灾害预防、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等一系列问题。九十年代末期,随着道路设计标准的逐步提高,地形、地质条件的逐渐复杂,这些问题更加突出。这就亟待我们从工程设计源头,分析症结所在,转变现有观念,研究关键技术,促进建设发展,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安全、经济和环保需求。
从九十年代末期至今,是公路的快速建设期。在这一阶段初期,道路设计标准逐渐提高,地形地质条件更加复杂,由于对环境危害的认识不足,公路设计理念仍保持了“经济思维”的惯性,未能随着建设条件的改变及时进行调整。这样,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便逐渐显现:高填、深挖常常诱发地质病害,防护加固、地基处理反而加大了工程费用,被破坏的原有植被与水系,又进一步造成水土流失……以往“经济为主”的设计指导思想不利于公路交通的持续、快速发展,导致公路建设成套技术的发展相对滞后,在总体方案设计、地质病害防治、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出现了一定的偏差。
在高速公路的快速建设期的后半段,这种现象已引起一定的重视,东部经济发达省份如江苏省和建设高速公路较早的陕西省,都提出建设高速公路要把环境保护放在首位的指导思想,提出建设生态路、环保路等基本概念。但由于“经济制约”的影响,在大部分省份和地区仍然沿袭传统的建设指导思想,“环保优先”的指导思想只是在少数地区被接受。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强调指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勘察设计工作必须做到“六个坚持,六个树立”新理念。
1.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安全至上的理念
在公路设计中体现“以人为本”的要求,就要改变“建设就是发展”的传统观点,坚持把“用户需求置于公路工作的核心”,树立“用户第一,行者为本”的新设计理念理念,把不断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公路工作的最终目的。勘察设计工作的着力点,要把满足人的出行需要作为根本,在工程本身的细微之处,体现对人的关注,体现人性化的要求,注重公路安全性、方便性、舒适性、愉悦性的和谐统一,提供最大限度的出行方便。
2.坚持人与自然相和谐,树立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设计理念
随着公路建设向山区的发展,暴露了植被破坏、环境污染、水土流失等一系列问题,出现了较多的环境地质灾害。大量的建设、传统的思想,更加剧了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矛盾。而研究表明,即使在气候温和的亚热带地区公路环境下,植被自然恢复到原有状态竟然至少需要20年!
公路建设离不开环境与资源的支撑,也对自然环境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在公路设计过程中,一定要尊重自然规律,建立和维护人与自然相对平衡的关系,倍加爱护和保护自然。要树立“不破坏就是最大的保护”的理念,坚持最大限度地保护、最小程度地破坏、最强力度地恢复,使工程建设顺应自然、融入自然。要把工程防护与生态防护结合起来,把设计作为改善环境的促进因素,摒弃先破坏、后恢复的陋习,实现环境保护与公路建设并举、公路发展与自然环境相和谐,努力建成环保之路、景观之路、生态之路。
坚持“环保优先”的设计思想,符合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增加环保工程,可能加大建设成本,但带来的长远利益,是很难用经济指标衡量的。过去,当建设资金受限时,往往压缩环保投入。从可持续发展观看,这是不妥当的。要汲取过去的经验教训,树立“绿色交通”的设计理念,实现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双赢。
3.坚持可持续发展,树立节约资源的理念
公路建设是线性工程,规模大,对土地资源有很强的依赖性。在设计环节,要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远近结合、综合利用”的原则,正确处理适当超前与可承受能力的关系,做到“三个合理”:一是合理利用线位资源,确定合理的路线方案,避免重复建设或工程衔接不合理造成的资源浪费;二是合理确定建设规模,以满足功能为主要目标,不片面追求不符合实际需要和经济能力的高标准,不建盲目追求政绩的形象工程,不搞不切实际的贪大求洋;三是合理确定建设方案,能利用老路进行改扩建的不要新建,确需新建的要尽量避免占用耕地良田。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合理采用技术指标。
4.坚持质量第一,树立让公众满意的理念
质量是工程的生命,更是行业的生命。高品质的公路工程项目,不仅是实体质量、功能质量、外观质量的完美结合,是结构安全、经久耐用、外表美观的优质工程,还应当是公众满意、使用方便、有高水平服务质量的社会产品。所以,不仅要站在交通行业自身的角度去搞工程设计,体现公路特有的线形美和工程结构物的建筑美,体现精细的工程质量要求,更应站在行车使用者的角度去设计公路。
在今后的公路建设中,公路规划及勘察设计阶段要充分考虑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从实际出发,尽可能体现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如农用通道要保证排水通畅、使用方便。
大力提倡公众参与,增加建设项目前期工作透明度,是减少工作后遗症、提高社会认可度的重要措施。在公路建设前期工作中,要注意听取社会公众的意见,特别要注意听取沿线群众的意见,使公路设计方案贴近大众需求,满足社会公众需要。这有益于完善设计方案,有益于保证后期建设的顺利实施。
5.坚持合理选用技术指标,树立设计创作的理念
我国地域广阔,各地地理地质条件不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各异。但要正确理解和执行标准、规范,切忌不分强制性标准还是推荐性标准,照抄照搬。要加强总体设计工作,充分考虑地区之间、不同地理条件之间的发展差别和不同情况,坚持针对工程项目所处的自然、地理、地质条件的特点,尊重每一个区域的特殊性和差异性,在满足安全性、功能性条件下,通过对技术经济方案进行比选,科学确定技术标准,合理运用技术指标。
要树立设计创作理念。要大胆创新,合理、灵活地运用技术指标,,抓住重点,突出功能实效,以“更安全、更环保、更经济”为目标,在“精、细、美”上多下功夫,高度重视线形、结构以及每个局部、细节的技术处理。
同时,要以追求自然、朴实为导向,强化景观设计。公路勘察设计要充分考虑与当地自然及文化景观相协调,追求自然,突出自然,使公路建设与自然景观达到完美的结合。公路景观设计应力争使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与公路工程结构物达到高度的协调,营造出“车在路上行,人在画中游”的优美环境。
6.坚持系统论的思想,树立全寿命周期成本的理念
勘察设计工作要统筹考虑规划、建设、养护、运营的全过程,系统解决工程结构的耐久性、抗疲劳性,人车行驶的安全性,养护维修的可行性,防灾减灾的有效性,以及环境景观的协调性等问题,实现公路使用寿命更长、环境更美、行车更舒、投资更省的总体目标。
过去,由于建设资金严重不足,设计阶段对控制工程造价、节约建设资金考虑过多,忽视了由于先期投入不足,增加了运营期间的养护费用;忽视了由于养护设施设置不当,不能应对突发性公路灾毁和保证施工作业的不阻断、不拥堵,降低了公路服务水平,并由此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由于先期投入不足,造成工程使用寿命缩短,大修提早到来的例子屡见不鲜。比如,有的项目该建桥的以路堤代替,尤其软基该处理的不处理,或因压缩工期而处理不到位,造成先天不足,导致路堤工后沉降处理费用增加,平整度下降,服务水平降低。又如,有的项目该修隧道的采用明挖,由于开挖边坡太高,增大了防护工程量,影响到环保景观,甚至诱发地质病害,增加了后期维护费用。这些教训和不足,使我们承受了很多不该有的非议。因此,我们要树立全寿命周期成本的理念,在可能的条件下,宁肯先期投入大一些,也要减少后期养护费用,延长使用寿命,从而减少交通干扰,提高综合服务能力。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坚持从国情出发,从实际需要出发,不盲目追求和攀比我们力所不能及的高指标、高要求,继续倡导科学合理的经济设计理念,用好每一分建设资金。要增加成本意识,采用合理的工程规模、技术标准和建设方案,在确保安全和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努力降低工程造价,节约工程投资。还要积极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通过提高技术含量,达到最佳的技术经济效益。
上述六个新设计理念,是我们从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的要求出发提炼出来的,是我们从我国20多年来大规模公路建设的成败教训中摸索出来的,是我们借鉴、吸收国外先进的经验总结出来的,具有很强的启示和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新理念公路设计指南》(2005版)人民交通出版社
[文章编号]1006-7619(2009)04-02-210
[作者简介]吴亚美(1957.4-),女,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