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太多了

来源 :班主任之友·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sjt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家门前的街道旁,刚开了一家饸罗面馆,为了给店主撑场子,我和爱人就要了两碗面。店主大概是从农村来的,嗬,好大的碗,开始吃味道还真不错,汤鲜面筋斗,可是吃到半碗就有点饱了。看着老板那样殷切、热情,又真不好意思弃置而去,就干脆委屈一下自己肚子硬咽了下去。那一晚涨着肚子翻来覆去睡不着,第二天上班都无精打采。从此,每每经过此地,总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当然也就再没有去吃面。时间不长,这家面馆就关门搬迁了。
  时隔半年,应朋友之约前去吃面,正巧竟是以前的面馆主人,生意很是兴隆,只是和以前不同的是铺面大了,而面碗却小了许多。我就纳闷:相同的饸罗,竟会“南橘北枳”吗?
  我禁不住问老板:“你原来的面馆为什么关门了?”
  “没人吃了。”
  “为啥呀?”
  “面太多了。”
  “面太多了。”多么耐人寻味的一句话。人们到面馆就是吃面的,面太多了竟也会把人吓跑。
  由此我想到我们的教育,像这样“面太多了”的现象不是比比皆是吗?
  班队会上,我们面对学生的不足,常常唠唠叨叨,没完没了,没有范围,没有重点,甲乙丙丁……,一二三四……,弄得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但起不到教育作用,反而增强了学生的对抗情绪。
  课堂上,这种现象更是普遍。老师往往不顾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把预设好的内容高密度地灌给学生。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昏昏欲睡。到头来,老师急躁难安,学生兴趣殆尽。
  当前,很多家长不愿开家长会,原因之一就是内容太多、不着边际。有一次,我为孩子开家长会,本来是怀着一颗虔诚之心乘兴而去,孰料一位老师竟用了三个小时大讲自己的孝敬史。有的家长皱眉,有的家长小声叹气,但是出于礼貌大家还是硬坐了下来。家长会一结束,我长长地吸了一口新鲜空气,大有脱离苦海之感。
  还有……这林林总总都是“面太多了”惹的祸。
  “面”太少了不能果腹,“面”太多了令人反胃,我想这就是教育所追求的适度所在吧!
  (河南濮阳实验小学陈世英)
  
其他文献
每个人的内心都是一个世界,或许很大,一眼望不到边;或许很小,容不下一次月盈月缺……  三年级任教这个班语文时,任是班上一个很有个性的男孩,他知识渊博,自诩“小博士”,有着与同龄孩子不相符的老练与成熟。他的回答常常令人感到惊讶,小小年纪,阅历不凡。只是最近他在班级里的表现令人担忧:和同学排队时,任责怪同学碰了他一下,于是不分青红皂白,大动干戈;违反了课堂纪律,班长数次提醒后,任就怪班长狗拿耗子——多
期刊
磊,这小子,总是让人忍俊不禁。  才下课间操,磊迅速地冲出几个箭步,挤到校长面前,只是咯咯咯地笑。  “磊啊,吃了蜜蜜糖啊?有什么喜事,说说,校长听听。”  磊眼睛眯成一条线,还是笑。一声不吭。  “校长,您写的他,发表了,他乐呢!”不知什么时候,从后面窜出另一个小男孩儿。  “噢!为这事儿啊。”  有一次,也是在这个过道里。磊挤巴着眼睛,说:“校长,我们班有了博客,上面有我们自己的作文。”校长那
期刊
一    “老师,我近视了”。下课时,伟华红着脸对我说。我一听,心咯噔一下:“哎呀,才二年级,怎么就近视了。”  看着他胆怯害羞的样子,我弯下身子,轻声问:“你怎么知道近视了,配眼镜了吗?”  “配了”。  “怎么不戴上呢?”  伟华看着我不出声。  看来,这小家伙对戴眼镜有顾虑,害怕同学们笑话他呢。怎么办?我摸着伟华的头,略略沉思了一会,“伟华,去把你的眼镜拿给老师。”伟华一脸迷惑地走去座位取来
期刊
一个人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获得真才实学、掌握过硬的本领,无不需要积极的内心体验。对于形象思维处于主导地位的少年儿童来说,他们的成长成才尤其需要不断获得需求的满足和成功的鼓励,需要主体的参与和积极的内心体验。  因此,对少年儿童实施“体验教育”,通过实践去认识、明理,对他们的成长成才是很重要的。在少先队教育中应该如何实施体验教育呢?    一、家庭生活:体验教育的重要领域    家庭是步入社会的起点
期刊
朋友,请跟我来!今天,姑且让我做个导游,和你一起走进一个平和美丽的世界。  首先,让我们一起踏上一年级语文的美丽旅途。当如水的音乐在教室里轻柔地流淌,瞧,一群如麻雀般叽叽喳喳的小调皮,闭着眼睛做陶醉状,而那个静柔平和的女教师则是“左手执书,右手随着音乐和文字的节律起伏波动”和孩子们一起体会“文字就是乐谱,读书就是唱歌”的乐趣,一起进入他们的“舞蹈时刻”。“写字的中间,放的是《雪绒花》的钢琴曲。钢琴
期刊
春日午后,有着暖暖的阳光。  我们几位同事围坐在一起品茶、谈天,享受着片刻的休闲。  除了教学工作,大家聊得最多的,便是各自的孩子了。  一提起六岁的女儿,莲便眉飞色舞起来。她眼中泛着母爱的光彩,唇角隐不住满足的笑意,悠悠述说着女儿的种种童真趣事,种种喜怒哀乐,还有那个小宝贝是如何的聪明伶俐,如何的调皮任性……大家都含笑聆听着,在她的叙述中,想象着那个小天使的模样。风轻轻拂过窗畔,阳光在茶杯上跳跃
期刊
“鲁肃惊问:‘这都到曹军水寨了,你让军士又是擂鼓又是呐喊,你不要命了!曹军要是出来,可怎么办呀!’诸葛亮听了笑着说:‘子敬莫要害怕,一会儿就有好戏看啊。’说着便夹了一个油炸花生豆,劝鲁肃喝酒吃菜。”(我在给学生讲自编的三国评书《草船接箭》),同学们听到这儿哄堂大笑。  “虎牢关前,刘关张大战吕布,三个人像走马灯一样将吕布团团围住,刀光剑影,杀气冲天,两边的军士擂鼓助威,鼓声震天,突然,只听‘噗’的
期刊
人生其实很奇妙,有些事发生的时候让你感动,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却会慢慢的褪去了颜色。而有些事,则像被浮沙遮盖的鹅卵石,只有经过岁月的洗礼,才能渐渐显出光滑的轮廓,呈现出别样的神韵。  记忆里该感谢的老师确实不少,温柔的、细心的、严肃的、风趣的、平淡的;偷懒时有责备的眼神,做错时有失望的叹息,吵闹时有严厉的批评,失落时有真诚的鼓励,悲伤时有温柔的抚慰,表现好时也有灿烂的笑意。许许多多的老师就像河床边相连
期刊
曾读过越战结束后一个士兵的故事,故事的大意是这样的:一位士兵打完仗准备回国,从旧金山给他的父母打了一个电话,“爸爸,妈妈,我要回家了。但我想请你们帮我一个忙,我要把我的一位朋友带回来。”  “当然可以。”父母回答道。  “有些事情必须告诉你们,”儿子继续说,“他在战斗中受了重伤,他踩着了一个地雷,失去了一只胳膊和一条腿。他无处可去,我希望他能来我们家和我们一起生活。”  “听到这件事我很遗憾,孩子
期刊
我爱燕子,不仅因了沈从文那句“从早上极静处闻鸟声,令人不敢堕落”的妙语,更缘于我与燕子割舍不断的乡村情结。我离开故乡十多年了,依旧没有能够忘记它。一俟春日来临,一羽紫燕自眼前呢喃滑过,总令我忆起唐人的两句诗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也许是大自然的感应,去春三月,有一对燕子飞到我家,初来乍到,它们叽叽喳喳,飞着,舞着。那一刻,小院多么生动,女儿拍着小手,笑着,嚷着。我的心也像被它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