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做一个批评家

来源 :诗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epiecee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似乎已经没办法写文章


  原因很简单,我越来越不喜欢起承转合,越来越不喜欢八股式的开头与结尾,越来越讨厌没完没了的引文摘句,越来越反感螺丝刀式的、塑料式的西式批评。
  除了这些,我还会什么呢?
  唐晓渡曾说:重新做一个读者。王小妮曾说:重新做一个诗人。
  角色的自我更新,发生在每时每刻。
  “重新做”,应该是一个随时迎接的亘古不变真理。太阳动,影子变。每一次风,都重新塑造树。世界上怎么可能会有万古不变的诗人、读者与诗评家。
  这么多年了,一阵阵大风其实早已吹过,正在吹过。

螺丝刀式的西方批评


  西方人的理性思维更适合于科学与哲学。诗的肥沃土壤在东方。
  五花八门的西方批评方法,只有一个思维核心:结构主义。
  在西方庖丁们冷酷的眼里,活灵活现的诗与文学只是一堆堆供他们游走利刃的待解骨肉,是图表,是符号,是模式,是即将代入方程式中的XYZ。他们的每一只手都像5把螺丝刀。在批评的手术台上他们一刀刀地肢解百结愁肠的林黛玉,与拆开一个老式闹表的心情一样平静。
  西方批评方法的实质,是一种准哲学流派,是一种科学意义上的思维视角。
  缺少最起码的鉴赏愿望和深入的审美能力,使他们的诗歌批评与文学批评无法深入到作品的灵魂。隔靴搔痒的结果,是诗与文学的情感性、多义性内涵遭到极大忽略。

西方批评方法在中国的风行


  西方批评方法进入中国,几乎使中国的诗人们一夜之间全部成为了小型的哲学追求者。
  而像一批突然改了口的庭上律师,中国的批评家由热情的别林斯基一下子变成了冷漠的海德格尔。
  从20世纪90年代初起,文本、语言、存在、时间、神话、当下、在场、向度……满口西方式的“之乎者也”,像贵族们的亲戚一样,鹅毛大雪一般降临。扪虱而谈,成为高深的时尚。无西方之虱者,似乎成为土包子的浅薄。
  西方批评方法自身存在的合理性自不必言:第一,西方积蓄深厚的哲学传统映射于文学,使写作者内心潜在一种集体性的结构意识;第二,20世纪中期之后,社会大面积长时间稳定,使写作的背景整体苍白,西方文学中强悍、粗砺、血性的生命质感下降,文学出现了一种苍白游戏的倾向……
  即便如此,我仍然置疑这些刁钻的批评方法。它们反审美、反直觉、反原创,在无序的诗与文学思维中生硬地规定某种“程序”,必然亵渎了诗与文学不羁的灵魂。
  在缺少哲学传统的中国,它的合理性少得可怜。古板笨拙的西方人是用了多少代人,才推导堆积出自己的哲学殿堂,而诸多中国批评家只是读了几本二手货的译作,甚至连介绍性的前言都尚未消化。

拆解与安装的诗歌工厂


  病,一种最便利的途径是由医生向患者传播。于是,错误阅读便产生出另一个错误的后果,或者说进一步成为错误批评的又一前提:一些观念的、理性的写作者,在“创作”时便是按照某种理论进行“建构”,然后静待理论者们进行还原式的拆解批评。像一条谜语的正反两面,诗和文学成为一粒由蒙汗药与解酒剂双向配方组成的大丸药。
  正是以上两种角色,共同组成了机械加工行业般的同一条诗歌流水线。诗人与诗评家的手里,都拿着同一把西式的螺丝刀与扳手,不同的是,一个先安装,一个后拆解,一个向左拧,一个向右旋,从而共同完成着大师般的诗歌生产与消费。
  我们为什么读诗?为什么评诗?
  对批评的置疑,使我不得不重新思考诗歌阅读。
  我们为什么读诗与评诗?这是一个诗歌批评最大的前提。
  可怕的是,拆解式的批评动机只产生于理性,而不产生于“感动”。
  不感动,对于读诗,是天大的致命。它等于佛失去慈悲天空失去风雨男人失去荷尔蒙。而建立自己的理论架构与方法模式,才是西方批评家们主要的阅读目的。作品,仅仅是与模式吻合的范例,是符合设计图纸的样板。这种阅读,只能是一种“临床测试”式的实用阅读,一种“拐卖人口”式的转手阅读。阅读结论甚至在阅读发生之前已经形成。对于寫作者来说,这是一种多么恐怖的劫持。
  我们读诗,仅仅是因为只有诗中才有功利现实所缺少的“精神意外”,是因为诗中有人类惯常思维中所“没有”和“不确定”的灵动,是因为诗中有一种使用最少的翅膀而进行最优美飞翔的快感……如果阅读的结论早已高高挂起,那么读诗与评诗岂不是成了味同嚼蜡的塑料行为。
  不管依据哪一种价值评价体系,诗歌阅读的本质都是一种生命状态对另一种生命状态的溅起与晕染,从而产生意义。诗,如果能够像一支三八步枪那样被拆来拆去,那么血肉文学只能成为福尔马林溶液中发灰的标本。

读诗的三重审美定义


  读诗,是一种与写诗近似的智慧活动。在本质上,读诗是一种创造。
  我认为,读诗应该具备三个美学要素:
  第一,直觉要素。在对诗的构成材料“文字”进行立体扫描的基础上,阅读者与诗歌表面的意象、节奏、语感及建筑等进行理性稀薄的直觉对话;
  第二,想象要素。在与诗的孕育者,即不在场的诗人的思维进行追踪、捕捉、辨析的同时,阅读者还原并扩展诗中的隐喻、想象。多层岐义的宽度与深度,成为阅读者与诗人之间类似比赛式的智慧对话;
  第三,体验要素。阅读,是阅读者对自我生命的一次体验。阅读者通过对另一生命精神留痕的进入,充分感受自身内在直觉的运行速度、体验面积及再生质量,进而激活生命原本的沉寂状态,并在阅读品的智慧空间之外享受自我生命的抚摸与扩展。   评诗,其美学原理是阅读者对以上三种阅读进行加工整理后的外化。评诗必备的审美资格是高质量的诗歌阅读。
  表皮的、分类的、观念的批评,

冰冻三尺


  从朦胧诗起,中国诗歌批评中的观念化倾向,几乎一直沿袭了20多年。
  1、拆解式诗歌批评:象征,符号,隐喻……
  2、年龄式诗歌批评:朦胧诗,第三代,五十年代,七○后,八○后……
  3、解构式诗歌批评:神话写作,反神话写作……
  4、性别式诗歌批评:女性诗歌,女神诗歌,黑色意识……
  5、派别式诗歌批评:民间写作,知识分子写作……
  五花八门,各有千秋。派不成派,类不成类。
  多年来,沿垅拨土者有之,开山炸石者有之,东山淘金西河摸鱼者有之,南门赠答北宅赴邀者有之,自拉自唱自买自卖者有之,西天取经东土布道者有之……
  从高质量、长时期的角度武断地说,就是没有俯身细读的挖井者。
  就是没有公允的、智慧的、原创的、中国式的诗歌批评。

智慧颁奖的缺席与美学审判的流失


  中国20世纪80年代诗歌唯一值得留恋的是:多么巨大面积的、全民性的一次自觉的诗歌阅读啊!
  带有少年启蒙色彩的全民诗歌阅读,再也不会在民族历史上出现,除非意外。
  1986年后,浮躁渐起。
  20世纪90年代以后,窘迫生存使民间阅读遭到稀释。而此时,在作为衣食父母一樣永远稳健运作的大学课堂,诗歌恰好得到了一种类似和尚与钟之间的、工作式的阅读。因为同时,这种阅读被称为学术。然而毕竟,笨拙的尊师与弟子们可爱地坚持过,在课堂上一首首地读了很多诗。
  批评的失律,使多年来中国优秀诗人们的作品没有获得智慧性的解读。同时,大量的伪诗也没有受到应有的美学审判。
  12年前,我在《失语的诗人》一文中曾写过:……现代诗坛上,无法浮现出令人颤抖的圣洁共识。微妙的、遥遥领悟的默契,率领不了全局。中国现代诗的此种失律现象,造成了它内部的投机、虚伪、急功近利的艺术欺骗……越过了边界的小型罪恶,积日累月,历久经年……

细读,在全球最佳的诗歌受虐之地


  如果不把诗当成饭碗,如果不把诗当成功利的交往与公关,如果不把学术当成一种手艺。
  就把头深深地埋下,仔仔细细地凝视每一首诗吧。
  首先放置下那些巨大的结论与粗暴的分类。细读诗歌,对我们已经那么陌生。
  1、只有细读,才能把优秀诗人,尤其是无名者,从数量与面积上分离出来;
  2、只有细读,才能把最优秀的诗从优秀的诗人那里发现出来;
  3、只有细读,才能把诗歌特有的多义性、非理性呈现出来;
  4、相反,无论是盛名之下,还是热闹非常的不优秀的诗,都会自动现形。
  从最高的意义上说,诗歌批评,或者说读诗,永远是一种“迷失”。而走向“迷失”深处的过程,正是寻找诗歌多义性的唯一境界。
  历史从来不公平。最优秀的、默默无名的诗人们总是被湮没着、忽略着。公开的、充满良知与智慧的细读,可能成为挽救这一历史惯性的一种方式。
  莫名地,在世纪之初,中国诗歌悄悄回热。不管是由于20世纪80年代强刺激的惯性也好,或者是衣食饱暖后的闲暇余兴的滋生也好,诗的萌动毕竟标示着民族心理曲线颤抖的波澜。
  这真是一个绝无仅有的年代。每人心中都装着一部陡峭断裂的历史,身边是暴起暴落的人物与家族,而全部的社会关系总和正在一天天由前朝的残皮中蜕变……在朝秦暮楚的角色混乱变更后,中国人仍在学习生存,而到处流浪的诗人们终于学会了上班。
  内心的不平,永远是诗的发令枪。
  那么,在这个被我称为全球最佳的“诗的受虐之地”的祖国,让我们好好写诗,好好读诗吧。
  2004年2月29日
其他文献
从青春到白头,历铭和我是30年老友;在老友圈的微信群里,我俩又是唯一的“怼友”。年轻相识是因为写诗,如今天天“互怼”则是因为我不再像当年专注写诗。和历铭见面相识是朱凌波的介绍。当时凌波刚从长春毕业回到家乡牡丹江,比他早毕业一年的我,已经在牡丹江日报做了文学编辑。  记得和历铭第一次见面是1988年春节前,苏历铭以国家计委干部的身份到牡丹江公干,然后准备回佳木斯看望父母,借着看望凌波的名义“慕名拜访
期刊
感 动  17年前的春天,我在北京  租住在朝阳區甜水园东里的一个小区  猝不及防地  与凶猛如虎的“非典”狭路相逢  作为经历过那场疫情的人  很难再说害怕,很难再有感动  当我看到一个报道  一位医生妈妈,把年幼的孩子托付给家人  自己义无反顾地加入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  久不流泪的我,还是感动得稀里哗啦  “啊……哦……”  屋里,儿子小鸟一般扑着小手,不时发出一种单音节的幸福  过完年,我
期刊
白衣出征,时为冬日。  英雄归来,春暖花开。  谢谢你,  我们的白衣天使。  谢谢你,  我们时代的英雄。  是你们用血肉之躯为我们遮蔽风雨,  是你们用满腔热血逆流而行,  你们是最美的天使,  和我们齐心协力心手相连,  共擎那穿透暗夜的火炬,  点亮春日暖阳的萌动。     抗疫尚未结束,  口罩挡住了你的面庞  你们的眼神清亮依旧  你们的手指暖意盈盈  将饱受疫情折磨的城市轻轻唤醒  
期刊
一  历史给人的身份往往只有一个,其他身份总是容易被“这一个”所无情地遮蔽。  徐敬亚一出场就注定进入了历史。他1981年时是一名大三学生,所写的学年论文《崛起的诗群》,震惊中国诗界朝野上下,以其万丈光芒照亮了汉语诗歌的天空。1986年,在徐的倡导和推动下,诗歌界举办了声势浩大、影响深远的两报“诗歌大展”。在这场史无前例的美学战役中,徐敬亚既是战略家、策划者,也是主要的实施者之一,他以“朦胧诗”的
期刊
罪人  当第一声喝问,匕首一样投进人群  “罪人”——两个字,何等惊心!  当第一个罪人被拖出家门  无名的愤恨,咆哮着四处翻滚……  当第二块黑牌挂上了罪人的脖颈  恐怖的阴影,无声地爬向三亲六故  当食指突然指向了第三个脑门  台下,战战兢兢地浮动出一片家族索引  当第四个高帽又找到了主人  虔诚的孩子们,慢慢低头思忖  每当台上增加了一个罪人  台下,就减少了一片狂欢的声音  当会场上响起无
期刊
多年以后  我想起童年藏在烟囱下的信  写给21世纪的自己  远离故乡的日子  老宅被悄然拆迁,无人注意到  裹在灰土中的信封  它们消散于往昔的风中  故乡成为异乡,熟悉的长辈越来越少  记忆中的城市只剩下几个老地名  邻家安静如猫的女孩  干净得像一幅画  总在傍晚的小街上相遇  慌乱躲闪,从来没有说过话  额头上的皱纹里深藏的秘密  每一个都能写成悲喜交加的剧本  偶尔穿插无奈与荒诞  无法
期刊
晚安,诸神  神虽然无处不有  但却潜伏在叶片、天空、土块和婴儿之中  我故意不叫出神的名字  否则神会变得与人一模一样  随后就开始与人不和  语言与语言的缝隙是神的藏身之处  他们对人类随心所欲祈祷的喧嚷漠不关心  无名无姓的神打着瞌睡  他们或她们已经没有什么必须创造的东西  因为人会一个接一个地不断造这造那  晚安,诸神  无论你们只有一个还是有八百万  远古的宇宙大爆炸已与你们无关  后
期刊
梨树沟  走进梨树沟,我发现了那么多的白  从粗壮黝黑的枝丫间  纷纷呐喊着汹涌而出  万物仿佛刚刚醒来  没有了黑暗的恐惧,隐隐焕出光来  我惊讶于这来自地心的原始的力量  或是来自星空的魔幻力量  让一切的不能成为了发生  ——我从很远的地方寻找到这里  两手空空,满脸苦涩和羞愧  像一座努力多年也没有怀春的山谷  在梨树沟,风用小口轻轻地吹着  阳光暖暖地抚摸着伤口  快速的时光似乎经过这里
期刊
纪念猪年的冬至  年轻时会背的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到老才晓得下一句是  春天还未走  夏天就趁热打铁  打断了秋天的长腿  让寒冬卷土重来  很多年里  四季就这样被  不公平地分割着  还说每天都是好日子  那年我从南方到北方  见识了这片土地的诡异  有人说太冷  又有人说太燥热  我流著鼻血读懂了  这本皇城词典  有个生词叫春脖秋颈  但我要纪念的  不是那一个晚上  也不是数十年
期刊
山路总是看不到尽头  山路总是看不到尽头  在崖壁和树丛间辗转闪现  舒缓与陡峭,相似与不似  从王石门到天湖山庄  一个弯紧接着另一个弯  我需要平下心来  忍住高处的诱惑,低谷的恐惧  排除自我的虚妄和揣度  一步一步向上  才能逐漸抵达终点  展开不断折叠的旅程……  2019.5.11夜宿香山之巅  夜宿香山之巅,才感到夜晚  可以如此娴静而又神秘  昔日浩大苍白的天空  此刻被群山怀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