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相”
相:互相——动作偏指一方——容貌——审察
东晋名士许允结婚后,在洞房看到妻子十分丑陋,他拔腿就往外溜,新妇一把将他拽了回去。许允说:“妇女应该有四种美德,你具备了哪几种?”新妇说:“我所缺的,仅仅是美丽的容貌罢了,可是读书人应该有各种好品行,您又具备几种呢?”许允说:“样样都有。”新妇说:“各种好品行里头最重要的是德,可是您爱色不爱德,怎么能说每样都具备了呢?”许允脸上显出愧色,从此夫妇俩互相敬重,恩恩爱爱。最后两句,用文言来说就是“允有惭色,遂相敬重”。其中,“相”,是互相的意思。
有一个帖子,这样写道:
有两个人大吵一天,一人说3x8=24,一人说3x8=21。相争不下,告到县衙。县官听罢说:“把三八二十四的拖出去打二十板!”此人不满:“明明是他蠢,为何打我?”县官答:“跟三八二十一的人能吵一天,还说你不蠢?不打你打谁?”
“相争不下,告到县衙”中的“相”,也是互相的意思。
东汉人荀巨伯从远方来探望生病的朋友,恰逢匈奴围攻这座城池。朋友对他说:“我现在快死了,你赶快离开吧。”他回答道:“我远道来看你,你却让我离开。败坏道义而求活命,这是我荀巨伯所做的事吗?”“我远道来看你”,是“远来相视”的译文。这里的“相”,是动作偏指一方,可译为“你”。
还有个故事。曹操曾对身边的侍从说:“你揣着刀悄悄来到我身边,我一定会感觉心跳。我派人逮捕你去受刑,你千万别说是我指使的,准没事儿,到时一定重重赏赐你。”那个侍从信以为真,结果丢了性命。曹操手下的人认为这是真的,就连真正想谋反的人也丧气了。“到时一定重重赏赐你”,用文言来说就是“当厚相报”,这里的“相”,也是动作偏指一方,可译为“你”。
三国名士华歆乘船避难时,有一个人也想搭船。华歆感到很为难。同船的王朗说:“正好船还宽敞,有什么不可以呢?”后来强盗追上来了,王朗想抛弃随带的那个人,华歆说:“先前我犹豫不决,正是为了这点。既然已经接受了他的请托,怎么可以因为情况紧迫就抛弃他呢?”最后一句用文言来说就是“宁可以急相弃邪”。这里的“相”,是动作偏指一方,可译为“他”。
1941年1月,新四军九千多人在皖南泾县茂林遭到国民党军8万多人伏击。新四军除约两千人突围外,大部分被俘或牺牲,军长叶挺与国民党军队谈判时被扣押,这就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周恩来在《新华日报》上愤然写下《为江南死难者题词》,揭露事实真相。题词内容是:“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这里的“相”,是动作偏指一方,译作“我”,意思是同室操戈,煎我怎这么急迫? 最后两句化用了曹植的《七步诗》中的“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诗中的“相”,也可译为“我”,但是指曹植,而周恩来题词中的“相”,是指中国共产党。我们熟知的“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还有“洛阳亲友如相问,冰心一片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其中的 “相”都可译作“我”。
相,还可指容貌,比如相貌;还可解作审察,如相面、相马;还可指辅助君主掌管国事的最高官吏,如宰相、丞相、相国。
说“度”
度:量长短——尺码——估量——常态——越过——制度——限度——次
从前有一个郑国人,想去买一双新鞋,“先自度其足”,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放在自己的座位上。这人到了集市,挑好鞋子后,才发现忘了带尺码,便对卖鞋的人说:“吾忘持度!”然后返回家中拿尺码。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最终没有买到鞋子。有人问他:“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去试试鞋子?”他回答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韩非子·郑人买履》)这里的“先自度其足”,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先量了自己脚的尺码。其中的“度”,音duó,讲作量长短。“吾忘持度”,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我忘了带尺码。其中的“度”,音dù,讲作量长短的标准,这里是指尺码。
唐朝元载担任宰相的时候,有个长辈卖掉了家中的房子来投奔他,请求给个官做。“中书度其材不任事”,就交给他一封写给河北官员的信,打发他走了。这个长辈很生气,但也没有办法。到了幽州后,他拆开信看,却没有一言半语,只有署名。他非常愤怒,打算回去质问元载,心里又想:已经走了几千里了,不如试着见见衙门里的官员。见面后,官员问:“您既然是宰相的长辈,难道没有介绍的书信吗?”回答说:“有”。这个官员大惊,立刻向上报告。之后,让他住在上等的客舍。告别回去的时候,又送给他了一千匹细绢。(张固《幽闲鼓吹》)这里的“中书度其材不任事”,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元载(中书省是秉承君主意旨,掌管机要、发布皇帝诏书、中央政令的最高机构。这里用中书指代元载)估量他的才干,做官不能胜任。其中的“度”, 音duó,讲作估量、揣度。
荆轲带着樊於期的头颅和燕国最肥沃的督亢这块地方的地图来到秦国。秦王听说荆轲杀死了自己通缉的樊於期,而且还要将燕国最肥沃的土地割让给秦国,非常高兴,就下令会见荆轲。荆轲在秦王面前打开地图后,匕首就露了出来。荆轲于是左手抓住秦王的衣袖,右手拿着匕首刺秦王。秦王非常惊骇,自己挣扎着站起来,扯断袖子。荆轲追逐秦王,秦王绕着柱子跑。秦国在殿上的臣子们都被惊吓到了,“尽失其度”。所谓“尽失其度”,就是都失去了常态。其中的“度”, 音dù講作常态。
度除了上面的义项外,还可讲作越过,如“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李白《蜀道难》),再如“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讲作制度、法度,如“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范晔《张衡传》);讲作限度,如“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贾谊《论积贮疏》);讲作次,如:“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这四个“度”,都读作dù。
说“蔽”
蔽:遮住——掩护——隐蔽——概括——判处——蒙蔽
《楚辞》中,有一首楚人祭祀为国捐躯的英雄的乐歌,这就是《国殇》。全诗以激越的感情,通过对悲壮激烈的战斗场面的描写,歌颂了楚国将士可歌可泣、视死如归的英雄主义精神,充满了爱国主义的热情。其中有两句是: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战旗遮住了天上的太阳啊,敌人像天上的乌云,滚滚而来;飞来的箭头交相坠落啊,战士们争先向前勇敢杀敌。其中的“蔽”,是遮住的意思。
驻扎在鸿门的项羽,得到刘邦要在关中称王的情报后,下令第二天要攻打驻扎在灞上的刘邦的命令。当时,项羽军队四十万,刘邦十万,刘邦根本不是项羽的对手。项羽的叔父项伯想到恩人张良凶多吉少,便跑到灞上,将消息告诉了张良,要张良跟他赶快离开刘邦。张良对刘邦十分忠诚,他将消息告诉了刘邦,并给刘邦出主意,要他向项伯表态不敢背叛项羽。见了项伯后,项伯要求刘邦明天到鸿门向项羽道歉。刘邦答应了。这样,也就有了后来的鸿门宴。在宴会上,项羽的谋士范增要项庄舞剑表演,然后找机会杀死刘邦。于是“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常以身翼蔽沛公”(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常常身体像鸟翅膀一样掩护沛公。其中的“蔽”,是掩护的意思。
唐朝文学家柳宗元有一篇文章《黔之驴》,说的是黔(现在的贵州)这个地方没有驴,有人用船运了一头去,放在山下。深山中的老虎下山来看见驴,以为是神灵。“蔽林间窥之”,渐渐走出来靠近它。后来发现驴被冒犯后,也就是用蹄子踢几下而已,便跳跃大吼,咬断驴的喉咙,将驴给吃了。成语“黔驴技穷”就来自这里。“蔽林间窥之”,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隐蔽在树林里偷偷观察它。其中的“蔽”,是隐蔽的意思。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这是出自《论语·为政》中的话。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孔子说:“《诗经》三百篇,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主旨纯正无邪’。”其中的“蔽”,是概括的意思。
周武王死后,成王继位。因为年幼,周公摄政。不久武王弟弟管叔、蔡叔、霍叔勾结武庚发动叛乱,周公率兵东征,讨平叛乱。此后,周公把周武王同母弟弟康叔封在殷商故地卫,以统治殷商遗民。周公担心康叔年少,所以在他上任之前特地训诫一番,这就是《尚书》中的《康诰》。周公说:对触犯法律的人,在依法判决时,要低头深思五六天,甚至于十天、三个月,“丕蔽要囚”。“丕蔽要囚”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依法判处。其中的“蔽”是判处的意思。
“蔽”除了具有上面的义项外,还可讲作“蒙蔽”,如“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邹忌讽齐王纳谏》,再如“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说“道”
秦二世继位的第一年七月,朝廷征发贫苦百姓九百人去屯守渔阳陈胜、吴广都编在这支征发队伍里,并被任命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按照秦朝的法律,误期的要处斩。在这种情况下,陈胜、吴广发动了推翻秦王朝的农民大起义(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会天大雨”几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正赶上了连日大雨,道路不通,队伍不能开拔,估计也就超过了规定的到达期限。其中的“道”,是“路”的意思。我们熟知的成语“任重道远”, 本义是担子很重,路很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其中的“道”也是“路”的意思。
孔子特别重视仁德。他曾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違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富裕和显贵是人人所想望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君子就不会去享受;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君子就不会去摆脱。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怎么能成名叫君子呢?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背离仁德,就是在最紧迫的时刻也一定按照仁德办事,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按仁德去办事的。这句话中出现的两个“道”,讲作“方法、途径、措施”。
最早给老师下定义的该是唐朝的韩愈。他在《师说》中写道: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老师,是用他来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其中的“道”,讲作“道理”。在同一篇文章中,韩愈还提出了从师学习的原则: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不论是地位高贵,也不论是地位低贱,不论是年长,也不论是年少,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其中的“道”,也讲作“道理”。孔子曾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意思是:“早晨听到了道理,当天晚上死掉都可以。”其中的“道”,也讲作“道理”。
孔子的弟子中,曾参可以说是他的高徒。一次闲聊,孔子说:“参呀!‘吾道一以贯之。’”曾参答应着,说:“是的。”过了一会儿,孔子出去了,别的弟子便问曾参:“刚才老师说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啊?”曾参笑了笑回答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孔子与曾参话语中含“道”的这两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我的学说可以用一个根本的原则贯通起来;老师的学说,就是“忠恕”罢了。其中的“道”,都讲作“学说”。
被胡适称为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人的金圣叹,称《三国演义》为第一才子书,《水浒传》为第五才子书,《西厢记》为第六才子书,《琵琶记》为第七才子书。他的《读第五才子书》中有这样的文字:“某尝道《水浒》胜似《史记》,人都不肯信,殊不知某却不是乱说。其实《史记》是以文运事,《水浒》是因文生事。以文运事,是先有事生成如此如此,却要算计出一篇文字来,虽是史公高才,也毕竟是吃苦事。因文生事即不然,只是顺着笔性去,削高补低都由我。 ”其中的“道”,是“说、讲”的意思。 “道”除了上面的意思外,还可讲作“规律”,如“臣之所好者,道也”(《庖丁解牛》;讲作“道义”,比如“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孙丑下》);还可讲作“道家”“行政区划名”等。
说“除”
除:台阶——除掉——修整——任命、授予官职
东晋时的名将陶侃,秉性严肃认真,工作勤奋。他在担任荆州刺史的时候,下令负责造船的官员把锯木头所产生的木屑全部收藏起来,多少不限,大家都不理解他的用意。后来正月初一会见僚属时,正遇上连日下雪刚刚放晴,“听事前除后犹湿”,于是全部用碎木屑覆盖在上面,人来人往,毫无妨碍。(《世说新语·政事》)这里的“听事前除后犹湿”,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官厅大堂前面的台阶还是湿漉漉的。其中的“除”,讲作台阶。明末清初朱伯庐的《治家格言》,又名《朱子家训》,脍炙人口,流传甚广。其中开头句便是:“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所谓“洒扫庭除”,也就是庭院地面和房前台阶要洒水清扫,其中的“除”,也是台阶。
秦国将军王翦攻破赵国,俘虏赵王后,挥师北进,到达燕国南部边界。燕太子丹催促荆轲起身到秦国去刺杀秦王,从而釜底抽薪,逼迫王剪撤军,保全燕国。去秦国刺杀秦王,前提条件是见到秦王。怎样才能见到秦王呢?当时,秦国将军樊於期正在燕国避难,秦王正用重金悬赏他的头颅。如果带上他的头颅去秦国,秦王就会见荆轲,这样就有了刺杀秦王的机会。于是,荆轲去拜见樊於期,说:“现在有一个办法,可以用来解除燕国的忧患,报将军的深仇大恨,你想听吗?”樊於期问道:“什么办法?”荆轲说:“希望得到樊将军您的首级来献给秦王,秦王一定会高兴而又友好地接见我。到时候我左手抓住他的衣袖,右手用匕首刺他的胸膛。这样,将军的仇报了,‘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是否有这个心意呢?”樊於期说:“这是我日日夜夜咬牙切齿、捶胸痛恨的事,今天才得到您的指教!”于是自杀了。(《战国策·荆轲刺秦王》)这里的“燕国见陵之耻除矣”,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燕国被欺侮的耻辱也除掉了。”其中的“除”,是除掉的意思。我们现在常用的成语“除恶务尽”“除旧布新”“除暴安良”等中的除,也是这个意思。
明朝天启年间,宦官魏忠贤专权,派人到苏州逮捕曾任吏部主事的周顺昌,激起苏州市民的义愤,爆发了反抗宦官的斗争。事后,阉党大范围搜捕暴动市民,市民首领颜佩韦等五人为了保护群众,挺身投案,英勇就义。次年,崇祯皇帝即位,罢黜魏忠贤,魏畏罪自缢,阉党失败,周顺昌得以昭雪。为了纪念死去的五位烈士,有声望的士大夫们向有关当局请求,“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并且在他们的墓门前竖立碑石,表彰他们的事迹。(张溥《五人墓碑记》这里的“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修整已被废除的魏忠贤生祠旧址来安葬他们。其中的“除”,讲作修整。
“除”除了具有上面的义项外,还可讲作“任命、授予官职”,如“予除右丞相兼柩密使,都督诸路军马”(文天祥《指南录后序》),再如“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李密《陈情表》)。
说“沽”
沽:买——卖——卖酒的人
孔子是一个特别讲究礼仪的人,斋戒时一定要改变平常的饮食习惯。比如肉要按部位割好盛上,吃的时候自己切着吃,不按这规矩做,不吃。“沽酒市脯,不食。”吃饭时,不交谈;睡觉时不说话。坐席铺得不端正,不坐。(《论语·乡党》)这里的“沽酒市脯,不食” ,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买来的酒和干肉,不吃。其中的“沽”是买的意思。我们熟知的成语“沽名钓誉”、毛泽东的名句“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其中的“沽”,也都是买的意思。
有一次,子贡问他的老师孔子:“假如有一块美玉在这里,是将他放在匣子里收藏起来呢,还是找一个识货的商人把它卖掉呢?”孔子知道自己一向主张做人要有所作为,可自己又迟迟没有到政府部门就职,实现自己改造社会的理想,于是子贡今天委婉询问,他想了想,回答说:“‘沽之哉!沽之哉!’我正是在等待买主呢。”(《论语·子罕》)这里的“沽之哉”,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卖掉它啊!其中的“沽”,是卖的意思。我们现在使用的成语“待价而沽”,也出自这里,比喻有好的待遇、条件才答应任职或做事。
黄巢起义军西进攻取陕州、虢州,进逼潼关。河中节度使李都投降黄巢。形势危急,朝廷派大宦官田令孜率领十万禁军把守潼关。当时禁军多是长安城里的富家子弟,世代都是在部队中挂个名,平时领取丰厚的给养赏赐,高车大马,趋奉权贵,从来就不懂得怎样打仗。这时听到要点名集合,父子抱头痛哭,上前线打仗自然是十万个不愿意,思来想去,便花上一万钱到东市、西市“佣雇负贩屠沽及病坊穷人以为战士”。这些人连刀戟都拿颠倒了,再由宦官来充当将帅,驱赶着去防守潼关。潼关的左边有个山谷,本来可以通行,现在把它封禁起来,称之为“禁谷”。这时,黄巢大军来到,官军却只把守潼关,不在禁谷设防,认为既然已经官方禁止通行,黄巢的部队就进不来。可是尚让、林言率领黄巢的先头部队正是从这个禁谷开进来,转过去和黄巢大军夹攻潼关,这样,官军全线崩溃也就在意料之中了。这里的“佣雇负贩屠沽及病坊穷人以为战士”, 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雇佣挑担的人,小商贩、屠夫、賣酒的人以及病坊(唐宋时由政府出钱收养贫病者的地方叫病坊)里的穷人来冒名作为参加战斗的士兵。”其中的“沽”,是卖酒的人。
说“盖”
盖:车篷——遮蔽——大概——伞——胜过、超出——因为,由于——发语词
当年给晏子赶车的车夫,出门时,“拥大盖”,赶着四匹马,在大街上或快或慢的前行。路上行人见了,纷纷躲避。一天,车夫的妻子从自家临街的院门门缝里看到赶车的丈夫意气洋洋,十分自得,心中很不是滋味。晚上,车夫下班回家,原本想说说和相国在一起听到和见到的新闻,好向妻子炫耀一番,没想到妻子要求和他离婚。车夫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自己没有什么地方得罪过妻子啊!于是问妻子离婚的原因。妻子说:“晏子身高不满六尺,却做相国,闻名于天下诸侯。今天我看他出门,心志深沉,总有自居人下的样子。而你身高八尺,相貌堂堂,给人做奴仆赶车,竟已经很满足了,因此我要求离婚。”听了妻子一番话,车夫陷入深深的思考之中。经过反思,车夫是处处收敛,十分谦卑。晏子觉得奇怪,就问他怎么回事,车夫据实相告,晏子觉得这个车夫值得培养,就推荐他做了大夫。(《晏子春秋》) 这里的“拥大盖”,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在高大的车篷的遮蔽下。其中的“盖”,讲作“遮阳避雨的用具”,这里指车篷。
齐宣王建造大宫殿,“大盖百亩”,厅堂大到能够容纳下三百个房间。齐国是大国,财力丰厚,可是三年过去了,还没有建成。人人都知道这是好大喜功、不恤民力的齐王在胡闹,但却没有一个臣子敢提出不同意见。
一天,香居来见齐宣王,说:“楚国国君放弃先王的礼乐,去搞淫靡之乐,我大胆地问您:楚国还算得上有国君吗?”宣王回答说:“可以说没有。”香居又问:“我再大胆地问一句:楚国还算得上有臣子吗?”宣王回答说:“可以说没有。”香居言归正传,说:“现在大王您建造这样大的房子,时间已经过去了三年,还没有建成,可您的大臣中竟没有来规劝您的,敢问大王您有臣子吗?”齐宣王说:“没有。”香居说:“既然这样,那么就请您允许我这臣子回避吧!”说完,就向外走。齐宣王说:“香居先生请留步!您为什么这么晚才来规劝我呢?”
望着香居远去的背影,齐宣王急忙招来尚书,说:“請把这件事写下来。是我不好,劳民伤财建造大宫殿,是香居先生劝阻了我!”(刘向《新序》)
这里的“大盖百亩”,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大到房顶能够遮蔽上百亩土地。其中的“盖”,讲作“遮蔽”。
子夏读完《尚书》后,孔子问他:“你也可以谈论《尚书》了吧?”子夏回答说:“《尚书》记载的事情,光辉灿烂就如太阳、月亮放出的光芒,彰明较著就如星辰错落的行列,前有尧舜的思想,后有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的主义,学生我从您老人家那里学到的这些东西,铭记在心永不会忘却。”
听了子夏的回答,孔子非常高兴,说:“我的好小伙子,现在可以同你讨论《尚书》。现在你已了解它的表面意义,只是还没有发现它的内在真谛。”坐在一旁的颜渊问道:“那么《尚书》的真谛是什么呢?”孔子笑了笑,说:“从门缝往里看,而不进到里面去,怎么能够知道室内所藏之物所在的地方呢?然而知道其所藏之物也并不是困难的事情。我曾经殚精竭虑钻研《尚书》,好像达到了这样一个境界:面前矗立着高耸入云的崖岸,背后横亘着深不可测的山谷,我便只是站在那里。不能发现《尚书》内含的本质义理,‘盖未谓精微者也’。”(韩婴《韩诗外传》)
这里的“盖未谓精微者也”,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大概是没有学习研究到它的精深奥妙之处。其中的“谓”,通“为”指学习、研究;“盖”,表推测,讲作“大概”。
“盖”除了上面的义项外,还可讲作“伞”,如“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己亭亭如盖矣” (归有光《项脊轩志》);讲作“胜过、超出”,如“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资治通鉴·赤壁之战》);讲作“因为,由于”,如“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苏洵《六国论》);作发语词,如“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说“举”
举:抬——告诉——推荐——攻占——发动——全
一日,明朝著名画家、文学家唐伯虎到外地登山游览,正遇上一群秀才在赋诗,便上前去凑热闹。他拿起笔,写了第一句“一上一上又一上”,秀才们便都掩口而笑,有个秀才说:“这也算诗?”唐伯虎也不回答,继续写下去。待他写完第4句,秀才们不禁拍起手来。一问,才知道是大名鼎鼎的唐伯虎。唐伯虎写的诗是:
一上一上又一上,一上上到高山上。举头红日白云低,万里江山都在望。
第三句中的“举”,是抬的意思。
孔子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他曾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我不到学生苦思苦想而想不通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学生口里想说而不能明确地说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我告诉他一个角落的样子而他不能推知其他三个角落的样子,我就不再教导他了。这里的“举”,是告诉的意思。我们现在常用的成语“举一反三”就出自这里。
任中军尉的祁奚请求退休,晋悼公向他询问接替其职务的人。祁奚推举了他的仇人解狐。晋悼公将要任命解狐为中军尉,解狐却死了。晋悼公又问祁奚,祁奚回答说:“我的儿子祁午可以。”正在这个时候,任中军佐的羊舌职死了。晋悼公问祁奚:“谁可以接替羊舌职的职位?”祁奚回答说:“他的儿子羊舌赤可以。”于是,晋悼公让祁午做了中军尉,让羊舌赤辅佐他。
“君子谓祁奚于是能举善矣。”推荐他的仇人,而不谄媚;推立他的儿子,而不偏袒;推举他的下属,而不是勾结。《尚书》中说:“没有偏袒不结党,王道政治坦荡荡。”这话大概是说的祁奚这样的人了。(《左传》)这里的“君子谓祁奚于是能举善矣”,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君子认为祁奚在这件事情上能够推举贤人。其中的“举”,是推荐、推举的意思。
唐朝杜牧的《阿房宫赋》是脍炙人口的名篇。文中写秦朝的灭亡,只用了十六个字: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陈涉、吴广率领士卒一声呼叫造起反来,紧接着刘邦攻入关中,秦国的天险函谷关被攻占,最后项羽一把大火,可怜那庞大的宫殿变成了一片焦土!其中的“举”,是攻占的意思。
“举”除了上面的意思外,还可讲作发动,如“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讲作全,如举国上下。
说“今”
今:现在——如果——就
鲁宣公夏天到泗水的深潭中下网捕鱼,鲁国太史里革看到后,割破渔网并把它扔掉,说:“古时候,鸟兽开始孕育的季节,兽虞便禁止用网捕捉鸟兽。鱼鳖开始孕育的季节,水虞便禁止捕捉鱼鳖。‘今鱼方别孕’,却不让它长大,还下网捕捉,真是贪心不足啊!”
宣公听后说:“我有过错,里革给以指出纠正,不是很好的吗?现在我让主管官吏把这张网收藏好,以使我永远不忘里革的规谏。”有个名叫存的乐师正在旁陪同宣公,说道:“保存渔网,还不如将里革留在身边,这样就不容易忘记他的忠告了。”(《国语》) 这里的“今鱼方别孕”,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现在正當鱼类孕育的时候。其中的“今”,是现在的意思。我们熟悉的“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今夕何夕,见此良人”(《诗经·绸缪》)中的“今”,也是现在的意思。
申徒狄是一个贤者,因为不满于现实要投黄河自杀。崔嘉听说后前来劝阻他,说:“我听说道德崇高、智能超群的人在世上的地位作用,如同民众的父母。‘今为濡足之故’,便不去救那落水被淹的人,行吗?”申徒狄说:“不是您说的这样。从前夏桀杀死关龙逄,商纣王杀死忠诚的比干,结果都丢了自己的天下。吴王杀死了伍子胥,陈灵公杀死进谏的大臣泄冶,结果也是让自己的国家灭亡了。看来,国家的灭亡,不是由于没有道德智能出众的人,而是由于不用他们。”说完,他就怀抱石头一头扎进了波涛翻滚的黄河里去了。(韩婴《韩诗外传》)
这里的“今为濡足之故”,翻译成现代汉语意思就是:如果是因为怕弄脏了脚的缘故。其中的“今”,表假设,讲作“如果”。我们所熟悉的“今有构木钻燧于夏后氏之世者,必为鲧禹笑矣” (《韩非子·五蠹》)中的“今”,也是表假设,讲作“如果”。
楚平王的太子名叫建,平王派伍奢做他的太傅,费无忌做他的少傅。平王让费无忌到秦国去为太子建娶亲,费无忌见到那个秦国的女子长得很漂亮,心想献殷勤的时候来了,就对平王说:“那位秦国的女子绝顶漂亮,大王可以自己娶过来,另外再替太子娶妻。”平王便自己娶了那位秦国女子。后来,费无忌就离开了太子而去侍奉平王。他总担心有朝一日平王死了而太子继位,会杀掉自己,所以就极力诋毁太子建。他说:“太子建因为那秦国女子的缘故,不能没有怨恨。自从太子到了城父,统领着军队,对外又与诸侯各国结交往来,他是准备着回都城来作乱呢!”平王就召来伍奢审问。伍奢知道是费无忌在平王面前进谗言,就提醒说:“大王为什么要相信那心黑口毒、拨弄是非的佞臣,疏远了至亲的骨肉呢?”费无忌又说:“大王如果现在不采取措施,将很快被他们捉起来的。”于是,平王大为恼怒,把伍奢关进监牢,又派城父司马奋扬去杀太子。奋扬在还没有到城父之前,就派人先去告诉太子,说:“太子赶快走,不然将被杀了。”太子建便逃到宋国去了。
费无忌对平王说:“伍奢有两个儿子,都很有本事。可以拿他们的父亲作人质,把他们召来,不然的话将是楚国的后患。”平王派人对伍奢说:“你要是能把你的两个儿子叫来,就饶你一命;要是不能的话,就把你处死。”伍奢说:“我的长子伍尚为人仁慈善良,叫了他,他一定会来的。我的次子伍员为人坚韧不拔,忍辱负重,能干大事,他知道来了会一道给抓起来,是不会来的。”楚王不听这些,派人去召伍尚、伍员,说:“你们来了,我就饶你们的父亲活命;‘不来,今杀奢也’。”果如伍奢所说,伍尚来了,伍员逃走了。伍尚来后,和他的父亲都被平王杀死了。(司马迁《史记·伍子胥列传》)
这里的“不来,今杀奢也”,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你们如果不来,就杀了你们的父亲。”其中的“今”,表假设,但由于是用在假设复句的后半部分,所以讲作“就”。
说“危”
危:高——危险——恐惧——端正——陡峭——困苦
孔子跟柳下季是朋友,柳下季的弟弟名叫盗跖。盗跖的部下有九千人,横行天下,掠夺牛马,抢劫妇女。孔子对柳下季说:“您是当世的贤士,然而兄弟却被叫作盗跖,成为天下的祸害,而且不能加以管教,我私下里替您感到羞愧。我愿意替你前去做些工作,让他弃恶从善。”
孔子让颜回驾车,子贡作骖乘,前去会见盗跖。两人见面,孔子还没有把话说完,盗跖已经大怒,说:“你用文王、武王的治国方略,迷惑天下诸侯,追求高官厚禄,要说大盗再没有比你大的了。天下为什么不叫你作盗丘,反而竟称我是盗跖呢?你用甜言蜜语说服子路,让他死心塌地地跟随你,‘使子路去其危冠’,解下了长长的佩剑,受教于你的门下,天下人都说你孔子能够制止暴力,禁绝不轨。可是后来,子路想要杀掉篡逆的卫君却不能成功,而且自身还在卫国东门上被剁成肉酱,这就是你那套说教的失败。你自己两次被逐出鲁国,在齐国被逼得走投无路,在陈国蔡国之间遭受围困,你的那套主张难道还有可贵之处吗?”(《庄子·盗跖》)
这里的“使子路去其危冠”,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让子路摘下了他高高的帽子。其中的“危”,讲作“高”。我们所熟悉的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李白《夜宿山寺》)中的“危”,也是这个意思。
一次,齐桓公与管仲在宫廷的院子里散步。齐桓公问管仲:“大王应该视什么为最宝贵的?”管仲回答说:“应该视天为最宝贵的。”齐桓公于是仰起头来看天。管仲笑了,说:“您理解错了。我所说的天,不是苍茫的天空,而是老百姓。大王应该视老百姓为天,将其看作是最宝贵的。要知道,老百姓亲附大王,国家也便安定;老百姓辅助大王,国家也便强盛;‘非之则危’;老百姓如果背弃了大王,那么国家便会灭亡。”齐桓公听后,说:“您说得对!我今天长见识了。”(韩婴《韩式外传》)
这里的“非之则危”,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如果老百姓对大王怨声载道,那么国家也就危险了。其中的“危”,讲作“危险”。我们熟知的“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中的“危”,也是这个意思。
“危”除了具有上面的义项外,还可讲作“恐惧”,如人人自危;讲作“端正”,如正襟危坐;讲作陡峭,如“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王维《过香积寺》);讲作“困苦”,如“十年携手共艰危,以沫相濡亦可哀”(鲁迅《赠广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