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R-221及miR-222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来源 :肿瘤研究与临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ng56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miR-221、miR-222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方法

收集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2年2月至2014年5月手术治疗的55例NSCLC患者和10例肺良性病变患者(对照组)的石蜡标本和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进行术后随访。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iR-221、miR-222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无进展生存(PFS)的关系,比较miR-221、miR-222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之间生存率的差异,采用Cox风险比例回归分析影响NSCLC预后的因素。

结果

miR-221、miR-222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别为对照组的3.52倍和2.01倍(均P=0.000)。miR-221、miR-222表达与NSCLC的分化程度呈负相关(r=-0.732,P=0.000;r=-0.451 ,P=0.001),miR-221与miR-222表达呈正相关(r=0.376, P=0.000)。miR-221或miR-222高表达组的中位PFS均较低表达组明显缩短(miR-221: 55.43周比81.29周,P=0.028 ;miR-222: 45.00周比87.05周,P=0.008)。Cox多因素分析显示,miR-222高表达是NSCLC患者PFS的独立危险因素(RR= 2.808,P=0.033)。

结论

miR-221、miR-222在NSCLC组织中高表达并且二者呈正相关;miR-221、miR-222表达与NSCLC分化程度呈负相关。miR-221、miR-222高表达是NSCLC潜在的预后判断生物标志物。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3D与2D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3月至2015年11月郑州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83例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14年3-12月采用2D腹腔镜行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42例,设为2D腹腔镜组;2015年1-11月采用3D腹腔镜行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41例,设为3D腹腔镜组。术者严格按照结直肠癌根治术标准行淋巴结清扫,遵循无瘤原则
3D腹腔镜技术自2012年进入中国以来,发展迅猛。由于3D腹腔镜技术是基于已有成熟、规范的2D腹腔镜技术基础上进行的,其手术操作步骤和技巧仍一致,应用范围与2D腹腔镜技术相似。但3D腹腔镜与2D腹腔镜相比,具有更为明显的手术视野三维立体感和手术操作纵深感。在淋巴结清扫、层面显露、消化道重建等方面具有优势,并可减少手术中操作的失误。未来虚拟现实(VR)技术,4K技术与3D技术的结合可能会使腹腔镜操作
目的比较3D与2D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手术医师的主观感受。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5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行3D与2D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主刀医师、第一助手和扶镜手在术后2 h内完成针对手术医师的主观问卷调查表。将手术医师分为3D腹腔镜组和2D腹腔镜组,3D腹腔镜组手术医师采用3D腹腔镜及4方向镜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2D腹腔镜组手术医师采用2D腹腔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由于具有除颤,三维视野及操作灵活等优点,在消化外科领域,逐步应用于胃癌根治术、结直肠癌根治术、复杂肝段切除、胆道手术、胰腺部分切除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等手术中,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与传统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比较,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在消化外科手术中操作更精准、灵活,有明显的微创优势,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与前景,但仍存在手术时间较长,手术费用高,恶性肿瘤远期疗效尚不确切等不足。
目的探讨切割闭合器在经脐单孔腹腔镜肝左外叶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6年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的26例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肝左外叶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9例患者应用超声刀切割肝实质设为超声刀组,17例患者应用切割闭合器切割肝实质设为切割闭合器组。观察指标:(1)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腹腔引流
肿瘤切除、淋巴结清扫和消化道重建是胃癌根治术三大步骤,其中消化道重建对减少术后并发症和维持较好的生命质量至关重要。非离断式Roux-en-Y吻合术是在Billroth Ⅱ式+Braun吻合术基础上,闭合而不离断近端空肠的改良重建手术方式,目的是减少滞留综合征的发生。与传统Roux-en-Y吻合术比较,非离断式Roux-en-Y吻合术不仅保留了减少胆汁和胰液反流的优势,还可减少因阻断空肠机电传导而引
骨肉瘤是原发于骨的恶性肿瘤,侵袭性强,易转移,在青少年人群中高发,严重威胁患者身心健康。目前,骨肉瘤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微RNA (miRNA)是一组非编码RNA集合,可以与宿主mRNA结合,调控其表达。miRNA从分子层面调控了包括骨肉瘤发生、转移在内的众多重要病理生理学过程。文章对miRNA在骨肉瘤发生、发展、转移及化疗抵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骨肉瘤发病机制的研究及靶向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目的探讨胃神经鞘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9例胃神经鞘瘤进行临床病理学分析。结果9例患者中,男性4例,女性5例,年龄42~68岁,平均年龄57岁;主要表现为上腹部隐痛不适;肿瘤位于胃窦1例,胃体8例。肿瘤直径为1.7~ 8.0 cm,平均直径5.0 cm;未见明确包膜,切面呈淡黄色或灰白色,半透明,有光泽。显微镜下肿瘤位于黏膜肌层,呈球形或卵圆形,主要由交织条束状排列的梭形细胞组成
平足蛋白(PDPN)是Ⅰ型唾黏蛋白样的跨膜糖蛋白,主要表达在淋巴管内皮上,它在炎症的发生发展、淋巴管的分化与形成、肺泡的成熟和维持、肾脏滤过屏障的完整性及血小板的聚集等方面中都起着一定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PDPN在多种肿瘤细胞表面表达上调,且PDPN与血小板表面表达的C型凝集素样受体2 (CLEC-2)间的相互作用在肿瘤的生长、迁徙与转移中有着重要作用,因此抗PDPN的功能性抗体为肿瘤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