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学生走进自觉的语文世界

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echunming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已经成为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在语文教师看来,语文与生活确实密不可分,“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生活处处是语文。但很多教师觉得大部分学生对生活视而不见,学语文主要是为了应付考试。尤其让教师头疼的是无论作文题多么贴近生活,无论学生自己的生活多么精彩,他们写作文时仍然搜索枯肠,无话可说。这些学生觉得语文是语文,生活是生活,走进语文课堂,翻开语文课本,才进入语文世界,合上书本,就像和语文说了再见。学生和教师生活在同样的世界里,但对这世界的认识却很不相同,关键的区别就在于,教师们已经认识到生活与语文的统一性,而学生们却还没有。语文教师进入的是“自觉”的语文世界,但学生们还处于“不自觉”的阶段。如何让学生由“不自觉”到“自觉”?语文教师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引导。
  
  一、教会学生用语文的眼光看生活
      朱光潜先生在《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里,告诉我们面对同一棵古松,“无论是你是我或是任何人一看到它,都说它是古松”。但不同的人来看,形成的松树印象大不相同。木商所感觉到的是一个做某事用值几多钱的木料,植物学家所感觉到的是树的种类和特征,画家只管审美,所感觉到的是一棵苍翠、劲拔的古树。同样的事物对不同心态的人而言会使其产生独特的反应。“有审美的眼睛才能见到美”,同理,大干世界、山川风物、人情世态,在不同的人的眼光下被描述和定义的各不相同。
  用语文的眼光看这棵松,会看到什么呢?茅盾先生在《白杨礼赞》里已经做了很好的范例,他的那精彩一问也适用于此。他问:“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语文的眼光之一就是不仅看到了物象本身,还看到了附着在“物”之上的“意”,能感受到因为这个意象而产生的意境。
  所以你用语文的眼光看这棵松,会看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联想起尊严和气节:会看到“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联想起闲适和高雅;会看到吖可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联想起志向和抱负。《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事实上语文教学内容无所不在,我们的问题就在于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不够语文。
  怎么培养学生语文的眼光呢?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有位语文教师布置寒假作业:“春节前后请同学们收集十副你认为好的春联、十条有意思的贺年短信,开学后告诉同学们你觉得它们的妙处在哪里;记录十道节日菜肴点心,并分析这些菜点的名称有什么深刻的含义。”不用语文的眼光看,春联、短信、菜肴,都是些平常琐碎的生活现象:用语文的眼光看。它们都是非常有价值的语文学习材料。对联、短信的语言,规范性、情境性、针对性很强。从语法、修辞、口语交际等方面都可以进行分析。春节期间的菜点名称带有浓郁的喜庆、祝福意味,可以就此研究一点中国传统文化习俗。再举个例子,教师让学生放学回家的途中注意看街边的店名、招牌、广告,看看有没有错误的拼写,或是特别的创意。学生一边走,一边看,一边想,满街都是字,可是谁曾这么仔细地研究过这些字音、字形、字义?其实这些店名、招牌、广告,倒真的每一个都是精心设计过的,分析起来都很有意思。学生们做完了作业,就会觉得原来生活中到处都是语文。这样就培养学生们形成了一种处处留心,随时考究的习惯。好的教师善于设计安排有趣的语文实践活动和作业,教导学生在看似平常的生活里,筛选出语文的东西,品咂出语文的味道,逐渐学会做生活的有心人,把生活和语文密切关联起来。
  
  二、鼓励学生用语文的方式表达生活
  
  《五灯会元》中记载唐朝禅师青原惟信说:“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人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体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这著名的禅语,讲的是人生的三种境界。其实这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三个阶段。
  “见山是山,见水是水”是最初的自然境界,是认识世界的初级阶段,基本上主要是在接受信息,以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来看待世界,除眼中山水之外,心中别无所思,所以,山就是山,水就是水。第二种境界较高。因为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与人生体验,眼前之景已够引发观看者的深入思考与独特感悟,所以已经融进了审美主体的认知经验和情感体验,山水都带上了浓郁的主观色彩。第三种境界更高。丰富的经历、深刻的思考,使认识跃升到一个新的层次,摆脱了许多固有的思维定势、先人为主的概念,回归本真,所谓绚烂之极回归平淡,重新以单纯的目光审视自然,一切陈词滥调的包装都被剥落,山还是山,水还是水。
  语文教师在帮助学生学习语文时,也要陪同学生经历这样的几个阶段。
  
  1.珍惜学生原生的语文特质
  在学生们学习语文的最初阶段,他们对语文并没有多少明确的概念,大部分时候“见山是山,见水是水”。比如一年级的小朋友写话,他可能写:“下雪了。雪白白花的,我用手抓,它就不见了,手上好冷。”
  但孩子有与生俱来的智慧,在遣词造句时常有惊人妙语。比如:“天黑了,月亮开灯了。”“冬天来了,街上的人们都胖了,一个一个鼓鼓的。”当然,在不明白语言的规则时,也会闹笑话,比如用“天真”造句,他说:“今天真冷。”笑话从知识经验的空白处来,也是从语文逻辑的空白处来。空白是缺憾,空白也是生长点。要珍惜孩子们天真未凿的灵性,他们能张开眼睛去看这个世界,并能率性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感。这种饱满鲜活的热情,需要教师予以重视和保护。一方面要教会他们使用语言的规则和方法,另一方面要鼓励他们去大胆说,说自己的话,在不断地犯错、纠错中,学会正确、自然地运用语言。
  王荣生博士在《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中这样说:“如果在一定时期,学生能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到、所感到的一切,运用文字,自由发表出来,而且写得正确、明达,没有文法上的错误;同时。在阅读方面,能看平易的书报、日常的应用文字,进而阅读浅显的文言文,更进而看得懂整理过的古书,并且养成一种良好的读书习惯,则国文教师可以大胆地声言‘我们的国文教学已经成功了!”’
  
  2.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文资源
  当然,学生们仅仅能放胆去说,教师还不能大胆声言“成功了”。学生们需要学会“说得对”, 还需要学会“说得好”。表达的技巧性和艺术性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教师要向学生展示大量的言语材料,并和他们一起进行足够的言语活动。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等等。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课内学习是语文学习的主渠道。教师面对学生认知的空白生长点,和他们旺盛而不自知的求知欲,带着他们读中华经典诗文,读世界各国精彩的儿童作品,读一些有趣的时文,把古今中外的语文珍宝介绍给他们,让许许多多、各式各样的语文材料留在学生们的心里。再用各种形式,如故事会、朗诵比赛、创作比赛、班刊校报编写、课本剧表演、集会发言等方式,让他们练习各种语文的表达——口头的、书面的、活泼的、庄重的。同时,教师还要引领学生学好另一本特别的教科书——生活,让他们注意从日常生活中学习语言,在熟悉的语言形式下充分理解内容,领会别人怎样在具体情境中自然巧妙地表达,明白怎样就是表达失误,怎样就是表达精当,逐渐领会语言运用的要领。“语文教育是人类言语生命的接力。”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三日不读书,则觉得言语无味。”这些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当孩子们走进生活、亲近自然时,学生的体验印证了前人精妙的表达,至少脑子里应该有一大批可供选用的言语材料,各种诗词、名言,争先恐后地要在孩子们的表达中占据一席之地。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这两股清泉,在“言语”这个泉眼处自然汇合。必然会才思泉涌,妙语如珠。这个阶段,孩子往往能写出词藻优美的作文:“那雪花不像空中撒盐,也不像杨柳飞絮,它忽散忽聚,飘飘悠悠,轻轻盈盈,像蝴蝶一样调皮,一会儿落在屋檐下,一会儿飘在行人的脸上,更多的落在树枝上,树枝上黏着大朵大朵的白雪,真是美丽啊。”(选自笔者所教的七年级学生作文)
  
  3.引领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思维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标明,语文教育要发展学生的“语感与思维”。语感是一种对语言“下意识”“自动化”的理解和运用,不必经过专门分析即可迅速地对言语的正误、优劣作出判断,如果语境特殊,往往还能立刻理解言外之意。夏丐尊先生说:“在语感锐敏的人的心里,‘赤’不但解作红色,‘夜’不但解作昼的反面吧:‘田园’不但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身、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意味吧。”良好的语感是一种直觉体察、认识感悟的能力。人脑对于突然出现在面前的事物、新现象、新问题及其关系,能够迅速识别,敏锐而深入洞察,进行直接的本质理解和综合的整体判断,这种思维就是直觉思维。良好的语感来自敏锐的语言思维,而语言思维的形成又依靠丰富的言语经验。
  叶圣陶先生说“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应当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单靠翻查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唯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点积聚起来,积聚得越多,了解越见真切。”比如说带领学生观察生活,写观察日记,通过教给学生观察事物的方法,帮助学生养成留意生活、细心观察的好习惯,借此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性。通过大量阅读描述性的文章、讲故事、课本剧表演等语文活动,帮助学生形成丰富的具体形象思维、言语形象思维与逻辑形象思维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通过学习论辩性文章,举行辩论比赛,提高学生概括、判断、推理、论证、思辨的能力,以此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通过创作比赛,提高学生联想、想象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等等。经过长期的语言训练,在一定的知识积累基础上,学生的直觉思维、发散思维能力等都会得到提高。任何作品都是心灵、思想的表现,是思维的产物。学生表达出的生活并不是指原生态的世界,而是指与心灵产生了碰撞,与思想产生了交流,被加以个人印记的生活。恰如郑板桥的“笔下之竹”,它来自“眼中之竹”,经过画家的观照,渗入画家自身的个性、想象、情感等等,构成蒙咙的审美意象——“胸中之竹”,借助娴熟的技法,从感性认识抽象出笔墨、线条、色彩、构图,才有成型的艺术作品。
  当中小学阶段的学生积累了一定数量的语文资源,又形成了一定的语文思维的时候,他们观照世界的时候,往往“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看到的泰山是孔子小天下的泰山,也是杜甫一览众山小”的泰山:看到的江河是“逝者如斯夫”的江河,也是“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江河。他们眼中的山水已经是一道文化的风景。
  
  4.促成学生构建自己的语文世界
  当然,更高的境界是见山还是山,水还是水。法国画家德拉库瓦说:“自然只是一部字典而不是一部书。”朱光潜先生解释说:“人人尽管都有一部字典在手边,可是用这部字典中的字来作出诗文,则全凭各人的情趣和才学。”在语文学习达到一定阶段,外在语文材料的营养经过充分咀嚼吸收,内化成为自身的素养。这个时候,渴望的总是摆脱前人的窠臼,唯陈言之务去,审视天地万物,用的是自己的标准,表达的是自己的感受,表达内容和形式都带上了自己的标志和特质。教师应当在平日的教学活动中,予以宽松的环境,在民主、和谐的对话氛围中,让孩子们说“自己的话”;课外尽量多的通过活动给学生以平台,鼓励他们发出自己的声音。
  某校七年级办班刊,征名,最后获最多票的是:“余音”。学生对此这样解释:音,是声音。“余”,古文中的有“我”的意思。他们刚学了《幼时记趣》,其中有“余忆童稚时”。“余音”,就是“我的声音”。办班刊,就是要发出自己的声音,董遇有“三余”读书的故事,很有意义,班刊是在课余时间办的,是上课时听不到的声音。“余音”还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意思,班刊要办好,成为美好的享受和记忆。教师听了个个微笑赞许。这充分反映出了学生平日的语文积累,也表现了学生们良好的语文思维。
  王开东老师有篇散文《向有个性的学生致敬》,描绘了非常有意思的语文生活。其中写到这样的趣事:“有一次,我上课的时候,突然有学生告诉我,某某学生正在画小人。我立刻停下来问,她画得如何?旁边的女生恭敬地回答到:罔不因势象形。’全班笑倒。”正是内化了的语文自觉带来了这种无时无刻不在的语文趣味。不学语文,没有很好的语文积累,没有敏锐的语感,没有融化在生活里的语文思维,就不可能有这么可爱的生活。恰如“风行水上,自然成纹”,文章的妙处在此,生活的妙处也在此。
  不断地让学生感觉到语文之所在,妙趣之所在,学生的语文世界就会日益丰满、广大,并且能够从最初的被帮扶对象,成为具有强大可持续发展力的自主构建者。
  
  三、陪伴学生行走在自觉的语文世界
  
  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总是不断地从盲目的被动状态转化为自觉的主动状态,也就是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生活培育着语文,反过来语文也在滋养着生活。对语文教师和学生来说,语文是课程,是学习活动,更是生活,是生存状态,走进自觉的语文世界,也就是走进了更加丰富和优美的生活。教师和学生是人生路上的同路人,每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都应该在这条路上和学生愉快地同行。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