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中“也”的使用情況考察

来源 :历史语言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fyhw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也”最早見於《詩經》,共有90例.“也”是在詩律和焦點的雙重作用下出現的,在《詩經》中是一個補足空位、標識焦點的助詞.由於常居句末,“也”被重新分析爲句末語氣詞.
其他文献
“纔”的主觀量用法是一種反預期用法,是不符合預期的量.本文對“纔”的主觀量用法的來源和發展過程進行了考察,發現其主觀大量用法與主觀小量用法産生於不同時代,二者没有直
去語法化作爲單向性假設的反例近年來受到學界的廣泛關注.但由於以往研究對去語法化的定義不甚清晰,導致誤解不斷.本文主要基於Norde(2009)的去語法化觀,對去語法化的定義、
本文對同屬“無窮會本系”《大般若經音義》的天理本與六地藏寺本進行比較研究.比較内容以訛俗字爲中心.六地藏寺本的書寫時間比天理本晚約一百五十餘年.通過比較研究,得出的
信瑞撰《淨土三部經音義集》所據《玉篇》爲宋本,所引《玉篇》107條中轉引25條,轉引率23.4%,信瑞大量轉引前人典籍中的《玉篇》條目,體現了宋本《玉篇》相對於原本《玉篇》的
《切韻》至今仍是研究中古音類,推演出上古韻部的重要材料.但它的音系基礎是什麽?分韻的標準何在?能不能作爲古音學上的依據?學者們的意見還不一致,研究隋代的詩人用韻,無疑
《中原音韻》的桓歡韻,在《蒙古字韻》中是“八寒”韻的一部分,其韻母標爲on,主元音是o,與寒山韻的主元音a形成明顯的對立.但從音理上講,大中原地區不可能出現獨立桓歡韻的圓
《玄應音義》方音異讀中異攝韻類異讀具有異質性和層積性.反映了上古通語音和中古共時方音的層積.其中效開二肴與流開一侯相混、止開三支與蟹開二佳相混、通合一東與江開二江
朱熹所撰《楚辭集注》是楚辭學史上首次全面而系統地針對楚辭韻脚字進行注音的著述,也是繼《詩集傳》後朱熹叶韻理論的又一次實踐.本文依據《楚辭集注》中的音注材料,對朱熹
敦煌變文《維摩詰經講經文(三)》“不(料)之才目已盲”釋義尚存爭議.“(料)”非作“料”,實乃“科”,“不科之才”指不能分辨之人,該句大意即,不能分辨之人目如盲,不識佛法之
宋代宋慈(1186-1249)的《洗冤集録》(1247)是世界上第一部完整的法醫學專著,記載了宋代檢驗屍傷法令、驗屍方法、死因鑑别、急救處理等多方面的内容.該書是司法檢驗的指南,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