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8年3月,在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等著名科学家的倡导下,在邓小平、方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支持和推动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创建了第一个少年班。
1985年,学校又仿照少年班模式,针对高考成绩优异的学生开办了不分系科专业的“教学改革试点班”(简称试点班)。
2002年,作为高考幸运儿的我成为试点班一员。因少年班与试点班混合编班,我便开始了一段平凡又不平凡的大学生活。
和“天才”初次见面
作为中国科学院“独生子”的中国科技大学坐落于安徽合肥,分为东西南北四大校区,我们的混合班就在东校区的茂林深处。刚来科大报到的时候,周遭的美景还敌不过我对少年班的好奇,我在陌生的大学校园里四处张望,很想一睹那些传说中的少年天才的“庐山真面目”。
这个愿望是在第一次班会上实现的,有个虎头虎脑的小朋友拿着一叠表格走过来,放到我们面前说:“要认真填写,班会结束后交给老师,不要拖延。”大家微微一愣,才恍然——原来这是个小“当差”,于是有人开始逗他起来。
“小朋友,你几岁了?”
“爸爸妈妈回去了么?”
“想家吗?晚上睡觉怕不怕?”
……
谁知道他只是眉头一皱,一派“大人”的口气:“怎么这么淘气?赶快填表,记得准时交。”说完头也不回地去了另一边,剩下我等面面相觑。后来才知道,这个“小当差”才12岁——那个年纪,我才刚上初中呢。
“保姆”和“对手”
少年班的同学平均年龄要小我5岁,与我们这些试点班的“大龄青年”共同住在一个宿舍,后者就很有可能沦为前者的半个“保姆”。 平心而论,在生活方面,少年班的同学开始其实蛮积极的——首次远离父母,事事都很新鲜,他们会充满热情地做一些诸如洗衣、扫地、擦桌之类的琐事,而且频率还挺高——让我这个经过三年住校生活洗礼的“大哥”自感惭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发现做这些事情其实并不怎么“好玩”,于是在“学习紧张”的堂皇借口下一个个变得比我更加“仇视”劳动。从此“水落石出”,我一跃成为宿舍里最勤快的人:定时整理散落在桌椅上的书本,摆好地上那些会将人绊倒的鞋子,帮忙寻找丢失的袜子,催促他们注意个人卫生,还要当一只忠实的“闹钟”……
N天后,不知道是我每天的“以身作则”产生了效果,还是小室友们终于有了“良心发现”,宿舍突然间变得整齐明亮起来,于是我给予他们很高的评价:“孺子可教也!”作为回应,循声向我飞来了好几只空饮料盒。
在生活上和少年班的同学比,我虽不能说“魔高一丈”,但至少也“略胜一筹”。而谈到学习,却让我不免有点心虚,和这帮少年在成绩上较劲,有时还真觉得对不起自己多吃的那几年饭。
校内历来有“奔清华、赴北大、不要命的来科大”的说法,这从一个方面道出了我们的课业繁重。“不要命”是个夸张的说法,不过别看老师平时上课笑眯眯的,考试专出一些诡异而且有杀伤力的题目,这时你就算悔恨自己平时不努力也来不及了!因此在学习上人人不甘落后,晚自习你10点半回来,我就到11点;你11点,我就看到教室熄灯……一次在宿舍里,当我苦思冥想数小时后,终于解出了一道“超难”的题目,看到旁边一个小室友还在啃着铅笔头,我不禁“欣喜”地凑上前去:“搞定没?”,他头也没抬地对我说:“你看看,这题的第四种解法行不行得通?”……
我觉得这些小同学好像是上紧了发条的玩具娃娃,一天到晚精神十足。凭着天资的聪颖和后天的勤奋,适应了大学生活的少年班同学的骄人成绩足以令我汗颜。大一期末成绩出来后,我不得不仰天长叹:“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晒在沙滩上啊!”
我眼中的少年天才
少年班的同学入校时绝大多数在14-15岁,虽然看上去比我们小了不少,但也没有什么特异之处。只有在久而久之的朝夕相处中,你才知道这些没经过高考残酷洗礼的孩子有着怎样蓬勃的朝气、单纯的真诚和诸多不拘常例的行为。他们有的喜欢上课时坐在最后的角落里独自思索,有的则倾向于和老师直接辩论,有的还有着每周给家里写信的好习惯……
少年班的同学在智商上是无可挑剔的,但在情商方面就未必能控制好自己,遇到挫折时“天才”也会手足无措。记得第一次数学的期中考试,很多同学没有考好。老师在上面说,有些同学要抓紧了,不能开始就掉队——这时候,坐我旁边的一个13岁的同学掉下了眼泪。问了半天他也不说话,只是用手捂着刚发下来的试卷。隐约看到他的成绩比我还高10分,心里不禁嘀咕起来:都这样还哭鼻子?那我岂不要绝食三日?为了安慰他,我把自己的试卷像展示宝物一样拿给他看,并写了一张纸条递给他:“是金子总会闪光的。”
正因为有了这样扎实的学风和老师的严格要求,“科大”人在毕业之际会迎来灿烂的收获季节,除了大多数保送和考上研究生的同学,每年有1/4的同学能申请到全额奖学金到国外继续深造,难怪有人戏说USTC(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英文简称)应该是United States Training Center(美国培训中心)。即将毕业之际,我又和那个哭鼻子的他说起此事,已经拿到留学offer的他使劲捶打我的肩膀:“小心我告你诽谤!”
特色少年班
少年班同学们的优秀除了自己的努力奋斗外,与科大的独特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计划是分不开的。在“科大”你会有充分的发挥空间,比如大二全校规模的专业大调整,会让每个人重新选择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少年班更是如此,低年级一直加强不分专业的数理基础,高年级则鼓励大家进实验室参加课题研究计划,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因此,很多同学在本科时就做出了高质量的论文发表在国内外的核心期刊上。
少年班相对独立却不孤立,它广泛地与全校各个院系进行合作,并开展各项活动:运动会、机器人竞赛、实验室开放日、大学生研究计划……都少不了“少年天才”们的身影。据说学校以前对他们有些特别的优待措施,比如说专门给他们开设一个餐厅,但为了让他们更好地成长,后来就取消了。再后来就是我们这些试点班的同学编进去,大家相互“同化”,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对每个少年班同学来说,最难忘的大概是到18岁的时候,都要到南京雨花台或别的一些革命老区去参加“成人”仪式。唉,这个人生颇有纪念意义的仪式我是没指望了,只作为后勤服务人员去过一次。
庄严红旗下,他们举手宣誓,眉宇间的刚毅一扫少年的轻狂,却也增添了几分英气。看着他们庄严地肃立,我忽然想到了梁启超的这些话:“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1985年,学校又仿照少年班模式,针对高考成绩优异的学生开办了不分系科专业的“教学改革试点班”(简称试点班)。
2002年,作为高考幸运儿的我成为试点班一员。因少年班与试点班混合编班,我便开始了一段平凡又不平凡的大学生活。
和“天才”初次见面
作为中国科学院“独生子”的中国科技大学坐落于安徽合肥,分为东西南北四大校区,我们的混合班就在东校区的茂林深处。刚来科大报到的时候,周遭的美景还敌不过我对少年班的好奇,我在陌生的大学校园里四处张望,很想一睹那些传说中的少年天才的“庐山真面目”。
这个愿望是在第一次班会上实现的,有个虎头虎脑的小朋友拿着一叠表格走过来,放到我们面前说:“要认真填写,班会结束后交给老师,不要拖延。”大家微微一愣,才恍然——原来这是个小“当差”,于是有人开始逗他起来。
“小朋友,你几岁了?”
“爸爸妈妈回去了么?”
“想家吗?晚上睡觉怕不怕?”
……
谁知道他只是眉头一皱,一派“大人”的口气:“怎么这么淘气?赶快填表,记得准时交。”说完头也不回地去了另一边,剩下我等面面相觑。后来才知道,这个“小当差”才12岁——那个年纪,我才刚上初中呢。
“保姆”和“对手”
少年班的同学平均年龄要小我5岁,与我们这些试点班的“大龄青年”共同住在一个宿舍,后者就很有可能沦为前者的半个“保姆”。 平心而论,在生活方面,少年班的同学开始其实蛮积极的——首次远离父母,事事都很新鲜,他们会充满热情地做一些诸如洗衣、扫地、擦桌之类的琐事,而且频率还挺高——让我这个经过三年住校生活洗礼的“大哥”自感惭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发现做这些事情其实并不怎么“好玩”,于是在“学习紧张”的堂皇借口下一个个变得比我更加“仇视”劳动。从此“水落石出”,我一跃成为宿舍里最勤快的人:定时整理散落在桌椅上的书本,摆好地上那些会将人绊倒的鞋子,帮忙寻找丢失的袜子,催促他们注意个人卫生,还要当一只忠实的“闹钟”……
N天后,不知道是我每天的“以身作则”产生了效果,还是小室友们终于有了“良心发现”,宿舍突然间变得整齐明亮起来,于是我给予他们很高的评价:“孺子可教也!”作为回应,循声向我飞来了好几只空饮料盒。
在生活上和少年班的同学比,我虽不能说“魔高一丈”,但至少也“略胜一筹”。而谈到学习,却让我不免有点心虚,和这帮少年在成绩上较劲,有时还真觉得对不起自己多吃的那几年饭。
校内历来有“奔清华、赴北大、不要命的来科大”的说法,这从一个方面道出了我们的课业繁重。“不要命”是个夸张的说法,不过别看老师平时上课笑眯眯的,考试专出一些诡异而且有杀伤力的题目,这时你就算悔恨自己平时不努力也来不及了!因此在学习上人人不甘落后,晚自习你10点半回来,我就到11点;你11点,我就看到教室熄灯……一次在宿舍里,当我苦思冥想数小时后,终于解出了一道“超难”的题目,看到旁边一个小室友还在啃着铅笔头,我不禁“欣喜”地凑上前去:“搞定没?”,他头也没抬地对我说:“你看看,这题的第四种解法行不行得通?”……
我觉得这些小同学好像是上紧了发条的玩具娃娃,一天到晚精神十足。凭着天资的聪颖和后天的勤奋,适应了大学生活的少年班同学的骄人成绩足以令我汗颜。大一期末成绩出来后,我不得不仰天长叹:“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晒在沙滩上啊!”
我眼中的少年天才
少年班的同学入校时绝大多数在14-15岁,虽然看上去比我们小了不少,但也没有什么特异之处。只有在久而久之的朝夕相处中,你才知道这些没经过高考残酷洗礼的孩子有着怎样蓬勃的朝气、单纯的真诚和诸多不拘常例的行为。他们有的喜欢上课时坐在最后的角落里独自思索,有的则倾向于和老师直接辩论,有的还有着每周给家里写信的好习惯……
少年班的同学在智商上是无可挑剔的,但在情商方面就未必能控制好自己,遇到挫折时“天才”也会手足无措。记得第一次数学的期中考试,很多同学没有考好。老师在上面说,有些同学要抓紧了,不能开始就掉队——这时候,坐我旁边的一个13岁的同学掉下了眼泪。问了半天他也不说话,只是用手捂着刚发下来的试卷。隐约看到他的成绩比我还高10分,心里不禁嘀咕起来:都这样还哭鼻子?那我岂不要绝食三日?为了安慰他,我把自己的试卷像展示宝物一样拿给他看,并写了一张纸条递给他:“是金子总会闪光的。”
正因为有了这样扎实的学风和老师的严格要求,“科大”人在毕业之际会迎来灿烂的收获季节,除了大多数保送和考上研究生的同学,每年有1/4的同学能申请到全额奖学金到国外继续深造,难怪有人戏说USTC(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英文简称)应该是United States Training Center(美国培训中心)。即将毕业之际,我又和那个哭鼻子的他说起此事,已经拿到留学offer的他使劲捶打我的肩膀:“小心我告你诽谤!”
特色少年班
少年班同学们的优秀除了自己的努力奋斗外,与科大的独特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计划是分不开的。在“科大”你会有充分的发挥空间,比如大二全校规模的专业大调整,会让每个人重新选择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少年班更是如此,低年级一直加强不分专业的数理基础,高年级则鼓励大家进实验室参加课题研究计划,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因此,很多同学在本科时就做出了高质量的论文发表在国内外的核心期刊上。
少年班相对独立却不孤立,它广泛地与全校各个院系进行合作,并开展各项活动:运动会、机器人竞赛、实验室开放日、大学生研究计划……都少不了“少年天才”们的身影。据说学校以前对他们有些特别的优待措施,比如说专门给他们开设一个餐厅,但为了让他们更好地成长,后来就取消了。再后来就是我们这些试点班的同学编进去,大家相互“同化”,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对每个少年班同学来说,最难忘的大概是到18岁的时候,都要到南京雨花台或别的一些革命老区去参加“成人”仪式。唉,这个人生颇有纪念意义的仪式我是没指望了,只作为后勤服务人员去过一次。
庄严红旗下,他们举手宣誓,眉宇间的刚毅一扫少年的轻狂,却也增添了几分英气。看着他们庄严地肃立,我忽然想到了梁启超的这些话:“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