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广州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广州510063;2广州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图分类号】R105.1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9-0304-02
近年来,官兵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各级的高度重视,各旅团单位基本都建立了心理咨询室,配备了心理医生,心理服务工作得到了较好的开展,但是笔者经过调研发现,由于种种原因,基层部队心理服务工作还面临一些问题,需认真加以解决。
一是认识还有待提高,思想观念有偏差。当前,基层管理严格,环境相对封闭,工作节奏快,训练任务重,标准要求高,竟争压力大,官兵易产生不良情绪和心理问题,而且一些基层官兵还缺乏足够的心理保健常识和识别心理问题的能力,往往容易把心理问题当成是思想问题。有的官兵由于缺乏心理常识和对心理咨询等认识不足,有时会将心理问题和精神病混为一谈,认为进行心理咨询“是精神不正常的表现”,因此,即使出现了心理问题,也觉得难以启齿,甚至连团体性的心理服务活动也没有勇气去参加,生怕被扣上“精神病”的帽子。这就导致一个怪圈:一方面,官兵的心理问题得不到解决;另一方面,心理咨询室无人问津,心理咨询工作也比较清闲。
二是机制保障尚未完全跟上,贯彻落实不到位。尽管心理服务工作的主要任务、内容都有具体的规范,但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有的单位还存在组织不够健全、分工不够明确的现象,心理服务工作没有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有的单位学习资料欠缺,教育辅导活动难以有效开展;有的单位训练设施和器材不足,难以组织开展相应的心理训练;有的单位欠缺专业软件和图表,无法开展心理测试评估,建立官兵心理档案的难度较大;还有的基层单位营房设施不足,无法开展官兵宣泄和模拟战场环境的训练。
三是专业人才缺乏,工作开展有困难。由于心理服务工作在部队刚刚起步不久,专业人才不足,虽然旅团基本上都有1名心理医生,但在基层部队懂心理工作的干部就很少,心理骨干更是有限,因而在重大任务面前,许多基层干部容易忽视官兵的心理问题,即使认识到了,也往往无从下手,不知该如何组织相应的心理教育;在新兵入伍、老兵退伍、士官选改等敏感时段节点,也不能及时发现官兵出现的心理问题,并对症下药、解开官兵的心理疙瘩,因而不能有效满足官兵的心理需求。
四是客观条件限制,服务效果不理想。由于专业人才缺乏,很多单位依靠自身难以开展各种心理健康教育和专题心理辅导。有的基层单位与旅团机关距离较远,官兵到旅团卫生队进行心理咨询活动有一定的困难,即便是距离很近,也要经过逐级请假,而且请假时需要说明事由,心理咨询的保密要求就难以做到。另外,心理咨询工作时间一般为白天正常上班时间,而大部分官兵白天的工作训练比较紧张,没有时间到心理咨询室进行咨询。有的基层单位驻地偏僻,无法聘请地方院校专家来部队开展心理服务活动;有的基层单位条件比较艰苦,生活设施和文化器材都很有限,不利于官兵舒緩内心压力、改善心境。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认为,要在基层开展好心理服务工作,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普及心理教育,转变思想观念。各级领导和心理教育管理部门,应统筹安排,科学制订心理教育计划,在基层大力推行心理普及教育。可采用总部编印的《心理科学知识读本》、《士兵心理指南》、《军人心理健康指南》和《部队心理卫生常识》为基本教材,突出心理学基础知识、常见心理疾病预防和自我心理调控等重点内容,让官兵了解什么是心理健康、军人心理健康的标志和内容、心理健康的原则和目标、心理测试评估的方法和开展心理咨询的积极意义等,以使广大官兵增强心理健康意识,树立正确的健康理念,明白心理疾病和生理疾病一样,看心理医生、“治心病”是维护健康的正常需要,开展心理咨询和治疗活动是舒緩内心压力、改善心境的有效途径,从而消除官兵对心理服务工作的误解,提高官兵参与心理服务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是完善组织机制,规范工作程序。在旅团心理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指导下,建立基层心理服务工作网点,明确基层各单位心理服务工作的分管干部和心理骨干,配发教材和完善心理宣教训练设施。制订基层心理服务工作制度、工作规范、工作人员职责,确保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在新兵入伍、老兵退伍、士官选改和执行重大任务等官兵容易产生心理波动的时期组织专题教育。教育前应进行深入的调研,对官兵进行必要的心理评估,掌握官兵的心理健康状况,了解官兵的心理需求。要结合技术战术基础训练、战备演习和执行急难险重任务,加强对官兵的心理适应能力、稳定能力和承受能力的训练,强化战时心理防护。对有心理问题的官兵及时做好心理咨询疏导和诊断治疗,帮助官兵消除心理困扰,促进官兵的心理健康。
三是培养心理骨干,建设人才队伍。建立健全心理服务工作人才培养机制,各级应成立由政治部门牵头、卫生部门主抓、军务和直工部门参与的心理人才培养领导小组,统筹计划,合理调配,做到职责清楚、任务明确、形成合力。鼓励基层干部和骨干报名参加全军心理咨询师培训,定期选派专职心理咨询师和兼职心理医生或商请地方院校心理学专家对基层心理服务工作人员进行专业指导。采取走出去学、请进来教、老骨干带、实践中练等方法,加大培养力度,努力建设一支热爱心理服务工作、会传授心理知识、会分辨心理问题、会开展心理咨询、会进行心理疏导的心理工作人才队伍。
四是立足基层现实,拓展服务渠道。要立足基层现有条件,结合新时期官兵的心理特点,不断拓展心理服务工作的新路子。针对基层单位与心理咨询部门距离较远、基层官兵进行心理咨询不便的问题,可充分利用电话视频系统等信息化手段,采取内外结合的办法,由旅团集中组织心理学专业人员、外聘专家统一开展专题讲座,各基层单位官兵共同参加,有效实现教育资源共享。突出“动中服务”,可组织心理服务专业人员定期上门为基层官兵开展遇诊活动,通过心理测试评估、谈话等方法,及时了解掌握官兵心理健康状态,为官兵建立并及时更新心理健康档案资料。可在团以上政工或医疗部门设立军人心理咨询室,配备热线电话,安排好值班人员和时间,为基层官兵提供专业心理服务。目前,绝大部分基层单位已开通了政工网和局域网,各级应着眼官兵需要,充分运用网络这一广大官兵喜闻乐见的新型媒体,进行网上授课、网上谈心,开设网上心理咨询信箱、网上心理论坛等,及时为官兵舒緩压力、释疑解惑。各基层单位也要着力提高官兵生活水平,努力营造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的集体氛围,使官兵产生“同呼吸、共命运”的心理效应,充分感受集体生活的乐趣和温暖,始终保持愉悦心情。
【中图分类号】R105.1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9-0304-02
近年来,官兵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各级的高度重视,各旅团单位基本都建立了心理咨询室,配备了心理医生,心理服务工作得到了较好的开展,但是笔者经过调研发现,由于种种原因,基层部队心理服务工作还面临一些问题,需认真加以解决。
一是认识还有待提高,思想观念有偏差。当前,基层管理严格,环境相对封闭,工作节奏快,训练任务重,标准要求高,竟争压力大,官兵易产生不良情绪和心理问题,而且一些基层官兵还缺乏足够的心理保健常识和识别心理问题的能力,往往容易把心理问题当成是思想问题。有的官兵由于缺乏心理常识和对心理咨询等认识不足,有时会将心理问题和精神病混为一谈,认为进行心理咨询“是精神不正常的表现”,因此,即使出现了心理问题,也觉得难以启齿,甚至连团体性的心理服务活动也没有勇气去参加,生怕被扣上“精神病”的帽子。这就导致一个怪圈:一方面,官兵的心理问题得不到解决;另一方面,心理咨询室无人问津,心理咨询工作也比较清闲。
二是机制保障尚未完全跟上,贯彻落实不到位。尽管心理服务工作的主要任务、内容都有具体的规范,但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有的单位还存在组织不够健全、分工不够明确的现象,心理服务工作没有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有的单位学习资料欠缺,教育辅导活动难以有效开展;有的单位训练设施和器材不足,难以组织开展相应的心理训练;有的单位欠缺专业软件和图表,无法开展心理测试评估,建立官兵心理档案的难度较大;还有的基层单位营房设施不足,无法开展官兵宣泄和模拟战场环境的训练。
三是专业人才缺乏,工作开展有困难。由于心理服务工作在部队刚刚起步不久,专业人才不足,虽然旅团基本上都有1名心理医生,但在基层部队懂心理工作的干部就很少,心理骨干更是有限,因而在重大任务面前,许多基层干部容易忽视官兵的心理问题,即使认识到了,也往往无从下手,不知该如何组织相应的心理教育;在新兵入伍、老兵退伍、士官选改等敏感时段节点,也不能及时发现官兵出现的心理问题,并对症下药、解开官兵的心理疙瘩,因而不能有效满足官兵的心理需求。
四是客观条件限制,服务效果不理想。由于专业人才缺乏,很多单位依靠自身难以开展各种心理健康教育和专题心理辅导。有的基层单位与旅团机关距离较远,官兵到旅团卫生队进行心理咨询活动有一定的困难,即便是距离很近,也要经过逐级请假,而且请假时需要说明事由,心理咨询的保密要求就难以做到。另外,心理咨询工作时间一般为白天正常上班时间,而大部分官兵白天的工作训练比较紧张,没有时间到心理咨询室进行咨询。有的基层单位驻地偏僻,无法聘请地方院校专家来部队开展心理服务活动;有的基层单位条件比较艰苦,生活设施和文化器材都很有限,不利于官兵舒緩内心压力、改善心境。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认为,要在基层开展好心理服务工作,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普及心理教育,转变思想观念。各级领导和心理教育管理部门,应统筹安排,科学制订心理教育计划,在基层大力推行心理普及教育。可采用总部编印的《心理科学知识读本》、《士兵心理指南》、《军人心理健康指南》和《部队心理卫生常识》为基本教材,突出心理学基础知识、常见心理疾病预防和自我心理调控等重点内容,让官兵了解什么是心理健康、军人心理健康的标志和内容、心理健康的原则和目标、心理测试评估的方法和开展心理咨询的积极意义等,以使广大官兵增强心理健康意识,树立正确的健康理念,明白心理疾病和生理疾病一样,看心理医生、“治心病”是维护健康的正常需要,开展心理咨询和治疗活动是舒緩内心压力、改善心境的有效途径,从而消除官兵对心理服务工作的误解,提高官兵参与心理服务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是完善组织机制,规范工作程序。在旅团心理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指导下,建立基层心理服务工作网点,明确基层各单位心理服务工作的分管干部和心理骨干,配发教材和完善心理宣教训练设施。制订基层心理服务工作制度、工作规范、工作人员职责,确保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在新兵入伍、老兵退伍、士官选改和执行重大任务等官兵容易产生心理波动的时期组织专题教育。教育前应进行深入的调研,对官兵进行必要的心理评估,掌握官兵的心理健康状况,了解官兵的心理需求。要结合技术战术基础训练、战备演习和执行急难险重任务,加强对官兵的心理适应能力、稳定能力和承受能力的训练,强化战时心理防护。对有心理问题的官兵及时做好心理咨询疏导和诊断治疗,帮助官兵消除心理困扰,促进官兵的心理健康。
三是培养心理骨干,建设人才队伍。建立健全心理服务工作人才培养机制,各级应成立由政治部门牵头、卫生部门主抓、军务和直工部门参与的心理人才培养领导小组,统筹计划,合理调配,做到职责清楚、任务明确、形成合力。鼓励基层干部和骨干报名参加全军心理咨询师培训,定期选派专职心理咨询师和兼职心理医生或商请地方院校心理学专家对基层心理服务工作人员进行专业指导。采取走出去学、请进来教、老骨干带、实践中练等方法,加大培养力度,努力建设一支热爱心理服务工作、会传授心理知识、会分辨心理问题、会开展心理咨询、会进行心理疏导的心理工作人才队伍。
四是立足基层现实,拓展服务渠道。要立足基层现有条件,结合新时期官兵的心理特点,不断拓展心理服务工作的新路子。针对基层单位与心理咨询部门距离较远、基层官兵进行心理咨询不便的问题,可充分利用电话视频系统等信息化手段,采取内外结合的办法,由旅团集中组织心理学专业人员、外聘专家统一开展专题讲座,各基层单位官兵共同参加,有效实现教育资源共享。突出“动中服务”,可组织心理服务专业人员定期上门为基层官兵开展遇诊活动,通过心理测试评估、谈话等方法,及时了解掌握官兵心理健康状态,为官兵建立并及时更新心理健康档案资料。可在团以上政工或医疗部门设立军人心理咨询室,配备热线电话,安排好值班人员和时间,为基层官兵提供专业心理服务。目前,绝大部分基层单位已开通了政工网和局域网,各级应着眼官兵需要,充分运用网络这一广大官兵喜闻乐见的新型媒体,进行网上授课、网上谈心,开设网上心理咨询信箱、网上心理论坛等,及时为官兵舒緩压力、释疑解惑。各基层单位也要着力提高官兵生活水平,努力营造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的集体氛围,使官兵产生“同呼吸、共命运”的心理效应,充分感受集体生活的乐趣和温暖,始终保持愉悦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