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流动人口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引起社会的关注。本文从分析流动人口子女常见心理问题出发,探讨了问题形成的原因,提出了解决的对策。希望教育工作者都来关注流动人口子女的心理健康。
〔关键词〕流动人口子女;心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08)09-0015-02
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转型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其中有不少民工携老带幼,并把子女安排在自己务工的就近学校学习。家庭式流动使许多正值学龄的子女加入到流动人口中来。他们随着父母远离家乡,生活的重压、学业的挫折、不公平的歧视,使许多流动人口子女过早地告别了童年的欢乐时光,他们的心理经常处于动荡、紧张、困惑与迷茫之中。
一、流动人口子女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应该说,多数流动人口子女的心理发展是健康的,心理状况是良好的。然而,不同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背景不同,导致他们心理发展水平不一致,再加上他们随着父母不停地变换学习、生活环境。流动人口子女们在这样的一种学习和生活环境之下,必然会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以本市某小学为例,流动人口子女已占全校学生总数的35%。这些流动人口子女刚转学到校时,往往表现出与当地学生不同的特征。他们更容易出现两个极端:一种是在学习上勤奋学习,成绩优秀,一种是调皮捣乱,“野性难驯”。他们的性格发展也呈现了不稳定的特征,一部分孩子表现积极,急于在新环境、新同学中得到认可,而另一部分孩子则性格消极内向,孤僻忧郁,不善与人交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不管是过于积极的,还是内向消极的,都偏离了孩子天真活泼的本性。他们内心因对城市生活的不适应或多或少产生了自卑情绪,而过度的攻击性还包含着强烈的自卑感,这些极端的表现都是青少年因心理不成熟表现出对环境的消极对抗。
调查发现,流动人口子女主要存在以下心理问题。
1.自卑。自卑是流动人口子女心理问题的集中体现,由于流动人口子女在生活、学习等方面与本地学生的差别,使他们极易产生自卑感,因为过分看轻自己,往往表现得比较胆怯,有问题也不敢问老师,学习成绩也越来越差。这些无疑给他们的心灵留下了挥之不去的阴影,甚至是难以愈合的心理伤害。
2.孤僻。当他们远离家乡的同时,他们也远离了自己的伙伴,心灵上缺少和谐的交流。在接受新环境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他们渴望交流,渴望帮助,渴望被人呵护,但是父母们为了生活忙于奔波,根本无暇顾及自己的孩子心里在想些什么。陌生的学校、陌生的老师和陌生的同学,再加上极度的自卑和趋于自我保护的自尊又使他们不愿启齿求助,于是只能默默地忍耐,独自承受着生活、学习的种种考验。心理上的自我封闭,行为上的自我孤立,使他们渐渐脱离了集体的温暖,形成了孤僻的性格。
3.缺乏自控能力。自己控制不住自己,这是许多流动人口子女的共性心理问题。这跟家庭教育不无关系,父母的言行举止、教养方式、教育观念都会对子女的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放纵式的家庭教育,放任自流,容易使孩子养成散漫、毫无约束的个性,使其不愿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加以克制;造成他们做事情虎头蛇尾,甚至半途而废;处理事情感情用事,喜欢用“拳头”来解决问题;上课随便说话,做小动作;经常不完成作业,学习成绩差。
4.行为偏激。他们对学习和生活中的许多事情感到不满,容易与人结怨;他们对压力的应付能力不强,一般的反应都是直接而剧烈的。他们往往按照个人的好恶论人论事,不顾后果地莽撞行动,常常会干出一些傻事;甚至会被一些居心叵测的人利用,干出危害他人、危害社会的事。
心理的缺失往往造成流动人口子女自我认同感差,自我评价值低,不能辨证地看待自身发展与环境的关系。理想状况较差,很多学生没有明确的人生奋斗目标,学习没有动力。人际关系紧张,一部分学生没有正确的交友原则,不能恰当处理与周围人的人际关系,显示出同学关系、师生关系、亲子关系紧张。因此,关注流动人口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职责。
二、流动人口子女心理问题的主要成因
1.缺乏辅导,学习被动
由于跟随父母长期流动,造成了流动人口子女知识上的断层,他们的学习环境和资源很不稳定,不断变化的学习环境和教材使他们无所适从,从而导致他们学习成绩快速滑坡,对学习丧失兴趣和信心,最终产生怕学、厌学的情绪。从家庭情况来看,由于家长的自身素质较低,文化程度普遍不高,不能辅导孩子的功课,但对孩子的期望却偏高。过高的要求无形中成了流动学生心理上的巨大压力,当他们发觉自己的目标很难达到时,就会出现感情淡漠、不求上进、自暴自弃等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
2.缺乏沟通,交往受阻
流动人口子女在与人交往中,大部分能与人和睦相处,也乐于与本地学生交朋友,但由于其父母亲大多社会地位较低,有部分本地学生家长不愿意自己的孩子跟他们交往。这不但把偏见、等级观念等过早传输给了自己的孩子,不利于孩子成长,同时也对流动人口子女造成了心理伤害,使他们不能主动大方地和别人交往,容易走极端。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1.确立平等教育意识
调查发现,流动人口子女更希望得到老师的重视和关注,渴望从老师那儿得到更多的关爱。他们比当地学生更迫切需要和教师建立友好的关系。对于流动人口子女来说,教学环境的改变,教材的差异,课程进度和难度的差异,教学方法的不同都影响着其学习的效果。同时,客观上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及“借读”的身份,以及在评奖、评优中可能受到的偏见,给流动人口子女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压力,影响这些学生的身心发展。因此,作为学校,在教育活动中确立真正的平等教育意识非常重要。同时,流动人口子女面临着一个文化适应的问题,往往心理压力大,自卑感强,要求老师、同学对他们一视同仁。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家庭背景、智力水平、教养程度不同的学生以平等地对待,以达到教育过程的平等。
2.建立档案,做到有的放矢
学校只有掌握了流动人口子女的心理状况,才能通过他们的言行举止洞悉其心理的变化,并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地纠正不良的心理状态。因此,学校要建立流动人口子女档案,对他们的学习态度、动机、精神状况、思想表现、智力情况等较为突出的不良性格及情绪特征随时观察,在此基础上,制订转化计划,选择恰当、灵活的方法循序渐进地开展心理辅导工作。如对学习上有自卑心理的学生,可以暂时放松要求,采取“多表扬,少批评”的方法,努力使他们从失败中走向成功,在成功中树立信心;对自我封闭的学生,则可采用“以心换心”的方法,积极主动地走进他们,关心他们,使他们逐渐开启心灵之门。对于学校来讲,要经常开展心理卫生讲座和咨询,可以设置心理信箱、心理热线、心理咨询室,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这类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3.家校联系,营造育人氛围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也是家长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的主阵地。家长应调整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的期望容易造成子女过大的压力,而过低的期望也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家长应该根据子女的实际情况给予适度的期望。与此同时,家长还须学习科学的教育方法,多抽出时间来辅导孩子的功课以及和他们交流思想。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另外也要经常与学校老师联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与表现。学校可通过家长会、举办家长学校,邀请专家向家长举行专题讲座,介绍好的家庭教育经验,改善家庭教育环境。
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它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总结。让我们怀着满腔热情,用爱心和耐心去关心和帮助他们,塑造他们健全的人格、心灵,使他们和其他学生一样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陈玉红.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综述.教育探索,2004,(2):50~53.
[2]甘柏花.公办学校流动人口子女心理问题探讨.教育与“三农”,2006,(3):16~17.
[3] 李伟良.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03.
[4] 胡进.流动人口子女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及教育干预.教育科学研究,2002,(11):52~53.
[5] 张清霞,王赛男,王倩倩,高峰强.流动人口子女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研究.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6):13~16.
(作者单位:河南省济源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该单位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理事单位。)
编辑/何 妍 舒 娟
终校/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