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重要地位,正逐步成为社会发展生产力的生力军,是大型企业不可缺少的伙伴和助手,但融资难仍然是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本文旨在结合我国信用体系、金融市场及银行体系的实际情况,力求相对全面地分析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原因,并提出改善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建议。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 信用体系 金融市场 银行体系
中小企业是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对于劳动技能和素质的要求不像大型企业那样严格,所以中小企业在扩大就业和推动经济增长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就业蓄水池,为解决社会就业问题,稳定社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一、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
(一)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形式单一。大多数中小企业选择银行贷款的融资方式,过分依赖于银行贷款,而对股东投资、风险投资等现代融资方式还比较陌生。据资料显示,我国小企业间接融资占比高达98%,而直接融资仅占2%。
(二)信用低,遇到担保瓶颈。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小,财务制度不健全,经营不规范等问题,而且很多中小企业根本没有参加资信评估。因此想通过担保来增加信用以获得银行贷款的支持实在是举步维艰。况且我国担保业目前发展缓慢,无法满足中小企业贷款担保需求。
(三)融资成本高。面对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高门槛,几近苛刻的条件,大部分中小企业显得力不从心。在资金紧张时,它们通常采取民间借贷的方式,而民间借贷的利率一般高于10%。据银监会调查数据显示,小企业融资成本普遍较高,最低也接近了10%。
(四)政策的执行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具体分析
(一)信用体系视角下
从信用体系的视角来看,引起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主要原因如下:
1、中小企业融资的根本原因在于信用环境的完善状况。
2、中小企业自身信用意识的强弱是决定其融资额度大小的内在原因。
3、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方式合理与否是决定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外在原因。
(二)金融市场视角下
金融市场的波动对中小企业融资影响很大,事实上,规模越小的企业受影响的程度就越大。同时,金融市场中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痼疾,这对于信息获取方面处于劣势地位的中小企业来说风险也是相对较大的。目前,各种金融创新工具正如雨后春笋般逐渐展露头角,为中小企业提供了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但毕竟只是初期阶段,很多运作制度和风险控制机制尚未发展成熟,同时中小企业也未能运用自如地使用这些渠道,仍青睐于传统的银行贷款融资方式。
(三)银行体系视角下
现在商业银行已成为自负盈亏的经济主体,其经济行为可视理性经济人的行为。作为理性人,本着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在贷款给中小企业时必然力求达到成本、收益、风险的最佳平衡点,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努力追求利润最大化。因而,银行会对不同的贷款对象进行贷款成本、贷款收益以及贷款风险的横向比较。大企业财务制度相对健全,治理结构较为合理,企业规模较大,收入来源稳定,抗风险能力较强,贷款额度一般较大。相比之下,中小企业的财务制度,管理水平以及风险控制机制等各方面都较不完善,且受限于企业规模和项目,贷款额度通常较低,而银行在资信审查上却需要花费更高的成本,得到的是不多的贷款利息收入,因此银行不愿意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服务。
三、对策及建议
(一)充分利用政府的扶持政策
目前,政府大力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营造了很多社会化的公共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金融、法律、科技、产业指导等多方面的服务。同时出台了很多针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比如设立专项资金,提供紧急资金援助,建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制定中小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推进创业板上市等等。中小企业应该充分把握和利用政府的扶持政策,稳扎稳打地谋求发展,争取更上一层楼。
(二)提高中小企业自身的信用意识
对商业银行来说,中小企业的信用意识是指中小企业期望能够从商业银行不断地得到所需资金而具有的按期履约的内在强制力。因而,在与征信机构和商业银行打交道时,中小企业应该做到主动配合征信机构,自主地为信用评价机构提供所需的有效信息,以便让商业银行和征信机构更好地知悉企业的实际情况,这样征信机构和商业银行才能更好地为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三)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一方面,鼓励设立互助性或商业性的信用担保机构,加快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并给予该类机构相关的优惠政策。例如,为中小型企业服务的信用担保机构,经批准后可以免征营业税。另一方面,对于具备实施条件的地区,应当大力鼓励和倡导设立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基金,并且不断地规范信用担保的行业准入程序,健全风险控制机制以及完善损失补偿措施。
(四)进一步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
金融机构应根据中小企业融资特点,不断开发探索适合中小企业实际情况的金融产品及服务模式。目前,中小型企业的外源融资主要为银行间接融资,但由于银行贷款品种较为单一,难以满足中小企业多样化的融资需求。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着資本金数量少,资产规模小的问题,很难满足银行资产对抵押所作的要求。同时,有实力的大企业也很难为其提供信用担保。但中小企业又有着资金周转快的特点,因此可以充分利用短期金融工具比如应收账款、发票等,找到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出发点。
参考资料:
[1]陈晓红,郭卢混.《中小企业融资》[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2]陈志,陈柳.《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改革与创新》[J].金融研究,2000.12
【作者简介】何小华(1988.11.-),女,福建省,西南民族大学,本科生,经管方向。
(责任编辑:何中军)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 信用体系 金融市场 银行体系
中小企业是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对于劳动技能和素质的要求不像大型企业那样严格,所以中小企业在扩大就业和推动经济增长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就业蓄水池,为解决社会就业问题,稳定社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一、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
(一)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形式单一。大多数中小企业选择银行贷款的融资方式,过分依赖于银行贷款,而对股东投资、风险投资等现代融资方式还比较陌生。据资料显示,我国小企业间接融资占比高达98%,而直接融资仅占2%。
(二)信用低,遇到担保瓶颈。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小,财务制度不健全,经营不规范等问题,而且很多中小企业根本没有参加资信评估。因此想通过担保来增加信用以获得银行贷款的支持实在是举步维艰。况且我国担保业目前发展缓慢,无法满足中小企业贷款担保需求。
(三)融资成本高。面对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高门槛,几近苛刻的条件,大部分中小企业显得力不从心。在资金紧张时,它们通常采取民间借贷的方式,而民间借贷的利率一般高于10%。据银监会调查数据显示,小企业融资成本普遍较高,最低也接近了10%。
(四)政策的执行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具体分析
(一)信用体系视角下
从信用体系的视角来看,引起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主要原因如下:
1、中小企业融资的根本原因在于信用环境的完善状况。
2、中小企业自身信用意识的强弱是决定其融资额度大小的内在原因。
3、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方式合理与否是决定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外在原因。
(二)金融市场视角下
金融市场的波动对中小企业融资影响很大,事实上,规模越小的企业受影响的程度就越大。同时,金融市场中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痼疾,这对于信息获取方面处于劣势地位的中小企业来说风险也是相对较大的。目前,各种金融创新工具正如雨后春笋般逐渐展露头角,为中小企业提供了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但毕竟只是初期阶段,很多运作制度和风险控制机制尚未发展成熟,同时中小企业也未能运用自如地使用这些渠道,仍青睐于传统的银行贷款融资方式。
(三)银行体系视角下
现在商业银行已成为自负盈亏的经济主体,其经济行为可视理性经济人的行为。作为理性人,本着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在贷款给中小企业时必然力求达到成本、收益、风险的最佳平衡点,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努力追求利润最大化。因而,银行会对不同的贷款对象进行贷款成本、贷款收益以及贷款风险的横向比较。大企业财务制度相对健全,治理结构较为合理,企业规模较大,收入来源稳定,抗风险能力较强,贷款额度一般较大。相比之下,中小企业的财务制度,管理水平以及风险控制机制等各方面都较不完善,且受限于企业规模和项目,贷款额度通常较低,而银行在资信审查上却需要花费更高的成本,得到的是不多的贷款利息收入,因此银行不愿意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服务。
三、对策及建议
(一)充分利用政府的扶持政策
目前,政府大力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营造了很多社会化的公共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金融、法律、科技、产业指导等多方面的服务。同时出台了很多针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比如设立专项资金,提供紧急资金援助,建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制定中小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推进创业板上市等等。中小企业应该充分把握和利用政府的扶持政策,稳扎稳打地谋求发展,争取更上一层楼。
(二)提高中小企业自身的信用意识
对商业银行来说,中小企业的信用意识是指中小企业期望能够从商业银行不断地得到所需资金而具有的按期履约的内在强制力。因而,在与征信机构和商业银行打交道时,中小企业应该做到主动配合征信机构,自主地为信用评价机构提供所需的有效信息,以便让商业银行和征信机构更好地知悉企业的实际情况,这样征信机构和商业银行才能更好地为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三)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一方面,鼓励设立互助性或商业性的信用担保机构,加快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并给予该类机构相关的优惠政策。例如,为中小型企业服务的信用担保机构,经批准后可以免征营业税。另一方面,对于具备实施条件的地区,应当大力鼓励和倡导设立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基金,并且不断地规范信用担保的行业准入程序,健全风险控制机制以及完善损失补偿措施。
(四)进一步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
金融机构应根据中小企业融资特点,不断开发探索适合中小企业实际情况的金融产品及服务模式。目前,中小型企业的外源融资主要为银行间接融资,但由于银行贷款品种较为单一,难以满足中小企业多样化的融资需求。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着資本金数量少,资产规模小的问题,很难满足银行资产对抵押所作的要求。同时,有实力的大企业也很难为其提供信用担保。但中小企业又有着资金周转快的特点,因此可以充分利用短期金融工具比如应收账款、发票等,找到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出发点。
参考资料:
[1]陈晓红,郭卢混.《中小企业融资》[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2]陈志,陈柳.《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改革与创新》[J].金融研究,2000.12
【作者简介】何小华(1988.11.-),女,福建省,西南民族大学,本科生,经管方向。
(责任编辑:何中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