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死

来源 :作文周刊(高考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hu13145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人无论多大年龄上没有了父母,他都成了孤儿。他走入这个世界的门户,他走出这个世界的屏障,都随之塌陷了。父母在,他的来路是眉目清楚的,他的去路则被遮掩着。父母不在了,他的来路就变得模糊,他的去路反而敞开了。
  我的这个感觉,是在父亲死后忽然产生的。我说忽然,因为父亲活着时,我丝毫没有意识到父亲的存在对于我有什么重要。从少年时代起,我和父亲的关系就有点疏远。那时候家里子女多,负担重,父亲心情不好,常发脾气。每逢这种情形,我就当他面抄起一本书,头也不回地跨出家门,久久躲在外面看书,表示对他的抗议。后来我到北京上学,第一封家信洋洋洒洒数千言,对父亲的教育方法进行了全面批判。听说父亲看了后,只是笑一笑,对弟妹们说:“你们的哥哥是个理论家。”
  年纪渐大,子女们也都成了人,父亲的脾气是愈来愈温和了。然而,每次去上海,我总是忙于会朋友,很少在家。就是在家,和父亲好像也没有话可说,仍然有一种疏远感。有一年他来北京,一个天气晴朗的日子,他突然提议和我一起去游香山。我有点惶恐,怕一路上两人相对无言,彼此尴尬,就特意把一个小侄子也带了去。
  我实在是个不孝之子,最近十余年里,只给家里写过一封信。那是在妻子怀孕以后,我知道父母一直盼我有个孩子,便把这件事当作好消息报告了他们。我在信中說,我和妻子都希望生个女儿。父亲立刻给我回了信,说无论生男生女,他都喜欢。他的信确实洋溢着欢喜之情,我心里明白,他也是在为好不容易收到我的信而高兴。谁能想到,仅仅几天之后,就接到了父亲的死讯。
  父亲死得很突然。他身体一向很好,谁都断言他能长寿。那天早晨,他像往常一样提着菜篮子,到菜场取奶和买菜。接着,步行去单位处理一件公务。然后,因为半夜里曾感到胸闷难受,就让大弟陪他到医院看病。一检查,广泛性心肌梗塞,立即抢救,同时下了病危通知。中午,他对守在病床旁的大弟说,不要大惊小怪,没事的。他真的不相信他会死。可是,一小时后,他就停止了呼吸。
  父亲终于没能看到我的孩子出生。如我所希望的,我得到了一个可爱的女儿。谁又能想到,我的女儿患有绝症,活到一岁半也死了。每想到我那封报喜的信和父亲喜悦的回应,我总感到对不起他。好在父亲永远不会知道这幕悲剧了,这于他又未尝不是件幸事。但我自己做了一回父亲,体会了做父亲的心情,才内疚地意识到父亲其实一直有和我亲近一些的愿望,却被我那么矜持地回避了。
  短短两年里,我被厄运纠缠着,接连失去了父亲和女儿。父亲活着时,尽管我也时常沉思死亡问题,但总好像和死还隔着一道屏障。父母健在的人,至少在心理上会有一种离死尚远的感觉。后来我自己做了父亲,却未能为女儿做好这样一道屏障。父亲的死使我觉得我住的屋子塌了一半,女儿的死又使我觉得我自己成了一间徒有四壁的空屋子。我一向声称一个人无须历尽苦难就可以体悟人生的悲凉,现在我知道,苦难者的体悟毕竟是有着完全不同的分量的。
  (选自《守望的距离》)
  ■
  本文语气凝重,表达了作者对父亲未尽孝道的内疚,也体现出了作者对于死亡独特的生命体验,读来令人动容。
  ■
  1.父亲死后,特别是在“我”做了一回父亲后,“我”产生了“内疚”的意识,联系全文,请分要点归纳作者对父亲有哪些内疚。
  2.作者说:“父亲的死使我觉得我住的屋子塌了一半,女儿的死又使我觉得我自己成了一间徒有四壁的空屋子。”请联系生活实际,从“父亲于我重要、我于父亲重要”的角度,解读“屋子的一半”和“徒有四壁的空屋子”。
其他文献
话题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中国的教育家孟轲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法国的小说家巴尔扎克说:“苦难对于天才是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  请以“苦难”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标题自拟;④不少于800字。  思路导航: 
期刊
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当下,有人觉得反腐太严,感叹“官不聊生”。有这些想法的人的出发点是错误的。 。 。 。  , 。 。这个典故包含着深刻的兴衰治乱之理。  ①他却认为,秦以无道,政苛民怨,高祖因之,可以弘济  ②诸葛亮治蜀时,颇尚严峻,人多怨叹  ③知古可以鉴今  ④而如今“德政不举,威刑不肃”  ⑤有人劝他学习汉高祖约法三章,“缓刑弛禁,以慰其望”
期刊
在精准审题、确定立意之后,巧妙构思就成为高考作文夺得高分的关键。笔者从2015年高考优秀作文中总结出六个“一”的秘诀,与大家分享。  一、另立一面  世界万物的呈现方式总是多样的,人们对它们的认识也就不应该是单一的。2015年高考广东卷提供了两种认识自然世界的途径,一是传统的亲历感知,二是科技感知,并以“远”与“近”评论各自的长处与短处。较多考生思维单一,有位考生则别具慧眼,从材料中看到了第三面—
期刊
【写作指导】  “组接镜头”式作文,由若干有关联但又相互独立的画面、情节、论述片段组成。每个片断就像一个电影镜头。“组接镜头”式结构也称“蒙太奇”式结构或“镜头剪辑”式结构。  作文运用“组接镜头”结构行文,选材上跨越时空,思维上纵横驰骋,结构上脉络清晰。从整体看,文章明快、简洁、大气,排比段式的外在形态和内在韵律鲜明突出,在考卷上颇受阅卷老师青睐。  “组接镜头”式作文结构有以下几种常见类型: 
期刊
“有思想,也有忧伤和理想,这才是生活。”陀思妥耶夫斯基如是说。  生活是一袭爬满了虱子的华美长袍,亦是一条开满鲜花的荆棘路。生活并不完美,这是现实,然而,生活并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是一个需要去体验和感受的过程。  我说,凡是不敢正视生活,妄图逃离现实的人,皆为懦夫!  项羽巍立于河畔,手引一长剑于颈边,迎四面清风,留给后人一个“潇洒”的背影,持剑之手黯然一动,命陨矣!项羽,一代英雄,却逃离现
期刊
柳树,在一般人眼中只是无数的枝条和嫩叶,但在千年前的宋朝,柳树在那些多情的文人眼中,似乎有一种不同的味道。  宋朝时的词形式较为自由,更适合柳树迎风飘摇的性格。离别的人们伤心至极,便折一枝河边的柳枝给对方——看到柳枝就想到留恋了吧。  有一个“文学小青年”秦观,不相信柳树这个意象就只能写离别。于是,他写道:“东风里,朱门映柳,低按小秦筝。”就是说,沐浴在春风里,我的官门映着杨柳,轻轻地弹着秦筝。杨
期刊
【模拟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1889年,高达300米的埃菲尔铁塔在巴黎塞纳河左岸建成,莫泊桑、左拉、小仲马等300多位文化名人联名抵制,他們还组织了一场示威游行,理由是“巴黎不适应这么一个丑陋的铁家伙”。不过,抵制不久后就消失了,参与游行的莫泊桑后来经常到铁塔的二楼就餐。  2008年,北京为了奥运会修建了鸟巢、水立方和鸭蛋一样的国家大剧院,很多人痛心疾首,极尽嘲讽挖
期刊
【佳作展示一】  袅袅的炊烟升起,在澄澈的天空中消散。宁静的早晨,尖锐的鸡鸣声在远处响起,经过一个晚上的歇息,村庄又恢复了活力。做饭时翻炒的香味,四邻街坊吆喝着打招呼的热情……村庄处处透露着和谐至深的美好。  村庄入口处有一株上千年的古榕,村里年纪最大的爷爷也见过它高大威猛的模样,它在村里受到人们特別的尊敬。  平日里,农忙结束的傍晚,人们搬来桌椅条凳聚在树下,老人们悠闲地下着棋,再年轻些的坐在一
期刊
我生于并不宽敞的四合院之中,這里的天空是四角的,四面的高墙围成了我的世界。  我逐渐长高,枝干变得粗壮。我爱这四角的天空,因它独属于我。我爱这单调寂静的生活,单调重复给了我安全感,寂静让我清闲自在。  一日,我的四面高墙被推倒了,四合院被改建,而我,也被移栽到一个公园之中。  熟悉的寂静被打破了,随之而来的是喧嚣与热闹,还有我对未知的恐惧。我瑟缩着,封闭自己的感官,闭上眼睛,日复一日地怀念着伴我成
期刊
【佳作展示一】  当一个新生事物出现时,我们往往会排斥和抵触它,然而往往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终究会默默地接纳它。从某种程度上说,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往往取决于他对待新生事物的敏感程度与接纳新生事物的速度。曾经被巴黎名流抵制的埃菲尔铁塔,如今已成为巴黎的象征;曾经被很多人嘲讽的鸟巢、水立方和国家大剧院,如今已是北京的地标建筑。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面对不断涌现出的新生事物,我们要以敏锐的感知对待它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