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7月以前,上海于我有如海市蜃楼,只在梦的国度浮现。
看过不少上海题材的文学作品及影视剧,感觉上海高端大气上档次,并且极具文艺范,适合我这样的文艺女青年在那里盘桓、梦游,看往来穿梭的游船载满风光旖旎的故事沿着黄浦江的灯红酒绿从容漂流。
2016年7月下旬,首届中国杂技理论高级研修班在国际大都会上海举办,我这个蜗居祖国西南边地多年的傣族女人,一脚踏进了大上海。
为高研班授课的都是中国杂技界、理论界的名家大师,同学们大多满腹经纶或身怀绝技。更有多场杂技大戏、好戏,令人大饱眼福。我想,这也是杂技理论高研班选择上海为举办地的主要原因吧。
白天听课,晚上看戏,这是一次最最令人惬意的培训。《时空之旅》惊心动魄的飞车绝技,让观众重温久违的力量与勇气。《欢乐马戏》让台下一颗颗苍老麻木的心欢蹦乱跳回到童年。《阳光·梦》以叙事语言和章回小说体裁,展现了一群阳光少年勇敢、执着的成长历程。《炫》令人在欣赏杂技惊险奇绝之美时心潮澎湃、目眩神迷。
一场场久演不衰的杂技大戏让上海滩蒙上了一层层不可思议的梦幻外衣,似乎,在这里,一切皆有可能。
上海人真是幸运,有那么多精彩纷呈的杂技剧目可看,这还远远不够,上海的大舞台上,还有京剧、沪剧、越剧、淮剧、昆曲、评弹……
好想在上海看一出王君安的《红楼梦》,或是一场沪语话剧《永远的尹雪艳》,可惜,一没时间,二不在演出档期,我只能来去匆匆,走马观花看上海。
令人心跳加速的杂技大戏也好,令人眼花缭乱的外滩夜景也好,都比不过上海的人。
很久以前就听人说上海人小气,我从未相信过这种说法。因为我弟弟的论文辅导教师,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的魏老太太就是一个极其慷慨的上海人。我在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进修的那一年,她经常下厨做饭慰劳我和多位学子,吃完饭,她还要把不远万里从各国带回的珍贵礼物赠予我们。
我与上海人有缘,初到上海,我要见的人个个都在。上海市作家协会旁边富有情调的玛赫咖啡馆——书卷、壁画、台灯、陶人等等点缀的欧式建筑,我与才华出众的女诗人秀丽、瑞箫坐在宽大的玻璃窗边,边吃边聊。火炉一样的上海,这里却是这么静谧、凉爽。
上海作协的地盘原为著名企业家刘吉生宅邸,系文艺复兴时期古典式花园住宅,典雅华贵。看到《萌芽》杂志牌子,我心头不由一动:年轻时代热爱文学,曾自费订阅《萌芽》,此际,向它行注目礼,像是对文学旧梦的致敬与缅怀。《萌芽》还在,昔日的文学追梦人却老矣……当不忘初心成为一个时髦热词,有多少人还记得那些滚烫的梦?
我与《上海采风》杂志也有几分缘。2010年8月,我与刘巽达主编在甘肃嘉峪关全国文联举办的理论高研班结识,这次的上海高研班,又碰到了该刊副主编胡凌虹,她低调内敛,古道热肠,亲自打车送我到杂志社。
六年不见,刘主编的头发就像树冠上的枝叶,被岁月的风削去好多,但他的思想依然茂密,一派葳蕤。由于他动不动就在《光明日报》等大报大刊发表文章,想不仰视也难。午餐过后是咖啡加清谈的悠闲时光,与刘主编一席谈,受益匪浅。在云南省文联工作十余载,一起培训过的人不胜枚举,很多人不再联系、不再相见,而我与刘主编不曾中断联系,我们曾在邮件上讨论过中国的士大夫精神,都崇尚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不失节操、心怀悲悯的士大夫情怀,算是“一丘之貉”。
初到上海,最让我印象深刻且感慨良多的,并不是上海文坛的几位名人师友,而是两位极其普通的上海人。
龙哥,见面前我并不知晓他的名字,也没想过要问,只知他是一位建筑行业退休又返聘的工程监管者。2012年十月金秋,我们在网易邮箱偶遇,四年里,邮件、短信往来稀少。在我经济陷入困境、人生坠入低谷之际,这个联系不多、未曾谋面的上海大哥要给我汇一笔钱,我感动之余婉言谢绝。
出了酒店房间去一楼接大哥,电梯门开启处,他在门外笑容可掬。他带来上海最好的葡萄,也是我记忆中吃过的最甜的葡萄。他说不知该给我买什么见面礼,要给红包让我自己买,我再次婉拒。
上海人的大方,让我感慨。
上海葡萄,我留了一串给同屋,自己带了一串回云南。因次日携带行李到朱家角游玩,热浪滚滚,当我辗转回到云南,那串葡萄蔫了。
我在给大哥的邮件中如是写道:您与我在邮件上认识的那个人是一致的:真诚、善良、慷慨、睿智。
朱家角被誉为上海第一水乡古镇,我和高研班两个女同学挥汗如雨不慌不忙游玩了两个多小时,在回市区的大巴车上坐定时才发现,到机场的时间已相当紧迫。我下了大巴只有坐地铁去机场了,车上的5个韩国人也只能坐地铁赶火车。
车上一位带小孩的年轻女性(暂且叫她上海小妹)安慰我说:你坐地铁赶飞机应该来得及,我也要坐地铁,你跟着我好了。
大巴一路堵车,心急如焚的我在人民广场下了车,上海小妹不去照顾她四五岁的女儿,执意帮我拿行李。
进了地铁站,上海小妹帮我们6个人在自动售票机上买票,拎着我那不轻的行李箱急匆匆赶路,直到把我们带到第二趟地铁入口处才转身离去。这么好的人,怎舍得与她失去联系?我主动与她互加微信,她叫小珍。
上海人的热心,让我感动。
在上海呆了一周,仿佛生活在一幕诗情画意、春风和煦的戏里。
我初见的上海,好美,惟愿它留在记忆中的样子,永远有如初见。
看过不少上海题材的文学作品及影视剧,感觉上海高端大气上档次,并且极具文艺范,适合我这样的文艺女青年在那里盘桓、梦游,看往来穿梭的游船载满风光旖旎的故事沿着黄浦江的灯红酒绿从容漂流。
2016年7月下旬,首届中国杂技理论高级研修班在国际大都会上海举办,我这个蜗居祖国西南边地多年的傣族女人,一脚踏进了大上海。
为高研班授课的都是中国杂技界、理论界的名家大师,同学们大多满腹经纶或身怀绝技。更有多场杂技大戏、好戏,令人大饱眼福。我想,这也是杂技理论高研班选择上海为举办地的主要原因吧。
白天听课,晚上看戏,这是一次最最令人惬意的培训。《时空之旅》惊心动魄的飞车绝技,让观众重温久违的力量与勇气。《欢乐马戏》让台下一颗颗苍老麻木的心欢蹦乱跳回到童年。《阳光·梦》以叙事语言和章回小说体裁,展现了一群阳光少年勇敢、执着的成长历程。《炫》令人在欣赏杂技惊险奇绝之美时心潮澎湃、目眩神迷。
一场场久演不衰的杂技大戏让上海滩蒙上了一层层不可思议的梦幻外衣,似乎,在这里,一切皆有可能。
上海人真是幸运,有那么多精彩纷呈的杂技剧目可看,这还远远不够,上海的大舞台上,还有京剧、沪剧、越剧、淮剧、昆曲、评弹……
好想在上海看一出王君安的《红楼梦》,或是一场沪语话剧《永远的尹雪艳》,可惜,一没时间,二不在演出档期,我只能来去匆匆,走马观花看上海。
令人心跳加速的杂技大戏也好,令人眼花缭乱的外滩夜景也好,都比不过上海的人。
很久以前就听人说上海人小气,我从未相信过这种说法。因为我弟弟的论文辅导教师,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的魏老太太就是一个极其慷慨的上海人。我在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进修的那一年,她经常下厨做饭慰劳我和多位学子,吃完饭,她还要把不远万里从各国带回的珍贵礼物赠予我们。
我与上海人有缘,初到上海,我要见的人个个都在。上海市作家协会旁边富有情调的玛赫咖啡馆——书卷、壁画、台灯、陶人等等点缀的欧式建筑,我与才华出众的女诗人秀丽、瑞箫坐在宽大的玻璃窗边,边吃边聊。火炉一样的上海,这里却是这么静谧、凉爽。
上海作协的地盘原为著名企业家刘吉生宅邸,系文艺复兴时期古典式花园住宅,典雅华贵。看到《萌芽》杂志牌子,我心头不由一动:年轻时代热爱文学,曾自费订阅《萌芽》,此际,向它行注目礼,像是对文学旧梦的致敬与缅怀。《萌芽》还在,昔日的文学追梦人却老矣……当不忘初心成为一个时髦热词,有多少人还记得那些滚烫的梦?
我与《上海采风》杂志也有几分缘。2010年8月,我与刘巽达主编在甘肃嘉峪关全国文联举办的理论高研班结识,这次的上海高研班,又碰到了该刊副主编胡凌虹,她低调内敛,古道热肠,亲自打车送我到杂志社。
六年不见,刘主编的头发就像树冠上的枝叶,被岁月的风削去好多,但他的思想依然茂密,一派葳蕤。由于他动不动就在《光明日报》等大报大刊发表文章,想不仰视也难。午餐过后是咖啡加清谈的悠闲时光,与刘主编一席谈,受益匪浅。在云南省文联工作十余载,一起培训过的人不胜枚举,很多人不再联系、不再相见,而我与刘主编不曾中断联系,我们曾在邮件上讨论过中国的士大夫精神,都崇尚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不失节操、心怀悲悯的士大夫情怀,算是“一丘之貉”。
初到上海,最让我印象深刻且感慨良多的,并不是上海文坛的几位名人师友,而是两位极其普通的上海人。
龙哥,见面前我并不知晓他的名字,也没想过要问,只知他是一位建筑行业退休又返聘的工程监管者。2012年十月金秋,我们在网易邮箱偶遇,四年里,邮件、短信往来稀少。在我经济陷入困境、人生坠入低谷之际,这个联系不多、未曾谋面的上海大哥要给我汇一笔钱,我感动之余婉言谢绝。
出了酒店房间去一楼接大哥,电梯门开启处,他在门外笑容可掬。他带来上海最好的葡萄,也是我记忆中吃过的最甜的葡萄。他说不知该给我买什么见面礼,要给红包让我自己买,我再次婉拒。
上海人的大方,让我感慨。
上海葡萄,我留了一串给同屋,自己带了一串回云南。因次日携带行李到朱家角游玩,热浪滚滚,当我辗转回到云南,那串葡萄蔫了。
我在给大哥的邮件中如是写道:您与我在邮件上认识的那个人是一致的:真诚、善良、慷慨、睿智。
朱家角被誉为上海第一水乡古镇,我和高研班两个女同学挥汗如雨不慌不忙游玩了两个多小时,在回市区的大巴车上坐定时才发现,到机场的时间已相当紧迫。我下了大巴只有坐地铁去机场了,车上的5个韩国人也只能坐地铁赶火车。
车上一位带小孩的年轻女性(暂且叫她上海小妹)安慰我说:你坐地铁赶飞机应该来得及,我也要坐地铁,你跟着我好了。
大巴一路堵车,心急如焚的我在人民广场下了车,上海小妹不去照顾她四五岁的女儿,执意帮我拿行李。
进了地铁站,上海小妹帮我们6个人在自动售票机上买票,拎着我那不轻的行李箱急匆匆赶路,直到把我们带到第二趟地铁入口处才转身离去。这么好的人,怎舍得与她失去联系?我主动与她互加微信,她叫小珍。
上海人的热心,让我感动。
在上海呆了一周,仿佛生活在一幕诗情画意、春风和煦的戏里。
我初见的上海,好美,惟愿它留在记忆中的样子,永远有如初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