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紫砂壶的外在价值是实用的器皿,而其内在价值则是美的艺术。紫砂壶的美在于它集壶泥、壶色、壶形、壶款、壶章、题铭、绘画、书法、雕塑、篆刻诸艺术于一体.这些特点使紫砂壶成为当前炙手可热的收藏品。
关键词:紫砂壶;富贵土;收藏;价值
中图分类号:J5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7-234-1
传说中有种富贵土。说起紫砂壶,先要从它的泥料说起。在江苏宜兴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在宜兴丁蜀村,一个晴朗的早晨,村民们又开始了一天的忙碌。正在此时,忽见一白须僧人,一边走一边喊:“卖富贵土,卖富贵土!”村民见此人叫喊,顿时奇怪,于是尾随而行。当僧人把村民引至青龙山脚下时,半山腰一道霞光,呈现于眼前的却是新挖出的“紫”“红”“绿”各色柔润细土。这泥土就是宜兴紫砂的原料。村民开始用这“富贵土”制壶,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呀!泥料在烧制的过程中.由于收缩成断断续续的气孔,烧成后的紫砂壶透气性非常好,沏茶能保持茶叶香味不变,哪怕盛夏时节,贮茶隔夜不馊。紫砂壶的美不依赖于任何釉色,只是以砂色本来面目示人,通过制壶艺人的倾心研琢,一把把造型独特、古朴大方的艺术珍品就诞生了。传说充满神奇色彩,实际上紫砂泥是红泥(朱砂泥)、紫泥、团山泥(本山绿泥呈米黄色)的总称。这三种泥因矿区、矿层分布的不同,烧成时温度稍有变化,色泽就会发生改变。据科学分析,紫砂壶确有保持茶汤原味的功能,它能吸收茶汁,而且具有耐冷耐热的特性。使用的年代越久,壶身色泽就越加光润古雅,泡出来的茶汤也就越醇郁芳馨,甚至空壶注入沸水都会有一股清淡的茶香。紫砂土之贵,用清人汪文柏赠给当时紫砂壶名家陈鸣远的一首《陶器行》的诗句就可以说明:“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
欣赏的是一种意境,紫砂壶艺始于宋朝而成于明代。北宋《宛陵集》中载有“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的描写。据记载,当年苏东坡就曾用紫砂陶提梁壶烹茶,并有“松风竹炉,提壶相呼”的诗句。凡几百年间,紫砂工艺经历历代兴废衰荣,薪火传承,造就了无数名家珍品。成为后人收藏搜寻的宝物。历数各代名家,龚春、时大彬、陈鸣远、惠孟臣、杨彭年以及顾景舟等制壶名家留给后人的作品都是风格高雅、造型大气,古朴中透着精致,此种滋味真可谓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靠的全是心灵的理解和共鸣。
分辨一把壶的优劣,首先要看此壶的砂质。由于泥料的不同,烧成壶后,给人带来的视觉效果和感官感受也就不尽相同。紫砂泥与其他陶泥相比很显著的特点就是手感不同,一个熟悉紫砂、喜爱紫砂的人,闭上眼睛都能用手感觉出所摸之物是普通陶泥还是宜兴紫砂。有些紫砂壶在制作过程中为了追求一种有别于一般紫砂的效果,还特意进行铺砂(在紫砂泥料中掺进黄色砂粒),正是强调这种砂质给人带来的视觉感应和手摸的砂质感。
自古以来喜爱紫砂之人,大多为文人雅士,紫砂的古朴,是一种意境,只有懂得这种古拙意境的人,才能读懂紫砂壶的独到的艺术感染力。一把精美的紫砂壶一定是制壶艺人心境与修养的表露,渗透了作者的灵魂.这样的壶才成为传世的无价之宝。
市场升温行情见涨,紫砂壶虽然很小,但它存世量相对瓷器来说就非常少,官窑紫砂壶更是凤毛麟角。早在明代即有“名手所作一壶重不数两,价重每一二十金,能使土与黄金争价”之说,清代也有“宫中艳说大彬壶,海外竞求鸣远碟”的诗句。可见明清两代的藏家,追求的是名家制作的紫砂壶具。
目前,古代名家紫砂真品难得一见,近现代名家作品也在万元左右,所以造假的、仿造的赝品屡见不鲜。但是区分起来只要记住一句要领就不容易上当受骗:名家所做之壶的品味韵味浸透了作者的精、气、神。所谓“精”是指做工精良,“气”是指气度不凡,“神”是指有神韵、不呆板、有灵性,并非凡手所能达到的。但要把握住这几点,还必须见多识广,熟能生巧。以前出现在古玩市场的紫砂壶收藏者都是新加坡人、韩国人和宜兴人,如今涌现出大批内地的紫砂爱好者,所以一旦品位上等的紫砂作品出现,很快就会被藏家买走。其实,收藏的眼光可以放宽一点,不应专注于古代名家。比如,上世纪初一
批宜兴制壶高手,曾专门模仿历代名家的名作,制作了一大批优秀的仿古紫砂壶,这些作品现在看来也是具有相当收藏价值的。还有现当代一些著名工艺师的作品.也同样具有收藏的价值。近几年,紫砂壶的收藏市场行情逐渐升温,相比其他收藏品类,紫砂壶还有较大的升值空间,如果现在把收藏紫砂壶当成一种投资,不失为一个明智的选择。
参考文献:
[1]徐秀棠.中国紫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11.
[2]毛大步.紫砂壶鉴赏宝典[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1.
关键词:紫砂壶;富贵土;收藏;价值
中图分类号:J5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7-234-1
传说中有种富贵土。说起紫砂壶,先要从它的泥料说起。在江苏宜兴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在宜兴丁蜀村,一个晴朗的早晨,村民们又开始了一天的忙碌。正在此时,忽见一白须僧人,一边走一边喊:“卖富贵土,卖富贵土!”村民见此人叫喊,顿时奇怪,于是尾随而行。当僧人把村民引至青龙山脚下时,半山腰一道霞光,呈现于眼前的却是新挖出的“紫”“红”“绿”各色柔润细土。这泥土就是宜兴紫砂的原料。村民开始用这“富贵土”制壶,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呀!泥料在烧制的过程中.由于收缩成断断续续的气孔,烧成后的紫砂壶透气性非常好,沏茶能保持茶叶香味不变,哪怕盛夏时节,贮茶隔夜不馊。紫砂壶的美不依赖于任何釉色,只是以砂色本来面目示人,通过制壶艺人的倾心研琢,一把把造型独特、古朴大方的艺术珍品就诞生了。传说充满神奇色彩,实际上紫砂泥是红泥(朱砂泥)、紫泥、团山泥(本山绿泥呈米黄色)的总称。这三种泥因矿区、矿层分布的不同,烧成时温度稍有变化,色泽就会发生改变。据科学分析,紫砂壶确有保持茶汤原味的功能,它能吸收茶汁,而且具有耐冷耐热的特性。使用的年代越久,壶身色泽就越加光润古雅,泡出来的茶汤也就越醇郁芳馨,甚至空壶注入沸水都会有一股清淡的茶香。紫砂土之贵,用清人汪文柏赠给当时紫砂壶名家陈鸣远的一首《陶器行》的诗句就可以说明:“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
欣赏的是一种意境,紫砂壶艺始于宋朝而成于明代。北宋《宛陵集》中载有“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的描写。据记载,当年苏东坡就曾用紫砂陶提梁壶烹茶,并有“松风竹炉,提壶相呼”的诗句。凡几百年间,紫砂工艺经历历代兴废衰荣,薪火传承,造就了无数名家珍品。成为后人收藏搜寻的宝物。历数各代名家,龚春、时大彬、陈鸣远、惠孟臣、杨彭年以及顾景舟等制壶名家留给后人的作品都是风格高雅、造型大气,古朴中透着精致,此种滋味真可谓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靠的全是心灵的理解和共鸣。
分辨一把壶的优劣,首先要看此壶的砂质。由于泥料的不同,烧成壶后,给人带来的视觉效果和感官感受也就不尽相同。紫砂泥与其他陶泥相比很显著的特点就是手感不同,一个熟悉紫砂、喜爱紫砂的人,闭上眼睛都能用手感觉出所摸之物是普通陶泥还是宜兴紫砂。有些紫砂壶在制作过程中为了追求一种有别于一般紫砂的效果,还特意进行铺砂(在紫砂泥料中掺进黄色砂粒),正是强调这种砂质给人带来的视觉感应和手摸的砂质感。
自古以来喜爱紫砂之人,大多为文人雅士,紫砂的古朴,是一种意境,只有懂得这种古拙意境的人,才能读懂紫砂壶的独到的艺术感染力。一把精美的紫砂壶一定是制壶艺人心境与修养的表露,渗透了作者的灵魂.这样的壶才成为传世的无价之宝。
市场升温行情见涨,紫砂壶虽然很小,但它存世量相对瓷器来说就非常少,官窑紫砂壶更是凤毛麟角。早在明代即有“名手所作一壶重不数两,价重每一二十金,能使土与黄金争价”之说,清代也有“宫中艳说大彬壶,海外竞求鸣远碟”的诗句。可见明清两代的藏家,追求的是名家制作的紫砂壶具。
目前,古代名家紫砂真品难得一见,近现代名家作品也在万元左右,所以造假的、仿造的赝品屡见不鲜。但是区分起来只要记住一句要领就不容易上当受骗:名家所做之壶的品味韵味浸透了作者的精、气、神。所谓“精”是指做工精良,“气”是指气度不凡,“神”是指有神韵、不呆板、有灵性,并非凡手所能达到的。但要把握住这几点,还必须见多识广,熟能生巧。以前出现在古玩市场的紫砂壶收藏者都是新加坡人、韩国人和宜兴人,如今涌现出大批内地的紫砂爱好者,所以一旦品位上等的紫砂作品出现,很快就会被藏家买走。其实,收藏的眼光可以放宽一点,不应专注于古代名家。比如,上世纪初一
批宜兴制壶高手,曾专门模仿历代名家的名作,制作了一大批优秀的仿古紫砂壶,这些作品现在看来也是具有相当收藏价值的。还有现当代一些著名工艺师的作品.也同样具有收藏的价值。近几年,紫砂壶的收藏市场行情逐渐升温,相比其他收藏品类,紫砂壶还有较大的升值空间,如果现在把收藏紫砂壶当成一种投资,不失为一个明智的选择。
参考文献:
[1]徐秀棠.中国紫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11.
[2]毛大步.紫砂壶鉴赏宝典[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