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整体建设过程中,中国特色的公共文化治理也正处在现代化转型的关键时刻。中国公共文化治理的发展历程和现实境况造就了其特殊的现代性内涵,主要表现为本土性、公共性和高效性。由此,夯实传统文化基因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本土性基础、增强治理主体和治理对象的公共性力度、追求法治化与民主化、科技化与人文化有机整合的高效性目标,在真正意义上将“用文化治理”的公共文化治理理念落到实处,已然成为中国特色公共文化治理转型的基本特点。
【机 构】
:
山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
【基金项目】
:
山西省软科学项目“山西省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18041016-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整体建设过程中,中国特色的公共文化治理也正处在现代化转型的关键时刻。中国公共文化治理的发展历程和现实境况造就了其特殊的现代性内涵,主要表现为本土性、公共性和高效性。由此,夯实传统文化基因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本土性基础、增强治理主体和治理对象的公共性力度、追求法治化与民主化、科技化与人文化有机整合的高效性目标,在真正意义上将“用文化治理”的公共文化治理理念落到实处,已然成为中国特色公共文化治理转型的基本特点。
其他文献
从启蒙运动到法国大革命再到以青年黑格尔派为代表的德国激进主义的兴起,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思想土壤。但马克思自1843年起,即与包括以赫斯为代表的激进行动哲学以及激进民主主义做了界分,此后,经新唯物主义暨唯物史观的形成到《共产党宣言》,对左翼激进主义的批判一直是一条重要辅线。《共产党宣言》之后马克思主义的走向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主流传统的演进,如马克思对欧洲革命的反思,马克思对欧洲工人运动以及第一国际的参与及主导,马克思艰苦卓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恩格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系统阐释,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的解释以及
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社会批判理论的主要代表,阿多诺对海德格尔生存论存在论思想的批评贯穿其学术生涯始终。事实上,阿多诺对海德格尔的学术批评既源于复杂的社会历史语境,更是基于其非同一性哲学思想的展开。在阿多诺看来,海德格尔前期的生存论存在论特别是其死亡观隐秘地体现了西方传统形而上学的症结,他在非同一性哲学视域中对海德格尔的批评意在破除生存论存在论的概念拜物教式幻象,强调个体生存的历史性及其生命体验的异质性,由此使“在世之人”具有“改变世界”的可能性。
当代俄罗斯马克思主义批判学派是在苏联历史与俄罗斯现实的比较中产生的具有俄罗斯特色的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代表后苏联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主流方向,经过近30年的发展,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和鲜明的理论主题,主要包括晚期资本主义批判、苏联社会主义反思、新社会主义理想及社会改造纲领。当代俄罗斯马克思主义批判学派的理论探索对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一定意义,同时也存在明显的发展局限。
本文通过将阿尔都塞哲学遗著《在哲学中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置于其诸多哲学文本的线索之中,详细回顾了阿尔都塞哲学观和哲学实践的演变轨迹,指出所谓阿尔都塞晚年思想的“转向”,实际上是向早年思想的一种回归。《在哲学中成为马克思主义者》这部遗著可以看作是《论再生产》中预告了但却未完成的“哲学著作”的替代物,是阿尔都塞以新的哲学观为基础进行的哲学总结。通过它,我们可以理解,阿尔都塞的全部哲学努力,就是“在不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的情况下在哲学中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卢卡奇在加入匈牙利共产党之前的最后一篇文章《作为一种伦理问题的布尔什维主义》中表达了“第一伦理”与“第二伦理”的困境,他对布尔什维主义的选择基于其对“文化”问题一以贯之的关注,即为陷入危机中的欧洲文化找寻一个全新的世界,他希望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建立一种新的、真正的文化。我们可以把卢卡奇的共产主义之路总结为美学通过伦理问题的考量而进入政治,从文化批判资本主义进入无产阶级革命实践。卢卡奇虽然从新康德主义那里洞见了资本主义社会文化异化的现实,但是在寻找克服文化悲剧的道路时却走向了马克思。通过对卢卡奇转向布尔什维主
习近平以宽广的全球视野,深入思考了人类面临的和平赤字、信任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等世界难题,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怎样建设这个世界”等关乎人类生存发展的时代之问,高瞻远瞩地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这一重大战略思想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坚实的实践基础,凝聚着习近平对当今世界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重大问题的理论思考,为实现人类共同繁荣发展提供了富有东方智慧的中国方案。这一重大战略思想,强调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宗旨,以建立新型国际关系为基本路径,以国际安全为依托,以文明交流互
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世界和平理论的主要创立者与奠基者。他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科学分析二战结束以来的国际格局,提出“永久和平”与“持久和平”两个不同层次概念,并作出了“新的战争能够制止”的基本判断。由此出发,从构建公平合理的国际秩序、警惕可能的战争威胁、发挥社会主义中国积极作用几方面,阐述了关于推动世界和平的基本主张。从毛泽东的思想和实践中汲取历史经验和智慧,对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情况下科学处理国际矛盾与冲突、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文通过对19世纪80年代至今欧洲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历史的回顾,阐述了这两种思潮对“和平运动”概念的理解以及实践中经历的变化,并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对其进行了分析。从早期对“和平运动”的批判,到后来理论界的争论,从大规模的群众运动走向衰落,到20世纪80年代的再度兴起,和平既是一个政治问题,也是一个社会和经济问题,面对21世纪出现的新情况和新矛盾,应当对其进行重新审视,并赋予其应有的意义。
邓小平的和平思想内容丰富,在如何认识世界问题上,他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问题”的新论断;在如何认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问题上,他一方面强调和平的国际环境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强调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在如何争取和维护世界和平问题上,他坚决反对霸权主义,主张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把发展问题提到全人类的高度来认识,提出以发展促和平。邓小平的和平思想既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又有宽广的世界眼光和博大的人类情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西方自由主义学者提出的“人权高于主权”的口号与《联合国宪章》中规定的不干涉原则相违背。西方人权观念包括自然主义与底线主义两种主要的证成方式,无论是采取哪种方式,它们都不能实质性地证成人权的超出现实之上的普遍性。这也就决定了主权与人权之间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而是辩证的、相辅相成的关系。失去国家主权的依托,人权无法得到根本保障。“人权高于主权”学说所隐含的文化中心主义的心态不利于国际合作。只有以一种非强制性的、平等包容的方式展开对话,才有可能达成被国际社会广泛接受的底线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