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我国很多大型的突发事件都以部队作为主力军,紧急参加的。由于突发事件情况紧急,在突发事件财务保障的过程中,存在资金准备难、开支范围大、经费需求剧增等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科学配置财力资源、灵活运用保障手段、严格落实管理规定等解决措施。
关键词:突发事件;科学配置;财力资源;保障手段;解决措施。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其中部队参与较多的为自然灾害,其中也包括医疗救助。例如:98抗洪抢险、03年抗击非典、08年抗击雪灾、汶川地震救灾等突发事件中,部队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部队在处理突发事件的过程中如何根据我军的实际情况将财务保障工作做到因时因地制宜,以保障部队救援或处理突发事件有序进行,是我们应该探究的问题。
在处理突发事件的过程中,也存在以下一些问题。资金准备难。由于突发事件情况紧急,部队接到命令后,必须迅速作出反应,以最快的速度到达突发事件发生区,这对经费保障时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进入突发事件地区后受到交通阻塞、线路中断等客观条件的限制,例如在汶川地震期间,短时间内很难在当地开设银行账户,财务部门就应提前与驻地开户银行联系,立即启动应急资金保障预案,加大现金储备量。在本单位财力难以足额保障时,应及时向上请领,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集中大量资金,充分做好财务保障准备。
预见性差,计划实施难。在处理突发事件过程中,难以预料的事情时有发生,不可能完全按照经费使用原则掌握开支,花什么钱、花多少钱很难预计。一些开支在事前很难预测,这导致了实际开支和计划数相差较大,给财务部门筹措资金、保障供应带来了很大难度。组成复杂,协调保障难。例如这次抗震救灾任务非常艰巨,救援难度超乎想象,部队在接到上级命令后迅速向灾区增援,机动范围大,各军兵种部队类型多,人员组成十分复杂。不同兵种、不同军区、不同建制部队集中于同一地域,造成财务保障关系交叉、重叠,组织协调更加困难,稍有疏忽就会出现漏供、断供问题。
开支范围大,经费需求剧增。为了保障任务的完成,控制事态的进一步发展与恶化,将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有时不得不动用大量的人员、装备和物资,使得经费的需求量剧增。还有许多平时不需要的经费或是开支很少的经费到这时也突然冒了出来,使得各方面支出大增。
任务特殊,经费结算难。在经费供应过程中,由于任务特殊,只强调保障要迅速、快捷,而容易忽略报销程序和财务标准制度,结算手续往往不够正规,再加上经费领报、结算时间又不确定,因此很难按照平时的财务管理规定去执行,有时甚至会出现"先斩后奏"的现象。而执行这样的任务往往由不同部队临时组成,任务结束后又各自归队,这些都会导致经费结算难度大、任务完成后遗留问题多的现象。
为确保部队在应对突发事件财务保障做到因时因地制宜,根据财务保障需要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注重加强财务备战建设,确实增强应急保障能力。一是要落实战备储备金制度。应急机动作战部队均应当按上级统一规定落实战备储备金制度。为确保紧急情况下的资金供应,各级部队财务部门应与开户银行签订"资金紧急支付协议",以书面的形式制定部队与银行双方责任人,明确联系方式和供应时限,确保一声令下,有充足的储备经费和快捷的供应方式。二是要制定多套预案兵加强战时财务保障训练。结合近几年部队参加抗洪抢险、抗击雪灾雨雪灾害,特别是此次抗震救灾财务保障行动情况来看,财务部门保障行动来看,财务部门要制定多种预案,并适时完善。各单位应当利用业务集训、以会代训的时机,经常组织战时财务保障训练,以增强财务人员的战备观念,熟悉突发事件财务保障程序,掌握战时财务保障的基本方法和基本要求。三是要加强保障装备建设。近几年来,我们结合部队综合演练、野营驻训和外军联合军演等保障情况对财务装备的要求,设计制作了"财务战备包装箱",箱中除可放置现金外,平时里面放置账本、收据、借据计算机用具等财务保障工具,遇到部队外出执行任务时财务人员只需携带该保险箱,即可在野战条件下,顺利完成经费保障任务。财务战备保障箱在这次抗震救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严格落实管理规定,强化规范性。为使财务保障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就要用相应的财务管理规定加以规范。一是规定经费审批权限、供应标准、开支范围及支付办法,防止盲目开支和损失浪费现象,使经费开支始终处于有效的监控之下。对储备的现金,财务部门应加强管理,经常检查储备情况,防止不安全因素的出现。二是及时结算清理经费,对本部队的经费开支要及时结算,对与地方及友邻单位的往来经费要及时结清,自觉做到不欠账赊账,确保财务供应体系运行顺畅、有序。三是财务部门要根据上级有关规定,凭开支单据和首长支付责任的批件,按实际开支数认真搞好专项经费的请领、核销,做不虚报、不漏报。
科学配置财力资源,突出实效性。根据突发事件财务保障具有突发性强、消耗性大的特点,要区分不同时段、不同情况实施合理的经费保障,科学配置财力资源。一是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动用可动用的资金参与救灾保障,充分满足部队对经费的需求,确保救灾任务的圆满完成。二是要做到"财尽其用",充分发挥经费的最大效益,让有限的财力迅速转化为战斗力。三是要充分利用地方的保障优势,节省部队内部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减少因军队自身保障点多、线长、面广所带来的保障压力。
灵活运用保障手段,把握主动性。要实施高效的财务保障,必须运用多种保障手段。一是预案保障与随机保障相结合。抗震救灾财务保障的突出特点之一就是保障任务急、不可预见性因素多。这就容易出现"计划不如变化快"的情况。若一味地强调预案,很可能会出现"供不及时、供不到位、供过于求"的被动局面。因此,要及时保障部队经费需要,就需要我们将预案保障与随机保障相结合,灵活处置。二是区域保障与建制保障相结合。部队在进入灾区初期,不排除在紧急情况下采取的越级保障和单位之间的横向支援。要充分依靠当地驻军正常供应优势,加强与驻地部队的协调联系,与友邻部队密切协商。但是,部队在无法理顺经费保障供应渠道的情况下,还是要以建制保障为主,增强自我保障能力。三是经费保障与实物保障相结合。重大灾情发生后,给当地的生产和生活秩序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物资就地筹措难度加大,部队的食宿无法保障,绝大多数物资需要从后方筹措,这时就要尽可能争取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帮助其树立支援物资也是支援经费的理念。对于地方政府的支援,在供应资金到位后应及时偿还,维护人民军队的良好形象。
参考文献:
[1] 张萍:我国财政资金绩效审计的现实选择[J],经济问题,2005,(1)。
[2] 肖文八、罗坚:军事经济效益审计的理论定位和实践探索[J],审计研究,2005,(1)。
[3] 许建平、李瑞举、徐立:党委理财应完善的几种机制[J],军队财务,2003,(8)。
[4] 李建贵、熊友存、姬心中:军队财务监督研究[M],解放军出版社,2000。
[5] 王力军等. 支援路防卫作战财务保障对策【J】.军事经济研究. 2002,(5)。
关键词:突发事件;科学配置;财力资源;保障手段;解决措施。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其中部队参与较多的为自然灾害,其中也包括医疗救助。例如:98抗洪抢险、03年抗击非典、08年抗击雪灾、汶川地震救灾等突发事件中,部队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部队在处理突发事件的过程中如何根据我军的实际情况将财务保障工作做到因时因地制宜,以保障部队救援或处理突发事件有序进行,是我们应该探究的问题。
在处理突发事件的过程中,也存在以下一些问题。资金准备难。由于突发事件情况紧急,部队接到命令后,必须迅速作出反应,以最快的速度到达突发事件发生区,这对经费保障时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进入突发事件地区后受到交通阻塞、线路中断等客观条件的限制,例如在汶川地震期间,短时间内很难在当地开设银行账户,财务部门就应提前与驻地开户银行联系,立即启动应急资金保障预案,加大现金储备量。在本单位财力难以足额保障时,应及时向上请领,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集中大量资金,充分做好财务保障准备。
预见性差,计划实施难。在处理突发事件过程中,难以预料的事情时有发生,不可能完全按照经费使用原则掌握开支,花什么钱、花多少钱很难预计。一些开支在事前很难预测,这导致了实际开支和计划数相差较大,给财务部门筹措资金、保障供应带来了很大难度。组成复杂,协调保障难。例如这次抗震救灾任务非常艰巨,救援难度超乎想象,部队在接到上级命令后迅速向灾区增援,机动范围大,各军兵种部队类型多,人员组成十分复杂。不同兵种、不同军区、不同建制部队集中于同一地域,造成财务保障关系交叉、重叠,组织协调更加困难,稍有疏忽就会出现漏供、断供问题。
开支范围大,经费需求剧增。为了保障任务的完成,控制事态的进一步发展与恶化,将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有时不得不动用大量的人员、装备和物资,使得经费的需求量剧增。还有许多平时不需要的经费或是开支很少的经费到这时也突然冒了出来,使得各方面支出大增。
任务特殊,经费结算难。在经费供应过程中,由于任务特殊,只强调保障要迅速、快捷,而容易忽略报销程序和财务标准制度,结算手续往往不够正规,再加上经费领报、结算时间又不确定,因此很难按照平时的财务管理规定去执行,有时甚至会出现"先斩后奏"的现象。而执行这样的任务往往由不同部队临时组成,任务结束后又各自归队,这些都会导致经费结算难度大、任务完成后遗留问题多的现象。
为确保部队在应对突发事件财务保障做到因时因地制宜,根据财务保障需要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注重加强财务备战建设,确实增强应急保障能力。一是要落实战备储备金制度。应急机动作战部队均应当按上级统一规定落实战备储备金制度。为确保紧急情况下的资金供应,各级部队财务部门应与开户银行签订"资金紧急支付协议",以书面的形式制定部队与银行双方责任人,明确联系方式和供应时限,确保一声令下,有充足的储备经费和快捷的供应方式。二是要制定多套预案兵加强战时财务保障训练。结合近几年部队参加抗洪抢险、抗击雪灾雨雪灾害,特别是此次抗震救灾财务保障行动情况来看,财务部门保障行动来看,财务部门要制定多种预案,并适时完善。各单位应当利用业务集训、以会代训的时机,经常组织战时财务保障训练,以增强财务人员的战备观念,熟悉突发事件财务保障程序,掌握战时财务保障的基本方法和基本要求。三是要加强保障装备建设。近几年来,我们结合部队综合演练、野营驻训和外军联合军演等保障情况对财务装备的要求,设计制作了"财务战备包装箱",箱中除可放置现金外,平时里面放置账本、收据、借据计算机用具等财务保障工具,遇到部队外出执行任务时财务人员只需携带该保险箱,即可在野战条件下,顺利完成经费保障任务。财务战备保障箱在这次抗震救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严格落实管理规定,强化规范性。为使财务保障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就要用相应的财务管理规定加以规范。一是规定经费审批权限、供应标准、开支范围及支付办法,防止盲目开支和损失浪费现象,使经费开支始终处于有效的监控之下。对储备的现金,财务部门应加强管理,经常检查储备情况,防止不安全因素的出现。二是及时结算清理经费,对本部队的经费开支要及时结算,对与地方及友邻单位的往来经费要及时结清,自觉做到不欠账赊账,确保财务供应体系运行顺畅、有序。三是财务部门要根据上级有关规定,凭开支单据和首长支付责任的批件,按实际开支数认真搞好专项经费的请领、核销,做不虚报、不漏报。
科学配置财力资源,突出实效性。根据突发事件财务保障具有突发性强、消耗性大的特点,要区分不同时段、不同情况实施合理的经费保障,科学配置财力资源。一是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动用可动用的资金参与救灾保障,充分满足部队对经费的需求,确保救灾任务的圆满完成。二是要做到"财尽其用",充分发挥经费的最大效益,让有限的财力迅速转化为战斗力。三是要充分利用地方的保障优势,节省部队内部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减少因军队自身保障点多、线长、面广所带来的保障压力。
灵活运用保障手段,把握主动性。要实施高效的财务保障,必须运用多种保障手段。一是预案保障与随机保障相结合。抗震救灾财务保障的突出特点之一就是保障任务急、不可预见性因素多。这就容易出现"计划不如变化快"的情况。若一味地强调预案,很可能会出现"供不及时、供不到位、供过于求"的被动局面。因此,要及时保障部队经费需要,就需要我们将预案保障与随机保障相结合,灵活处置。二是区域保障与建制保障相结合。部队在进入灾区初期,不排除在紧急情况下采取的越级保障和单位之间的横向支援。要充分依靠当地驻军正常供应优势,加强与驻地部队的协调联系,与友邻部队密切协商。但是,部队在无法理顺经费保障供应渠道的情况下,还是要以建制保障为主,增强自我保障能力。三是经费保障与实物保障相结合。重大灾情发生后,给当地的生产和生活秩序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物资就地筹措难度加大,部队的食宿无法保障,绝大多数物资需要从后方筹措,这时就要尽可能争取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帮助其树立支援物资也是支援经费的理念。对于地方政府的支援,在供应资金到位后应及时偿还,维护人民军队的良好形象。
参考文献:
[1] 张萍:我国财政资金绩效审计的现实选择[J],经济问题,2005,(1)。
[2] 肖文八、罗坚:军事经济效益审计的理论定位和实践探索[J],审计研究,2005,(1)。
[3] 许建平、李瑞举、徐立:党委理财应完善的几种机制[J],军队财务,2003,(8)。
[4] 李建贵、熊友存、姬心中:军队财务监督研究[M],解放军出版社,2000。
[5] 王力军等. 支援路防卫作战财务保障对策【J】.军事经济研究. 2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