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高职院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现状,得出以下存在的问题:跨境电商课程设置缺乏特色、跨境电商师资匮乏和学生对于跨境电商认识不足。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打造专业特色的跨境电商课程建设、加强师资建设,多渠道提高教师实战经验、拓宽校企合作渠道,深入合作交流,共同培养跨境电商人才和更新观念,加大交流参观学习等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对策
一、高职院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现状
近年来,中国对外贸易受市场需求、资源、劳动力成本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综合业务成本不断攀升,企业发展受到较大阻碍。基于互联网的跨境电商运营模式应运而生,它打破了在传统外贸模式下出口商、进口商、批发商、分销商、零售商的格局,重塑国际贸易产业链,使得企业可以直接面对个体批发商、零售商,甚至最终消费者,有效减少了贸易环节和商品流转成本,为提升企业营利能力和消费者福利提供了巨大空间。2016年是跨境电商的高速增长期,跨境交易规模达6.5万亿人民币;跨境电商占净出口贸易19%;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年均增速近30%。我国从2013年至今,对于跨境电商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利好政策全面铺展。
据统计,2016年,中国跨境电商人才缺口约为300万。而每年与外语、电子商务、国贸、信管、经济等相关专业毕业的学生只有100万以上,供需严重失衡。CNNIC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指出,虽然企业主对电子商务的意识已有所增强,但网络营销推广实效性欠缺、网销渠道与传统渠道难以协同、电子商务人才缺失等仍然是企业主普遍担心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电子商务发展。
企业普遍认为跨境电商领域毕业生存在如下缺点: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专业知识不扎实,知识面窄,视野不够宽,就业能力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
二、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跨境电商课程设置缺乏特色
许多高职院校为适应跨境电商产业发展产生的大量人才需求,相继开设了相关课程,在特定的专业如国际经济贸易专业等进行授课。但是,很大一部分学校只是单独开设一门或两门跨境课程,与其他课程关联度不高。此外,通过实践调查,大部分高校并没有充分利用学校所在的地区优势,打造特色教育。许多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目标等都大同小异,由此教育出的人才如出一辙,很难满足现代个性化的需求。
(二)跨境电商师资匮乏
目前,许多高校的电商教师仍以讲授课为主,对理论部分的要求较高,尽管有实操课时的要求,但也只是作为课程的一小部分,并没有足够的重视。由此,学生在实训过程也无真实的实操环境,难以真正体验真实电子商务的整个过程。在校内实训过程中,由于教师的监管力度不够,学生的态度较为敷衍。深究原因是因为高校教师自身的实战经验较不足,教学手段较为单一,难以根据个性化需求进行灵活性教学。尽管今年来许多学校的教师通过继续教育、企业实践等学习电商技能,学习周期一般是短期型,面对日新月異的电商行业,还是远远不能满足实际的教学需要。
(三)学生对于跨境电商认识不足
据调查,学生对于跨境电商课程所需要具备的能力中,多数的学生认为跨境电商能力中在线交易能力与客户服务能力最为重要。根据之前学者针对跨境电商专业人才的胜任素质模式研究,提出跨境电商人才胜任力的五个能力为外文能力、国际贸易能力、电子商务能力、市场营销能力以及综合职业素养。由此可见,学生对跨境电商需要具备的能力认识还不清。
三、对策
(一)打造专业特色的跨境电商课程建设
针对目前高校的课程设置普遍偏向商务方面的理论学习,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跨境电商课程的建设:第一,只有在扎实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才能真正有可能实现跨境电商理论的灵活运用,因此要强化核心课程例如跨境电商实务等。第二,需要时刻关注国家最新政策动态,如主动根据"一带一路"的要求,拓展课程内容。特别需要的是要立足地区特色,充分考虑地区优势资源。第三,跨境电商不仅要学习商务方面的知识,而且也有适当开设一些针对境外主要贸易国家的语言类以及关于不同地区和国家的文化历史通识课程,补充单一的商务知识授课内容。
(二)加强师资建设,多渠道提高教师实战经验
我国高校基本都设置了电子商务专业,但是跨境电子商务师资力量比较薄弱,教师数量少,教师综合素质不高。首先要鼓励教师进行再教育,学校加大教师培训投入,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加大对教师教研的资金投入。其次,可以聘请跨境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管理学校实训和教学工作,定期为学生和教师的实践进行管理和培训,组织专家讲座、会议等,完善跨境电子商务教师团队。最后,加强跨境电子商务教师的实践经验,组织教师走进校内实践企业去学习,熟悉跨境电子商务企业的运作流程,不断充实课堂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三)拓宽校企合作渠道,深入合作交流,共同培养跨境电商人才
加大投入建立校内、校外跨境电子商务实训基地,购买先进电子商务实验操作设备,使学生在真实的实训环境下巩固所学理论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在校内建立电子商务创业孵化中心,为电子商务学生提供电脑、货源、指导等创业扶持,大力建设标准实训室,为学生的跨境电子商务实战训练提供支持。跨境电子商务公司进驻学校,其合作模式主要包括:利用公司本身有的天猫、京东、淘宝上的资源,学生利用公司的数据包直接就可以做公司的分销;公司还有专业的物流和商品管理系统,学生可以直接与企业进行对接,促进学生创业的顺利进行。
(四)更新观念,加大交流参观学习
面对瞬息万变的互联网世界,需要及时获取信息,并且实时更新知识,打破传统观念。一方面,要主动与互联网时代对接,锻炼抓取信息的敏锐力;另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多参与交流与讨论学习,同时学校也应更加关注与各方的联系,如可以与社会的跨境电商培训机构合作,拓展学生的学习途径,又如可带领学生在学习开始前提前进入行业参观学习,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对他们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心理准备。
四、结束语
我国跨境电子商务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新兴产物,其发展处在初级阶段,人才的培养还不完善。但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具有广阔的前景,因此应不断创新和完善跨境电商人才培养,为跨境电商的发展培养出综合型、国际型的电子商务人才。
参考文献:
[1] 陈咏. 职业院校培养跨境电商人才的现状与对策 [J]. 职业技术教育 , 2016(20)
[2] 苏怡. 中国跨境电商物流发展现状及人才教育对策研究[J].亚太教育, 2016(36)
[3] 何焰. 探讨厦门自贸区跨境电商发展现状与人才培养问题[J].财经界,2015(23)
[4] 陈杰. 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研究[J]. 传播与版权,2017(3)
[5] 郑少敏. 跨境电商背景下复合型外语人才需求现状与对策研究-以金华市为例[J]. 海外英语,2016(5)
作者简介:
岳琳琳(1981-),女,淄博张店人,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商务英语、跨境电商等。
关键词:高职院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对策
一、高职院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现状
近年来,中国对外贸易受市场需求、资源、劳动力成本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综合业务成本不断攀升,企业发展受到较大阻碍。基于互联网的跨境电商运营模式应运而生,它打破了在传统外贸模式下出口商、进口商、批发商、分销商、零售商的格局,重塑国际贸易产业链,使得企业可以直接面对个体批发商、零售商,甚至最终消费者,有效减少了贸易环节和商品流转成本,为提升企业营利能力和消费者福利提供了巨大空间。2016年是跨境电商的高速增长期,跨境交易规模达6.5万亿人民币;跨境电商占净出口贸易19%;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年均增速近30%。我国从2013年至今,对于跨境电商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利好政策全面铺展。
据统计,2016年,中国跨境电商人才缺口约为300万。而每年与外语、电子商务、国贸、信管、经济等相关专业毕业的学生只有100万以上,供需严重失衡。CNNIC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指出,虽然企业主对电子商务的意识已有所增强,但网络营销推广实效性欠缺、网销渠道与传统渠道难以协同、电子商务人才缺失等仍然是企业主普遍担心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电子商务发展。
企业普遍认为跨境电商领域毕业生存在如下缺点: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专业知识不扎实,知识面窄,视野不够宽,就业能力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
二、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跨境电商课程设置缺乏特色
许多高职院校为适应跨境电商产业发展产生的大量人才需求,相继开设了相关课程,在特定的专业如国际经济贸易专业等进行授课。但是,很大一部分学校只是单独开设一门或两门跨境课程,与其他课程关联度不高。此外,通过实践调查,大部分高校并没有充分利用学校所在的地区优势,打造特色教育。许多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目标等都大同小异,由此教育出的人才如出一辙,很难满足现代个性化的需求。
(二)跨境电商师资匮乏
目前,许多高校的电商教师仍以讲授课为主,对理论部分的要求较高,尽管有实操课时的要求,但也只是作为课程的一小部分,并没有足够的重视。由此,学生在实训过程也无真实的实操环境,难以真正体验真实电子商务的整个过程。在校内实训过程中,由于教师的监管力度不够,学生的态度较为敷衍。深究原因是因为高校教师自身的实战经验较不足,教学手段较为单一,难以根据个性化需求进行灵活性教学。尽管今年来许多学校的教师通过继续教育、企业实践等学习电商技能,学习周期一般是短期型,面对日新月異的电商行业,还是远远不能满足实际的教学需要。
(三)学生对于跨境电商认识不足
据调查,学生对于跨境电商课程所需要具备的能力中,多数的学生认为跨境电商能力中在线交易能力与客户服务能力最为重要。根据之前学者针对跨境电商专业人才的胜任素质模式研究,提出跨境电商人才胜任力的五个能力为外文能力、国际贸易能力、电子商务能力、市场营销能力以及综合职业素养。由此可见,学生对跨境电商需要具备的能力认识还不清。
三、对策
(一)打造专业特色的跨境电商课程建设
针对目前高校的课程设置普遍偏向商务方面的理论学习,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跨境电商课程的建设:第一,只有在扎实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才能真正有可能实现跨境电商理论的灵活运用,因此要强化核心课程例如跨境电商实务等。第二,需要时刻关注国家最新政策动态,如主动根据"一带一路"的要求,拓展课程内容。特别需要的是要立足地区特色,充分考虑地区优势资源。第三,跨境电商不仅要学习商务方面的知识,而且也有适当开设一些针对境外主要贸易国家的语言类以及关于不同地区和国家的文化历史通识课程,补充单一的商务知识授课内容。
(二)加强师资建设,多渠道提高教师实战经验
我国高校基本都设置了电子商务专业,但是跨境电子商务师资力量比较薄弱,教师数量少,教师综合素质不高。首先要鼓励教师进行再教育,学校加大教师培训投入,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加大对教师教研的资金投入。其次,可以聘请跨境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管理学校实训和教学工作,定期为学生和教师的实践进行管理和培训,组织专家讲座、会议等,完善跨境电子商务教师团队。最后,加强跨境电子商务教师的实践经验,组织教师走进校内实践企业去学习,熟悉跨境电子商务企业的运作流程,不断充实课堂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三)拓宽校企合作渠道,深入合作交流,共同培养跨境电商人才
加大投入建立校内、校外跨境电子商务实训基地,购买先进电子商务实验操作设备,使学生在真实的实训环境下巩固所学理论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在校内建立电子商务创业孵化中心,为电子商务学生提供电脑、货源、指导等创业扶持,大力建设标准实训室,为学生的跨境电子商务实战训练提供支持。跨境电子商务公司进驻学校,其合作模式主要包括:利用公司本身有的天猫、京东、淘宝上的资源,学生利用公司的数据包直接就可以做公司的分销;公司还有专业的物流和商品管理系统,学生可以直接与企业进行对接,促进学生创业的顺利进行。
(四)更新观念,加大交流参观学习
面对瞬息万变的互联网世界,需要及时获取信息,并且实时更新知识,打破传统观念。一方面,要主动与互联网时代对接,锻炼抓取信息的敏锐力;另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多参与交流与讨论学习,同时学校也应更加关注与各方的联系,如可以与社会的跨境电商培训机构合作,拓展学生的学习途径,又如可带领学生在学习开始前提前进入行业参观学习,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对他们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心理准备。
四、结束语
我国跨境电子商务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新兴产物,其发展处在初级阶段,人才的培养还不完善。但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具有广阔的前景,因此应不断创新和完善跨境电商人才培养,为跨境电商的发展培养出综合型、国际型的电子商务人才。
参考文献:
[1] 陈咏. 职业院校培养跨境电商人才的现状与对策 [J]. 职业技术教育 , 2016(20)
[2] 苏怡. 中国跨境电商物流发展现状及人才教育对策研究[J].亚太教育, 2016(36)
[3] 何焰. 探讨厦门自贸区跨境电商发展现状与人才培养问题[J].财经界,2015(23)
[4] 陈杰. 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研究[J]. 传播与版权,2017(3)
[5] 郑少敏. 跨境电商背景下复合型外语人才需求现状与对策研究-以金华市为例[J]. 海外英语,2016(5)
作者简介:
岳琳琳(1981-),女,淄博张店人,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商务英语、跨境电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