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使命教育面临的严峻挑战与高校学生社团的蓬勃发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将高校使命教育融入学生社团活动,有利于帮助大学生走出虚拟的网络空间、回归丰富的现实生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而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基于学生社团开展高校使命教育应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即明确扶持理论性社团的鲜明导向、巧用“三法”做好融合大文章、把准学生社团发展方向、激发社团发展内生动力。
【机 构】
: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办公室(党办、校办)
【基金项目】
:
湖北省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中青年理论家第七批培育计划(湖北省社科基金前期资助项目)“新时代青年使命教育研究”(课题编号20ZD127)的成果。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使命教育面临的严峻挑战与高校学生社团的蓬勃发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将高校使命教育融入学生社团活动,有利于帮助大学生走出虚拟的网络空间、回归丰富的现实生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而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基于学生社团开展高校使命教育应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即明确扶持理论性社团的鲜明导向、巧用“三法”做好融合大文章、把准学生社团发展方向、激发社团发展内生动力。
其他文献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激发领军人才活力对创新型国家建设和高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至关重要。当前高校领军人才创新活力激发主要存在选树标准单一化、评价激励功利化、管理服务科层化、支持发展低层化等问题,使高校人才的创新活力得不到充分激发。因此,探索激发领军人才创新活力的新思路与新举措势在必行。
近年来,各高校对“形势与政策”课改革创新做了诸多探索并取得一定成效,但目前在实际教学中仍在教学主体、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管理等方面存在不足,这影响了课程的教学效果和育人功能。因此,文章尝试从教学主体的协同、教学内容的协同、教学方式的协同、教学管理的协同等方面构建科学、合理、高效的“形势与政策”课协同教学模式,从而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奋进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上,以唯物史观回望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从本质上把握唯物史观同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内在关联,有利于全景式展现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本质内涵和价值指向,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认识中国,更深入地理解中华文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具有深厚的唯物史观意蕴,是对充满内在分裂和根本否定性的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的超越,充分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基本原理、党同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的重要论断、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等,在演进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中国标识,创造了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家风问题发表了系列高屋建瓴、视野宏阔、思想深邃的重要论述,特别强调了要继承和弘扬革命先辈的红色家风.中国共产党人历经百年构建的红色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日新月异,这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也为建构符合人才成长规律的新时代实践育人体制机制创造了机遇。党的十九大以来,教育部启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并将“实践育人”纳入高校“十大”育人体系,这无疑对实践育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文章试图从“三全育人”视角深入剖析当下我国高校实践育人体制机制的发展现状及不足,探索出符合新时代发展需要的实践育人体制机制。
集成电路是“现代工业的粮食”,江苏是我国集成电路产业重镇,产量约占全国的1/3。当前,制约江苏集成电路自主可控、安全高效发展最主要的因素在于产业链要素、组织、能力、治理等方面协同性不足。这就需要聚焦协同,着力完善要素支撑,优化分工布局,强化技术联系,加快国产替代,推动集成电路与各产业深度融合。 一、江苏集成电路产业链协同度不足的主要表现 生产要素不协同,主要体现在资金部分错配和人才结构不合理。
为了确保全球经济的复苏,促进全球供应链和产业链的畅通,破除不必要的疫情防控制度壁垒,需要加快健康码跨国互通互认的国际协调,从而促进人员与物资的有序、安全流动。[1] 2020年11月21日,习近平主席在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五次峰会第一阶段会议上,正式提出建立基于核酸检测结果,以国际通行二维码为形式的“健康码国际互认机制”,并希望各国参与。习近平主席的倡议与当前全球政治经济形势紧密契合,为抗击新
大学英语是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新时代,可以从提升大学英语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丰富大学英语教材的人文内涵、探索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健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管理体系等几个方面着手,提高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效。
课程思政建设是当前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场域,已逐步由“样板房”演化为“新常态”。文章以全国八所高校为样本高校开展调查研究,发现当前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极少数教师育人意识有待提升、思政课育人价值有待充分挖掘、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能力有待提高、课程思政建设配套支撑保障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因此,高校要在建立健全课程思政建设体制机制、提升教师育人意识与能力、灵活供给配置课程思政要素、加大配套投入支持保障等方面着力,以解决存在的系列问题,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办好高校思政课,关键在教师。在全程、全息、全员、全效特征显著的全媒体时代,思政课教师的价值引领能力、信息技术运用能力、理论知识储备能力和育人能力面临着新的考验。高校思政课教师应开展以强化价值引领能力为核心的思想突围、以提升信息技术运用能力为核心的技术突围、以增强理论知识储备能力为核心的知识突围以及以提升育人能力为核心的方法突围,把全媒体这个重要变量转变为能力建设的最大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