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培养“核心素养”是新课程标准(2017版)提出的新目标,也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和创新之举,它的教育功能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它的培养必须在平时的课堂中点滴渗透和内化。
关键词:物理课堂教学;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6-0269-01
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姜钢在他的《探索构建高考评价体系,全方位推进高考内容改革》一文中指出:“要求学生能够在不同情境下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处理复杂任务,具有扎实的学科观念和宽阔的学科视野,并体现出自身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等内化的综合学科素养。”作为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物理学科,对“核心素养”的要求体现在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这四点上。如何更好地对学科“核心素养”进行渗透呢?课堂便是我们能利用的载体之一。充分利用课堂这一载体,精心设计教学内容,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1.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求知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学生学好物理,首先要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求知欲。包达列夫在就“对某门学科的积极的学习态度和热情与取得成功的关系”进行研究的结论是,学生对一门学科的态度会在他的知觉、思维、记忆和想象等心理特性上留下痕迹。学生缺乏积极态度,就会阻碍他们活动潜能的发挥①。物理教学中,开学第一课就是一扇打开奇妙物理的门。在开学第一课中,本人为学生展示了一系列有趣的物理现象。比如借助多媒体,播放一只带静电的小猫深受静电困扰囧状的视频,引起学生哄堂大笑;还有播放奥运会运动员扔铅球、短道速滑等画面,这些都与物理息息相关,引起学生求知的兴趣。当然,光靠视频是不够的,本人在课堂中还进行了一些趣味小实验,比如利用洗衣机脱水管和碎纸屑表演“天女散花”、用硬币和磁铁表演“会自动倒下的一摞硬币”等小实验,并让学生说出他们生活中所观察到的物理现象,既活跃了氛围,又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去探索的欲望。当然,第一节课的作用虽大,但也不是万能的,教师还必须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刺激强化学生的这种求知欲,比如看谜语猜物理现象;利用生活中经常见到却容易被忽略或无法解释的现象,通过课堂演示或者学生自己动手等吸引学生。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科学探究的精神
通过一些小实验,比如人们总是认为物体只能自发地从高往低处走,但是在“重力与重心”一节中通过教师演示椎体爬坡实验,让学生观察到“物体也能自发地从低往高走”这一现象,让学生感受到,在探索过程中,不能想当然,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又比如在“电磁感应”这节的教学中,如果按课本直接告诉学生法拉第用了10年探索出磁生电的奥秘也无可厚非,但学生对这其中的艰辛和坚持不懈精神的体会就淡了。所以在教学中不直接给结论,而是通过引导,请学生和老师一起猜想并完成实验,再通过已掌握的“电流”、“磁通量”等相关知识得出磁生电的奥秘,再引出“法拉第用了10年的漫长历程进行探索”,那种来之不易的艰辛和法拉第坚强的科学探究精神不言而喻。诸如此类还有很多,比如讲到相对论介绍爱因斯坦功成名就却仍保持朴素作风;讲到原子物理知识,介绍居里夫妇发现元素钋和镭的故事,既让学生了解这些伟大的科学家,又能让学生为他们的科学精神和坚持不懈所感染。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未来社会所需的人才是创新型的人才,国家大力鼓励创新。中学是培养创新思维很关键的时期。在董奇所著的《儿童创造力发展心理》一书中指出:在整个中学阶段,学生的创造力一直在提高,如果在教育的条件下,创造力有更明顯的提高。中学生的创造力表现出更大的主动性和有意性,能够根据特定的目的开展创造性活动,创造的成果所达到的水平接近成人②。由此可见,学生在创新方面是具有很大潜力的,只要接受教育的方式方法得当。但创新能力的培养又不是一蹴而就的,魏书生说:“一件事至少要有100种做法,这样才能有所创造。”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能堰苗助长,必须在课堂中点滴渗透和内化。本人通过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畅所欲言,鼓励学生提出质疑、发表见解;通过布置学生实验,鼓励学生设计实验等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4.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关心国内外科技发展,培养服务社会的决心
人类在探索物理奥秘的过程中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财富,我们的先人更是创造了人类古代文明。本人在磁的相关教学时,通过补充介绍我们民族在古代磁方面的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又比如学生学到天体运动时,本人在给学生普及航天知识的同时,介绍了我们国家航天发展历程和国内外航天发展技术,并播放了王亚平的太空授课内容,学生看得津津有味,爱国热情也得到了很好的激发,唤起了他们为祖国而努力的责任感。
“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润物细无声的渗透和内化。相信只要秉持紧跟时代步伐、牢记立德树人使命的精神,精心设计课堂,一定能让课堂成为“核心素养”最温暖的成长之地。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42页.
[2]董奇:《儿童创造力发展心理》、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15-16页.
关键词:物理课堂教学;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6-0269-01
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姜钢在他的《探索构建高考评价体系,全方位推进高考内容改革》一文中指出:“要求学生能够在不同情境下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处理复杂任务,具有扎实的学科观念和宽阔的学科视野,并体现出自身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等内化的综合学科素养。”作为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物理学科,对“核心素养”的要求体现在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这四点上。如何更好地对学科“核心素养”进行渗透呢?课堂便是我们能利用的载体之一。充分利用课堂这一载体,精心设计教学内容,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1.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求知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学生学好物理,首先要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求知欲。包达列夫在就“对某门学科的积极的学习态度和热情与取得成功的关系”进行研究的结论是,学生对一门学科的态度会在他的知觉、思维、记忆和想象等心理特性上留下痕迹。学生缺乏积极态度,就会阻碍他们活动潜能的发挥①。物理教学中,开学第一课就是一扇打开奇妙物理的门。在开学第一课中,本人为学生展示了一系列有趣的物理现象。比如借助多媒体,播放一只带静电的小猫深受静电困扰囧状的视频,引起学生哄堂大笑;还有播放奥运会运动员扔铅球、短道速滑等画面,这些都与物理息息相关,引起学生求知的兴趣。当然,光靠视频是不够的,本人在课堂中还进行了一些趣味小实验,比如利用洗衣机脱水管和碎纸屑表演“天女散花”、用硬币和磁铁表演“会自动倒下的一摞硬币”等小实验,并让学生说出他们生活中所观察到的物理现象,既活跃了氛围,又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去探索的欲望。当然,第一节课的作用虽大,但也不是万能的,教师还必须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刺激强化学生的这种求知欲,比如看谜语猜物理现象;利用生活中经常见到却容易被忽略或无法解释的现象,通过课堂演示或者学生自己动手等吸引学生。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科学探究的精神
通过一些小实验,比如人们总是认为物体只能自发地从高往低处走,但是在“重力与重心”一节中通过教师演示椎体爬坡实验,让学生观察到“物体也能自发地从低往高走”这一现象,让学生感受到,在探索过程中,不能想当然,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又比如在“电磁感应”这节的教学中,如果按课本直接告诉学生法拉第用了10年探索出磁生电的奥秘也无可厚非,但学生对这其中的艰辛和坚持不懈精神的体会就淡了。所以在教学中不直接给结论,而是通过引导,请学生和老师一起猜想并完成实验,再通过已掌握的“电流”、“磁通量”等相关知识得出磁生电的奥秘,再引出“法拉第用了10年的漫长历程进行探索”,那种来之不易的艰辛和法拉第坚强的科学探究精神不言而喻。诸如此类还有很多,比如讲到相对论介绍爱因斯坦功成名就却仍保持朴素作风;讲到原子物理知识,介绍居里夫妇发现元素钋和镭的故事,既让学生了解这些伟大的科学家,又能让学生为他们的科学精神和坚持不懈所感染。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未来社会所需的人才是创新型的人才,国家大力鼓励创新。中学是培养创新思维很关键的时期。在董奇所著的《儿童创造力发展心理》一书中指出:在整个中学阶段,学生的创造力一直在提高,如果在教育的条件下,创造力有更明顯的提高。中学生的创造力表现出更大的主动性和有意性,能够根据特定的目的开展创造性活动,创造的成果所达到的水平接近成人②。由此可见,学生在创新方面是具有很大潜力的,只要接受教育的方式方法得当。但创新能力的培养又不是一蹴而就的,魏书生说:“一件事至少要有100种做法,这样才能有所创造。”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能堰苗助长,必须在课堂中点滴渗透和内化。本人通过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畅所欲言,鼓励学生提出质疑、发表见解;通过布置学生实验,鼓励学生设计实验等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4.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关心国内外科技发展,培养服务社会的决心
人类在探索物理奥秘的过程中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财富,我们的先人更是创造了人类古代文明。本人在磁的相关教学时,通过补充介绍我们民族在古代磁方面的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又比如学生学到天体运动时,本人在给学生普及航天知识的同时,介绍了我们国家航天发展历程和国内外航天发展技术,并播放了王亚平的太空授课内容,学生看得津津有味,爱国热情也得到了很好的激发,唤起了他们为祖国而努力的责任感。
“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润物细无声的渗透和内化。相信只要秉持紧跟时代步伐、牢记立德树人使命的精神,精心设计课堂,一定能让课堂成为“核心素养”最温暖的成长之地。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42页.
[2]董奇:《儿童创造力发展心理》、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15-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