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轻金分厂的生产车间,当记者问哪一位是姜增胜师傅时,工友们纷纷指着一位高高瘦瘦的人说道:“那就是姜班长。”就是这个瘦高的年轻人,用自己的技艺打造了一件件精细的工业零件,用苛刻的自我要求突破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用智慧和汗水诠释了“工匠精神”的所在。
姜增胜出生在一个工人家庭,祖孙三代都是哈尔滨电机厂的工人。刚刚初中毕业的姜增胜并没有像其他学生一样选择读高中,而是进入了技工学校。“这并不影响我追求自己的理想,即使成为一名工人,我也一定不是一名普通的工人。”姜增胜的脸上露出了温和而坚定的微笑。由于他所学的是数控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了哈尔滨电机厂的车削工段,成为一名车工。为实现自己当初“不做一名普通工人”的誓言,姜增胜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开启了不平凡的工匠之旅。
螺栓与螺母是机械制造行业中应用最为广泛的零件,大到飞机轮船,小到桌椅板凳,都离不开螺纹零件的组装,但螺纹端部产生的毛刺成为螺纹加工中的一个常见的问题。为清除毛刺,国内许多制造企业均采用手工砂轮打磨的方法来解决,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一个偶然的机会,姜增胜发现单位进口的一批螺栓上居然没有砂轮打磨毛刺的痕迹。于是他暗下决心,国外工人能做到的,中国工人也一定能做到。
姜增胜查资料、算公式、改刀具、做模具,经过不断的总结和实验,结合数控设备的加工特点,终于实现了毛刺去除的机械切削化。他的新妙招,彻底消灭了车间里的砂轮声,仅此一项便可为所在企业每年节约成本32万元。
如何进一步夯实自己的理论基础,成为姜增胜最上心的事。工作之余,他将时间都花在了学习上,不但自学通过了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的资格考试,而且参加了成人高考,顺利进入哈尔滨工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深造。在此期间,姜增胜不仅对计算机编程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还对数控机床的编程语言G代码、T代码等有了更深入的掌握,并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充分发挥到了实践中。
细长轴是车床加工的“噩梦”,刀具的选择、加工程序的设定、车床工作方法的决断都会影响整个长轴的质量。哈电制造的全球规模最大的白鹤滩水电机组在建造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一件长度为680毫米、直径为12毫米的超细长轴成为了工程建造过程中的技术难题。作为白鹤滩水电机组全部小型零件加工班组的班长,姜增胜对自己的班组成员提出了“工匠精神创世界精品工程,精益制造白鹤滩上立战功”的倡议,带领班组成员反复比对工件材料力学参数,制定了四爪卡盘找正、反刀反转反向分段车削的加工工艺,啃下了这块超细长轴的硬骨头。
“求质量的精益求精,求技艺的尽善尽美。面对困难不放弃,遇到成功不自满。”姜增胜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在16年的工作生涯中,姜增胜共提出合理化建议50余项,技术革新13项,为企业节约资金、直接创造经济效益130余万元。他先后被授予中央企业优秀技术能手、哈尔滨市新一代创业人标兵、哈尔滨电气集团公司十大杰出青年、电机公司质量标兵等光荣称号,并在2013年哈尔滨市数控大赛中摘得了数控车工状元的桂冠,從一名普通的工人成长为一名数控高级技师。
“一个高级技师,自己有前途。一群高级技师,企业有前途。一代高级技师,国家就有前途。”这是姜增胜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姜增胜对自己班组和徒弟们的要求极为严格。组织集体活动时,无论刮风下雨、严寒酷暑,他们都会排成一列整齐的纵队准时参加。工作中,这个班组零件合格率始终百分之百。下班后,他组织创新交流、技术论坛会,把自己8万多字的“绝活儿”日记毫无保留地奉献给班组学习。
在他的带领下,这个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班组取得了喜人的成绩:2012年被授予“中国企业青年文明号”称号,2013年被中国机冶建材工会授予“全国李斌式模范班组”称号,2014年被哈尔滨市工会授予“工人先锋号”称号,2017年被授予“黑龙江省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称号。
姜增胜说,用5~10年的时间,将班组员工培养成为技师及以上水平的技术骨干,将班组打造成电机公司的“技师班组”,这是我们的发展愿景。
如今,姜增胜和工友们一起,攻克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匠人匠心,就要有执着之意、坚守之心。”姜增胜说,“一个新时代的工人,不仅要有力气能制造,还要有智慧能创造,这才是当代工人的价值。我们要用知识、智慧、技术去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姜增胜出生在一个工人家庭,祖孙三代都是哈尔滨电机厂的工人。刚刚初中毕业的姜增胜并没有像其他学生一样选择读高中,而是进入了技工学校。“这并不影响我追求自己的理想,即使成为一名工人,我也一定不是一名普通的工人。”姜增胜的脸上露出了温和而坚定的微笑。由于他所学的是数控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了哈尔滨电机厂的车削工段,成为一名车工。为实现自己当初“不做一名普通工人”的誓言,姜增胜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开启了不平凡的工匠之旅。
螺栓与螺母是机械制造行业中应用最为广泛的零件,大到飞机轮船,小到桌椅板凳,都离不开螺纹零件的组装,但螺纹端部产生的毛刺成为螺纹加工中的一个常见的问题。为清除毛刺,国内许多制造企业均采用手工砂轮打磨的方法来解决,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一个偶然的机会,姜增胜发现单位进口的一批螺栓上居然没有砂轮打磨毛刺的痕迹。于是他暗下决心,国外工人能做到的,中国工人也一定能做到。
姜增胜查资料、算公式、改刀具、做模具,经过不断的总结和实验,结合数控设备的加工特点,终于实现了毛刺去除的机械切削化。他的新妙招,彻底消灭了车间里的砂轮声,仅此一项便可为所在企业每年节约成本32万元。
如何进一步夯实自己的理论基础,成为姜增胜最上心的事。工作之余,他将时间都花在了学习上,不但自学通过了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的资格考试,而且参加了成人高考,顺利进入哈尔滨工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深造。在此期间,姜增胜不仅对计算机编程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还对数控机床的编程语言G代码、T代码等有了更深入的掌握,并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充分发挥到了实践中。
细长轴是车床加工的“噩梦”,刀具的选择、加工程序的设定、车床工作方法的决断都会影响整个长轴的质量。哈电制造的全球规模最大的白鹤滩水电机组在建造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一件长度为680毫米、直径为12毫米的超细长轴成为了工程建造过程中的技术难题。作为白鹤滩水电机组全部小型零件加工班组的班长,姜增胜对自己的班组成员提出了“工匠精神创世界精品工程,精益制造白鹤滩上立战功”的倡议,带领班组成员反复比对工件材料力学参数,制定了四爪卡盘找正、反刀反转反向分段车削的加工工艺,啃下了这块超细长轴的硬骨头。
“求质量的精益求精,求技艺的尽善尽美。面对困难不放弃,遇到成功不自满。”姜增胜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在16年的工作生涯中,姜增胜共提出合理化建议50余项,技术革新13项,为企业节约资金、直接创造经济效益130余万元。他先后被授予中央企业优秀技术能手、哈尔滨市新一代创业人标兵、哈尔滨电气集团公司十大杰出青年、电机公司质量标兵等光荣称号,并在2013年哈尔滨市数控大赛中摘得了数控车工状元的桂冠,從一名普通的工人成长为一名数控高级技师。
“一个高级技师,自己有前途。一群高级技师,企业有前途。一代高级技师,国家就有前途。”这是姜增胜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姜增胜对自己班组和徒弟们的要求极为严格。组织集体活动时,无论刮风下雨、严寒酷暑,他们都会排成一列整齐的纵队准时参加。工作中,这个班组零件合格率始终百分之百。下班后,他组织创新交流、技术论坛会,把自己8万多字的“绝活儿”日记毫无保留地奉献给班组学习。
在他的带领下,这个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班组取得了喜人的成绩:2012年被授予“中国企业青年文明号”称号,2013年被中国机冶建材工会授予“全国李斌式模范班组”称号,2014年被哈尔滨市工会授予“工人先锋号”称号,2017年被授予“黑龙江省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称号。
姜增胜说,用5~10年的时间,将班组员工培养成为技师及以上水平的技术骨干,将班组打造成电机公司的“技师班组”,这是我们的发展愿景。
如今,姜增胜和工友们一起,攻克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匠人匠心,就要有执着之意、坚守之心。”姜增胜说,“一个新时代的工人,不仅要有力气能制造,还要有智慧能创造,这才是当代工人的价值。我们要用知识、智慧、技术去实现我们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