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其他学科有比较整齐统一的教学进度,教学参考书丰富翔实,体育学科是否考虑地方区域性教参?体育教学计划“无政府”状态还要持续多久?对于介绍性项目的运动起源、发展,能否考虑编制成一本教辅用书供体育教师比较系统地学习?
答:体育学科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完成国家教材的基础上,应该考虑制订地方区域性文件或教参。
第一,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实施,需要各地制订地方区域性文件或教参。新课程的实施,使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管理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变化的最大特点就是国家放宽了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统一管理和硬性规定,实行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增强了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因此,各地制订地方区域性文件或教参,能够起到上承国家课程标准,下启学校体育教学实践的桥梁作用,能很好的实现国家体育课程管理的意图。
第二,新课程实施本性上的二元特征,需要各地制订地方区域性文件或教参。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是一种体现体育课程改革理想的方案,它总是面向未来,具有超现实的特点。但是,理想也只有根植于当下的现实才能获得生长的土壤。国家层面的课程改革的理想必须根植于当下课程实施的现状,才能赋予理想以现实的力量,必须要“因校制宜”“因人(学生和教师)而异”地逐步实现。而“因校制宜”“因人(学生和教师)而异”实施体育新程,需要地方区域性文件或教参的指导与建议。
第三,新课程改革本身的性质和特点,需要各地制订地方区域性文件或教参。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是面向全国的普通学校、教师和学生的,但是,由于各地区间的教育发展水平严重失衡以及城乡之间的巨大差别,即使是同一个地区,同一座城市,不同学校之间仍然有很大差异。因此,统一的课程改革方案客观上需要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创造性的改造以适应本地区、本学校的课程实际,这也就是说,制订地方区域性文件或教参成为必然。
第四,体育学科的特性,需要各地制订地方区域性文件或教参。首先,体育学科的母体是庞大的体育运动文化,体育内容是一个五彩缤纷的、连分类都很困难的运动项目群,而且这些运动项目来源于多种文化形态和目标系统;其次,体育运动项目之间关联性并不清晰,运动项目之间的互为基础性并不明显,项目之间更多的是在体能上的互相迁移;第三,体育学科具有“一项多标”和“一标多项”的特点,即一个运动项目可以用来达成多种教学目标,也可以采用多种运动项目实现某一教学目标。因此,体育学科的内容选择就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但是,如果缺乏正确的指导,也可能变成随意性。
需要指出的是,构建地方区域性的教参是不容易的,应鼓励有条件、有能力的体育教师积极探索国家教材的拓展和延伸,或对地域体育文化的整理和传承,形成学校的课程特色,此项工作功德无量。但要避免借地方性教材的构建淡化对国家课程的落实,这里首先必须完成国家课程的内容,国家审核通过的教材内容,不能有随意性,不是还要存在多久的问题,而是课程计划执行力的问题。至于出现体育教学的“无政府”状态,归根到底是由学校在执行课程计划和教师在执行教学计划时不够严肃引起的,体育教师应“守土有责”。
供体育教师学习用的教辅用书很多,对于一些现阶段学校没有条件开展但很吸引学生眼球的、观赏价值较高的运动项目是有必要编写专门教辅用书的,这不仅是要教师看懂,而且要让学生看懂,不仅需要教辅用书,而且需要视频材料,对具有时代性的竞技运动项目作必要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它的起源、发展等,这对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有积极的意义。
问:请问田径教学中的部分简单技能教学是否有必要从小学延续到初中甚至大学,比如立定跳远、跨越式跳高等?
答:田径是由走、跑、跳跃、投掷等运动技能组成的实用性很强的身体锻炼手段,对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具有很好的锻炼效果。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精神,国家教材中田径运动各项教材构建了新的内容编写体系,以教与学目标的达成来统领田径各项运动的教与学内容和方法,要求体育教师根据学校、教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达成教与学目标的具体的田径各项运动的教材内容。
由于从小学、中学到大学,随着人的认知水平和运动能力的发展,对田径教材的选择是会产生变化的。田径教学中的部分简单技能,比如立定跳远、跨越式跳高、掷实心球等,都是具有较高锻炼价值的教学内容,但它在体育课的地位及份量随着学段的不同将发生变化。主要反映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作为主教材,安排在相应的阶段进行教学。例如,在小学阶段学生从单脚、双脚跳跃练习,到重点学习立定跳远动作,其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从小学低年级就能掌握立定跳远两腿用力蹬地、落地轻巧,并能屈膝缓冲的基本跳跃方法,同时,通过对这些内容的练习,发展学生腿部力量和弹跳力,提高跳跃能力。这样,像立定跳远、跨越式跳高、50米跑、掷实心球等田径教学中的部分简单技能在小学阶段作为主教材进行教学,到了中学或大学阶段,一般没必要再将它作为主教材重复进行教学。
第二,作为发展身体素质的内容和有效手段,结合其他主教材进行练习。立定跳远、50米跑、掷实心球等部分简单技能项目是《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内容,学生必须经常进行练习,以发展相关体能与技能,提高测试成绩,但是这些“简单技能”往往还有另一身份,即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的具体指标,这些都是国家意志,因此,这些“简单技能”,必须作为发展身体素质练习和增强体能的有效手段,在中学或大学阶段结合其他主教材适时进行练习。
第三,作为与之存在逻辑关系教材的辅助教学内容,渗透在教材的教学过程中。部分简单的田径教材具有独特性。比如跨越式跳高、蹲踞式跳远等,虽然它是田径教学中的一项简单技术,但它也是学生学习背越式跳高、挺身式跳远等相对较难和较为复杂技术动作的基础,在这些较难和较复杂动作的学习过程中,适当复习与提高这部分简单技术与技能,能够促进技能的正向迁移,并发展专项体能,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因此,部分简单技术作为辅助教学内容,渗透在相关教材的教学过程之中。
第四,作为学校体育运动竞赛的内容之一,可适时安排少量课时进行教学。目前,在中小学运动会中,跳高、跳远等田径项目仍然是重要的比赛内容,很多学校还将50米、立定跳远等作为比赛的集体项目(要求人人参与根据班级均分评定名次),因此,为弘扬体育精神和传承体育文化,应根据学校的具体安排,适当安排少量的课时进行教学。■
答:体育学科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完成国家教材的基础上,应该考虑制订地方区域性文件或教参。
第一,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实施,需要各地制订地方区域性文件或教参。新课程的实施,使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管理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变化的最大特点就是国家放宽了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统一管理和硬性规定,实行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增强了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因此,各地制订地方区域性文件或教参,能够起到上承国家课程标准,下启学校体育教学实践的桥梁作用,能很好的实现国家体育课程管理的意图。
第二,新课程实施本性上的二元特征,需要各地制订地方区域性文件或教参。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是一种体现体育课程改革理想的方案,它总是面向未来,具有超现实的特点。但是,理想也只有根植于当下的现实才能获得生长的土壤。国家层面的课程改革的理想必须根植于当下课程实施的现状,才能赋予理想以现实的力量,必须要“因校制宜”“因人(学生和教师)而异”地逐步实现。而“因校制宜”“因人(学生和教师)而异”实施体育新程,需要地方区域性文件或教参的指导与建议。
第三,新课程改革本身的性质和特点,需要各地制订地方区域性文件或教参。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是面向全国的普通学校、教师和学生的,但是,由于各地区间的教育发展水平严重失衡以及城乡之间的巨大差别,即使是同一个地区,同一座城市,不同学校之间仍然有很大差异。因此,统一的课程改革方案客观上需要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创造性的改造以适应本地区、本学校的课程实际,这也就是说,制订地方区域性文件或教参成为必然。
第四,体育学科的特性,需要各地制订地方区域性文件或教参。首先,体育学科的母体是庞大的体育运动文化,体育内容是一个五彩缤纷的、连分类都很困难的运动项目群,而且这些运动项目来源于多种文化形态和目标系统;其次,体育运动项目之间关联性并不清晰,运动项目之间的互为基础性并不明显,项目之间更多的是在体能上的互相迁移;第三,体育学科具有“一项多标”和“一标多项”的特点,即一个运动项目可以用来达成多种教学目标,也可以采用多种运动项目实现某一教学目标。因此,体育学科的内容选择就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但是,如果缺乏正确的指导,也可能变成随意性。
需要指出的是,构建地方区域性的教参是不容易的,应鼓励有条件、有能力的体育教师积极探索国家教材的拓展和延伸,或对地域体育文化的整理和传承,形成学校的课程特色,此项工作功德无量。但要避免借地方性教材的构建淡化对国家课程的落实,这里首先必须完成国家课程的内容,国家审核通过的教材内容,不能有随意性,不是还要存在多久的问题,而是课程计划执行力的问题。至于出现体育教学的“无政府”状态,归根到底是由学校在执行课程计划和教师在执行教学计划时不够严肃引起的,体育教师应“守土有责”。
供体育教师学习用的教辅用书很多,对于一些现阶段学校没有条件开展但很吸引学生眼球的、观赏价值较高的运动项目是有必要编写专门教辅用书的,这不仅是要教师看懂,而且要让学生看懂,不仅需要教辅用书,而且需要视频材料,对具有时代性的竞技运动项目作必要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它的起源、发展等,这对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有积极的意义。
问:请问田径教学中的部分简单技能教学是否有必要从小学延续到初中甚至大学,比如立定跳远、跨越式跳高等?
答:田径是由走、跑、跳跃、投掷等运动技能组成的实用性很强的身体锻炼手段,对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具有很好的锻炼效果。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精神,国家教材中田径运动各项教材构建了新的内容编写体系,以教与学目标的达成来统领田径各项运动的教与学内容和方法,要求体育教师根据学校、教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达成教与学目标的具体的田径各项运动的教材内容。
由于从小学、中学到大学,随着人的认知水平和运动能力的发展,对田径教材的选择是会产生变化的。田径教学中的部分简单技能,比如立定跳远、跨越式跳高、掷实心球等,都是具有较高锻炼价值的教学内容,但它在体育课的地位及份量随着学段的不同将发生变化。主要反映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作为主教材,安排在相应的阶段进行教学。例如,在小学阶段学生从单脚、双脚跳跃练习,到重点学习立定跳远动作,其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从小学低年级就能掌握立定跳远两腿用力蹬地、落地轻巧,并能屈膝缓冲的基本跳跃方法,同时,通过对这些内容的练习,发展学生腿部力量和弹跳力,提高跳跃能力。这样,像立定跳远、跨越式跳高、50米跑、掷实心球等田径教学中的部分简单技能在小学阶段作为主教材进行教学,到了中学或大学阶段,一般没必要再将它作为主教材重复进行教学。
第二,作为发展身体素质的内容和有效手段,结合其他主教材进行练习。立定跳远、50米跑、掷实心球等部分简单技能项目是《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内容,学生必须经常进行练习,以发展相关体能与技能,提高测试成绩,但是这些“简单技能”往往还有另一身份,即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的具体指标,这些都是国家意志,因此,这些“简单技能”,必须作为发展身体素质练习和增强体能的有效手段,在中学或大学阶段结合其他主教材适时进行练习。
第三,作为与之存在逻辑关系教材的辅助教学内容,渗透在教材的教学过程中。部分简单的田径教材具有独特性。比如跨越式跳高、蹲踞式跳远等,虽然它是田径教学中的一项简单技术,但它也是学生学习背越式跳高、挺身式跳远等相对较难和较为复杂技术动作的基础,在这些较难和较复杂动作的学习过程中,适当复习与提高这部分简单技术与技能,能够促进技能的正向迁移,并发展专项体能,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因此,部分简单技术作为辅助教学内容,渗透在相关教材的教学过程之中。
第四,作为学校体育运动竞赛的内容之一,可适时安排少量课时进行教学。目前,在中小学运动会中,跳高、跳远等田径项目仍然是重要的比赛内容,很多学校还将50米、立定跳远等作为比赛的集体项目(要求人人参与根据班级均分评定名次),因此,为弘扬体育精神和传承体育文化,应根据学校的具体安排,适当安排少量的课时进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