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往的思想品德政治教学,教师总是在自觉或不自觉中扮演以自己为中心的角色,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都得不到体现。新课标对我们教师提出的一项任务就是形成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的素质发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我们应该怎样培养学生这一能力? 下面将结合课改的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1 自主学习的含义、特征
自主学习是当今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主题。在课程领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被作为一项重要的课程目标。在这里,我对“自主学习能力”定义的理解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在不断获取新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的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智力和因素的本领。包括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能力;获取信息与资料的能力;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主动性学习分为自动学习、自觉学习、自主学习三个层次。对多数学生来说当前只是处在自觉学习的层次上,特别是初中学生甚至还处在自动学习这一最低层次上。自主学习则是终身的活动,处于最高层次。
2.1在教学中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驱动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具有持久的内在动力
2.1.1以内在动机培养兴趣
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动机引起的。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对学生学习内在动机,最好是激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动机是一切学习的原动力,它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生活的主观因素,是学生学会学习的前提。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其求知兴趣,才能使学生的学习具有持久的动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初中阶段,所学的课程有十几门,并不是每位学生对每门学科都产生浓厚的兴趣,尤其是思想品德这门课,大部分同学皆认为是枯燥烦琐大道理,于是产生厌学情绪,进而提不起学习劲头。针对这种情况,自己就从学习的兴趣的培养上下功夫,采用各种手段提高学生兴趣。例如,在“过富有情趣的生活”内容教学中,一开始我就给同学们举了个材料:比尔·盖茨的办公桌上有五只带锁的抽屉,分别贴着“财富、兴趣、幸福、荣誉、成功”五个标签。但比尔·盖茨总是只带一把钥匙,而把其它的四把锁在抽屉里,请问盖茨带的是哪一把钥匙?这个问题一提出,立刻唤起了全班同学的极大兴趣,很快就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
2.1.2以教师魅力培养兴趣
教学是认识与情感互相促进的过程。 我在教学过程中,遇到被提问的学生回答不上来的时候,总是以安慰的话语鼓励他们,例如“可能这位同学一时想不起来,现在请哪位同学帮他概括一下?”这样既解除了该学生的窘态,又使自己的教学活动不至中断,而且维护了学生的自尊。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从思想观念上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热情鼓励每个学生,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并在教学中多动脑筋,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最好能用多媒体电教手段),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1.3以目标成功培养兴趣
自己所在的学校是普通中学,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因此,在教学中通过制定难易不同的学习目标,学习困难的学生定的目标要低一些,容易使这些学生从自己微小的进步中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而教师应当及时加以表扬、鼓励和肯定,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兴趣。
2.2在教学中改进教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达尔文有一句格言:“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必须在教学中改进教法,指导学习方法。“学贵有方”、“善学者师逸而功倍,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可见学习方法很重要。要学生主动地学习知识,关键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使学生逐步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归纳、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能力,逐步掌握学习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2.1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和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
课堂提问是教学中经常要用到,但提问的艺术很值得探究。有些老师一节课总是“马不停蹄”地提问,以为问得越多,就越能体现新课标,往往在一节课中提了二、三十个问题,几乎把每一个要教学的内容都问到了,分得很细很细。这样的提问与教师的讲授没有本质的区别,学生的主动性没有真正发挥出来,不利于学生思考,也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我在“广泛交往”内容的教学中,提出“只和某一位或几位异性同学交往”会产生什么后果?然后由同学进行课堂讨论,最后由自己把学生的讨论结果加以整理和分析。
“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原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 在教学中在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怎样发现问题。还是“广泛交往”这一内容,我在教学过程中将全班学生分成两个小组,围绕“同性同学之间交往的方式与异性同学之间的交往方式是否有所不同?”进行辩论,有的同学的提问虽显稚嫩,但这也不失为引导其学习兴趣的一个好主法。初中学生表现欲望很强,这样既锻炼了能力又能做到集思广益。
2.2.2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促进语言和思维的协调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正确的思维离不开语言的支持。指导学生用语言有顺序、有条理地阐述所学知识,表达自己的观点,是发展学生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新课标对我们教师提出的一个要求。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低,与平时的课堂训练有很大关系。自己在这方面就是经常通过提问、分组讨论和对抗辩论等形式,加强对学生的思維和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
2.3指导帮助学生逐步学会学习
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知识,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接受和发现两种。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其合理性和存在价值,彼此也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但是由于过去过分强调接受和掌握,冷落甚至忽视发现和探索,因此,现在所要转变的也不是完全抛弃接受性学习,而是变机械的接受性学习为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同时,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索、研讨等认识活动凸现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实现由被动接受性学习向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的多样化转变。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时常发现有些学生虽然有自主学习的意愿,但常常困惑于如何学习。所以,我认为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是不容忽视的一个环节。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首先采用了“自我阅读”,“自主分析”,学生逐步学会分析教材、材料,寻找其中的重点、难点。
1 自主学习的含义、特征
自主学习是当今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主题。在课程领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被作为一项重要的课程目标。在这里,我对“自主学习能力”定义的理解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在不断获取新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的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智力和因素的本领。包括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能力;获取信息与资料的能力;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主动性学习分为自动学习、自觉学习、自主学习三个层次。对多数学生来说当前只是处在自觉学习的层次上,特别是初中学生甚至还处在自动学习这一最低层次上。自主学习则是终身的活动,处于最高层次。
2.1在教学中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驱动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具有持久的内在动力
2.1.1以内在动机培养兴趣
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动机引起的。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对学生学习内在动机,最好是激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动机是一切学习的原动力,它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生活的主观因素,是学生学会学习的前提。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其求知兴趣,才能使学生的学习具有持久的动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初中阶段,所学的课程有十几门,并不是每位学生对每门学科都产生浓厚的兴趣,尤其是思想品德这门课,大部分同学皆认为是枯燥烦琐大道理,于是产生厌学情绪,进而提不起学习劲头。针对这种情况,自己就从学习的兴趣的培养上下功夫,采用各种手段提高学生兴趣。例如,在“过富有情趣的生活”内容教学中,一开始我就给同学们举了个材料:比尔·盖茨的办公桌上有五只带锁的抽屉,分别贴着“财富、兴趣、幸福、荣誉、成功”五个标签。但比尔·盖茨总是只带一把钥匙,而把其它的四把锁在抽屉里,请问盖茨带的是哪一把钥匙?这个问题一提出,立刻唤起了全班同学的极大兴趣,很快就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
2.1.2以教师魅力培养兴趣
教学是认识与情感互相促进的过程。 我在教学过程中,遇到被提问的学生回答不上来的时候,总是以安慰的话语鼓励他们,例如“可能这位同学一时想不起来,现在请哪位同学帮他概括一下?”这样既解除了该学生的窘态,又使自己的教学活动不至中断,而且维护了学生的自尊。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从思想观念上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热情鼓励每个学生,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并在教学中多动脑筋,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最好能用多媒体电教手段),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1.3以目标成功培养兴趣
自己所在的学校是普通中学,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因此,在教学中通过制定难易不同的学习目标,学习困难的学生定的目标要低一些,容易使这些学生从自己微小的进步中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而教师应当及时加以表扬、鼓励和肯定,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兴趣。
2.2在教学中改进教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达尔文有一句格言:“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必须在教学中改进教法,指导学习方法。“学贵有方”、“善学者师逸而功倍,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可见学习方法很重要。要学生主动地学习知识,关键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使学生逐步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归纳、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能力,逐步掌握学习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2.1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和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
课堂提问是教学中经常要用到,但提问的艺术很值得探究。有些老师一节课总是“马不停蹄”地提问,以为问得越多,就越能体现新课标,往往在一节课中提了二、三十个问题,几乎把每一个要教学的内容都问到了,分得很细很细。这样的提问与教师的讲授没有本质的区别,学生的主动性没有真正发挥出来,不利于学生思考,也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我在“广泛交往”内容的教学中,提出“只和某一位或几位异性同学交往”会产生什么后果?然后由同学进行课堂讨论,最后由自己把学生的讨论结果加以整理和分析。
“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原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 在教学中在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怎样发现问题。还是“广泛交往”这一内容,我在教学过程中将全班学生分成两个小组,围绕“同性同学之间交往的方式与异性同学之间的交往方式是否有所不同?”进行辩论,有的同学的提问虽显稚嫩,但这也不失为引导其学习兴趣的一个好主法。初中学生表现欲望很强,这样既锻炼了能力又能做到集思广益。
2.2.2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促进语言和思维的协调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正确的思维离不开语言的支持。指导学生用语言有顺序、有条理地阐述所学知识,表达自己的观点,是发展学生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新课标对我们教师提出的一个要求。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低,与平时的课堂训练有很大关系。自己在这方面就是经常通过提问、分组讨论和对抗辩论等形式,加强对学生的思維和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
2.3指导帮助学生逐步学会学习
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知识,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接受和发现两种。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其合理性和存在价值,彼此也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但是由于过去过分强调接受和掌握,冷落甚至忽视发现和探索,因此,现在所要转变的也不是完全抛弃接受性学习,而是变机械的接受性学习为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同时,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索、研讨等认识活动凸现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实现由被动接受性学习向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的多样化转变。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时常发现有些学生虽然有自主学习的意愿,但常常困惑于如何学习。所以,我认为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是不容忽视的一个环节。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首先采用了“自我阅读”,“自主分析”,学生逐步学会分析教材、材料,寻找其中的重点、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