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南京邮电大学190名选修形体瑜伽及健美操课程的女生进行教学实验,以探讨不同表象方式对学生动作技能学习影响的差异,以及表象训练对学生运动兴趣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表象训练对动作技能的教学效果,显著优于传统教学法;(2)对于初学者,外部表象、以及先外部后内部的表象训练方式显著优于内部表象;(3)表象训练相对于传统教学法,可显著提升学生动作技能学习过程中的运动兴趣。
关键词:表象训练 艺术类体育课程 形体瑜伽 健美操 运动兴趣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7)01(a)-0050-03
Abstract: We have conducted experimentson 190 female studentswho selectshape yoga and aerobics coursesin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To explore the differences of impact of different imagery training on action skill learning of students.Research results showed that: (1) The teaching effect of imagery training on action skill is much better than traditional teaching; (2) The external imagery training and internal imagery training after external imagery training is much better than internal imagery training for beginners; (3) Imagery training can enhance students’ interestin learning action skills,which is much better than traditional teaching.
Key Words: Imagery training; Artistic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Shape yoga; Aerobics; Interest in sport
1 研究背景
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研究与探讨体育教学方法已成为当前体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让学生更快、更准确的掌握运动技能,并体验到体育课程学习中的乐趣——不仅对于培养学生体育参与的内部动机有着积极的意义;同时,在对传统体育教学方法进行去糟取精的前提下,对提高体育教师课堂教学的效果和教学质量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艺术类体育课程主要以学生动作技能的完成程度(动作绩效)来评价学习效果,教学过程的难点与关键点在于成套动作的教授与掌握。依据田麦久教授(1990)的项群训练理论,艺术类体育课程因其动作结构的多元化及对结果采用打分的评价方式,因此该类课程多属于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项群[1]。在难美项群动作技能的学习过程中,表象训练是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心理训练方法[2]。其基本原理是在動作技能的学习过程中,充分调用脑部已存储的运动心理图式,对动作的学习与发展进行回顾、重复、修正和创造[3]。
目前,大量研究均证实了表象训练在艺术类体育课程中对动作技能学习的显著效果。但从该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操作入手,仍有一些细节上的议题亟待探讨。首先,表象可分为内部表象、外部表象。有关两者个别使用以及混合使用的效果差异探讨较少。其次,表象训练作为一种心理训练方法,不仅对动作技能的掌握有着明显的效果;同时对教学过程中的运动心理因素也有着显著的影响,而目前有关表象训练对教学过程中运动心理影响的实证研究较为罕见。因此该文将首先通过教学实验,对艺术类体育课程中采用内部、外部表象,以及两者混合使用的教学效果差异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探讨表象训练对学生动作技能学习过程中运动兴趣的影响。
2 研究样本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样本
由于形体瑜伽与健美操对艺术类体育课程中的“静、动”元素,分别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因此研究选取了南京邮电大学一年级3个女生形体瑜伽班,及一年级2个女生健美操班作为研究样本。分别进行不同表象教学效果的差异检验,以及表象对学生动作技能学习过程中运动兴趣影响的分析。
2.2 研究方法
2.2.1 不同表象方式的教学效果差异
随机将3个女生形体瑜伽班分为实验1班、实验2班、实验3班,分别进行8周的内部表象、外部表象、先外部后内部表象的教学实验,以探讨不同表象方式对教学效果影响的差异。
2.2.2 表象训练对运动兴趣的影响
随机将2个健美操班分为实验班与控制班,比较表象训练和传统教学法在学生运动兴趣上的差异。见表1。
2.3 研究程序
实验班表象训练的操作程序:(1)教师对动作进行讲解、示范。(2)学生呈站姿、闭眼、深呼吸,教师采用心理暗示对学生进行3 min的引导放松。(3)教师通过指导语对动作要点进行提示,学生在脑中表象教师所示范的动作,此时学生不进行实际练习(内部表象组,采用第一人称进行表象;外部表象组采用第三人称进行表象;先外后内组采用先第三,后第一的顺序进行表象)。(4)学生暗示自己动作优美、准确,有自信能够做好。(5)深呼吸,放松2 min后,缓慢睁眼。(6)进行实际的动作练习。(7)教师纠错。(8)重复巩固练习。
控制班传统教学法的操作程序:(1)教师对动作进行讲解、示范。(2)学生进行模仿并实际练习。(3)教师纠错。(4)重复巩固练习。 2.4 研究工具
2.4.1 教学效果的评价
形体瑜伽班采用拜日式组合,健美操班采用“舞动中国”前6个8拍。评分均采用百分制,对学生的动作技能成绩进行评价打分。为保证评分的客观性,评分者为课题组外成员。
2.4.2 运动兴趣的测量
运动兴趣的测量选用了葛耀君(2005)翻译并修订的中文版《体育情境兴趣量表》(PESIS)。该量表共有24道题项,分为新颖性、挑战性、注意力、探索性、愉悦感、总体兴趣6个维度,采用李克特5点式计分,得分越高说明学生在该维度的运动兴趣越高。该研究中各维度的a系数分别为:新颖性0.767、挑战性0.898、注意力0.748、探索性0.639、愉悦感0.719、总体兴趣0.756,尽管探索性维度的a系数偏低,但作为分量表已达到可接受的程度,其余維度均较为理想[4]。
2.5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21.0进行方差分析、相依样本t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
3 研究结果
3.1 不同表象方式的教学效果差异
在进行教学实验前,我们对形体瑜伽实验1、2、3班进行了动作技能成绩的考核,以作为实验的前测数据。考核结果显示3个班级的考核成绩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3个实验班级的瑜伽基础具可比性。在进行8周的教学实验后,对动作技能再度进行考核,作为实验的后测数据。结果显示3个班级的成绩与实验前相比均有了显著提高(见表2)。
在进行相依样本t检验后进一步采用方差分析对实验后测数据进行统计,以探讨不同表象方式对动作技能学习效果的差异。方差齐性检验显示3个班级的方差齐(P >0.05),因此事后比较采用“Scheffe”法。分析结果显示外部表象班及先外部、后内部表象班的成绩,均显著优于内部表象班(P<0.05)(见表3)。
3.2 表象训练对运动兴趣的影响
在对不同表象方式对成绩影响的差异进行分析后。进一步采用教学实验探讨表象训练对学生运动兴趣的影响。在实验前对健美操实验班及控制班进行了动作技能成绩考核,考核结果显示实验班与控制班的考核成绩间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两个班级的健美操基础具有一定的同质性,符合可比性原则。同样进行8周的教学实验后(实验班表象方式:先外部后内部),首先对实验班和控制班实验前、后的技评成绩分别进行组内对比,结果显示实验班或控制班8周后的成绩均有显著提升(P<0.05 );继而对实验后两班的成绩再度进行组间对比,结果显示实验班成绩显著优于控制班(P<0.05)(见表4、表5)。
除对健美操实验及控制班的成绩进行对比外,采用《体育情境兴趣量表》(PESIS)对实验班及控制班学生实验后的运动兴趣进行测量。统计结果显示,采用表象训练的健美操实验班,其对于动作技能学习的新颖性、注意力、探索性、愉悦感和总体兴趣均显著高于采用传统教学法的控制班(P<0.05);而对动作技能学习的挑战性实验班显著低于控制班(P<0.05)。说明表象训练相对于传统教学,不仅对于提升动作技能的学习效果有着显著的影响;对于学生的运动兴趣,同样有着显著的增益作用(见表6)。
4 讨论
4.1 表象训练与传统教学法的差异
从该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无论表象训练或传统教学方法,均可有效提升学生动作技能的学习成绩,但表象训练的效果更为显著。这说明采用示范—模仿—纠错—巩固的传统教学方法,通过不断的重复练习,可加深学生动作技能的动力定型;但在增加了表象这一心理训练元素后,学生动作技能的动力定型效果可以更好。
4.2 不同表象方式教学效果的差异
以往研究主要关注是否采用了表象训练间的区别,而对于不同表象方式的差异探讨较少。该研究中我们发现,无论内部、外部、先外部后内部的表象方式,均可显著提升学生的动作技能成绩。但是从方差分析的事后比较来看,外部表象优于内部表象,这一点符合以往研究[5]。而采用先外部后内部的混合表象方式,同样显著优于内部表象;但与外部表象间无显著差异。
4.3 对学生运动兴趣的影响
从量表测量后的统计分析结果可以发现,表象训练相对于传统教学法,不仅可以显著提升学生的动作技能学习效果,同时对于运动心理因素的影响也是显著的。无论是对动作技能学习中的新颖性、注意力、探索性、愉悦感和总体兴趣等积极心理因素,具有显著的提升效果,同时也降低了学生动作技能的复杂程度——挑战性的认知。在体育课程的教授过程中,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兴趣是其体育参与内部动机的重要前置因素。兴趣不仅可以保持较高的运动参与水平,还可以有效预防运动参与的中断与退出。因此,表象训练对于学生在艺术类体育课程中的学习,具有技能、心理双重增益的作用。
5 建议
在体育课程,特别是艺术类体育课程的教学中。表象训练因其操作简便、实施容易,可作为动作技能学习环节的主要教学方法予以推广。但需注意的是,表象训练不可完全脱离实际的练习,在表象训练的基础上重复的练习和教师的纠错及巩固,也是必要的环节。
对初学者进行教学时,在表象训练的方式选择上,可优先考虑外部或先外部后内部的表象方式。考虑到体育课程教学具有内容多时间短的特点,因此若基于操作简便的考虑,可进一步优先选择外部表象。
尽管该研究中所选择的“形体瑜伽”和“健美操”课程,在艺术类体育课程中具有较强的代表性——代表了“静”与“动”的元素。但艺术类体育课程近些年来也在不断地扩展着自身的边界。因此未来研究应当针对一些小众的、特异性较强的课程,进一步进行大样本高质量的实验性研究,以验证表象训练与传统教学间效果的对比。其次,还应当在开设有艺术类体育提高课程的学校,进一步验证不同表象方式对高级学习者动作技能学习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田麦久,麻雪田,黄新河,等.项群训练理论及其应用[J].体育科学,1990(6):29-35.
[2] 王新平,王海景,韩旭.体育运动中表象训练研究的发展及现状探讨[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18(5):43-44.
[3] Vealey R S.Imagerytrarning for performance enhancement and personal.In: Williams J M Ed[M].Appliedsportpsychology:Personal growth to peak performance,1993:200-224.
[4] 吴明隆.问卷统计分析实务——SPSS操作与应用[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249.
[5] 李年红,章建成,夏文.内部和外部表象训练对篮球熟练者与初学者投篮技能学习的影响[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27(4):63-66.
关键词:表象训练 艺术类体育课程 形体瑜伽 健美操 运动兴趣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7)01(a)-0050-03
Abstract: We have conducted experimentson 190 female studentswho selectshape yoga and aerobics coursesin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To explore the differences of impact of different imagery training on action skill learning of students.Research results showed that: (1) The teaching effect of imagery training on action skill is much better than traditional teaching; (2) The external imagery training and internal imagery training after external imagery training is much better than internal imagery training for beginners; (3) Imagery training can enhance students’ interestin learning action skills,which is much better than traditional teaching.
Key Words: Imagery training; Artistic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Shape yoga; Aerobics; Interest in sport
1 研究背景
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研究与探讨体育教学方法已成为当前体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让学生更快、更准确的掌握运动技能,并体验到体育课程学习中的乐趣——不仅对于培养学生体育参与的内部动机有着积极的意义;同时,在对传统体育教学方法进行去糟取精的前提下,对提高体育教师课堂教学的效果和教学质量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艺术类体育课程主要以学生动作技能的完成程度(动作绩效)来评价学习效果,教学过程的难点与关键点在于成套动作的教授与掌握。依据田麦久教授(1990)的项群训练理论,艺术类体育课程因其动作结构的多元化及对结果采用打分的评价方式,因此该类课程多属于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项群[1]。在难美项群动作技能的学习过程中,表象训练是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心理训练方法[2]。其基本原理是在動作技能的学习过程中,充分调用脑部已存储的运动心理图式,对动作的学习与发展进行回顾、重复、修正和创造[3]。
目前,大量研究均证实了表象训练在艺术类体育课程中对动作技能学习的显著效果。但从该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操作入手,仍有一些细节上的议题亟待探讨。首先,表象可分为内部表象、外部表象。有关两者个别使用以及混合使用的效果差异探讨较少。其次,表象训练作为一种心理训练方法,不仅对动作技能的掌握有着明显的效果;同时对教学过程中的运动心理因素也有着显著的影响,而目前有关表象训练对教学过程中运动心理影响的实证研究较为罕见。因此该文将首先通过教学实验,对艺术类体育课程中采用内部、外部表象,以及两者混合使用的教学效果差异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探讨表象训练对学生动作技能学习过程中运动兴趣的影响。
2 研究样本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样本
由于形体瑜伽与健美操对艺术类体育课程中的“静、动”元素,分别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因此研究选取了南京邮电大学一年级3个女生形体瑜伽班,及一年级2个女生健美操班作为研究样本。分别进行不同表象教学效果的差异检验,以及表象对学生动作技能学习过程中运动兴趣影响的分析。
2.2 研究方法
2.2.1 不同表象方式的教学效果差异
随机将3个女生形体瑜伽班分为实验1班、实验2班、实验3班,分别进行8周的内部表象、外部表象、先外部后内部表象的教学实验,以探讨不同表象方式对教学效果影响的差异。
2.2.2 表象训练对运动兴趣的影响
随机将2个健美操班分为实验班与控制班,比较表象训练和传统教学法在学生运动兴趣上的差异。见表1。
2.3 研究程序
实验班表象训练的操作程序:(1)教师对动作进行讲解、示范。(2)学生呈站姿、闭眼、深呼吸,教师采用心理暗示对学生进行3 min的引导放松。(3)教师通过指导语对动作要点进行提示,学生在脑中表象教师所示范的动作,此时学生不进行实际练习(内部表象组,采用第一人称进行表象;外部表象组采用第三人称进行表象;先外后内组采用先第三,后第一的顺序进行表象)。(4)学生暗示自己动作优美、准确,有自信能够做好。(5)深呼吸,放松2 min后,缓慢睁眼。(6)进行实际的动作练习。(7)教师纠错。(8)重复巩固练习。
控制班传统教学法的操作程序:(1)教师对动作进行讲解、示范。(2)学生进行模仿并实际练习。(3)教师纠错。(4)重复巩固练习。 2.4 研究工具
2.4.1 教学效果的评价
形体瑜伽班采用拜日式组合,健美操班采用“舞动中国”前6个8拍。评分均采用百分制,对学生的动作技能成绩进行评价打分。为保证评分的客观性,评分者为课题组外成员。
2.4.2 运动兴趣的测量
运动兴趣的测量选用了葛耀君(2005)翻译并修订的中文版《体育情境兴趣量表》(PESIS)。该量表共有24道题项,分为新颖性、挑战性、注意力、探索性、愉悦感、总体兴趣6个维度,采用李克特5点式计分,得分越高说明学生在该维度的运动兴趣越高。该研究中各维度的a系数分别为:新颖性0.767、挑战性0.898、注意力0.748、探索性0.639、愉悦感0.719、总体兴趣0.756,尽管探索性维度的a系数偏低,但作为分量表已达到可接受的程度,其余維度均较为理想[4]。
2.5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21.0进行方差分析、相依样本t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
3 研究结果
3.1 不同表象方式的教学效果差异
在进行教学实验前,我们对形体瑜伽实验1、2、3班进行了动作技能成绩的考核,以作为实验的前测数据。考核结果显示3个班级的考核成绩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3个实验班级的瑜伽基础具可比性。在进行8周的教学实验后,对动作技能再度进行考核,作为实验的后测数据。结果显示3个班级的成绩与实验前相比均有了显著提高(见表2)。
在进行相依样本t检验后进一步采用方差分析对实验后测数据进行统计,以探讨不同表象方式对动作技能学习效果的差异。方差齐性检验显示3个班级的方差齐(P >0.05),因此事后比较采用“Scheffe”法。分析结果显示外部表象班及先外部、后内部表象班的成绩,均显著优于内部表象班(P<0.05)(见表3)。
3.2 表象训练对运动兴趣的影响
在对不同表象方式对成绩影响的差异进行分析后。进一步采用教学实验探讨表象训练对学生运动兴趣的影响。在实验前对健美操实验班及控制班进行了动作技能成绩考核,考核结果显示实验班与控制班的考核成绩间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两个班级的健美操基础具有一定的同质性,符合可比性原则。同样进行8周的教学实验后(实验班表象方式:先外部后内部),首先对实验班和控制班实验前、后的技评成绩分别进行组内对比,结果显示实验班或控制班8周后的成绩均有显著提升(P<0.05 );继而对实验后两班的成绩再度进行组间对比,结果显示实验班成绩显著优于控制班(P<0.05)(见表4、表5)。
除对健美操实验及控制班的成绩进行对比外,采用《体育情境兴趣量表》(PESIS)对实验班及控制班学生实验后的运动兴趣进行测量。统计结果显示,采用表象训练的健美操实验班,其对于动作技能学习的新颖性、注意力、探索性、愉悦感和总体兴趣均显著高于采用传统教学法的控制班(P<0.05);而对动作技能学习的挑战性实验班显著低于控制班(P<0.05)。说明表象训练相对于传统教学,不仅对于提升动作技能的学习效果有着显著的影响;对于学生的运动兴趣,同样有着显著的增益作用(见表6)。
4 讨论
4.1 表象训练与传统教学法的差异
从该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无论表象训练或传统教学方法,均可有效提升学生动作技能的学习成绩,但表象训练的效果更为显著。这说明采用示范—模仿—纠错—巩固的传统教学方法,通过不断的重复练习,可加深学生动作技能的动力定型;但在增加了表象这一心理训练元素后,学生动作技能的动力定型效果可以更好。
4.2 不同表象方式教学效果的差异
以往研究主要关注是否采用了表象训练间的区别,而对于不同表象方式的差异探讨较少。该研究中我们发现,无论内部、外部、先外部后内部的表象方式,均可显著提升学生的动作技能成绩。但是从方差分析的事后比较来看,外部表象优于内部表象,这一点符合以往研究[5]。而采用先外部后内部的混合表象方式,同样显著优于内部表象;但与外部表象间无显著差异。
4.3 对学生运动兴趣的影响
从量表测量后的统计分析结果可以发现,表象训练相对于传统教学法,不仅可以显著提升学生的动作技能学习效果,同时对于运动心理因素的影响也是显著的。无论是对动作技能学习中的新颖性、注意力、探索性、愉悦感和总体兴趣等积极心理因素,具有显著的提升效果,同时也降低了学生动作技能的复杂程度——挑战性的认知。在体育课程的教授过程中,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兴趣是其体育参与内部动机的重要前置因素。兴趣不仅可以保持较高的运动参与水平,还可以有效预防运动参与的中断与退出。因此,表象训练对于学生在艺术类体育课程中的学习,具有技能、心理双重增益的作用。
5 建议
在体育课程,特别是艺术类体育课程的教学中。表象训练因其操作简便、实施容易,可作为动作技能学习环节的主要教学方法予以推广。但需注意的是,表象训练不可完全脱离实际的练习,在表象训练的基础上重复的练习和教师的纠错及巩固,也是必要的环节。
对初学者进行教学时,在表象训练的方式选择上,可优先考虑外部或先外部后内部的表象方式。考虑到体育课程教学具有内容多时间短的特点,因此若基于操作简便的考虑,可进一步优先选择外部表象。
尽管该研究中所选择的“形体瑜伽”和“健美操”课程,在艺术类体育课程中具有较强的代表性——代表了“静”与“动”的元素。但艺术类体育课程近些年来也在不断地扩展着自身的边界。因此未来研究应当针对一些小众的、特异性较强的课程,进一步进行大样本高质量的实验性研究,以验证表象训练与传统教学间效果的对比。其次,还应当在开设有艺术类体育提高课程的学校,进一步验证不同表象方式对高级学习者动作技能学习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田麦久,麻雪田,黄新河,等.项群训练理论及其应用[J].体育科学,1990(6):29-35.
[2] 王新平,王海景,韩旭.体育运动中表象训练研究的发展及现状探讨[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18(5):43-44.
[3] Vealey R S.Imagerytrarning for performance enhancement and personal.In: Williams J M Ed[M].Appliedsportpsychology:Personal growth to peak performance,1993:200-224.
[4] 吴明隆.问卷统计分析实务——SPSS操作与应用[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249.
[5] 李年红,章建成,夏文.内部和外部表象训练对篮球熟练者与初学者投篮技能学习的影响[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27(4):6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