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以广州市3、7号线为例

来源 :经济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yue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3S”技术,结合POI数据解译多时间节点的地铁沿线精细的土地利用信息。根据研究的各区域城市化水平情况不同,划分不同等级的研究缓冲区范围,以广州市3号和7号地铁线为例,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定量探讨轨道交通对城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影响过程与空间差异规律,并用CA-Markov模型对两条线路2027年的土地利用变化进行了初步的模拟预测。结果表明:(1)科学地划分研究缓冲区有利于合理地统计出受轨道交通影响的土地变化面积,一定程度排除其他影响因素的干扰。(2)轨道交通促使沿线土地高密度和高强度地开发利用,
其他文献
[摘 要] 包容性治理的价值内核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在要求相契合,强调风险治理系统的包容性、开放性和兼容性,重视风险治理参与主体的多元化、风险沟通方式的互动化、风险决策的灵活化及风险知识的共享化等。进入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运行复杂多变,风险逐渐累积,社会治理面临重大挑战,迫切需要加强和改进政府风险治理体系。将风险治理纳入政府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中,大力拓展风险治理制度空间,优化风险决策信息链,有效防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社会工作职业化、专业化进程的加快,社会培训也随之进入了发展快车道。在重视并审视社会培训产业的同时,往往容易忽视维系和支撑这一庞大产业底层的普通教职人员队伍。受多种因素的交织和影响,近年来社会培训机构教职工的职业倦怠现象日益突显。职业倦怠是多方面原因构成的,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对培训行业的认可和尊重、培训机构内部的环境和氛围、教职人员的个人情绪调整能力和性格
[摘 要] 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乡村振兴必须尊重农民意愿,尊重现代化建设规律,尊重农民作为乡村振兴主体的地位,因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根基是农民的现代性培育。中国农民的现代性塑造大致经历了辛亥革命前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改革开放、改革开放至当今新时代三个时期。新时代以来,农民现代性培育进入发展高峰。农民现代性塑造是乡村振兴主体素质提升的应然要求、乡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解决当前我国
[摘 要]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1920-1927)中,以李汉俊、董必武、恽代英、胡鄂公等为代表的湖北籍革命知识分子,充分利用省内外的报刊、书店等媒体,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努力传播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唯物史观、剩余价值理论、文艺理论等,积极推广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列宁东方革命理论,极大地唤醒和促进了中国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思想自觉,抨击了各种冒牌社会主义思潮,为建立中国共产党营造了强大的
将城市群视为一项区域经济政策,利用双重差分法评估7个国家级城市群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研究发现:(1)城市群能够有效带动区域经济增长,7个城市群每年带动的平均经济增长率约为0.56%。其中,南方四大城市群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非常明显,加入城市群的城市比未加入的城市每年的经济增长率要高0.92%。(2)北方三大城市群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并不明显。(3)城市群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由核心城市的溢出效应和虹吸效应共同作用,与空间距离和核心城市经济水平相关。(4)七大城市群、南方城市群和北方城市群对区域
[摘 要] 当前传统广电媒体融合已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全面考察融媒现状,引导和推进广电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已成当务之急,但与之协同的媒体融合评价体系在行业内外却尚未达成共识。传统广电“二次售卖”的商业模式,到互联网新媒体以用户为中心的平台型商业模式,将原有价值链从线性结构转变为非线性结构。目前国内外对媒体融合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践主要集中在利用爬虫程序获取数据的各类新媒体平台领域。随着省级传统广电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