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1年,我国有关专家提出了决定癫痫发病的三个因素,即遗传倾向、脑内癫痫性病理改变和促发因素。
①遗传倾向:除少数为遗传性染色体异常外,不论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大多与基因遗传有关。这种遗传倾向,决定了患者发生癫痫的敏感程度,也就是癫痫发生的阈值,而这种阈值通常又易受环境、睡眠、醒觉周期等因素的影响而改变。所以,一旦存在能使此阈值变化为适合发作的因素时就可能引起发作。
②脑内癫痫性病理改变:可以是先天性,也可以是后天性的。脑组织损坏的直接结果是使脑神经的生物电活动发生改变,原来正常的惊厥阈值降低,从而为癫痫的发生奠定了内在基础。没有这种病理改变,即使有明显的促发因素,也是不可能引起癫痫发生的。
③促发因素:这在临床上是多种多样的,常见的有高度疲劳、惊吓、声光刺激、触觉刺激,甚至于情绪的改变、内脏感觉、女性月经期、妊娠期等都可以是引起癫痫发生的因素。当然并不是说上述任何一个因素都可以引起癫痫发生。不同的患者,其促发因素多不相同,而具体到某一患者时,则多有一些固定的因素。
癫痫的发生机理至今尚未完全清楚,它涉及遗传的、解剖的、生理生化的、病理生理的、免疫的范围。目前比较统一的看法是:
①癫痫的发生是由遗传因素、脑内癫痫性病理改变和促发因素三者相互结合所产生的,任何一个单独的因素都不可能导致癫痫发生。
②脑神经元的膜电位不稳定,惊厥阈值下降,并出现异常放电是癫痫发作的实质。
③每次的癫痫发作都包含起动、发作性放电的维持与扩展,以及发作性放电的抑制这3个不同而连续的病理生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脑内钠、钾、钙、氯等离子的传导,兴奋性神经递质(如谷氨酸、天门冬氨酸)及抑制性神经递质(如γ-氨基丁酸)均起重要作用。
(摘自《癫痫病防治300问》)
①遗传倾向:除少数为遗传性染色体异常外,不论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大多与基因遗传有关。这种遗传倾向,决定了患者发生癫痫的敏感程度,也就是癫痫发生的阈值,而这种阈值通常又易受环境、睡眠、醒觉周期等因素的影响而改变。所以,一旦存在能使此阈值变化为适合发作的因素时就可能引起发作。
②脑内癫痫性病理改变:可以是先天性,也可以是后天性的。脑组织损坏的直接结果是使脑神经的生物电活动发生改变,原来正常的惊厥阈值降低,从而为癫痫的发生奠定了内在基础。没有这种病理改变,即使有明显的促发因素,也是不可能引起癫痫发生的。
③促发因素:这在临床上是多种多样的,常见的有高度疲劳、惊吓、声光刺激、触觉刺激,甚至于情绪的改变、内脏感觉、女性月经期、妊娠期等都可以是引起癫痫发生的因素。当然并不是说上述任何一个因素都可以引起癫痫发生。不同的患者,其促发因素多不相同,而具体到某一患者时,则多有一些固定的因素。
癫痫的发生机理至今尚未完全清楚,它涉及遗传的、解剖的、生理生化的、病理生理的、免疫的范围。目前比较统一的看法是:
①癫痫的发生是由遗传因素、脑内癫痫性病理改变和促发因素三者相互结合所产生的,任何一个单独的因素都不可能导致癫痫发生。
②脑神经元的膜电位不稳定,惊厥阈值下降,并出现异常放电是癫痫发作的实质。
③每次的癫痫发作都包含起动、发作性放电的维持与扩展,以及发作性放电的抑制这3个不同而连续的病理生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脑内钠、钾、钙、氯等离子的传导,兴奋性神经递质(如谷氨酸、天门冬氨酸)及抑制性神经递质(如γ-氨基丁酸)均起重要作用。
(摘自《癫痫病防治300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