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行动导向教学法关注某一学科的中心概念和原则,旨在把学生融入有意义的任务完成的过程中,让学生积极地学习、自主地进行知识的建构。行动导向教学法强调培养学生独立与协作工作的能力,锻炼学生的专业和职业技能以及跨专业的各种能力,以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下面我谈谈自己在教授《超敏反应》一章时,如何通过行动导向教学法,引导学生使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借助各种资源解决临床中可能会遇到的实际问题,从而提高自身学习和思维能力。
1.布置任务,激发兴趣
行动导向教学法包含了先进的教学原则和理念,教师对任务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习的目标、学习进行的方式、学生和教师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甚至决定了学习成果的表现和评价方式。
在指导学生预习《超敏反应》这一章的时候,我先给出一个病例:患者,男,37岁,因头部撞伤在门诊行伤口清创缝合后入院,当时有短暂昏迷史。清醒后感头部疼痛、流血,无大小便失禁,无四肢抽搐。入院后,给予抗感染对症治疗,输0.9%氯化钠250ml加头孢哌酮钠2g静脉滴注,皮试为阴性。前二天输入后患者无任何不良反应,但在第三天液体输入150ml时,患者头部突发剧痛,四肢发抖,并逐渐出现胸闷、胸痛,口周麻木,舌头发僵,呼吸困难,继之活动困难,大汗淋漓,伴大小便失禁,神志不清。查体:T38.1℃,R27次/min,P100次/min,BP血压70/40mmHg。
结合病例我布置了以下思考题:(1)你认为此患者初步诊断是什么?(2)面对病人这种情况,作为护理人员你应如何处理?(3)此患者治疗原则是什么?经过4个小时的治疗及处理,患者神志清楚,头痛、四肢发抖、胸闷、胸痛、舌头发僵等症状消失,血压回升至100—130/90—70mmHg。请再次认真阅读课文,并查阅相关资料后回答(1)请说出此病的发病机理,为避免类似情况发生,临床中应采取哪些措施?(2)超敏反应还有哪些型别,各有哪些常见病?(3)结合以前学过的免疫学知识,你认为超敏反应的本质是什么?
用这些思考题引导学生一步步深入,让学生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学会自主学习,学会选择判断,学会独立思考与操作,并从中找出自己的差距,带着不理解的问题进入课堂。
2.课堂讨论,事半功倍
课堂教学是学习新知识的中心环节,也是行动导向教学法发挥优势的关键一环。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指导学生在课堂上展开讨论,进而加深其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其能力和专业素养:(1)在进行课堂讨论之初,使学生首先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课程开始的时候,我就把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提出来:掌握超敏反应的基本概念、分类、发病机制及常见病。这样,使学生学习中更加注重知识的中心环节,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2)在指导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提醒学生关注预习中没有解决的问题。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或多或少会有些不解的问题,课堂上其他同学讨论发言的时候,他的精神就会特别集中。当疑难问题解决的时候,其心情也会特别轻松愉快,充分感受到学习成功的喜悦。(3)在指导讨论的过程中,关注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如:讨论进行时,总会有些学生不愿意发言,这时候要有意识地多鼓励他们,为他们创造更多的发言机会,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在学习本节课时,我还随机设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如:过敏性休克属于I型超敏反应,在临床上这一型超敏反应还可以见到哪些疾病?然后要求某一组学生轮流发言。学生们对于这样的问题一般都能很容易地举出例子,即使出错,也能在集体讨论中迅速得到纠正。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引导学生不断实现自我发展。(4)在指导讨论的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敢于质疑问难的品质。对于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提出的疑难问题、新的想法,教师要及时予以引导,在教师的启发下共同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进取,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
3.指导作业,反馈提高
作业是巩固学生所学新知识的重要环节和手段。教师可布置一定量的作业,让学生自主、能动地完成,根据学生完成作业的反馈信息,及时了解学生对所学新知识的掌握情况。我一般先从历年护士执业考试题中选择相关内容题目,在课堂小结后进行口头测试,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初步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然后根据学习目标布置作业。课后鼓励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自主进行拓展学习,查阅相关资料,巩固所学知识。对一些难度较大的思考题进行指导,并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通过《超敏反应》这一章的教学实践,我体会到行动导向教学法能够较好地发挥学习者自身的认知能力,调动他们运用已有的知识和能力资源,使其在实际的任务中感知、认识、应用知识,体现了较为先进的教学理念,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有效的教学方法。
下面我谈谈自己在教授《超敏反应》一章时,如何通过行动导向教学法,引导学生使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借助各种资源解决临床中可能会遇到的实际问题,从而提高自身学习和思维能力。
1.布置任务,激发兴趣
行动导向教学法包含了先进的教学原则和理念,教师对任务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习的目标、学习进行的方式、学生和教师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甚至决定了学习成果的表现和评价方式。
在指导学生预习《超敏反应》这一章的时候,我先给出一个病例:患者,男,37岁,因头部撞伤在门诊行伤口清创缝合后入院,当时有短暂昏迷史。清醒后感头部疼痛、流血,无大小便失禁,无四肢抽搐。入院后,给予抗感染对症治疗,输0.9%氯化钠250ml加头孢哌酮钠2g静脉滴注,皮试为阴性。前二天输入后患者无任何不良反应,但在第三天液体输入150ml时,患者头部突发剧痛,四肢发抖,并逐渐出现胸闷、胸痛,口周麻木,舌头发僵,呼吸困难,继之活动困难,大汗淋漓,伴大小便失禁,神志不清。查体:T38.1℃,R27次/min,P100次/min,BP血压70/40mmHg。
结合病例我布置了以下思考题:(1)你认为此患者初步诊断是什么?(2)面对病人这种情况,作为护理人员你应如何处理?(3)此患者治疗原则是什么?经过4个小时的治疗及处理,患者神志清楚,头痛、四肢发抖、胸闷、胸痛、舌头发僵等症状消失,血压回升至100—130/90—70mmHg。请再次认真阅读课文,并查阅相关资料后回答(1)请说出此病的发病机理,为避免类似情况发生,临床中应采取哪些措施?(2)超敏反应还有哪些型别,各有哪些常见病?(3)结合以前学过的免疫学知识,你认为超敏反应的本质是什么?
用这些思考题引导学生一步步深入,让学生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学会自主学习,学会选择判断,学会独立思考与操作,并从中找出自己的差距,带着不理解的问题进入课堂。
2.课堂讨论,事半功倍
课堂教学是学习新知识的中心环节,也是行动导向教学法发挥优势的关键一环。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指导学生在课堂上展开讨论,进而加深其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其能力和专业素养:(1)在进行课堂讨论之初,使学生首先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课程开始的时候,我就把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提出来:掌握超敏反应的基本概念、分类、发病机制及常见病。这样,使学生学习中更加注重知识的中心环节,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2)在指导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提醒学生关注预习中没有解决的问题。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或多或少会有些不解的问题,课堂上其他同学讨论发言的时候,他的精神就会特别集中。当疑难问题解决的时候,其心情也会特别轻松愉快,充分感受到学习成功的喜悦。(3)在指导讨论的过程中,关注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如:讨论进行时,总会有些学生不愿意发言,这时候要有意识地多鼓励他们,为他们创造更多的发言机会,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在学习本节课时,我还随机设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如:过敏性休克属于I型超敏反应,在临床上这一型超敏反应还可以见到哪些疾病?然后要求某一组学生轮流发言。学生们对于这样的问题一般都能很容易地举出例子,即使出错,也能在集体讨论中迅速得到纠正。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引导学生不断实现自我发展。(4)在指导讨论的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敢于质疑问难的品质。对于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提出的疑难问题、新的想法,教师要及时予以引导,在教师的启发下共同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进取,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
3.指导作业,反馈提高
作业是巩固学生所学新知识的重要环节和手段。教师可布置一定量的作业,让学生自主、能动地完成,根据学生完成作业的反馈信息,及时了解学生对所学新知识的掌握情况。我一般先从历年护士执业考试题中选择相关内容题目,在课堂小结后进行口头测试,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初步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然后根据学习目标布置作业。课后鼓励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自主进行拓展学习,查阅相关资料,巩固所学知识。对一些难度较大的思考题进行指导,并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通过《超敏反应》这一章的教学实践,我体会到行动导向教学法能够较好地发挥学习者自身的认知能力,调动他们运用已有的知识和能力资源,使其在实际的任务中感知、认识、应用知识,体现了较为先进的教学理念,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有效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