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失焦:数字原住民人格特质与微信个人资料图像的自我呈现

来源 :国际新闻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gsnt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信用户的个人资料图像是解析用户互联网生存心理和行为的关键切入点之一.社交网络中的自我呈现行为是否是现实生活的延伸与映射,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基于自我呈现理论、大五人格模型理论、人格心理学视角进行量化分析,以数字原住民微信用户个人资料图像为研究对象,考察该群体人格特质对自我呈现的影响.研究发现,人格特质得分越高的数字原住民微信用户越倾向于使用含有自己的图像;具体个人资料图像的选择更多是一种随机性的表达;人格特质差异并不明显影响个人资料图像的选择.但是,数字原住民微信用户人格特质五因素间大多存在相关关系,同时在是否使用含有自己图像的两类用户中相关关系的表现存在明显差异.研究还发现,数字原住民微信用户更倾向于使用不含有自己的图像,这与境外以Facebook用户为对象的同类研究差异明显.
其他文献
当前智能媒介技术发展迅猛并在媒介系统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这种激烈的变化引起了学界的多重反响.就本文最为关注的新闻生产的主体性问题,形成了技术主体、人类主体和“人机
传统“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俗称“倒按揭”)模式下的养老产品的一个弊病在于,金融机构(如保险公司)在承担投保人生命风险、市场利率风险的同时,还要承担房地产的市场风险,而
在对溯源于社会学的边缘人理论进行解构和重构的基础上,本文试图促进该理论与传播学相关议题的对话.首先,在帕克提出的“边缘人”概念以及后来学者对其完善与精致的基础上,本
在企业漂绿行为日益侵犯公众权益的背景下,研究选择从受众的角度验证其是否能理解与认同现有的漂绿行为类型,在此基础上探讨其如何识别企业漂绿手段,扩展反漂绿研究视野.研究
钉钉B站求饶事件是互联网平台企业阿里的媒介实践,其间交织着联结的网络隐喻与关系的资本动因.本文立足于媒介化的过程论,以拉图尔的行动者网络理论与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观照
本文以“基因编辑婴儿”为案例,通过网络爬虫技术爬取果壳网、央视新闻等7个微博账号,以其中的165条事件相关微博原文和6440条微博评论为样本进行框架分析,并以恩克曼六种基
在新冠疫情全球肆虐和智能技术加速发展的大背景下,2020年的新媒体研究面对技术与人文的复杂纠缠和两难困境,呈现出浓厚的反思与批判色彩,似乎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否思”(un
2020年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经过多年积累,呈现出新的研究发展趋势.以纪念恩格斯和列宁为契机,众多研究回归经典,从源头上扎实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历史与理论的研究,体现出
我国大学职能内涵的嬗变可从政策史、学术史、国别借鉴史三个维度进行考察,其中政策为治理依据,学术研究为内在动力,国别借鉴为探索方向.就理想进程而言,我国大学职能内涵嬗变过程表现为教学职能的确立,《高等教育法》规制的教学相长、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项基本职能的并行,以及新职能的不断探索与论辩.大学职能内涵的丰富与发展是三个维度共同作用的动态结果,但新职能的出现与提出,应以实现大学三项基本职能的充分交叉与共荣创新为基本前提.
互联网使得人们可以与朋友随时分享信息和知识,当然也包括广告.为什么人们会选择在熟人的网络社交圈里分享广告,这一现象的原因值得深入研究.本研究运用社会资本理论和社会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