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活动背景:
童谣教育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古代的孔子、孟子到现代的徐特立、陶行知都非常擅长编写童谣,他们编写的童谣琅琅上口,广为流传。反观当下,社会上、学生中传唱着少数庸俗、低级、不健康的顺口溜,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因此,我们需要一些内容健康、思想进步、反映美好生活的童谣,去引导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较高的文明素养。在新课程标准实施的今天,我们倡导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生活方式,让学生的主体意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充分的培养和发展。因此,为尊重“儿童文化”,发掘“童心”“童趣”,可让孩子做生活的有心人,通过对学习、生活的观察、思考,编写出自己的歌谣,再进行表演、传唱等,以达到教育他人和自我教育的目的。
活动目的:
1.辨析什么是健康的童谣,让学生认识传唱健康童谣的意义。
2.指导学生写童谣,在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基础上初步培养学生创编童谣的能力。
3.传唱自编的童谣,体验童谣给生活、学习带来的乐趣,从中受到启发,规范言行。
活动设计:
一、聚焦问题,呈现“灰谣”
教师:同学们,我们的课间生活是多么丰富多彩。同学们就像一只只快乐的小鸟,在一起游戏、活动,健康幸福地成长,好一派热闹的景象。(播放学生课间活动的热闹场面)但是在这热热闹闹的课间活动中,也跳动着一些不和谐的音符。(播放一些学生唱不健康顺口溜的镜头:天天不起早,日日不洗脚,要问为什么?蚊子不叮臭虫不咬)
学生交流。在交流中让学生明白这首顺口溜的内容与日常行为规范不符,内容不健康。
教师:这样的童谣除了能博得我们一笑之外,对我们的生活、学习是没有什么帮助的,有时甚至是有害的,这种童谣就被称之为“灰色童谣”。
二、开动脑筋,修改“灰谣”
老师:你们能不能动动自己的小脑子,出出小点子,把这首童谣改成健康的呢?
学生修改后交流:
天天要起早,日日要洗脚,要问为什么?蚊子不叮臭虫不咬。
天天不起早,日日不洗脚,要问怎么样?蚊子来叮臭虫又咬。
三、学习名人,欣赏童谣
教师:同学们真能干!这么一改编,都快赶上我国的童谣大王叶圣陶、陶行知、金波爷爷了。陶行知、金波爷爷一生用自己的智慧创编了许多童谣,涉及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童谣到今天还广为传唱呢!让我们来欣赏几首。
请学生朗读大作家写的童谣。如《小孩不小歌》。
教师:大家想一想,这些大作家爷爷写的童谣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讨论交流后,明晰健康童谣的特点:(1)押韵上口,(2)内容健康,(3)字数相当,(4)富有意趣。
四、联系生活,创编童谣
教师:我们的生活是五彩缤纷的,生活里的每一件事都可以用来编写童谣,让我们向作家爷爷们学习,用自己的小眼睛去观察大世界,用自己的大智慧来编写小童谣,好吗?
播放一组取自学生生活的镜头。
镜头一:学校里教学楼的楼梯上,一群学生上下楼,有的能慢步轻声靠右行,有的却打打闹闹。
镜头二:放学途中,一群小朋友开开心心地从斑马线上过马路。
教师:请大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画面,也试着来编一首童谣吧!可以自己独立编,也可以和同伴合作编写。
学生编完后,自愿起来朗读和大家分享。教师把较好的童谣写在黑板上,再请大家一起修改,定稿后请学生写到事先准备好的童谣卡上,放在自己的文具盒里或贴到黑板报上。如:
下课铃声叮呤响,上下楼梯文明好;不急不忙防跌倒,慢步轻声右边靠;不奔跑来不打闹,大家一起能做到。
讲究文明和礼貌,走路一样很重要;不追逐来不打闹,昂首迈步挺直腰;一停二看来通过,交通规则要记牢;平安健康是个宝,人人夸我做得好。
交通安全很重要,马路边上不奔跑,斑马线上不打闹,双眼双耳齐用到,人人都要记牢靠,生活才能更美好。
五、交流展示,演唱童谣
教师:同学们都很棒,那能不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自己写的童谣,把我们的快乐和大家一起分享呢?
学生相互合作,通过边唱边演、打快板、跳皮筋等形式展示童谣。
教师:同学们可真了不起啊!不仅编了这么多童谣,还用了各种各样的形式把它们表现出来。著名的儿童文学家金波在回顾他的童年生活时就曾经充满深情地说:“在我童年的记忆里,就是一些童谣伴随我成长的。”同学们,也让绿色童谣伴随我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吧!
(江苏丹阳云阳第一中心小学
郑朝霞)
童谣教育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古代的孔子、孟子到现代的徐特立、陶行知都非常擅长编写童谣,他们编写的童谣琅琅上口,广为流传。反观当下,社会上、学生中传唱着少数庸俗、低级、不健康的顺口溜,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因此,我们需要一些内容健康、思想进步、反映美好生活的童谣,去引导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较高的文明素养。在新课程标准实施的今天,我们倡导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生活方式,让学生的主体意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充分的培养和发展。因此,为尊重“儿童文化”,发掘“童心”“童趣”,可让孩子做生活的有心人,通过对学习、生活的观察、思考,编写出自己的歌谣,再进行表演、传唱等,以达到教育他人和自我教育的目的。
活动目的:
1.辨析什么是健康的童谣,让学生认识传唱健康童谣的意义。
2.指导学生写童谣,在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基础上初步培养学生创编童谣的能力。
3.传唱自编的童谣,体验童谣给生活、学习带来的乐趣,从中受到启发,规范言行。
活动设计:
一、聚焦问题,呈现“灰谣”
教师:同学们,我们的课间生活是多么丰富多彩。同学们就像一只只快乐的小鸟,在一起游戏、活动,健康幸福地成长,好一派热闹的景象。(播放学生课间活动的热闹场面)但是在这热热闹闹的课间活动中,也跳动着一些不和谐的音符。(播放一些学生唱不健康顺口溜的镜头:天天不起早,日日不洗脚,要问为什么?蚊子不叮臭虫不咬)
学生交流。在交流中让学生明白这首顺口溜的内容与日常行为规范不符,内容不健康。
教师:这样的童谣除了能博得我们一笑之外,对我们的生活、学习是没有什么帮助的,有时甚至是有害的,这种童谣就被称之为“灰色童谣”。
二、开动脑筋,修改“灰谣”
老师:你们能不能动动自己的小脑子,出出小点子,把这首童谣改成健康的呢?
学生修改后交流:
天天要起早,日日要洗脚,要问为什么?蚊子不叮臭虫不咬。
天天不起早,日日不洗脚,要问怎么样?蚊子来叮臭虫又咬。
三、学习名人,欣赏童谣
教师:同学们真能干!这么一改编,都快赶上我国的童谣大王叶圣陶、陶行知、金波爷爷了。陶行知、金波爷爷一生用自己的智慧创编了许多童谣,涉及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童谣到今天还广为传唱呢!让我们来欣赏几首。
请学生朗读大作家写的童谣。如《小孩不小歌》。
教师:大家想一想,这些大作家爷爷写的童谣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讨论交流后,明晰健康童谣的特点:(1)押韵上口,(2)内容健康,(3)字数相当,(4)富有意趣。
四、联系生活,创编童谣
教师:我们的生活是五彩缤纷的,生活里的每一件事都可以用来编写童谣,让我们向作家爷爷们学习,用自己的小眼睛去观察大世界,用自己的大智慧来编写小童谣,好吗?
播放一组取自学生生活的镜头。
镜头一:学校里教学楼的楼梯上,一群学生上下楼,有的能慢步轻声靠右行,有的却打打闹闹。
镜头二:放学途中,一群小朋友开开心心地从斑马线上过马路。
教师:请大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画面,也试着来编一首童谣吧!可以自己独立编,也可以和同伴合作编写。
学生编完后,自愿起来朗读和大家分享。教师把较好的童谣写在黑板上,再请大家一起修改,定稿后请学生写到事先准备好的童谣卡上,放在自己的文具盒里或贴到黑板报上。如:
下课铃声叮呤响,上下楼梯文明好;不急不忙防跌倒,慢步轻声右边靠;不奔跑来不打闹,大家一起能做到。
讲究文明和礼貌,走路一样很重要;不追逐来不打闹,昂首迈步挺直腰;一停二看来通过,交通规则要记牢;平安健康是个宝,人人夸我做得好。
交通安全很重要,马路边上不奔跑,斑马线上不打闹,双眼双耳齐用到,人人都要记牢靠,生活才能更美好。
五、交流展示,演唱童谣
教师:同学们都很棒,那能不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自己写的童谣,把我们的快乐和大家一起分享呢?
学生相互合作,通过边唱边演、打快板、跳皮筋等形式展示童谣。
教师:同学们可真了不起啊!不仅编了这么多童谣,还用了各种各样的形式把它们表现出来。著名的儿童文学家金波在回顾他的童年生活时就曾经充满深情地说:“在我童年的记忆里,就是一些童谣伴随我成长的。”同学们,也让绿色童谣伴随我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吧!
(江苏丹阳云阳第一中心小学
郑朝霞)